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需要測量血壓嗎,多久測一次,怎麼測?醫生為您講清楚

2020-12-25 神外醫生張偉

高血壓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終身性疾病,一旦患病,大多數患者需要終生服藥。高血壓早期大多數患者沒有任何症狀,少數患者僅有輕微頭痛、頭暈、失眠、耳鳴、視力下降等症狀。目前,我國成年人高血壓發病率為20%以上[1、2]。

高血壓患者如果血壓控制不好會導致心臟病、腦梗死、腦出血、腎衰等多種疾病,所以對高血壓患者早發現、早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由於高血壓發病率高,早期症狀輕,診斷只能依靠血壓測量,所以定期測量血壓就顯得十分重要。

01成年人需要多久測量一次血壓?

很多人認為只要沒有症狀,血壓就不用監測。這種想法是十分危險的,因為通過前文我們知道大多數高血壓患者是早期沒有症狀的。一旦出現症狀,可能就是出現了腦梗死、心臟病、動脈硬化、腎功能障礙等危險的併發症。

所以,每一位成年人都需要定期測量血壓。張醫生將中國成年人分為5種情況,根據不同的情況,需要按不同的周期進行血壓測量。

非高血壓患者,身體正常的成年人,沒有任何疾病,沒有不良嗜好,每年測1~2次血壓即可。非高血壓患者,但患有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代謝異常或合併有心腦血管疾病、腎臟疾病、動脈硬化等疾病;有吸菸、飲酒、焦慮、長期失眠、工作生活壓力大的人群,每個季度需要測量1~2次血壓。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平穩,沒有前述的基礎疾病和不良嗜好,每周需要測量2~3次血壓。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平穩,合併有前文所述基礎疾病或不良嗜好,建議每天測量1次血壓。高血壓患者,血壓控制不平穩,無論有無基礎疾病或不良嗜好,每天需要測量血壓2-3次。

02如何診斷高血壓?

高血壓是指血壓高於正常,一般規定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舒張壓大於90mmHg即定義為高血壓。很多人有個誤區,認為只要測量一次血壓升高,即可診斷為高血壓。事實並不是這樣的,目前國際上公認的診斷標準是不在同一天裡測量3次以上,血壓均高於正常,才可以診斷為高血壓。

只有一種情況可以在一次測量後確診為高血壓,這種患者為血壓大於180/110毫米汞柱,且患有心血管疾病。只有這種患者,在醫院內排除各種幹擾因素和影響條件後,才可以一次測量血壓後診斷為高血壓。

根據血壓測量結果將人群分為4個等級

血壓正常:收縮壓小於130mmHg和舒張壓小於85mmHg。正常高值血壓:收縮壓130-139mmHg和/或舒張壓在85~89mmHg。高血壓1級:收縮壓在140~159mmHg和/或舒張壓在90~99nnHg。高血壓2級:收縮壓大於160mmHg和/或舒張壓大於100mmHg。國際最新的指南取消了高血壓3級,將原有的高血壓2級和高血壓3級合併在一起定義為高血壓2級。

03測量血壓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很多人都聲稱自己會測量血壓,但不是每個人測量的都準確,很多細節如果關注不到,會導致血壓結果不準確,影響患者的診斷和治療。張醫生總結了以下幾點平時測量血壓需要注意的事項。

不要一次血壓升高就定義為高血壓,因為影響血壓的因素很多,如情緒激動、緊張、劇烈運動等情況均可以引起血壓升高,故國際上通常建議非同一天測量2-3次血壓均升高,方可診斷為高血壓。每次測量血壓需要連續測量三次,一般取第二次和第三次的平均值為測量血壓的最終結果。測量血壓前不能劇烈運動、不能飲酒、不能憋尿、不能翹二郎腿、不可在情緒激動時測量血壓。測量血壓前需要休息5到10分鐘,方可開始測量血壓。測量血壓需要選擇水銀柱的血壓計為好,血壓計需要每年校定一次。測量血壓時雙腳需要平放,手肘與心臟齊平,手臂不可以懸空。

04高血壓患者測量血壓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哪些

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在家中檢測血壓,測量時間的不同、血壓計不同、季節變化都能引起血壓的變化。血壓是隨著情緒、休息以及天氣波動的。盛夏季節血壓較秋冬偏低。正常血壓在一天的波動不會超過30mmHg。

高血壓病人測量血壓時要固定時間、固定體位、固定血壓計。這樣量的血壓才是最有比較性的。重複連續測量也會導致不同,一般是越測越低。需要每天多次測量的患者,測血壓的時間選擇一般為早飯前(晨起後、 未活動、未服藥)、晚飯後、睡覺前測量。每個人的左右手血壓是有區別的。但不是很大,正常情況下不會超過10mmHg,如果雙側上肢血壓測量結果差異超過10mmHg,您需要到醫院詳細檢查您的血管情況。一般這種情況多見於鎖骨下動脈狹窄。

總之,每一位成年人需要依據自己不同的情況定期測量血壓。測量血壓並不是想像的那麼簡單,測量時有許多細節需要注意。正確的血壓測量才可以正確評估血壓。關於高血壓還有很多需要關注的知識,例如,未成年人是否需要測量血壓?同情況的高血壓患者如何選擇降壓藥物?高血壓常見的併發症有哪些?引起高血壓的危險因素有哪些?這些內容我會在以後的作品中陸續為您呈現,如果您感興趣,請您關注我。

以上是張醫生關於血壓檢查和監測的一些觀點,如果您同意我的觀點,歡迎您關注,點讚或留言,創作不易,感謝您的支持。我是神外醫生張偉,我們下期再見。

【參考文獻】

[1] WHELTON P K, CAREY R M, ARONOW W S, et al. 2017 ACC/AHA/AAPA/ABC/ACPM/AGS/APhA/ASH/ASPC/NMA/PCNA Guideline for the Prevention, Detection,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 in Adults: Executive Summary: A Repor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Task Force o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J]. Hypertension, 2018, 71(6):1269-1324.

[2] WILLIAMS B, MANCIA G, SPIERING W, et al. 2018 ESC/E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The Task For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arterial hypertension of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Cardiology (ESC) and the European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ESH)[J]. J Hypertens, 2018, 36(10): 1953-2041.

相關焦點

  • 血壓高可能是測得不準?醫生總結6個小細節,教您如何測血壓
    注意以下幾點,你的血壓可能沒有你測量的那麼高。1.測血壓的時候別說話。其實最常見影響血壓的問題就是受測者講話。在說話的過程中可能影響血壓的準確性。同時也要注意測量血壓的人也不要跟受測的人說話,要專心致志地聽搏動的聲音。此外,還要注意室內溫度不要太冷也不太熱,這都會導致血壓測量的偏差。2.測血壓之前不要運動。聽師哥講過這樣一個案例。
  • 在家測血壓到底準不準?醫生:注意這3點,測血壓更準確
    這裡給大家一些實用的建議,相信會幫助到您:建議測量血壓的時候,在有靠背的椅子上坐著休息至少5分鐘。另外對於電子血壓計也需要驗證和校準,一般推薦每年校準一次就夠了。測量血壓的時候,最好選擇在每天早上或者晚上,每次測量都應該測2~3次,每次中間要間隔一分鐘,否則會不準。
  • 電子血壓計測量結果準確嗎?連續測血壓波動很大,怎麼回事?
    帶著這個問題小編諮詢了專業醫生,用電子血壓計連續多次測量血壓,測量結果的確會波動很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一、袖帶我們在用電子血壓計量血壓時,都要在上臂綁上袖帶,袖帶的鬆緊程度、位置不同,都會影響血壓的測量結果。
  • 監測血壓該什麼時間測,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但你不一定做對了
    【專業醫生天天與您說健康】張先生自從有了高血壓,專門購置了一臺電子血壓計經常測血壓,但他發現降壓藥天天都在服用,血壓卻不穩定時高時低的,這是怎麼回事?張先生:一天中該什麼時間測?醫生:我國發布的家庭血壓監測指南給出的方法是在早晨測一次,晚上測一次。張先生:具體到早晨和晚上是幾點?
  • 測血壓150/75,心率65,這個情況正常嗎?算不算是高血壓?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有朋友問:測了血壓是150/75mmHg,心率65次/分鐘,這個情況正常嗎?算不算是高血壓?血壓的測量是有講究的,特別是當測量一次血壓偏高時,人往往會不自覺地處於緊張狀態,接下來再次測量很可能會更高,而高血壓是終生病,一旦確診就需要終生治療,所以對高血壓的診斷一定要慎重對待,因此要特別注意幾個問題:首先,高血壓的診斷需要不同日測量三次血壓,如果都高於140/90mmHg才可做出診斷,且嚴格地講
  • 父母有高血壓,過年送老人能測血壓的手環,這樣測血壓靠得住嗎?
    【專業醫生天天和您說健康】有朋友問:父母有高血壓,過年送老人能測血壓的手環,這樣測血壓靠得住嗎?對高血壓的人來說,監測血壓是最基礎的治療要求之一,對需要篩查是否血壓有升高的人群來說,定期測量血壓是唯一的方法,而血壓測量是否準確非常重要,因為高血壓是終生病,一旦確認即需要終生治療,且治療中要根據血壓控制情況隨時調整治療方案,所以有一臺能準確檢測血壓的儀器是關鍵。
  • 醫生讓患者回家測血壓,患者喜歡去醫院測血壓,誰對誰錯?
    醫生讓患者回家測血壓,患者喜歡去醫院測血壓,誰對誰錯?那到底是醫院的血壓準?還是在家的血壓準呢?尤其對於1級高血壓和醫院血壓顯著升高,但沒有在家監測血壓的患者,更應多在家測量血壓以明確到底是不是高血壓。如果是新發現的高血壓,一定要在醫院多測幾次,以排除其他因素的幹擾,或在家堅持測量血壓,這樣能夠提供更加客觀的血壓,為我們真的高血壓提供證據。
  • 一天24小時,什麼時候測血糖、血壓會更準?給你一個明確的答案
    「醫生明天您還出診嗎,我想明天再過來測血糖。」 李奶奶到醫院查糖尿病腎病,醫生建議她先去測一下血糖,但是李奶奶面露愁色,不太情願。 在醫生的追問下,李奶奶說:「我今天吃過飯了,測的血糖恐怕不準,我想明天一早不吃飯再來查血糖。」
  • 測血壓,測左側還是右側最準確?心血管專家:測雙上臂,高側為準
    我們所測的左右上臂血壓都是指肱動脈血壓,但兩側肱動脈血壓即使在生理狀態下也會存在差異。測血壓,左側還是右側最準確?由於高血壓患者需要長期監測血壓,考慮到依從性的問題,高血壓患者進行家庭自我血壓監測時並不需要每次都測量左右臂血壓。在首次測量左右臂血壓後,基本可以清楚哪一側血壓值較高,或者還可以在最初的幾次測量血壓時均測量左右臂血壓,在得出大多數情況下哪一側上臂血壓較高時,以後可只測該側上臂的血壓。
  • 多久測一次血壓最理想?心血管專家說:分這5種人群,次數不同!
    其實我總說,測一個血壓花不了幾分鐘,又不是去醫院,還得打車、排隊、掛號那麼麻煩。測血壓,自己坐在那,一杯水的功夫都用不了,無需那麼嚴格的要求,幾天幾點測一個血壓。有時間就測一個,了解一下自己的血壓,沒有任何壞處。
  • 高血壓一天量幾次血壓合適?什麼時間測血壓最好?答案或令你意外
    曾經在門診見過不少高血壓患者,雖然能夠做到生活方式調整和堅持服用降壓藥物,但對自身的血壓控制如何並不了解,因為他不清楚怎樣科學地測量血壓,以為平時偶爾隨時測一下血壓值就行,等到醫院門診複診時測量診室血壓才發現原來血壓控制得並不好。血壓測量有3種方式:診室血壓、24小時動態血壓以及家庭血壓監測。
  • 擼起袖子測血壓?可能得到「假血壓」
    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院心內科教授程康林告訴記者,測量血壓最好使用臂式血壓計,它的測量誤差比較小,尤其是老年患者動脈硬化較明顯,如果採用腕式血壓計或手指式血壓計測量,結果易發生誤差。第二,電子血壓計操作更簡單。程康林介紹,居家測量血壓時,推薦使用電子血壓計,其簡單易操作,測量的誤差比較小。第三,每年校準一次。血壓計在使用期間需根據說明書定期校準,一般每年一次,以保證準確度。
  • 電子血壓計連測5次血壓,5個數值!醫生說:不是血壓計不準
    上午門診一位60多歲的阿姨帶著一個記錄表來看病,她最近剛確診高血壓,醫生囑咐她多測量血壓。這位阿姨在家用電子血壓計測量血壓,並且做了詳細記錄。她昨天連續測了兩次血壓數值都不一樣,後來又測了3次,一共5次測量血壓,每次結果都不一樣,記錄如下:第一次152/104,心率72;第二次147/109,心率68; 第三次160/106 ,心率71;第四次137/109,心率66第五次152/90,心率65。
  • 電子血壓計,測量心率有時60,有時90,為什麼?醫生教您測心率!
    其中有位患者提出一個問題,估計很多朋友都會遇到;我給他測完血壓,告訴他136/78。他問我心率是多少,於是我就摸摸脈搏數了數,告訴他62次/分。他說:在家我測血壓的時候,電子血壓計顯示的心率只有48次,會不會出問題啊?
  • 血壓「失控」,頭部先知?頭部若總有異常,建議儘快測一測血壓
    高血壓是現代非常普遍的一種慢性病,當血壓剛開始上升時,很多人都沒有太大的感覺,發現時往往都需要吃降壓藥來控制了,但其實,血壓失控時,頭部會釋放出信號,頭部若有以下幾個異常,建議儘快測一測血壓,別總不當回事,如果一直拖著,藏在高血壓背後的各種疾病或許會「虎視眈眈」,不用多久就找上門,
  • 量血壓、測血糖 「愛心驛站」為健康護航
    記者 趙志斌 高陽 報導晨報淄博3月14日訊 「阿姨,您這血壓有點高,平時要多注意。」今天上午,在眾康醫藥華光路店,糖尿病醫師張曉豔正在為一名環衛工人測量血壓。在「送你一份溫暖」大型公益活動發起後,淄博立健眾康醫藥連鎖有限公司積極參與,陸續在210家門店設立起「愛心驛站」,在為環衛工人、快遞小哥等普通勞動者們提供飲用熱水的同時,還為他們免費測量血壓、血糖、尿酸,提供健康諮詢。「我在這附近做環衛工人已經4年了,有時天氣不好的時候,還會在店裡避風避雨,這次還免費為我們提供測量血壓的服務,真是非常感謝。」
  • 四肢測壓幫您揪出「真兇」
    等醫生問診查體開出檢查單來,二人均感不解,「頭暈」「腳痛」不是一個症狀,居然要做同樣的檢查——肢體動脈節段測壓。肢體動脈節段測壓,即在人體的兩隻胳膊、兩條腿綁上類似於測血壓的袖帶來測量血壓,檢查過程不到十分鐘。憑藉這項檢查,血管外科醫生發現了兩位患者「怪病」的根源。李師傅是鎖骨下動脈狹窄,劉大媽則是下肢動脈粥樣硬化閉塞症。做一個這樣的檢查,就直接把病查出來了?
  • 什麼時間測血壓最準?
    從14:00開始,血壓再次逐漸升高,到16:00-18:00再次出現高峰(次高峰),然後緩慢下降;到凌晨0:00-2:00 血壓達低谷,此後略有回升,並維持到6:00開始第二天的循環。全天的血壓表現為雙峰一谷的長柄勺型曲線,所以稱勺型血壓。
  • 測血壓的正確方法
    有高血壓的患者一定要經常測量血壓,但是如果在測量血壓的時候所使用的方法不對,或者說選擇的時間不對,都會對測量血壓的準確性造成一定的影響,所以有些高血壓的朋友想知道用什麼樣的方式測量血壓才算是正確的方法,那今天我們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測血壓的正確方法是怎麼樣了的?
  • 側臥位測上肢無創血壓,誤差有多大?
    側臥位對於手術室的醫生和護士來說太過平常了,很多手術要求術中側臥位,甚至有些科室的大多手術都是側臥,如胸外科、泌尿外科; 此時,監測血壓就是個問題: 由於兩側上肢與心臟水平高度差距明顯,無創血壓測出來的結果會有誤差,那差距到底有多少呢? 有沒有更個體化的方案預測這個誤差? 本文我們試著談談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