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高血壓日」18歲以上知曉血壓,共建共享健康中國

2020-12-22 百色市中醫醫院

#百色中醫健康養生#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病之一,是心臟病、腦卒中、腎病發病和死亡的最重要的危險因素。我國因心腦血管病導致的死亡佔居民總死亡的40%以上,約70%的腦卒中死亡和約50%的心肌梗死與高血壓密切相關。

2020年10月8日是第23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高血壓的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以促進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為重點,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指導群眾做好自我血壓管理,切實提高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什麼是高血壓?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血壓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家庭連續規範測量血壓5-7天,平均血壓≥135/85mmHg可考慮診斷為高血壓,建議就診。

按《2020國際高血壓學會全球高血壓實踐指南》將血壓分為1、2級。

基於其他危險因素、HMOD、疾病史評估高血壓患者心血管風險的簡化分類a。

註:HMOD為高血壓介導的靶器官損害;SBP為收縮壓;DBP為舒張壓;CKD為慢性腎臟病;CVD為心血管疾病;a以1例60歲男性患者為例;風險分類會因年齡和性別而異。

基本標準:

①其他危險因素 :年齡(> 65歲)、性別(男性>女性)、心率(> 80次/min)、體重增加、糖尿病、高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甘油三酯、心血管疾病家族史、高血壓家族史、早發性更年期、吸菸、社會心理因素或社會經濟因素 ;

②HMOD :左心室肥厚(有ECG證據)、中重度慢性腎臟病以及其他檢查方法發現的器官損害 ;

③合併臨床疾病 :既往有冠心病、心力衰竭、腦卒中、外周血管疾病、心房顫動、CKD 3期及以上。

高血壓的危害有哪些?

近20年來高血壓的發病率在我國幾乎增加一倍,由高血壓引發的心腦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已排到所有疾病死亡率的第一位。高血壓病嚴重的危害人們的健康和生命,它不僅是一個獨立的疾病,同時又作為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導致心、腦、腎、血管、眼底的結構和功能的改變和損害,引發相關疾病的發生(見下表)

高血壓有哪些表現?

晨起頭痛(多在枕部)、頭暈、眩暈、耳鳴、暈厥、視野模糊甚至失明。腎損害導致少尿、血尿、精神狀態改變、體重減輕和衰弱。高血壓中風前表現的八種前兆是:1.頭暈反覆出現瞬間眩暈,視物旋轉,幾分鐘後回復常態。

2.出現肢體麻木、活動不便的異常感覺。

3.眼睛突然發黑,視物不清,幾秒鐘後或幾十秒後便完全恢復正常,是腦缺血引起視網膜缺血所致。

4.原因不明的跌跤。

5.說話吐字不清,甚至不會說話,但持續時間短,最長不超過24小時。

6.哈欠不斷,出現連續的打哈欠。

7.嗜睡,或性格一反常態,變得沉默寡言,或多語急躁,或出現短暫智力衰退。

8.流鼻血。

如何有效預防高血壓?

1.堅持運動:經常性的身體活動可預防和控制高血壓,如健走、遊泳、太極拳、家務勞動等,活動量一般應達到中等強度。

2.限制食鹽攝入:高鹽飲食顯著增加高血壓患病風險,成人每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5克。

3.減少攝入富含油脂和高糖的食物,限量使用烹調油,多吃蔬菜和水果。

4.少吃快餐:儘量在家中就餐,有利於控制脂肪、鹽和糖的攝入量。

5.戒菸:吸菸有害健康,吸菸者應儘早戒菸。

得了高血壓怎麼辦?

得了高血壓一定到醫院找醫生診治,做好降壓治療的準備。

了解自己目前有無併發症?1.找出是什麼原因引起的高血壓;

2.查清楚有無高血脂和糖尿病;

3.查清楚有無心、腦、腎損害或相關疾病。

了解自己血壓應控制在什麼水平?1.單純高血壓患者:<140/90mmHg,可耐受者建議降至130/80mmHg以下;

2.合併糖尿病、慢性腎臟疾病、冠心病或心力衰竭的患者:<130/80mmHg;

3.80歲以上患者降壓目標在上述目標值基礎上可適當放寬;

學會自己監測血壓1. 測血壓前,不飲酒,不喝咖啡、濃茶、不吸菸並精神放鬆;

2.室內溫度適宜,安靜休息5-10分鐘後測量;

3. 右上臂連續測量3次,每次測量間隔1分鐘以上,取平均值;

4.注意記錄測量結果,以便與醫生溝通;

5.推薦使用經過國際標準認證合格的上臂式全自動電子血壓計,坐位或臥位,肘部及上臂與心臟在同一水平。

高血壓的管理

大部分高血壓屬於原發性高血壓,一般不能根治,需要長期服藥治療。高血壓患者應加強自我健康管理,堅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遵醫囑按時服藥,科學降壓,定期隨訪,心腦腎併發症風險就會下降。不盲目相信非法廣告或偽科學宣傳,不能用保健品、保健理療或食療替代降壓藥治療。大多數高血壓是可以控制的,控制不佳者應及時就醫。

文章來源:百色市中醫醫院

相關焦點

  • 全國高血壓日|18歲以上成年人高血壓患病率1/4 身體健康從關注知曉...
    大河網訊 (記者 堯青 安偉峰/文 馬紹坤 韓淼宇/視頻)2020年10月8日為我國第23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為做好宣傳工作,剛剛,國家衛健委疾病預防控制局發布《關於開展2020年全國高血壓日主題宣傳活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 萍鄉市人民醫院開展「全國高血壓日」義診活動(圖)
    義診現場(閆博宇 供圖)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閆博宇報導:今年的10月8日是第23個「全國高血壓日」,以「18歲以上知曉血壓」為宣傳主題,促進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為重點,開展高血壓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為了進一步引起群眾對高血壓防治的重視,切實提高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10月8日上午,萍鄉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組織專家團隊在門診大廳舉行「全國高血壓日」宣傳義診活動。
  • 全國高血壓日|被孕媽忽視的妊娠高血壓到底有多「黑暗」?
    2020年10月8日是第23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宣傳主題依舊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以促進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為重點,開展高血壓防治健康教育和科普宣傳,控制高血壓危險因素,指導群眾做好自我血壓管理,切實提高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
  • 第19個全國高血壓日 五招有效預防高血壓
    今天是第19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知曉您的血壓」。專家表示,目前我國18歲以上成人的高血壓患病率為25.2%,其中41.0%接受了藥物治療,血壓達標的患者佔13.8%,與2002年24.7%的治療率和6.1%的血壓達標率相比,有了明顯提高。
  • 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開展「全國高血壓日」大型義診宣教活動
    10月8日是第23個「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河南省中醫藥研究院附屬醫院(河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在鄭州市CBD如意湖文化廣場,舉辦了「中醫藥參與治療頑固性高血壓」大型義診宣教活動。
  • 全國高血壓日 哈醫大一院專家提醒:更年期女性關注高血壓風險
    本報訊(徐旭)10 月 8 日是全國高血壓日,今年宣傳主題為 "18 歲以上知曉血壓 "。上午,哈醫大一院心內科八病房進行了關於高血壓的宣教活動,醫護人員們給曾經就診過的患者撥打了回訪宣教電話,關心並解答血壓的相關問題。53 歲的陳女士剛剛出院沒幾天,接到回訪電話頗有感觸。"
  • 世界高血壓日|冒昧問一句,您「知曉您的血壓」嗎? - 新京報
    關於高血壓,很多人的認知還停留在簡單的數值上,認為標準血壓範圍就是在90mmHg-140mmHg之間,一旦超過這個數值就是高血壓,而實際情況卻未必如此。今天是「5·17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知曉您的血壓」。借著這個話由,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講那些關於高血壓的誤區。
  • 吃鹽太多,35歲以上的中國人一半患上了高血壓
    只不過躺著躺著,一路上升的不止有體重,還有血壓。近日,醫學期刊《柳葉刀》(The Lancet)發表了一篇關於中國人高血壓的研究報告。這項研究調查了170多萬名35歲至75歲成年人的血壓情況,其結果為中國人的健康敲了「警鐘」:中國35-75歲成年人中有近一半患有高血壓,患病群體中接受治療的不到三分之一,且僅有5%的患病者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 患有高血壓 測量治療要規範(圖)
    如何知曉自己的血壓?如何治療高血壓?如何預防高血壓?10月8日是第21個全國高血壓日,主題是「知曉您的血壓」。昨天,我市各大醫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均舉行了形式多樣的高血壓義診和健康教育活動。據了解,目前我國高血壓患病人群已經超過3.3億,每4到5人中就有一位高血壓患者。
  • 世界高血壓日 | 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18 年修訂版
    每年的 5 月 17 日是世界高血壓日。據中國高血壓調查最新數據顯示,2012~2015 年我國 18 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粗率已達到 27.9%(標化率 23.2%),這就意味著,平均每 4 個成年人裡,可能就會有一個高血壓患者。並且此次調查與過去的 5 次全國範圍內的高血壓抽樣相比,患病率總體呈增高的趨勢。
  • 高血壓患者不能只盯著血壓高低,8種血壓波動才是管控重點
    根據最新發布的2017年中國心血管病報告的數據,心血管病是城鄉居民總死亡的首位原因,佔到疾病死亡構成的40%以上,推算現患人數為2.9億,其中高血壓為2.7億,成年人的發病率已經從1959年的5.1%上升到2002年的17.6%。
  • 2020全國高血壓日 專家提醒:關注血壓 謹防「假期症候群」
    央廣網上海10月8日消息(記者楊靜)記者昨日從滬上多家醫院了解到,國慶假期結束前,「就診小高峰」也如期而至,前往就診的患者集中在高血壓、心腦血管疾病等,不少年輕人也在其中。上海遠大心胸醫院心內科宋賀主任指出,最近是季節轉換時節,一些對季節敏感的患者本就容易出現血壓波動,再加之部分患者在小長假中過度勞累,很容易出現身體不適。對此,宋賀主任提醒市民,血壓不放假,節日更應關注高血壓,在享受美好假期的同時,記得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戒酒、心理平衡……把血壓控制在一個相對穩定的狀態。
  • 美國成人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趨勢分析
    美國成人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趨勢分析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9/12 22:28:16 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Paul Muntner團隊分析了1999-2000年至2017-2018年間美國成人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的趨勢
  • 血壓>120/80,小於140/90,不算高血壓,但50%會發展為高血壓! - 心...
    我們國家沒有根據具體年齡階段劃分高血壓分級,只要是大於18歲的人,都使用統一標準。只不過大於65歲的人,高血壓降低的時候,不用那麼嚴格,可以適當放寬。大家以為高壓在90-140mmHg,低壓在60-90mmHg屬於正常;也沒錯,但不全對!
  • 女性更年期後易患高血壓
    高血壓是可防可控的,專家建議,防控的第一步就是要知曉自己的血壓,在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遵循「生活療法」的同時,正常成年人至少每2年測量一次血壓,高血壓高危人群每半年測量一次血壓,高血壓患者至少每周測量一次血壓。只有定期監測血壓,才能及時發現高血壓的苗頭,儘早預防,及早治療。
  • 怎麼測血壓才最準確?快來收下這份血壓測量指南
    2020年10月8日是全國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18歲以上知曉血壓,目的是提高18歲及以上成人定期自我監測血壓的意識。 如果收縮壓(SBP)或舒張壓(DBP)的 2 次讀數相差 5 mmHg 以上,應再次測量,取 3 次讀數的平均值記錄; 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 3次測量診室血壓, SBP≥ 140 mmHg 和(或)DBP≥ 90 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
  • 中國心血管病報告2017發布|心血管|重磅|中國|患病率|高血壓|...
    、1991 年和2002 年進行過4次全國範圍高血壓抽樣調查,≥ 15歲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呈現上升趨勢(圖5)。正常高值血壓:1991~2011 年中國健康與營養調查(CHNS)在中國9 個省市(2011 年增至12個省市)對≥18歲成年人進行了8次橫斷面調查,血壓正常高值年齡標化檢出率從1991 年的23.9% 增加到2011 年的33.6%,2006 年前呈明顯上升趨勢,2006年至2011 年間變化無統計學差異。
  • 年輕人:注意,高血壓越來越多,出現這些症狀,速量血壓!
    10月8日 全國高血壓日 一起聊聊 關於高血壓的那些事 年輕人,為什麼你會有高血壓? 據統計,我國有超過3億的高血壓患者,且近年來逐漸趨於年輕化。有數據顯示,18歲及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超過30%,其中,25-34歲年輕男性高血壓的患病率高達20%以上。為什麼高血壓出現年輕化趨勢?
  • 90萬人大數據:年紀輕輕就血壓高,為啥不治療?
    結果顯示,在中國35-49歲人群中,約1/4(26.2%)患有不同類型的高血壓,7%為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ISH)是指舒張壓<90 mmHg,收縮壓≥140 mmHg。根據《中國高血壓管理指南》,這是高血壓的一種亞型。李靜教授告訴「醫學界」,最新研究結果「在意料之中」。它描繪出我國中青年人不容樂高的血壓現狀。
  • 50歲之後,血壓收縮壓140算高血壓嗎?聽醫生怎麼說
    導語:眾所周知,高血壓是一種慢性疾病,最近幾年發病率逐漸的年輕化,也逐漸的上升。其實引發高血壓的因素比較多,如不良的生活習慣,作息習慣,飲食習慣等,如果血壓控制不好的話,還會給身體帶來其他的一些併發症,威脅到身體的健康。一、50歲之後,血壓收縮壓140算高血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