從「吃飽穿暖」到「走向世界」 福建百年鼓嶺見證中外奇緣

2020-12-20 騰訊網

劃重點:

鼓嶺:百年追憶故夢重溫 多元交融憶苦思甜

來自英國倫敦的10歲男孩Ray在家人和中國嚮導的陪同下第一次來福州旅遊。他們坐車繞山路盤旋近半小時,只為在東郊的鼓嶺山中小住幾日。初夏的福州已有些悶熱,十歲男孩說不出「鼓嶺」的中文,卻莫名對眼前這座蒼翠又靜謐的大山生出許多好感,他形容鼓嶺——「It’s good , a bit warm and nature.」引得家人紛紛點頭贊同。

鼓嶺,是位於福州晉安區宦溪鎮的一處避暑勝地,1886年由西方傳教士開闢,山高800多米,夏日最高氣溫不超過30℃,百年前曾吸引了不耐酷暑的西方人士來此避暑。

鼓嶺旅遊管理區管委會旅遊文化處江敬挺處長展示了一張拍攝於1908年的珍貴照片——時任福建基督教總幹事的鼓嶺聯盟會長裨益知,與福州鼓山湧泉寺方丈古月,手牽手在鼓嶺合影。至今,山中仍保留由外國人修建的「宜夏別墅」、「萬國公益社」「外國本地公用水井」……生動展示了百年鼓嶺「和平、友誼和愛」的精神。

習近平在2012年訪問美國期間曾深情講述一段「鼓嶺往事」——1992年春天,時任福州市委書記的習近平,從《人民日報》上看到一篇中國留美學生鍾翰的徵文《啊!鼓嶺》。文中的主人公加德納先生1901年隨父母在福州鼓嶺度過了10年快樂的童年時光,回到美國加州後,他對兒時的中國故園念念不忘,臨終前,他口中喃喃不絕的仍是「Kuling,Kuling……」。加德納夫人多次尋訪,終於在中國留美學生鍾翰的幫助下,弄清了丈夫終其一生魂牽夢縈的「Kuling」就在福州鼓嶺。

看完這個故事,習近平深為這份情誼所動,邀請加德納夫人訪問福州。當年8月,這位美國老太太帶著丈夫的思念,終於踏上這塊神往已久的土地,一解「鄉愁」。

對於在山中開民宿、做餐飲生意的「老鼓嶺人」郭紹敏來說,接待金髮碧眼的外國人早已不是什麼新鮮事兒,「外國人吃不慣福州菜,但鼓嶺特有的『亥菜炒蛋』,既有獨特的地方風味,又符合外國人喜歡吃蛋的飲食傳統,幾乎成了他們餐餐必點的菜品。」

儘管鼓嶺名氣大增,做旅遊餐飲發家致富的老郭依然對自己經歷過的「苦日子」記憶猶新——改革開放前,一家7口人縮在不到60平方米的房子裡,兄弟幾個人常常吃不飽飯。鼓嶺的地瓜、蘿蔔長得好,農民要凌晨四點起床,挑著擔子徒步兩小時,把農作物挑下山去賣。」

對於和老郭一樣的鼓嶺人來說,「改革開放」所帶來的的直觀感受,首先是「吃得飽飯了」——「80年代的土地承包讓大家的生活都好起來了,鄉鄰互幫互助,都吃上了白米飯。」上世紀90年代,鱔溪到鼓嶺的「鼓鱔公路」修通,對於鼓嶺居民來說,出行再也不是難事兒。

而現在的鼓嶺,大有越來越好的勢頭。江敬挺處長介紹,這些年,管委會投入大量資金,對景區進行修復保護和改造。今年1月,鼓嶺旅遊度假區拿到了「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的金字招牌。而發展旅遊業,也成了「老鼓嶺人」發家致富的不二法門。

眼見鼓嶺幾十年巨變,祖輩曾與外國人締結的美好情誼,也讓生在鼓嶺的民宿老闆郭秀玲對自己的工作有了更高的認同度與滿足感——「我們鼓嶺山好水好空氣好,生態保護和水電網絡的接通,讓越來越多的中外遊客到訪鼓嶺,我們每年的營業額能達到八九十萬,也都相信未來會更好。」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福州平潭將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聊起這座正在修建的,被譽為「世界在建難度最大的海峽大橋」,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福平鐵路四標二分部項目書記張敘東難掩眉目間的自豪:「有人幹了一輩子工程,都不一定能碰上這麼大、這麼難的一個項目。」

平潭四面臨海,由126個大小島嶼組成,為全國第五大島、福建第一大島。2010年12月,平潭海峽大橋和漁平高速的通車,將平潭到福州的車程從3小時縮短到80分鐘。2011年3月,平潭開放開發上升為國家戰略。平潭綜合試驗區因臺而設,是貫徹中央對臺工作方針的重要步驟。

張敘東書記介紹:「這座由一千多名工人合力建設的『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是『京臺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具備特殊的戰略意義。」大橋於2013年11月動工,預計2020年6月完成。建成後,將大大縮短福州與平潭的時空距離,形成福州與平潭的「半小時經濟生活圈」,也能讓福州藉助平潭綜合試驗區獨特的地緣和區位優勢,融入平潭綜合試驗區的開放開發,從而更好地加強兩岸融合發展,擴大閩臺經貿交流。

對於從業二十多年的技術員來說,「工作艱難」的使命感與「建設光榮」的自豪感始終共存。

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所在的平潭海峽是世界三大風口海域之一。工期緊任務重,天氣惡劣時,「小雨當冒汗,大雨接著幹!」的口頭禪迅速在工人間流傳開來。

「有時風大,颳得我站都站不穩,那就必須得停工了。」邱生勇說話間,工人已攀上作業平臺,僅憑一條安全繩的保護,幾乎懸空站立於距海平面約40米的高臺上,清理橋面的混凝土渣,作業區最窄僅39公分,轉個身都很困難。

除了風力大、地質條件特殊,平潭海域波流力可達1000噸,是常規長江等內河橋梁的10倍以上,建造難度和風險更大,曾被稱為『建橋禁區』。

「支撐大家克服困難的動力就是一句話——世界橋梁施工水平看中國!」張敘東書記說,「以前搞基建,是先有『設備』才有『方案』。但在修建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期間,我們邊建設邊摸索,已經申請了20項國家發明專利,也算是為國家橋梁的施工技術做了貢獻。」

和所有的平潭居民一樣, 「90後」平潭姑娘林燕華,同樣關注著平潭海峽公鐵兩用大橋的進展。

「小時候沒有橋,一家人坐輪渡回家,輪渡又悶又熱,還要等上好幾個小時。」對於林燕華來說,成長的進程伴隨著交通方式的改變,「大概我們這一代人,小時候根本想不到,有一天能架起大橋,大家開車回家。」

眼見平潭從名不見經傳的「小地方」,變成大家交口稱讚的「好地方」。2016年9月,有志於開辦民宿的林燕華,與幾位臺灣青年在平潭北港辦起「石頭會唱歌」民宿。對於她來說,家鄉平潭所特有的自然風貌與惠臺政策,將吸引更多兩岸人才在這座小島落地生根、實現夢想。

自貿試驗區:閩商自強拼搏 改革敢為人先

雋秀的八閩大地之上,從不缺乏「敢為人先」的冒險精神與「拼搏不止」的奮鬥故事。福建森和科技有限公司總裁陳曉煒先生是道地的「閩南人」,從事外貿工作21年的他,仍對與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的「初遇」記憶猶新。

2014年12月12日,繼上海自貿區之後,國務院確定在廣東、天津和福建再設3個自貿試驗區。2015年4月21日,中國(福建)自由貿易試驗區掛牌儀式在福州馬尾舉行,這標誌著福建自貿試驗區正式啟動建設。

如今三年過去,和自貿區的其他企業一樣,陳曉煒這家以「跨境電商」為主營業務的公司,與自貿區實現了共成長,成績斐然。「創業初期,我們誤以為自貿區政策就是『減免稅收』。為了享受政策紅利,我們挑選了三四千種門類的境外商品,希望做一個大的工業鏈整合。」但常常面臨的斷貨風險讓陳曉煒意識到,唯有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單點打透,才能實現企業成長——「以我們這家註冊資本為五千萬的公司為例,目前每年大概能獲得兩千萬的營業收入,加上產業園給予的房租減免政策,對企業來說都是前進的動力。」

自2015年4月21日掛牌以來,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形成了一批深受企業和群眾歡迎、可複製可推廣的制度創新成果,改革紅利持續釋放。

以平行進口車及老爺車文化為主營業務的福建匯源文化創意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李儉表示,「自貿區成立後最大的便利,就是省時省力。」以前,購買一輛平行進口車,需要一周左右的時間完成通關通檢和長途運輸。自從有了自貿區,一天就能完成各項手續,真正實現了企業省心,消費者省錢。而消費者蔣先生有一個和自貿區同歲的寶寶,這樣的經歷讓他感觸更深:「以前給寶寶買奶粉要託朋友找代購;現在通過自貿區買奶粉,每個月足足能省下600塊錢……」

三年來,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新增企業近3萬戶,比掛牌前增長4倍。港口吞吐量比掛牌前增長35.7%;進出口額、金融業務倍增。稅收實現穩定增長。

有福之州,有容乃大

福州有全國保留最完整的「裡坊制度活化石」——三坊七巷,它起於晉,成於唐五代,至明清鼎盛,古老的坊巷至今保存200餘座古建築,是一座不可多得的「明清建築博物館」。自晚清至民國初年,這裡走出了林則徐、沈葆楨、嚴復、林覺民等大量對中國近現代進程有著重要影響的人物,且涉臺人物眾多,被譽為「近代名人聚居地」。

福州有全國最長的城市森林步道——全長19公裡的福道。作為國內唯一獲得2017國際建築大獎的建築,福道開中國鋼架懸空棧道之先河。行走於福道,人們可以充分感受「人在畫中遊」的福州生態之美!

「馬上就辦、真抓實幹」的優良傳統成就了福州速度,濱海新城建設捷報頻傳,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及產業園70個大項目落地生根.......

2018年,福州發布全國首個公共服務電子支付二維碼「福碼」,市民通過手機App,可暢享福州生活九大領域的服務,並成為首屆中國數字峰會的入場「門票」;福建首個5G基站5月在福州開通,福州成為全國第三個無現金城市……這些含金量十足的科技成果,不斷印證著「數字福州」建設的實力!

改革開放40年,福州先後迎來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新區、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等「國家機遇」。「五區疊加」將福州推向了「雙向開放、優進優出」的更高平臺,助力福州形成更加高度開放的發展格局,獲得更加獨特持久的競爭優勢。

福州,這座擁有兩千多年歷史的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正以「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姿態,在新時代揚帆起航,印證著「人間福地,有福之州」的美名!

《福州改革開放40年:從「吃飽穿暖」到「走向世界」 百年鼓嶺見證中外奇緣》

由FM1036福建新聞廣播 騰訊大閩網聯合出品

採訪/高蓉、劉學、開哲

撰文/傅仰穎

攝影/李佳楠 吳傑(部分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相關焦點

  • 鼓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福州揭牌 傳承中外友好歷史脈絡
    中共福州市晉安區委副書記,福州市鼓嶺旅遊度假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林峰致辭稱,近年來,鼓嶺旅遊度假區全面提升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基礎設施日趨完善、公共服務設施日顯提升、旅遊環境日益改善、旅遊產品日漸豐富。今年1月,鼓嶺成功獲評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前來參加「鼓嶺國際郵政」文化交流分享會的福建醫科大學海外教育學院外國留學生,在鼓嶺百年郵局前合影。
  • 鼓嶺藏著一座不為人知的百年古厝!你去過嗎?
    修復前鼓嶺管委會發現這棟老宅時,老厝左半部已遭到改造,僅右半部尚留原樣。打造百年山居生活博物館,為了加快古厝的活化應用,鼓嶺管委會決定將富家別墅交予,長期致力於鼓嶺文化研究的美國專家穆言靈使用,擬打造成中外文化教育中心。山居生活博物館,成為鼓嶺又一處網紅打卡地。
  • 古厝、特色民宿……福州鼓嶺又要大升級
    鄒家驊 攝為迎接世界遺產大會鼓嶺將進行新一輪整體提升進一步精雕細琢生態美景和網紅景點串珠成鏈打造處處皆景的效果鼓嶺管委會供圖浮遊雲上美宿館位於柳杉王公園旁,原為一間上世紀80年代的老公寓。去年5月,由知名設計師對老公寓進行再利用,投入1500萬元,將其打造成18套不同主題風格的套房和福建海拔最高西餐廳,並於今年1月試營業。在海拔800多米的鼓嶺上,浮遊雲上美宿館打破常規的後現代風格,讓人一見難忘,很快就成了年輕人喜愛的打卡點。
  • 《老厝回憶錄:鼓嶺》在「布加勒斯特建築三年展」展出
    (攝影:路透社) 布加勒斯特建築三年展在歐洲建築領域富有影響力,備受世界多國尤其是中東歐地區專業領域人士關注。本屆三年展為中國首次參展,為呼應本屆三年展「家園」(HOME | any | more |?)
  • 鼓嶺藏著一座不為人知的百年古厝!周末不妨去打個卡~
    富家別墅目前已完成外觀修繕提升將於今年9月份完成內部裝修將來這裡將打造成鼓嶺山居生活博物館中外文化教育中心打造百年山居生活博物館為了加快古厝的活化應用鼓嶺管委會決定將富家別墅交予長期致力於鼓嶺文化研究的美國專家穆言靈使用
  • 數福州旅遊度假勝地,還看鼓嶺!
    說起福建旅遊城市,大夥可能很難想到福州,畢竟,廈門、武夷山這些「大咖」景點鋒芒太露,但福州真的不值一遊嗎?在我看來,福州是一個極容易被忽略的旅遊城市。三坊七巷是中國十大文化歷史名街之一,具有很濃烈的古色古香氣,亭臺樓閣竟然在那裡能看到,古風建築特別有韻味,很多洋氣的店也融入了古風,滿街盡如古代集市,穿街走巷,一秒穿越。西湖公園是福州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典園林,江南之風在那裡竟然得到了完美演繹,西湖有八景,景景扣人心弦,五代十國時期,那裡曾被設為御花園,實力可見一斑。
  • 事關鼓嶺這棟標誌性建築
    說起鼓嶺的標誌性建築,宜夏別墅、萬國公益社、鼓嶺郵局等是被人提起次數最多的幾個。可你知道嗎?關於鼓嶺郵局如今有了最新的發現。1日,《中國·鼓嶺郵史研究》首發儀式舉行。該書是國內外第一本系統完整介紹鼓嶺郵史和鼓嶺郵史探索過程的研究資料,經過詳細調查研究,確認鼓嶺郵局開辦時間為1900年7月1日,而非大家所熟知的1902年6月16日。鼓嶺郵局為我國早期著名的五個夏季郵局之一,屬福州郵務總局管轄,由於郵局的存在,人們在山上度過快樂時光的同時,又能與世界各地的親友分享。
  • 鼓嶺中秋詩樂會精彩演繹「夢回鼓嶺·月圓晉安」
    2018第五屆中國鼓嶺中秋國際詩樂會。福州新聞網10月10日訊(記者 廖雲嵐 文/攝)9日晚,「夢回鼓嶺·月圓晉安」2018第五屆中國鼓嶺中秋國際詩樂會在福州市晉安區鼓嶺旅遊度假區傾情上演。活動由福州市晉安區委、區政府和鼓嶺旅遊度假區管委會主辦。
  • 福州鼓嶺,與廬山牯嶺媲美的避暑勝地
    鼓嶺在鼓山上,距市中心不到20公裡,1886年由西方傳教士開闢,到1935年時,這裡擁有200多幢風格各異的避暑別墅,還有教堂、醫院、運動場三十年代鬱達夫曾到此避暑。5月30日9點開啟鼓嶺遊模式,我們沿著鼓嶺老街,參觀了柳杉王公園、大夢書屋、百年遊泳池、萬國公益社、鼓嶺郵局、宜夏村等景點。
  • 有海有山有鼓嶺 福州還想要啥自行車
    三十年代鬱達夫曾到此避暑。是江西廬山牯嶺、浙江莫幹山、河南雞公山之外又一處有影響的避暑地。大杉樹鼓嶺 攝影/撰文:胡文凱1992年,習近平在福建福州市工作時,從報上看到一篇《啊!鼓嶺》的文章,講述了一對美國夫婦對中國一個叫鼓嶺的地方充滿了眷念與嚮往,渴望故地重遊而未能如願的故事。
  • 福建唯一的百年泳池,建在800米高山,外國人建造卻僅限男性使用
    盛夏已經到來,很多人已經熱到受不了了,畢竟一年中最熱的就是八月的時候了,在這個時間段不論是南方還是北方,都是大火爐,很多人已經風扇不離手了,家中也是經常開著空調了,當然還有一種解暑的方式,那就是泡在水中,每年夏天熱的時候去衝一個澡,那真的是相當舒服了,有的人還會選擇去遊泳,或者去一些景區中漂流的地方。那麼你見過百年的泳池嗎?一起裡看看吧!
  • 福州:加德納故居三位老房東後人跨洋回訪鼓嶺
    艾倫贈送加德納紀念館一本百年食譜。  洋人食譜百年後再飄香鼓嶺  艾倫說,黃油、雞蛋、麵粉、泡打粉等做成的華夫餅,是百年前在鼓嶺避暑的洋人們家庭最常見的食物之一。艾倫按食譜製作好華夫餅分享給大家後,又要來一杯鼓嶺茉莉花茶。她往茶裡倒入一盒牛奶,接著說這就是鼓嶺當時洋人愛喝的下午茶。
  • 清新鼓嶺念「山字經」唱「旅遊戲」
    12日上午,鼓嶺管委會聯合中國郵政集團福建省分公司、福州市分公司在鼓嶺百年郵局舉行《中國植樹節》紀念郵票首發活動。首發活動後,上百人在映月湖、萬國公益社周邊義務植樹。  據了解,在推動景區風貌整治基礎上,鼓嶺正積極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建立長效機制,創造更多樣、更有品位、更可持續的新生態產品,使其成為名副其實的國家級旅遊度假區、中外(美)文化交往的重要平臺、福州全域旅遊示範區。
  • 鼓嶺「左海小廬山」,我國有名的四大避暑地之一
    除了是休閒會所,萬國公益社還籌辦了鼓嶺第一所僑民醫院(鼓嶺衛生院的前身),但上世紀50年代,外國人陸續回國,萬國公益社就變得冷清了。萬國公益社旁曾建有七個網球場,現在也已荒廢,變成了菜園。從萬國公益社沿著遊步路繼續往山上走,小徑兩邊翠竹清麗,不遠處便是著名的百年遊泳池了。
  • 鼓嶺的夜景,居然可以這麼美!
    選擇一個沒人打擾的夜晚,收拾些許行囊,以及些許的期待,登臨夜晚的鼓嶺。這時候,都市生活帶來的喧鬧、煩悶,都在接觸到清風的一瞬間,消散殆盡。鼓嶺郵局、柯達照相館、萬國公益社...以及不遠處的映月湖公園,都沐浴在皎潔的月光下,顯得如此深邃而迷人。 鼓嶺夜景第二站——柱裡景區
  • 親近自然之美 領略人文之魅 相約打卡鼓山鼓嶺
    到了湧泉寺寺門,別急匆匆入寺參觀,寺門前的兩座陶塔看到了嗎?這是全國現存最高的陶塔,高8.3米,共有9層。其始制於北宋元豐五年(1082年),迄今已近千年的歷史。細細打量陶塔,你會發現陶塔上有眾多浮塑佛像。據說,兩座陶塔分別有1096尊佛像和1122尊佛像,所以陶塔又有「千佛塔」之稱。  此外,湧泉寺內還珍藏有600多冊僧人以人血寫就的經書,以及連年開花的千年鐵樹。
  • 被遺忘的著名大學:福建協和大學,從歷史塵埃中再次走進公眾視野
    從福州市區往馬尾方向,不管走國道、高速還是江濱路,都會穿過一座被歷史的塵埃淹沒已近70年的著名大學:福建協和大學(英文名為福建基督教大學),大學坐落於鼓山東南麓、閩江之畔的馬尾區魁岐村。大學早已不復存在,原址變成了一座製藥廠,十幾棟斑駁破敗的西式紅磚建築配上中式精緻屋頂的大樓矗立在閩江之畔的小山上已近百年。
  • 第三屆復旦中外人文交流論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外人文交流...
    2019年11月23日,第三屆復旦中外人文交流論壇「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的中外人文交流」在復旦大學舉行。本次論壇由復旦大學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辦,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和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協辦。
  • 有福之州:鼓山鼓嶺,清新之地,文化之所
    在福州有一個關於中美百年友誼的故事,一個關於2012年,時任中國國家副主席的習近平在訪美期間講述的福州的感動中美兩國人民的故事。這是每一個福州人都會講述的,也是每一個來到福州的人都會聽到的故事。這個故事也把福州一個「藏在深山人未識」的避暑勝地——鼓嶺,帶進了世人的視野。
  • 吃飽穿暖熱乎乎 暖腳還有喵星人 年輕人,「過冬不完全攻略」請收好!
    吃飽穿暖熱乎乎 暖腳還有喵星人年輕人,「過冬不完全攻略」請收好!喵星人「暖腳器」隨著氣溫「斷崖式」下降,蘭州跑步入冬。雖說暖氣已經安排上了,但一些怕冷的年輕人「一身正氣」也需要充值。在網友的自嘲中,想要平安過冬,屬性不夠,外掛來湊。所以,這份年輕人「過冬不完全攻略」請收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