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高血壓,很多人的認知還停留在簡單的數值上,認為標準血壓範圍就是在90mmHg-140mmHg之間,一旦超過這個數值就是高血壓,而實際情況卻未必如此。今天是「5·17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知曉您的血壓」。借著這個話由,我們就來給大家講講那些關於高血壓的誤區。
●不同年齡段血壓標準不盡相同
人體正常的血壓範圍是多少?血壓高於140mmHg就是高血壓了嗎?血壓高一定就是高血壓病嗎?高血壓患者是不是必須每日服藥?
我們先講講標準血壓吧!很多人體檢檢查出血壓高,其實不同年齡的血壓標準不同,雖然醫生常會說診斷高血壓的標準是:
收縮壓(高壓)>140mmHg
舒張壓(低壓)>90mmHg
但很可能你看到的血壓值,對於你來說是正常的!下面這張圖是不同年齡的正常血壓標準,來對照一下,看看你的血壓是否正常吧!
●中疾控:關於高血壓有四大誤區
關於高血壓,你可能一直有這樣的錯誤認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總結出關於高血壓的四大誤區,來刷新一下你的認知吧!
誤區一:高血壓=高血壓病
很多人覺得自己高血壓了,就是得了高血壓病,其實這是一個誤區!
世界衛生組織把高血壓的標準定為:正常成年人140/90mmHg或以下,高血壓160/95mmHg或以上,臨界性高血壓介於上述兩者之間。如果連續3天早晨起床前測得血壓超過160/95mmHg,就可以被診斷為高血壓,但並不能與「高血壓病」等同。「高血壓病」是病因尚未十分明確,以高血壓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
誤區二:高血壓=一定需要藥物治療
非藥物治療措施是治療高血壓、高血壓病、臨界性高血壓的首選基礎療法,目前的研究表明,有效的非藥物療法有:
1. 控制體重;
2. 限鹽攝入;
3. 戒菸;
4. 避免情緒波動;
5. 合理運動。
誤區三:凡能降低血壓的藥=理想藥
降壓不是治療高血壓的唯一目的,也不能作為評定藥物療效的唯一標準。理想的降壓藥物,應該在降壓的同時,不影響脂質代謝和糖代謝,能夠保護「靶器官」,而無明顯不良反應的藥物。這類藥物是適合長期服用的。
誤區四:降壓越快、越低=越好、越安全
一般來講,除了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需要緊急降壓外,其餘高血壓病人,即使是血壓水平較高的Ⅱ、Ⅲ期高血壓病患者,也應平穩而逐步降壓。血壓下降過快、過低,會極易發生腦缺血、體位性低血壓等症狀。另外,有的高血壓病人,常將每天最後一次吃降壓藥的時間放在臨睡前或僅在臨睡前服一次降壓藥,這種做法是不科學的,也是很危險的。
創意製圖/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高血壓病人日常應特別注意9方面
1.緩慢起床
早晨醒來,先在床上仰臥,活動一下四肢和頭頸部,然後慢慢坐起,活動幾次上肢,再下床活動,這樣血壓不會有大的波動。
2.溫水洗漱
過熱、過涼的水都會刺激皮膚感受器,引起周圍血管的舒縮,進而影響血壓。以30℃-35℃的溫水洗臉、漱口最為適宜。
3.晨飲一杯水
早上起床漱口後飲白開水一杯,水溫適度,既有衝洗胃腸的作用,又可稀釋血液,降低血液黏稠度,通暢血液循環,促進代謝,降低血壓。
4.適當晨練
不宜劇烈運動,宜散步或打太極拳,以增強血管的舒縮能力,緩解全身中小動脈的緊張,有利於降壓。
5.早餐清淡
一杯牛奶或豆漿,1個雞蛋,適量的麵包或饅頭,加上清淡小菜即可。不可過飽,也不可不吃早餐。
6.晚餐宜少
晚餐宜吃易消化的食物,不要怕夜間多尿而不敢飲水或進粥食。進水量不足,會使夜間血液粘稠,導致血栓形成。
7.娛樂有度
睡前看電視不要超過2小時,不要看內容刺激節目。下棋等娛樂活動要限制時間,要控制情緒,不可過於認真、激動。
8.安全洗澡
洗澡水不宜過熱,不要浸泡時間過長。
9.睡前洗腳
上床前用溫水洗腳,然後按摩雙腳及下肢,促進血液循環。
新京報記者 王鹿 創意製圖 新京報記者 王遠徵 編輯 趙昀 校對 柳寶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