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歲的劉先生大學畢業後一直在杭州打拼,是同事眼中的「工作狂」。他常年坐辦公室,熬夜加班是常事,忙時常常半天不上廁所,一天也喝不了一口水。
日前,劉先生在上班時突感腰腹部持續性絞痛,認為是小毛病的他不好意思請假,強忍著到第二天,誰知絞痛情況非但沒有緩解,還出現了血尿伴有噁心、嘔吐的症狀。劉先生這才滿臉痛苦地捂著肚子到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就診。
B超檢查顯示,劉先生右輸尿管有一顆直徑約1.6 cm的結石。在告知患者病情並徵得同意後,醫院泌尿外科醫生為劉先生做了經輸尿管鏡鈥雷射手術,術後劉先生恢復較好,3日便順利出院。
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泌尿外科醫生表示,泌尿繫結石是泌尿系統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主要包括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泌尿系統結石最典型的症狀就是突發的腎絞痛和血尿,患者也常伴有噁心、嘔吐、腹脹,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感染的症狀。腎結石和輸尿管結石如果不處理,會引起尿路梗阻,輸尿管和腎盂積水、擴張,長時間梗阻可導致尿毒症,引起腎臟壞死。
01為什麼會患泌尿系統結石?
由於尿液由水和一些人體產生的廢物如鈣、草酸、尿酸、胱氨酸等組成,絕大部分都是水。當人體攝入水分不足導致尿液水份減少,其他物質濃度過高時,就有可能析出形成結石。
5月至9月是泌尿系統結石的高發時節,這主要是由於天氣炎熱,水分排洩量增加,補水量相對過少的緣故。人體含水量下降,易形成結石,當結石排出到輸尿管時,形成嵌頓刺激人體組織,引發強烈的腎絞痛。
02哪些人易患泌尿系統結石?
泌尿系統結石好發於25-40歲,20歲以前患尿路結石者較少。兒童多發於2-6歲,常與畸形、感染、營養不良有關。女性有兩個高峰,即25-40歲和50-65歲。中老年男性是泌尿系統結石的高發人群。
03哪些不良習慣易導致泌尿系統結石?
喝水少,愛喝飲料
喝水少,缺少尿液衝刷,會導致泌尿系統的自潔能力變差,形成結石。大多數泌尿系統結石都是含鈣結石,其成分多為草酸和尿酸,當攝入大量高糖、高蛋白、高脂肪後,就會在體內生成較多的草酸和尿酸,常吃富含草酸鹽的菠菜也同樣如此,可促使結石的形成。
長期憋尿
尿液是人體新陳代謝的產物,也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如果膀胱內憋了不少尿液,細菌就有可能大量繁殖而引起膀胱炎,若治療不及時,細菌還會沿輸尿管上行,引起輸尿管炎和腎盂腎炎等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可引發泌尿系統結石,結石形成之後,能成為細菌的掩蔽所,此後,隨著結石的增大,細菌也越積越多,形成結石與細菌共存的局面。
經常熬夜
人體的腎臟系統負責排除身體多餘的鈣、尿酸、嘌呤,常常熬夜,影響腎臟排毒,讓身體多餘的這些物質沉澱在腎臟內,造成短暫的高尿酸血症,長期下去就可能導致腎臟系統的結石。
04如何預防泌尿系統結石?
注意飲食
濃茶、菠菜、蘆筍等食物草酸含量非常高,容易形成草酸鹽結石;高嘌呤食物,如動物內臟等吃後會導致高尿酸,也容易引起泌尿系統結石。而對於本來就有高鈣尿症的患者,則應注意不要攝入過多鈣,否則也可導致結石。
可多吃水果及蔬菜,如黃瓜、黑木耳、香蕉、紅棗等維生素B族、C族含量較高的食物,因為它們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稀釋尿液,從而可以加快結石的排出。增加粗糧和纖維素的攝入,如麥麩、米糠、燕麥等,因為食物中的纖維素可以減少尿鈣的形成。
多喝水,不憋尿
相當多一部分泌尿系統結石就是因為患者飲水不足,導致尿液中形成結石的物質濃度過高導致的。多喝水,增加尿量,有利於體內多種鹽類、礦物質的排除。一般建議每天飲水量為2000~3000ml。同時,應該注意飲水衛生,注意水質,避免飲用含鈣過高的水。
適當多運動
運動的目的是通過重力的作用促使結石下移或排出。平時要適當多活動,如散步、慢跑、原地跳繩等,體力好的時候還可以原地跳躍,同樣有利於預防泌尿繫結石復發。
感染及時治療
泌尿系感染是尿石形成的主要局部因素,並直接關係到尿石症的防治效果。因此,泌尿系統的感染要及時徹底治療,以防誘發形成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