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若《論語》第二輪共背 學而篇第2-1章 1月4日(第2天)

2021-02-08 蘭若學堂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學而第一篇的第二章。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說:「若其人是一個孝弟之人,而會存心喜歡犯上的,是很少的;不喜歡犯上,而好作亂的,就更不會有了。君子應當致力於根本事物,根本建立了,『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該是仁道的根本吧!」

有子,是孔子弟子,姓有,名若,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孔子家語.七十二弟子解》中記載有子比孔子小33歲,被尊為儒學聖賢。

我們先看第一段,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為什麼孝弟的人不好犯上、不好作亂?朱熹的《論語集注》上講,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人身來自父母,兄弟情同手足,故須孝弟。人能孝弟,則其心和順。孝弟之人的特質就是內心和順,心裡平和和樂。陳天翔《四書辨疑》云:「孟子言人人親其親,長其長,而天下平。」

我們看「犯上」這兩個字,先看「上」的定義,我們的概念中好像一定是皇帝叫「上」。這裡的「上」是指:很多人比我輩分高一點、年紀比我大一點,或者我是員工,對方是領導,乃至同學,對方年紀比我大一點、他是我的班長.,都是「上」。我們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時候,一定有個高下、左右、是非;我們再看「犯」,「犯」就是牴觸、冒犯,它的反面是「順」,順字跟犯字兩個是恰好相反的!

我們的生活處處離不開和他人的相處,從小到大與我們相處最長的就是父母兄弟。觀察一下,父母對的時候我們的順就比較容易一些。一旦父母有錯的時候我們內心還能順嗎?想想對我最有恩的父母,我對他們的順都是有條件的,那面對他人我還能和順嗎?所以我們和父母的相處狀態是和順,能不冒犯,養成順的好習慣,我們和他人的相處就容易和樂。 

我學了《論語》後仔細觀察過,當父母和我講話的時候,我們是什麼心理?通常一般狀態,當媽媽告訴我:你這個東西應該這樣擺放,你和別人要如何相處,你要如何教育孩子,你應該注意身體,你應該這樣,應該那樣的時候,我心裡想的是這些我還能不會不懂嗎。有時是覺得媽媽的觀點都已經過時了,有時會覺得媽媽愛操心,有的時候雖然言語上不反駁,可是內心裡是不耐煩、不接受,覺得我很忙沒有時間聽,還是「犯」,不是「順」。一觀察就知道自己是「犯」還是「順」,孝弟的人,特點是內心和順,行為尊禮。不會有這個現象的。所以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仔細觀察生活中,我們大家可能表面相處得很和樂,可是內心當中在互相「犯」,因為我不能順著對方。會發現我們生活當中處處都是「犯上」。比如單位領導交代工作,表面很認真接受,內心都是不耐煩。會有很多理由比如覺得對方不做具體業務,不如我了解實際問題,當對方提出建議和質疑時內心甚至於表面現出不耐煩——「犯」。我們內心的這種不耐煩就阻礙了我學習成長生命提升的機會。

有孝弟的人的特質是其心和順,所以他不會犯上,對上面不犯,對下面的人也是一樣。這是有孝弟的人的一個特點。他在哪裡,都會產生最和樂的狀態。快樂是我們人人都要的,痛苦是我們人人要離開的,我們怎麼能到處和樂?就是第一章夫子教我們為什麼要學,「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第二章有子提出就是要學習孝弟。

既然發現我們犯上的心非常的嚴重,體現在方方面面,如何去掉這個犯上的心呢?就要敬,要克己復禮去掉我們時刻為自己的心。

為什麼要敬?因為敬跟犯是恰恰相反!不恭敬的話,內心當中就是冒犯,一個人常常是冒犯的心怎麼會學到東西,所以真正好的東西,就學不到。內心當中如果至誠恭敬,這個情況之下,我們學就容易了。

所以要常常體會思惟父母恩德,通過上面對犯和順的觀察就會發現平時對自己的看重遠遠超過對父母的念恩,當我的需要、我的想法沒有被滿足,就摒棄了對父母的念恩。如果我們對最愛我、對我最有恩的父母都不耐煩、都常常是犯的心,又如何能看到身邊周圍每個人對我的恩呢?所以我們要跟著聖賢不斷的學習,將自己不符順孝弟的心去掉,從愛敬父母進而到天下人,成為像君子一樣有高遠目標的人。謝謝大家!

朋友們好!很高興和大家一起學習《論語》。今天學習學而第一篇的第二章,一起恭誦原文: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有子,名若,是夫子晚年的弟子。在《論語》書中記載的孔子學生,一般都以字稱呼,只有曾參和有若稱「子」。因此,有人認為《論語》是由曾參和有若的學生所著述,也說明這是孔子的門人中,被後面的人很尊重的一個人。

先看一下錢穆先生的《論語新解》中的白話翻譯。有子說:「若其人是一個孝弟之人,而會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亂的,就更不會有了。君子專力在事情的根本處,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該是仁道的根本吧?」

前面第一章孔老夫子提出「學而時習之」,接著第二章講「其為人也孝弟」,好像兩章內容風馬牛不相干。以前沒有學習《論語》的時候,看到其中一段一段的子曰,以為是相互獨立沒有關聯的。等慢慢學習了以後,才知道原來《論語》中篇章的編排是非常嚴謹有次第的,一旦體會到其中的內在聯繫,會感到實在是妙不可言,深深感嘆編者的用心和智慧,真是太美了!所以,在後面的學習中,我們可以常常去體會一下每一篇章與上下文的關係,對深入理解夫子的心意大有好處。

李炳南老先生曾花了很長時間揣摩這兩章之間的關係,說:「此章似承學而所來」。經過長時間的琢磨後,李炳南老先生指出:「此章分明文承首章之學,而統論孔子之崇仁,故次列之。」也就是說,他認為第二章是接續著第一章「學」的內涵,從總體上論述孔老夫子對「仁」的崇尚。錢穆先生說:「有子此章,所指淺近,而實為孔門教學之要義。」 所以,從表面上看,這兩章似乎毫不相干;從內涵上看,兩章之間是有緊密聯繫的,而且都是孔門教學的核心要義。

進一步來看,第一章提出「學而時習之」,但孔老夫子並沒講要學習什麼。這一章指出要學的是「道」。那為什麼要學「道」呢?沒有明說。「學而時習之」,其效果是「不亦說乎」,也就是說,夫子認為通過學習,可以得到快樂!想一想,我們不管是聰明、愚笨,是不是沒有一個人例外地都希望離苦得樂?但是為什麼絕大部分人得不到呢?為什麼大部分人離樂得苦呢?從小到大我們一直在學習呀,的確通過學習得到了一些快樂,不過並沒有擺脫煩惱和痛苦,而且覺得隨著年齡的增長,煩惱越來越多,甚至達到無法承受的地步,以至於有的人抑鬱、自殺。因此,我們好像很難完全認同夫子的這句話,那問題出在哪裡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善事父母為孝,善事兄長為弟。犯上,是幹犯在上之人。作亂,是指悖逆爭鬥之事。這個孝悌跟犯上、作亂,跟這個學有什麼關係?剛開始讀這一句的時候,可能會有點不舒服的感覺,因為對儒家有一種說法是封建帝王統治老百姓的工具。比如,「上」我們一般可能會理解為「皇上」,其實這裡不是,而是指比我們輩分高、年紀大的人,或者上級、班長、組長等等,在我們跟周圍的人相處過程中總有個高下、左右。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時候有一件事情很難做到,就是這個「犯」字。跟「犯」相反的是「順」,孝順的順。我們想想看:當父母跟我們講話時,我們心裡是犯還是順?父母告訴我們:「孩子呀,去掃一下地!孩子呀,早點睡覺!」,這時我們心裡是什麼?是犯,不是順,有時候還頂嘴。那會不會照著去做,顯然不會,或者很不情願,總是想按自己的想法做!孝悌的人就不會有這個現象的。可能這裡,我們會想說,那父母的確做得不對的時候,我也要順嗎?在裡仁第四篇第18章,子曰:「事父母幾諫,見志不從,又敬不違,勞而不怨。」可見,夫子會教我們當看到父母做得不恰當時,應該數數勸諫,然後父母不聽的話,要恭敬而不違背,勞作而不埋怨,其中還是沒有「犯」,這需要極大的智慧和對父母真誠的愛敬。所以說,「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

從更廣泛的角度看,我們可能大家相處得表面很和樂,可是內心當中在互相犯,腹誹不斷,這是我們常常能夠體會到的一種狀態。孝悌的人對上面的人不犯,同樣的心,對下面的人也是一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因此,這樣的人,走到哪裡都會產生和樂的狀態。我們可以常常去觀察自己的心,在與人互動的時候,有沒有「犯」?

我們知道了這種冒犯的心情,推而廣之,如果有人告訴我們的道理,要我們耐心地學習,而我們同樣地是這種「犯」的心情,那這些話我們能聽得進去嗎?會去學嗎?聽到了只覺得心裏面好煩!好煩的時候,老師或者領導講是講過了,我就當作耳邊風;表面上不頂撞,心裡很不耐煩,只好勉強聽一點。他講的話十句漏掉八句,勉強有一、兩句聽到了,真正地要想明白對方的心意,是很難的。想想從小到大,這樣的人生經驗還是不少的。反過來,當一個人抱著順的心理,他會很細心很恭敬地聽父母或老師教給他的道理,然後不斷揣摩,反覆實踐,才能真正聽懂,否則就是不懂,這是需要我們終生去體會的。

所以,這句話是在教我們如何做好「學」的心裡準備,現在要學那個「道」,讓我們離苦得樂,假定我們內心當中沒有這個準備的話,我們學得會嗎?那怎麼辦呢?這裡告訴我們從孝順父母開始,去觀察思維「犯」有什麼壞處,「順」有什麼好處,慢慢練習,讓自己成為一個能學的人。

好,今天就先學到這裡。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蘭若《論語》第二輪共背 學而篇第15-2章 1月27日(第19天)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學而篇」第15章的第二部分,子貢曰:「《詩》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上一講我們談到了貧富問題,子貢的態度是「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他問老師說,我這樣想對嗎?孔子的回答是,可以,但不如「貧而樂,富而好禮」。 進入今天學習的部分,子貢在聽到老師對自己修習結果的點評後,立即引用《詩經》說,修學是逐步提高、深入的過程,正是切磋琢磨的過程啊!
  • 蘭若《論語》第二輪共背 學而篇第5章 1月8日(第6天)
    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學而篇的第五章:      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首先,我們先看白話翻譯,錢穆先生《論語新解》解釋:「道」,領導義,猶言治。「乘」,兵車,能出兵車千乘,為當時一大國。本章講孔子論政。孔子說:「領導一個能出一千輛兵車的大國,臨事該謹慎專一,又要能守信。該節省財用,以愛人為念。使用民力,要顧及他們的生產時間。」
  • 「論語悅讀會」小程序2月22日正式上線
    為了答謝諸位四年來陪伴蘭若一起成長,為了讓經典生活化,生活經典化,2021年2月22日,蘭若文化隆重推出「論語悅讀會」小程序。
  • 《論語為政篇》論語講師群(第17課 2.1)
    日(周二)20:00-22:00 【三、學習資料】2.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為政以德:德,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其所得,若其所固有,故謂之德性。為政者當以己之德性為本,所謂以人治人。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辰,即北極星,古人謂是天之中心。所,猶位。共音拱,眾星拱之,圍繞北極而旋轉運行。
  • 《論語》章句重點解析(第1-5章)
    (作者周怡斌,始作於2021年2月10日) 孔子思想的靈魂在於「中庸」二字,講究與時俱進,「無可無不可
  • 【解剖學彩色筆記】第1~2章
    (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徵1.頸椎有橫突孔,椎體小、椎孔大,棘突短而分叉(C2~6)。第1頸椎稱寰椎(環形)、第2頸椎稱樞椎(齒突)、第7頸椎稱隆椎(棘突長、不分叉,為計數椎骨的標誌)。2.胸椎肋凹(上、下肋凹,橫突肋凹),椎體心形、棘突細長、斜向後下。
  • 2020高考理解性默寫第二輪強化過關(1-4)
    6.小學試題倉庫請點這裡 高考理解性默寫第二輪強化過關(1)初中部分一、《論語》十則1.答案1.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殆2.人不知而不慍 不亦君子乎3.己所不欲 勿施於人4.有朋自遠方來 不亦樂乎5.歲寒 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二、《魚我所欲也》1.
  • 蘭若《論語》共背 堯曰第2-8章 6月26日(第790天)
    今天是我們一起共學的790天。我們學習「五美四惡」的最後兩惡。孔子說 :「慢令致期謂之賊;猶之與人也,出納之吝謂之有司。」政令發布很慢,限期完成卻非常緊急,這就是賊害人民。《朱子集注》:「賊者,切害之意。緩於前而急於後(起先懈怠而突然限期),以誤其民,而必刑之,是賊害之也。」
  • 5第二篇:前往美國篇第5章(共5章):什麼是I-515A表格?
    第二篇:前往美國篇(共5章)第二篇:前往美國篇第1章(共5章):支付I-901 SEVIS費用第二篇:前往美國篇第2章(共5章):申請籤證前往美國第二篇:前往美國篇第3章(共5章):前往美國第二篇:前往美國篇第4章(共5章):什麼是二次檢查?第二篇:前往美國篇第5章(共5章):什麼是I-515A表格?
  • 高級統計師學習日記31 二輪第2天 夏學三伏
    高級統計師學習第31天17學習記錄:早上6:00醒來,強國完,打卡完,八段錦,吃飯,洗澡,學習G5,上班。燒水,刷飯盒,髮菜譜,開始學習。二輪注意二輪第一遍學習得80%的分數,二遍溫習10%,階段小結10%,給記錄帶來一些麻煩,但是值得這麼做。二輪計劃二輪自8月14日至9月14日共計三十天,就把九月十五日當做考試日來拼一把吧。
  • 高級統計師學習日記28 二輪第1天制定好二輪學習計劃就開始學習吧
    高級統計師學習第28天14學習記錄:早上6:00醒來,強國完,打卡完,八段錦,吃飯,洗澡,上班。燒水,刷飯盒,制定計劃。一輪小結一輪學習從7月18日到8月13日,共學習27天,得分117.32分,日均4.345分。
  • 《論語》子路篇第13—9/10
    現存《論語》一共有20篇,共492章。每篇都有十幾、二十幾段話。每段話的字數長短不一, 內容涉及面也非常之廣泛。這二十篇內容分別是:學而篇(一) 為政篇(二)八佾篇(三)裡仁篇 (四)公冶長篇(五)雍也篇(六)述而篇(七)泰伯篇(八) 子罕篇(九)鄉黨篇(十)先進篇(十一 )顏淵篇(十二)子路篇(十三)
  • 一起學《論語》1.17 學而篇第一總結
    掃描上圖中二維碼或點擊本文左下角「閱讀原文」進入直播間,4月15日晚8點,不見不散。一起學《論語》1.17學而篇總結凡十六章。《論語註疏》曰:此篇論君子、孝弟、仁人、忠信、道國之法、主友之規,聞政在乎行德,由禮貴於用和,無求安飽以好學,能自切磋而樂道,皆人行之大者,故為諸篇之先。既以「學」為章首,遂以名篇,言人必須學也。張栻曰:此篇列於魯論之首,所記大抵皆欲學者略文華、趨本實,敦篤躬行,循序而進,乃聖人教人之大方。
  • 孕1月第2周,第8天-怎麼算排卵日?
    按照女性末次月經的第1天作為懷孕的第1天計算,進入本周,排卵期就要開始了,孕媽媽發育成熟的卵子將被釋放出來,準備與精子結合成為受精卵,這一過程稱之為排卵,隨著排卵的開始,分泌物會增多,並出現蛋清狀的拉絲b帶,此時孕媽媽的心情也會隨之變得胡思亂想,比如擔心自己能不能趁排卵期順利懷上,這時作為準爸爸,應該更多的給予安慰,告訴妻子,懷孕是順其自然的事情,沒必要讓自己有過大的心理包袱;【
  • 《Fate/Grand Order》第2部 第1章「Lostbelt No.1 永久凍土帝國...
    由bilibili獨家代理的Fate系列首款正版手遊《Fate/Grand Order》(中文名《命運-冠位指定》,以下簡稱《FGO》)在5月6日維護後正式開啟第2部 第1章「Lostbelt No.1 永久凍土帝國 阿納斯塔西婭 獸國的皇女」。故事的舞臺是人類史滅亡後的新世界!自永久凍土的極寒之地,新的故事即將開始。
  • 人體解剖學筆記重點總結 第1~2章
    (二)各部椎骨的主要特徵1.頸椎有橫突孔,椎體小、椎孔大,棘突短而分叉(C2~6)。第1頸椎稱寰椎(環形)、第2頸椎稱樞椎(齒突)、第7頸椎稱隆椎(棘突長、不分叉,為計數椎骨的標誌)。2.胸椎肋凹(上、下肋凹,橫突肋凹),椎體心形、棘突細長、斜向後下。
  • 初中生公認好背的4篇文言文,尤其第2個,學渣:我背得滾瓜爛熟
    在這麼多的科目中,相信只有語文是最難背的了吧!因為語文中的文言文難理解,還繞口,所以往往是最讓人頭疼的。但不是下面就有3篇學生認為最好背的文言文,尤其是第2個,就連學渣都能背得滾瓜爛熟。那麼這3篇文言文是哪3篇呢?1. 《木蘭詩》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
  • 《孝經》共背 開宗明義第1-2章
    七日百遍讀書法(1)今天進度,讀30遍。如果內容較長,則分上半段和下半段分別完成。在這30遍中,其中慢讀10遍(眼熟)、緊讀10遍(口熟)、背讀10遍(心熟)。(2)今天進度,串讀5遍。如果分上下半段的,上下半段合起來串讀5遍,不分上下半段的,就把這一段再串讀5遍。(3)前六天進度,分別讀誦5遍。
  • 《蒼白之夜whitenight》第2章第1關新手過關技巧
    導 讀 蒼白之夜第2章攻略,下面就為大家詳細講解whitenight第2章第1關通關攻略,希望這篇通關攻略對小夥伴們有所幫助
  • 《孝經》共背 開宗明義第1-1章
    仲尼居,曾子侍。子曰:「先王有至德要道,以順天下,民用和睦,上下無怨,汝知之乎?」孔子在家裡閒坐,他的學生曾子侍坐在旁邊。孔子說∶「先代的帝王有其至高無上的品行和最重要的道德,以其使天下人心歸順,人民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