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自古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文物可以證實!

2020-12-19 灶物者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暨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5周年,也是臺灣光復75周年。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辦了《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忙裡抽空去了一趟。

我覺得這個展策展角度挺新穎,通過臺灣,看清末、近代整個國家的命運。展覽主標題「金甌無缺」用的也非常妙。」

四字出自《南史·朱異傳》:「(梁武帝)獨言:『我國家猶若金甌,無一傷缺』。

金甌最初的意思是:黃金的盆等器皿,還特指精美的酒杯,後用「金甌」二字形容疆土,也一般指完整的領土。

今天灶物者通過一些文物,帶您看看這個關於「一點都不能少」的展覽!

進展廳,看到「金甌無缺」四個大字

臺灣自古都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臺灣發現的不少新石器時代的遺址,出土的彩陶等文物和福建等東南沿海地區特別像,可見文化面貌十分接近。

進入文明時期,雖有海峽相隔,但一直緊密相連。三國時期,孫權派大將衛溫和諸葛直率萬人船隊抵達夷洲(臺灣地區)。元朝在這裡設置澎湖巡檢司,隸屬福建行省泉州府,加強對臺灣地區的管轄。

展廳前言

明朝統治的將近300年時間(1368-1644)裡,萬裡之外的西方世界產生巨大變革,工業革命帶動新航路的開闢,各國一波波船隊來到東方,海路的發展,讓這座「寶島」被不少人盯上。

在展廳的第一單元,有件文書——《明天啟四年兵部尚書趙彥題行稿官兵渡海收復澎湖》。隔著幾個展櫃,但和它配套的《明天啟五年趙彥等條陳澎湖善後事宜題行稿》殘件,說的都和荷蘭人入侵澎湖相關。

《明天啟五年趙彥等條陳澎湖善後事宜題行稿》殘件

1622年,當朱由校這位皇帝沉迷木工活的時候,荷蘭人的船隊逼近東南沿海,入侵澳門失敗後,他們轉向澎湖,上島後修屋建堡,想長期駐紮,謀求最大利益。兩年後,福建巡撫南居益從荷蘭人手裡收復澎湖。

收復後,兵部尚書趙彥等人又上書陳述收復後的澎湖該如何建設。

《明天啟四年兵部尚書趙彥題行稿官兵渡海收復澎湖》

好景不長,朱由校是明朝倒數第二位皇帝,這時候的明王朝已風雨飄搖,明末的混亂,讓敵人有了可乘之機。收復後僅僅兩年,西班牙侵佔了位於臺灣北部的基隆和淡水,1642年(崇禎十五年),荷蘭人擊敗了西班牙人,完全侵佔了臺灣。直到1661年(清順治十八年),鄭成功才收復臺灣,由此結束了荷蘭對臺灣的殖民統治。

鄭成功收復臺灣

因為讀研的時候整理過清朝的一些文書和魚鱗冊,所以看到第一個展廳中的一幅扇面,覺得特別喜歡,上面繪製的是臺灣地圖。

黃叔璥所繪扇面

繪製這幅扇面的人叫黃叔璥。回家之後查了一下黃叔璥,總結為:京城人士,康熙48年的進士,清朝首位臺灣巡查御史。1722年他前往臺灣,應該就是在那時候畫了這幅扇面。

如果給這些資料起一個標題的話,那應該是:清朝建立近100年,首位巡查御史即將赴臺。

過了將近100年,有巡查御史出發,與展廳另外一件展品有關。這就是施琅的《靖海紀事》。

施琅《靖海紀事》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次年去世,鄭氏後人一直盤踞在臺灣地區,清廷招降多次未果。1683年(康熙二十二年),福建水師提督施琅統帥兩萬餘人,戰艦300餘艘,全殲鄭軍精銳,鄭成功之孫鄭克塽獻表請降。這上中下三本的《靖海紀事》詳細記錄了施琅進軍澎湖及對善後的管理措施的奏疏。

在施琅遞交奏疏的第二年,康熙帝就行動起來。在臺灣設置「一府三縣」,分別是臺灣府知府(隸屬福建省);臺灣縣知縣、鳳山縣知縣和諸羅縣知縣。雍正以後又不斷加強對臺灣地區的管理,到同治年間,臺灣的建置已改為一府四縣三廳。

清臺灣府海防沈欽霖履歷

除了加強管理,清朝的這幾位皇帝也很重視對臺灣的建設。政府鼓勵東南沿海居民帶著先進生產技術移居臺灣,促進當地發展;修建文廟、書院,注重教育,增加科考的錄取名額等等,臺灣有了一段黃金髮展期。

文廟

展廳第二單元中有一件展品,看似和臺灣沒有關係,但卻和它命運有很大關聯。它就是《直隸總督梁肯堂奏為筵宴英吉利使臣事畢照料開船前往通州事》。文物名字很複雜,簡單說就是招待英吉利的使臣馬戛爾尼這件事。

《直隸總督梁肯堂奏為筵宴英吉利使臣事畢照料開船前往通州事》1

這件事挺有名,中學歷史課本就有。馬戛爾尼以給乾隆皇上過生日為由來到中國,在天津上岸,直隸總督梁肯堂接待了他,剛來就因為見皇上要不要行三跪九叩之禮爭執不休,後來咱們妥協了,說他行單膝禮就行。他給乾隆的壽禮是一些西方的比較先進的天文儀器、武器、鐘錶等物品,但乾隆對這些東西的態度是「並無奇巧」。乾隆朝是清由盛轉衰的時期,而馬爾尼事件則成為其中最為代表性的事件。

《直隸總督梁肯堂奏為筵宴英吉利使臣事畢照料開船前往通州事》2

有些文章中會說乾隆帝以「天朝上國」自居,拒絕接受先進技術,從而導致國家衰敗。但不論怎樣,歷史是已經發生的事情,無法更改。清後期,列強用武力敲開中國大門,清政府就像泥菩薩,割地賠款。

關注@灶物者,閱讀更多專業卻又有趣的考古、文物故事!

相關焦點

  • 國臺辦:臺灣光復的歷史無可辯駁地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
    國際在線消息(記者 馬曉葉):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10月28日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發言人朱鳳蓮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臺灣光復的歷史無可辯駁地證明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希望越來越多的臺灣同胞與大陸同胞攜手同心,把民族命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
  •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歷史問題紀要精神傳達
  • 真實的歷史告訴你,臺灣自古以來便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近,2018臺灣地方選舉正式開始投票,這次大選引起了中國大陸和眾多國外媒體的關注。說起臺灣,這一直是我們的一塊心結,我們一直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總有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想要將其從我們祖國領土中分割出去,對於這種人,我們深惡痛絕。
  • 一、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新疆的若干歷史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年7月)  目錄  前言  一、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新疆從來不是「東突厥斯坦」  三、新疆各民族是中華民族的組成部分  四、維吾爾族是經過長期遷徙融合形成的  五、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  六、新疆歷來是多種宗教並存的地區  七、伊斯蘭教不是維吾爾族天生信仰且唯一信仰的宗教  結束語  一、新疆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 臺灣,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些景點值得一去
    hello 大家好 我是貝貝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永遠都不可能分割!臺灣文化以中華文化為主體,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換臺幣,臺幣一定要多換一些,因為在臺灣需要經常用到現金。訂酒店,這個就不用細說了,去旅遊的小夥伴都知道,要在出行之前把酒店訂好,這樣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就可以去休息一會。下面就跟隨貝貝一起去看臺灣吧!
  • 為什麼說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
    按照1992年《聯合國海洋公約》規定,釣魚列嶼海域擁有74萬平方公裡的「海洋經濟專屬區」,這幾乎相當於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在南沙群島領土領海爭執的總和。在地緣政治上,釣魚列嶼位於臺灣和衝繩之間,處於西太平洋第一島鏈一線,是外海進入中國的跳板,也是敵對勢力防止中國大陸海軍向太平洋縱深地區進出的屏障之一。    讀書報:為什麼說釣魚島自古就是中國領土?
  • 西藏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原標題:西藏自古以來就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結合西藏邊疆少數民族地區和反分裂鬥爭實際,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創造性闡發的國家觀、歷史觀,準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在我國5000多年文明發展史上,曾經有許多民族登上過歷史舞臺。
  • 繼「漢奸」試題後,又稱「香港自古屬於中國領土」是洗腦?教育局...
    今日,《蘋果日報》發文稱新版歷史教科書中「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的探究內容是「滲透洗腦」。對此,香港教育局發言人直斥:「完全是無中生有,憑空杜撰,誤導視聽。」香港歷史系教授亦反問,「難道自古是獨立國?」歷史教材增加「香港自古屬於中國領土」探究據港媒報導,香港初中中國歷史修訂課程大綱將於今年9月由初中一年級起逐級推行。
  • 外交部駁蓬佩奧所謂臺灣不是中國一部分
    對於蓬佩奧稱「臺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我要再次指出,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也是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 學者潘朝陽:「臺灣永遠是中國的臺灣,不可分割」
    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教授潘朝陽作者:吳生林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將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前院長潘朝陽向筆者表示,臺灣永遠是中國的臺灣,臺灣的生命內在於中國的長江巨河中而不可分割。潘朝陽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裡面珍藏的文物,不僅是中國人的也是整個人類文明珍寶,民進黨當局改其名降其級,根本是「臺獨」幻想在作祟。
  • 日本承認臺灣屬中國,打臉蔡英文,而中國兩大機構也送上兩記重拳
    臺灣自古以都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自從蔡英文上臺來,拒不承認「九二共識」,做了很多傷害兩岸關係的事,也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否認一個中國原則。  近日,日本國民辭典《廣辭苑》證明臺灣是中國的一省的消息曝光,這一消息讓島內綠營炸鍋。臺灣「獨派」在領導人蔡英文的帶領下,持續鼓吹「去中國化」歪風,而為宣揚「臺獨」更是無所不用其極。
  • 王耀慶懟主持人: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段奕宏回復暖心
    他就是王耀慶,1974年出生於臺灣,在2011年轉入內地發展。在內地出演的電影《失戀33天》,獲得了一眾好評,他憑藉此戲,還奪得了百花獎最佳男主角獎。像《催眠大師》、《產科醫生》、《杜拉拉升職記》等知名劇集,都請到了王耀慶來演。
  • 日本使館回應新大使「從未承認臺灣是中國領土」言論
    環球網記者範凌志報導,據臺灣媒體報導,即將赴任的日本新任駐中國大使丹羽宇一郎26日在東京記者會上聲稱,1972年《中日聯合聲明》中有關「臺灣是中國不可分領土的一部分」的主張,日本的立場只是「理解並予尊重」,並未直接承認,今後日本對此問題仍然堅持同樣的態度。
  • 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10月25日,「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在位於北京的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圖為參觀者觀展。 蔣啟明 攝「金甌無缺——紀念臺灣光復七十五周年主題展」10月2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王春法表示,舉辦這個主題展,旨在紀念臺灣光復這一重大歷史事件,回顧臺灣同胞反抗日本入侵和殖民統治、兩岸同胞共御外侮奪取偉大勝利的英勇鬥爭,弘揚偉大的民族精神,彰顯大陸和臺灣是休戚與共、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激勵兩岸同胞銘記歷史,緬懷先烈,共同捍衛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共擔民族大義,共促祖國統一,共圓民族復興偉大夢想。
  • 日本新防衛大臣就臺日關係講話:臺灣是中國一部分
    18日上午,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宣布從當日起,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在臺海附近組織實戰化演練。隨後臺媒傳出消息稱,當天上午一小時內,解放軍軍機陸續出現在臺灣「四大空域」。下午,臺軍方宣布,早上有18架解放軍軍機逼近臺灣「領空」,令臺軍在一小時內連發24次廣播驅離,甚至「以防空飛彈追監」。「力度前所未有!」軍事專家宋忠平18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這些措施表明大陸全方位的警告。
  • 珍珠是奶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對於很多日本年輕人而言,拍一張帶著logo的珍珠奶茶照片成了最流行的社交手段,在ins上發奶茶照可以獲得比平時更多的贊,甚至由此日本還出現了許多「珍奶網紅」。對此臺灣人民尚且一笑置之,甚至還有人躍躍欲試,畢竟珍珠奶茶在臺灣已經是相當尋常的東西,許多甜品也都加入了珍奶口味。但接著,東京都一間叫面屋武藏的店,開發出了特色美食「珍珠奶茶沾面」,每天限售15份。臺灣網友看到後紛紛搖頭拒絕,崩潰說到這個真接受不了,根本就是魔鬼食物。
  • 毒媒攻擊初中歷史課本論證「香港自古是中國領土」是「滲透洗腦...
    【環球網報導】香港「毒媒」《蘋果日報》17日「獨家報導」稱,香港初中中國歷史修訂課程大綱將於今年9月新學年由初中一年級起逐級推行,該報宣稱獲得多本尚未推出市面的新版中國歷史教科書樣書,其中初中一年級課本新增兩整頁「主題探究」,要求學生從資料印證或解釋「香港自古以來是中國領土」。
  • 被主持人稱「半個內地人」,王耀慶:「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演員·王耀慶王耀慶,出生於臺灣,籍貫山東,中國臺灣演員。王耀慶則語氣堅定,立場明確的表示:「臺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話音剛落,引來臺下觀眾熱情的歡呼與掌聲。王耀慶似乎對剛才主持人的說辭很是失望,接連搖頭嘆息。之後主持人馬上改口解釋道:「都是中國人」,聽到這番話,王耀慶才表示可以「繼續」採訪。
  • 臺灣問題受泰傳媒關注 中國使館釋解史實與立場
    中新社曼谷五月十九日電(記者羅欽文)中國官方就當前兩岸關係問題發表聲明,使一向備受外界關注的臺灣問題再成熱點。中國駐泰大使館十九日下午為此舉行了一個記者吹風會。  泰國泰文《經理人報》、《民意報》、英文《民族報》、日本時事社駐泰機構以及六家中文報和六家中國駐泰媒體的記者三十餘人參加了下午的吹風會。
  • 臺作家在阿富汗籤證被拒:請到北京領籤證,臺灣是中國一部分
    【觀察者網綜合報導】臺灣作家李昂日前參加高寶旅行社的「阿富汗與巴基斯坦探奇12天」行程,但從巴基斯坦進入阿富汗時,卻無法取得籤證,被要求到北京領籤證,因為「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據臺灣《聯合報》8月29日報導,李昂日前參與高寶旅行社的「阿富汗與巴基斯坦探奇12天」行程,當行程要從巴基斯坦進入阿富汗時,卻發生無法取得籤證進入阿富汗等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