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之間交往,平等是最好的關係

2020-12-24 北方有情人

人際交往是門學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好和不經意的小習慣。有時候你稍不注意,可能就會踩到別人的雷點。

人與人之間交往,有很多種相處方式,有的人自身喜歡指點江山,喜歡給別人當指揮,只是如果把握不好度,就會成為對其他人指指點點的高傲,惹人嫌棄。

也有一些人,慣於討好,刻意逢迎。有的人吃這一套,兩個人是一個人願給,一個人願接,一拍即合,臭味相投。而大多數人,對於這種過分的討好,會顯得心裡有一些負擔,自然而然會遠離那些人。

其實人際交往中最舒適的方式,還是人們之間平等相處,沒有誰比誰高貴一分,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有自己的意見可以表達,對於某個人的意見不統一,也可以去反駁,不用因為害怕得罪人,而有所畏懼。

如果把這個平衡打破,一方高傲自大,一方膽小怯懦,或是低聲下氣討好,其實都不利於關係的進一步維持。國人向來是崇尚中庸之道,萬事都在一個平衡之中,雙方持恆才是真正的長久之道。

不要妄想去佔領別人的高地,如果是因為在家裡就已經習慣了這麼做,那麼你在和其他人交往的時候,就要學會糾正一些錯誤。

因為出了家庭,你可能就不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不會再有人在意你的眼神和心情,你開心或是不開心,不關任何人的事。

也大可不必因為別人的不在意而氣急敗壞,你掌控不了別人的想法,得到的也只能是別人的遠離和心裡不舒服。

如果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得又太怯懦,其實周圍的人與之相處起來,也是會覺得壓力滿滿。因為心裡要顧及你的感受,你的害怕和敏感。心裡沒多少東西,渾身都是敏感的地方,也就難為了其他人,最後人家就會跟你疏遠。

所以,眾生平等,人際交往也是一樣,平等就好,不高不低,不卑不亢。大家都是在同一個起點上聊天,沒有誰比誰高貴。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很難做到平等,總有人會比其他人要強勢。可是,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強勢,而願意去壓制自己的強勢,把自己難得的溫柔留給了其他人,這樣的真心,其實也能打動很多人。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公平對待他人,不怕事,也不惹事。跟其他人相處,和善一點,別人有錯處,指正就行。沒必要疾言厲色,覺得其他人太笨,自己一點就通,旁人卻要很久才能七竅通一竅。

這樣的想法多少有些危險,給人一種抬高自己,而貶低其他人的優越感,最後也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喜歡。

若是要讓任何關係都長長久久,必要的尊重不可缺少,尊重彼此是關係平等的表現。這是自身的教養,也是對其他人表示友好的方式。

只有給別人應有的尊重,別人才會覺得和你相處起來,兩個人的關係是平等的。大家不分高低,沒有其中一方一味地付出,也沒有對方完全享受,還挑剔的多方面評價,表示自己的態度。

平等的相處,不是主子和奴隸,不是仰視和睥睨,而是眼裡看得到對方,能給人家尊重,沒有趾高氣揚,也沒有俯首低眉。

如果別人覺得自己有被平等地對待,那麼和你相處起來也是快樂舒服,人家肯定會考慮和你發展長遠關係,而不是敬而遠之,害怕再和你正面交鋒。

和別人交往,也別委屈了自己,別人說什麼自己就做什麼,想聽你的意見,結果聽到了你遮遮掩掩的話,久而久之,人家自然也不想再問你建議和想法。從此以後,你就成了人際交往中的邊緣人,沒有誰會給你真正的尊重。

人與人的交往關係有很多種,因人而異,但是無論如何,縱觀所有知名人士的友情,或者是身邊朋友的交往,你都會發現,如果真的想要發展一段感情,並且想長時間保持,最重要的就是平等相處。

我看你是站在一個平等的檯面上,你看我也覺得我就是一個普通的人,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既然相遇,那就是緣分。相逢即是有緣,那必定以真心相待,公平相處,照顧彼此的心情,也相信對方的實力。

一味的照顧也並不是平等的關係,被照顧的一方心裡始終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心裡藏著自卑和愧疚,隱隱的還有些不甘心,這段感情就已經摻雜了其他不好的雜質。而照顧的一方,漸漸也會覺得對方沒了自己不行,有甚者頤指氣使,這段感情其實已經破裂。

無論如何,個人自有自己的相處之道,但是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記住,平等對待他人,給予應有的尊重,這是你的教養,也是給其他人的體面。

相關焦點

  •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
    人與人相處,是一門大學問,要想做好一點,真的很不容易!其實,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正如周國平在《人和永恆》中所寫:「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這界限是不清楚的,然而又是確定的。一切麻煩和衝突都起源於無意中突破了這界限。」只有明確界限,把握尺度,彼此尊重,才能讓一段感情持久溫暖。
  • 熟不逾矩,才是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
    曾經我們單純地以為所有關係最好的狀態就是親密無間;直到在人生路途中很多人漸行漸遠、慢慢走散,才明白無論什麼關係,最合適的距離其實是適可而止、熟不逾矩!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是一門學問,關係再怎麼親密,但都會有著不可逾越的最後界限和底線。什麼是最好的關係?
  • 人際交往背後的真相: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沒有關係」
    混跡在繁忙複雜的人世間,看盡了人與人之間的算計,知曉了社會深處的規則,才幡然醒悟,所謂的「關係」原來如此脆弱。可以說,人經營一輩子看起來是為了家庭事業而打拼,可背地裡卻是「人與人」的關係在較量。知道「人與人」最好的關係是什麼關係嗎?很簡單,那就是「沒有關係」。
  • 人與人之間相處,最好的關係:保持這三種「距離」
    文/墨然 其實,在這個社會上與人交往,最重要的就是相處舒服,親密有度,這樣彼此才會感覺到美好。 如果過分去關注一個人,在意一件事,並不是一件好事,甚至會打擾對方的節奏和方式。
  • 平等主體之間的財產關係
    這類財產關係有以下主要特點:  1.作為民事主體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地位平等,這是由商品經濟的本質決定的,交換的前提和內在涵義就是平等。無論它們之間存在著什麼差別,一旦進入市場,就都成為享有財產權利的平等獨立的主體,在平等基礎上發生具體的財產關係。  2.當事人意思表示自由,這是由主體地位平等決定的。
  • 人與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
    天和地,無規矩不成方圓,人和人的關係也一樣。哪怕關係再近,也要把握分寸。兩個人之間最好的關係是:熟不逾矩。人與人相處,我們都是獨立的個體,再親近的關係人與人之間需要距離,情與情之間需要分寸。不要仗著對方把我們在乎,就肆無忌憚。太過壓迫的感情,會適得其反!
  • 人神鬼之間的平等交易關係!
    ,神鬼也好,中國人和他們之間就是平等交易! 收錢你得辦事,吃了香火供奉你就得幹活,不幹你就是毀約,你就是失去了價值,你就是不尊重這種平等交易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的強關係的背後是價值交換 
  • 兩個人交往,最好的關係,是這三種
    所以兩個人交往,是需要兩個人共同去尋找兩個人最好的相處模式和最好的關係的,如果在你們的交往和磨合中一直沒有找到你們最好的關係,那你們很有可能走不到婚姻的殿堂。總而言之,要記住兩個人交往中最好的關係就是以下這三種,如果你們沒有,那就得慢慢的養成。
  • 男女之間,最好的關係,莫過於此
    男女之間最好的關係,不是彼此「施捨」,而是在做好自己的同時兼顧彼此。對待對方的時候就好像對待自己一樣,舒適自在卻也不生厭。異性之間最好的狀態是怎樣的?可能沒有統一的答案,但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彼此獨立卻又彼此依賴的感情才是能夠長久的。因為彼此獨立是生活平等的基礎,而彼此依賴又是幸福愛情的基石,兩者互相填補才能走的更久。
  • 人到中年,與人交往的最好狀態是兩字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妮夏 ,ID:nixiavip】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人在小時候完全憑自己的意願選擇身邊的群體,所接觸的人以舒服為導向,讓自己舒服就親近,讓自己難受則遠離,這是最原始的與人交往法則。
  • 人與人之間的交往,需要保持距離
    當人與人之間的需求變小,那麼兩個相互的聯繫自然也就越來越少。時間一久,一種孤獨感就會不由自主地出現,讓小小的心無處安放。於是我們開始渴望交流,渴望獲得一段舒服的關係。同時,維持這段關係的人不需要很多,剛剛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便好。
  • 人際交往,層次高的人,不會接近這樣的人
    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上,不可避免的要去融入很多的朋友圈子,當我們能夠很好的去處理好這些人際交往之間的關係的時候,才能夠融入更好,更多的朋友圈子,俗話說:「多一個朋友多一條出路。」多交往一些朋友也是很有必要的。
  • 誠信與平等,人際交往中的兩個重要砝碼,缺一不可
    下面我將結合自身經驗討論一下人與人之間的人際關係。在我過去的與他人的人際交往體驗中,我認為最重要的兩個因素就是誠信與平等。先討論誠信。所謂人際關係我認為就是人與人在相互交換自己想表達的信息的過程中所形成的一種穩定的情感認知紐帶。
  • 男女之間,通常交往多長時間住在一起最好?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文/雪落無塵有個姑娘問我說,她跟男朋友現在交往了兩個月了,兩個人之間的感情很穩定,這時候男朋友提出跟她住在一起,但她覺得有點太快了,所以她很猶豫,不知道應不應該答應。說期待吧,畢竟兩個人交往,最後就是為了同住在一個屋簷下,說害怕吧,又怕所託非人,給自己造成不必要的傷害。那麼男女或者情侶之間,一般交往多久住在一起最好?就可以考慮住在一起了?聽聽過來人怎麼說。黃女士,26歲,交往一個月後住在一起,現在已結婚,感情很和諧。
  •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就是這樣
    人與人之間最舒服的關係,是可以一直不說話,也可以隨時說話。我們之間不需要處處諂媚,小心翼翼,遇到不如意的事從來都是一股腦兒的吐槽,不必去擔心你能不能理解我,會不會影響你的心情。因為我知道,你一定會跟我統一戰線繼而開懷大笑。相見亦無事經常見面,但都沒有什麼要緊的事情。
  • 與人交往,最好的關係不是如影隨形,而是「君子之交淡如水」
    先賢莊子的著作《莊子·山木》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之交淡如水」,形容人際關係之間的良好與純粹。很多不明白人都會曲解他的意思,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是,君子之間的交情像水一樣淡。直接翻譯過來的意思也是這樣的,既然交情好,不應該用濃烈、醇厚來形容嗎?怎麼用了「淡如水」。
  • 越是聰明的人,越是懂得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忌諱,這3點要提防
    與人交往,從來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因為人性都是自私的,想要和別人友好相處,關鍵在於利益上的進退。你在利益上要多了,對方會不高興;你在利益上讓步了,對方很有可能會變本加厲;如果你想讓彼此的利益維持一個平衡,然而會被別人說你沒有「人情味」。
  • 人與人之間舒適的關係是……
    人與人之間最舒適的關係是我們不必僵化地相處,你是你,我還是我;我們不需要取悅對方,我尊重你的選擇,你理解我的想法;生活路漫漫,在舒適的相處中,彼此珍惜,互相照顧,走過一段又一段旅程。一沒有比這更好的友誼了「朋友之間最好的關係不是親密朋友之間最好的狀態是不要把所有的精力都花在維持感情上,」你認為最好的友誼狀態是什麼?
  • 人與人之間平等嗎?你遭遇過不公正對待嗎?
    西方某些國家,即便他們再如何宣傳自由、平等,仍然存在嚴重的種族歧視,深膚色的人在教育權利、居住社區、工作職位、社會福利上處處被壓制,即便是在被警察執法時,深膚色的人也更容易受到暴力對待。同一個工廠的一群工人之間也會出現不平等的現象,一樣的工種如果有人和管理人員沾親帶故,就會做得更少一點,薪酬拿得更多一點。
  • 人與人之間平等精神的可貴|論語之重新解釋
    【筆者注】本章講的是人與人之間平等精神的可貴。「不忮不求,何用不臧」一句引自《詩經·衛風·雄雉》。朱熹《四書章句集注》:忮,害也。求,貪也。臧,善也。言能不忮不求,則何為不善乎?此衛風雄雉之詩,孔子引之,以美子路也。子路穿著破舊的棉袍,與穿著高貴皮衣的人站在一起,沒有感到自己低人一等,沒有感到羞愧恥辱,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