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交往是門學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喜好和不經意的小習慣。有時候你稍不注意,可能就會踩到別人的雷點。
人與人之間交往,有很多種相處方式,有的人自身喜歡指點江山,喜歡給別人當指揮,只是如果把握不好度,就會成為對其他人指指點點的高傲,惹人嫌棄。
也有一些人,慣於討好,刻意逢迎。有的人吃這一套,兩個人是一個人願給,一個人願接,一拍即合,臭味相投。而大多數人,對於這種過分的討好,會顯得心裡有一些負擔,自然而然會遠離那些人。
其實人際交往中最舒適的方式,還是人們之間平等相處,沒有誰比誰高貴一分,每個人都是平等的。有自己的意見可以表達,對於某個人的意見不統一,也可以去反駁,不用因為害怕得罪人,而有所畏懼。
如果把這個平衡打破,一方高傲自大,一方膽小怯懦,或是低聲下氣討好,其實都不利於關係的進一步維持。國人向來是崇尚中庸之道,萬事都在一個平衡之中,雙方持恆才是真正的長久之道。
不要妄想去佔領別人的高地,如果是因為在家裡就已經習慣了這麼做,那麼你在和其他人交往的時候,就要學會糾正一些錯誤。
因為出了家庭,你可能就不再是這個世界的「中心」,不會再有人在意你的眼神和心情,你開心或是不開心,不關任何人的事。
也大可不必因為別人的不在意而氣急敗壞,你掌控不了別人的想法,得到的也只能是別人的遠離和心裡不舒服。
如果在人際交往中表現得又太怯懦,其實周圍的人與之相處起來,也是會覺得壓力滿滿。因為心裡要顧及你的感受,你的害怕和敏感。心裡沒多少東西,渾身都是敏感的地方,也就難為了其他人,最後人家就會跟你疏遠。
所以,眾生平等,人際交往也是一樣,平等就好,不高不低,不卑不亢。大家都是在同一個起點上聊天,沒有誰比誰高貴。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很難做到平等,總有人會比其他人要強勢。可是,如果他知道自己的強勢,而願意去壓制自己的強勢,把自己難得的溫柔留給了其他人,這樣的真心,其實也能打動很多人。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做到公平對待他人,不怕事,也不惹事。跟其他人相處,和善一點,別人有錯處,指正就行。沒必要疾言厲色,覺得其他人太笨,自己一點就通,旁人卻要很久才能七竅通一竅。
這樣的想法多少有些危險,給人一種抬高自己,而貶低其他人的優越感,最後也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喜歡。
若是要讓任何關係都長長久久,必要的尊重不可缺少,尊重彼此是關係平等的表現。這是自身的教養,也是對其他人表示友好的方式。
只有給別人應有的尊重,別人才會覺得和你相處起來,兩個人的關係是平等的。大家不分高低,沒有其中一方一味地付出,也沒有對方完全享受,還挑剔的多方面評價,表示自己的態度。
平等的相處,不是主子和奴隸,不是仰視和睥睨,而是眼裡看得到對方,能給人家尊重,沒有趾高氣揚,也沒有俯首低眉。
如果別人覺得自己有被平等地對待,那麼和你相處起來也是快樂舒服,人家肯定會考慮和你發展長遠關係,而不是敬而遠之,害怕再和你正面交鋒。
和別人交往,也別委屈了自己,別人說什麼自己就做什麼,想聽你的意見,結果聽到了你遮遮掩掩的話,久而久之,人家自然也不想再問你建議和想法。從此以後,你就成了人際交往中的邊緣人,沒有誰會給你真正的尊重。
人與人的交往關係有很多種,因人而異,但是無論如何,縱觀所有知名人士的友情,或者是身邊朋友的交往,你都會發現,如果真的想要發展一段感情,並且想長時間保持,最重要的就是平等相處。
我看你是站在一個平等的檯面上,你看我也覺得我就是一個普通的人,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既然相遇,那就是緣分。相逢即是有緣,那必定以真心相待,公平相處,照顧彼此的心情,也相信對方的實力。
一味的照顧也並不是平等的關係,被照顧的一方心裡始終覺得自己低人一等,心裡藏著自卑和愧疚,隱隱的還有些不甘心,這段感情就已經摻雜了其他不好的雜質。而照顧的一方,漸漸也會覺得對方沒了自己不行,有甚者頤指氣使,這段感情其實已經破裂。
無論如何,個人自有自己的相處之道,但是無論什麼時候都要記住,平等對待他人,給予應有的尊重,這是你的教養,也是給其他人的體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