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是一部優秀的語錄體散文集,語言言簡意賅、含蓄雋永。它主要記載的是孔子和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的言行。
現存《論語》一共有20篇,共492章。每篇都有十幾、二十幾段話。每段話的字數長短不一, 內容涉及面也非常之廣泛。
這二十篇內容分別是:
學而篇(一)
為政篇(二)
八佾篇(三)
裡仁篇 (四)
公冶長篇(五)
雍也篇(六)
述而篇(七)
泰伯篇(八)
子罕篇(九)
鄉黨篇(十)
先進篇(十一 )
顏淵篇(十二)
子路篇(十三)
憲問篇(十四)
衛靈公篇(十五 )
季氏篇(十六)
陽貨篇(十七)
微子篇(十八)
子張篇(十九)
堯曰篇(二十)
在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裡,《論語》成了中國社會的「聖經」。值得每一個中國傳統文化愛好者以及每一個想求得生命升華的中國人細細品讀。
就讓我們一起從古人的智慧中尋求心靈的升華、情感的歸依和生命的價值,從至聖先師的名言中探求生活的真諦吧。
子路篇
第九章
子適衛,冉有僕。子曰:「庶矣哉!」
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
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
孔子到衛國去,冉有替他駕駛車子。孔子說:「人口真多啊!」
冉有說:「人口已經這麼多了,還該做些什麼呢?」孔子說:「讓他們富裕起來。」
冉有說:「如果已經富裕了,又該怎麼辦呢?」孔子說:「教育他們。」
第十章
子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
孔子說:「假若用我主持國家政事,一年便差可以初見成效,三年便會很有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