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改名?學者潘朝陽:「臺灣永遠是中國的臺灣,不可分割」

2020-12-11 生林聊臺海
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教授潘朝陽

作者:吳生林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將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消息披露後,島內輿論猛烈抨擊,質疑民進黨當局「臺獨」幻想作祟。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前院長潘朝陽向筆者表示,臺灣永遠是中國的臺灣,臺灣的生命內在於中國的長江巨河中而不可分割。

潘朝陽認為,臺北故宮博物院裡面珍藏的文物,不僅是中國人的也是整個人類文明珍寶,民進黨當局改其名降其級,根本是「臺獨」幻想在作祟。「臺北故宮博物院之實,正是遠溯中華三代國之重器的具體存在,它的重量安放盤固在臺灣,臺灣永遠都是中國的臺灣,此意義何止僅僅是政治上的層次,而是從文化歷史和道統正統的核心貞定了臺灣的生命即是內在於中國的長江巨河中而為此大脈動的不可分割的存在。」

潘朝陽還痛罵民進黨是中華民族的叛逆者出賣者,是賣國漢奸。「民進黨不但要消滅孫中山蔣介石,也要消滅中華民國,但它後來才發現若不鏟掉臺北故宮博物院,它那些手段都是白做工夫,但又不能放火燒故宮,也不能把如山—般高如海—般大的中國文物丟入太平洋,因此才千方百計想在名稱之更替和管理層級之下降上搞卑劣之陰謀技倆。」

其實,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風波不只這一次。陳水扁時期就想將其改名為「福爾摩沙展覽館」「萬國博物館」,還要將之一分為二成「臺灣館」和「中國館」,把館藏文物一分為二成「臺灣文物」和「中國文物」,後來迫於壓力沒有得逞。

潘朝陽指出,民進黨當局這種鬼蜮心機與作為不可能成功。「『臺獨政權』早就想搞鬼,陳其南2018年提出『故宮臺灣化』、『閉館三年』、『國寶赴日參展』而引發連續爭議,最終黯然下臺。陳其南在位只有180天,成為『史上最短命』的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今日民進黨當局「冷灶再想生火」,根本不可能成事。

面對排山倒海的壓力,民進黨當局不得不再次收手。11月30日,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赴臺「立法機構」參與審查預算時連忙澄清說,「絕對沒有改名問題」。不過,他也不忘強調,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臺北故宮博物院#

相關焦點

  • 輿論壓力大 臺北故宮博物院 「叫停 」改名
    至於改制後是否會改名,他表示,有人說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可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南院可改名為「亞洲博物館」。輿論鞭撻:卑劣陰謀,喪心病狂改名消息傳出後,島內輿論批評鋪天蓋地,質疑這根本是民進黨搞「去中國化」。有網友怒嗆,如果民進黨這麼想「去中國化」,何不乾脆把文物還給大陸?
  • 「去中國化」?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
    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臺「文化部」。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對此,臺「文化部政務次長」蕭宗煌說,目前沒有任何討論,至於「降級」說法,他稱博物館是文化機構,很難用行政層級論定。
  • 臺北故宮「小媳婦化」,是想讓臺灣成孤島嗎
    但是島內業界則認為:該關的是已變成「蚊子館」的故宮南院!就像臺灣《中國時報》說的:文化是屬於內化的意涵,不是單憑几棟建築物或是文物展出就能達成,嘉義縣有好山好水和豐富的農業資源,臺當局應讓每個縣市都能有屬於自己的特色才對。臺灣典藏雜誌社社長簡秀枝發文感嘆:臺北故宮「越來越把自己小媳婦化」,現在更是連大門也要關上了。
  • 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國民黨「立委」回應
    【環球網報導 記者尹豔輝】據臺灣《聯合報》「東森新聞雲」等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文化部」。26日,民進黨「立委」黃國書稱,有人擔心臺北故宮降級後矮化,建議改名為「華夏博物館」、「亞洲博物館」。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臺北故宮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中時新聞網」)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島內上周傳出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由原來隸屬於臺行政主管部門的二級機關轉為歸屬於臺文化主管部門的三級機關,甚至還傳出將改名為「華夏博物館」,被質疑「去中國化」,引發輿論熱議。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今天國際上知名的商業產品諸如勞斯萊斯、奔馳,少說也需花費百年的努力才能建立傲世的品牌,它們的經營者會輕言改名嗎?若說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名的政策目的是為區隔「北京故宮」,或是「去中國化」,那就更令人大惑不解了!
  • 臺北故宮改名?臺學者吳昆財痛罵:這種伎倆連民國軍閥都不屑為之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作者:吳生林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將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或「亞洲博物館」,消息披露後臺灣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向筆者表示,這種更名的伎倆,連民國軍閥都不屑為之,極其荒誕。吳昆財表示,1949年國民黨政權撤離大陸時,為臺灣帶來兩項重要文化遺產。其一是許多鼎鼎大名的學者,如胡適、傅斯年、林語堂、張大千等鴻儒名士;其二是聞名中外的臺北故宮博物院。
  • 臺灣學者潘朝陽:杜正勝或被列入「臺獨」分子清單
    如何擬定這份清單,島內知名統派史地學者、長期公開反對「臺獨課綱」的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前院長潘朝陽教授,今天(11月6日)接受海峽導報記者採訪時,談到「臺獨教育」問題,點名「臺獨」分子杜正勝。杜正勝在推行「臺獨教育」中扮演了怎樣推波助瀾的角色?
  • 謝小韞:臺北故宮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
    華夏經緯網12月1日訊:臺灣「中時新聞網」日前發表前臺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的署名文章《臺北故宮降格是臺灣文化失格》:最近坊間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否更名,及改隸於「文化部」,成為三級機關一事,多所討論,本人初聞此消息,頗覺不可思議!
  • 臺北故宮被疑要「去中國化」,院長澄清: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海外網11月30日消息,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 臺灣學者潘朝陽:「臺獨教育」操盤手杜正勝或入「臺獨」分子清單
    如何擬定這份清單,島內知名統派史地學者、長期公開反對「臺獨課綱」的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前院長潘朝陽教授,今天(11月6日)接受筆者採訪時,談到「臺獨教育」問題,點名「臺獨」分子杜正勝。杜正勝在推行「臺獨教育」中扮演了怎樣推波助瀾的角色?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被民進黨當局給改名了嗎?
    臺北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的著名博物館之一,其中存放了大量歷史悠久的珍貴文物,臺北故宮博物院一直在臺灣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最近,由於民進黨當局不斷在島內推進「臺獨」政策,臺北故宮博物院可能會面臨「改名以及降級」的風險,這令許多人士感到非常不滿。
  • 「去中國化」喋喋不休?傳臺北故宮或被「矮化」降級又改名
    臺北故宮博物院。(圖片來源:臺灣「聯合新聞網」)中國臺灣網11月26日訊 據臺媒報導,臺灣行政主管機構欲推動所謂「組織改造」,近日更傳出原隸屬於該機構「二級機關」的臺北故宮博物院,因業務上並無執行「公權力」,未來或改隸屬於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成為所謂「三級機關」。26日,臺文化事務主管部門於臺立法機構進行項目報告,多位民代針對此事進行質詢。
  • 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改名?民進黨當局操作「去中國化」無底線
    民進黨籍民代黃國書說,全世界的博物館都屬於文化部門,只有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屬於臺行政機構,現在的編制會讓博物館的配置有問題。消息傳出後,有人擔心此舉會矮化臺北故宮博物院。此外,一旦改制,臺北故宮博物院是否會改名也引起疑慮,還有人說臺北故宮博物院北院可改名為「華夏博物館」,南院可改名為「亞洲博物館」。
  •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遭「改名降級」?國臺辦回應
    「臺北故宮博物院」將遭「改名降級」?國臺辦回應 2020年12月16日 11:1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中國臺灣網12月16日北京訊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今天上午舉行例行新聞發布會,國臺辦發言人朱鳳蓮主持本次新聞發布會。
  • 臺北故宮,何必「自宮」?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 現任院長緊急澄清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民進黨當局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今天緊急滅火稱,一個星期以來,關於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並沒有改名問題。他還表示,一切尊重臺行政管理機構的決定。
  • 他們連臺北故宮都要改名嗎?
    臺灣有人建議臺北故宮改名「華夏博物館」,國民黨「立委」回應據臺灣《聯合報》等多家臺媒11月26日報導,外傳臺「行政院」推動組織改造,擬將隸屬於臺「行政院」的臺北故宮博物院改屬臺「文化部」。臺北故宮博物院(圖源:臺灣中時新聞網)26日,臺灣「文化部」在「立法院」教委會針對「如何推動後疫情時代博物館、美術館、表演藝術館舍及各文化館舍之數位策展、線上藝文、數位行銷與服務」進行專題報告,多位「立委」針對臺北故宮與「文化部」合併一事質詢。
  • 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惹非議 院長忙否認
    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海外網11月30日電 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否認要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
    本文轉自【海外網】;原標題:【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惹非議 院長忙否認】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 海外網11月30日電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 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
  • 傳臺北故宮要改名「去中」惹非議 院長忙否認
    來源:海外網圖為臺北故宮資料圖海外網11月30日電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傳出要降級並改名為「華夏文物博物館」,引起島內輿論鞭撻,被質疑是在「去中國化」。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吳密察30日連忙澄清稱,「絕對沒有改名問題」。據臺灣「中央社」報導,吳密察30日赴臺「立法院」參與審查預算時稱,一個禮拜以來,關於對臺北故宮的報導,有幾項是誤導,「首先,絕對沒有改名問題,即使『行政院』有問我,也是談對於像『故宮』這種重要博物館行政怎樣安排,但一直沒談改名問題。」他還稱,自己一切尊重臺行政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