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人類幼崽,世界上最可愛,最磨人,最操心的小精靈,赤手空拳來到世間,我們一定要照顧好他們,尤其是一些和語言發育相關的陷阱,寶爸寶媽們要注意。
以前老人說,孩子剛出生要是嚇到的話,會做噩夢,胡言亂語,會生病。其實寶寶的聽力很早就開始發育了,在媽媽肚子裡時,就能感知到強大的噪音,出生後就有成形的內耳,能夠感知媽媽的聲音。
可是寶寶出生後,全家人躡手躡腳,不敢大聲說話,給寶寶人為的製造了一個超級安靜的家庭空間,其實這樣做並不是完全有益的,寶寶出生後,需要聲音的刺激,才能促進聽覺的發育,而聽覺是未來語言萌話的必備條件,沒有良好的聽覺,就不會正確模仿爸爸媽媽說話。
所以在出生後0-6個月,要讓寶寶適應各種聲音環境,不要錯過大腦學會處理聲音的重要聆聽期。
寶寶出生後,視覺發育不如聽力那麼敏感,剛剛睜開眼睛,只能看到眼前20釐米的地方,且只能感知黑白色彩,還只能感光的初級視覺,最需要充足的自然光線,而非人為創造或強行改變的光線環境。
有的寶爸寶媽認為,過早接觸光線,可能會影響眼睛的生理髮育,怕寶寶的視力受到影響,有的會把家裡的日光燈全部換成淡黃的睡眠燈,讓寶寶在睡眠燈的光線下保持睡眠。
育兒專家建議不要開燈入睡,因為會影響寶寶的視覺感知能力,影響深度睡眠質量,長時間的開夜燈還可能會降低寶寶的遠視能力,日積月累下,燈光會影響激素分泌,對其他生長發育都不利。
有的寶寶習慣了這種光線環境入眠,產生依賴性,一旦環境改變,就會對黑夜產生恐懼,產生緊張情緒,影響精神狀態。
新手爸媽育兒初上路,缺乏經驗,恨不得收集所有建議,有的說給孩子用安撫奶嘴,有的說奶嘴用久了會影響孩子口腔刺激,孩子喝水少,不愛喝白開水,就加果汁,糖水等,這些會過分刺激寶寶味蕾,讓寶寶食慾下降。後期輔食會遇到更多困難。還有的怕寶寶小腸道消化能力弱,給寶寶吃粥,吃糊。
寶寶的消化系統很弱,但發展潛力很大,但是一直給寶寶餵糯軟流食,反倒削弱了腸胃的進化功能,消化能力會不斷減弱。
另外,吃粥吃糊,會省去舌的攪拌,牙齒咀嚼,會厭吞咽等步驟,讓這些功能都得不到鍛鍊,不但會影響口腔機能的發展,還會讓寶寶將來說話時,產生各種功能性構音障礙。本該是伶牙俐齒小天使,卻被照看成「大舌頭」寶寶。
幼兒發育是一個綜合體,不同的發育能力都息息相關,比如在語言發育的背後,都有大量的運動能力支撐,沒有運動,很多詞彙的意義就無法理解,無法體會,沒有運動能力的寶寶,詞彙量極其匱乏。有的爸媽照看孩子過於溺愛,孩子總是抱著,吃飯也不離手,給孩子把屎把尿,到了上幼兒園,寶寶還不能獨立大小便,這樣的寶寶排洩的感知能力弱,相關的肌肉控制能力也差,連語言表達能力、手眼配合等能力的發展也會受到制約。
3歲時,寶寶就要鍛鍊獨自大小便,獨立吃飯,獨立睡覺等自理能力。否則過於溺愛,就會干擾破壞孩子的生理髮育,甚至影響自信心。
語言發育的路上還有更多陷阱,想了解語言障礙預防知識的寶爸寶媽,可以深挖小編的其他文章,拜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