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入黨愛國青年:從國民黨的墮落,看到自己的政治選擇是對的

2020-12-09 秦安戰略

【秦安點評】本文作者為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博士生王裕慶,是第一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愛國臺灣青年,看到國民黨通過兩項「數典忘祖」的法案,他連夜揮毫疾書,授權秦安戰略頭條第一時間推出。目前,中華民族到了一個關鍵的時間節點,各方的選擇,關乎中華民族和兩岸人民的命運。多年來,大陸始終以最大的誠意,從經濟等各個方面支持臺灣民生,對國民黨也抱以厚望。但「臺獨」勢力離心離德的表現在抗疫期間瘋狂到極限,徹底淪為美國政客的「二鬼子」與「急先鋒」,大陸人民被迫發出「困臺、窮臺或武統」的呼聲,其實是萬不得已而為之,是蔡英文推行」臺獨政策所導致。今天,國民黨也走向這條不歸路,實在是讓人不齒,也是為孫中山先生《三民主義》抹黑,也進一步說明,武力統一正成為不得不的選擇。這種時候,對臺灣人民,應根據其道路選擇,進行明確的區別對待,要切實甄別真正的愛國臺灣人士,扶持他們,為祖國統一作出更大的貢獻,對頑固的「臺獨」分子,要實施有力的打擊措施,讓臺灣人民看到不同選擇的不同未來。

今天看到國民黨通過兩項「數典忘祖」的法案,筆者覺得大陸的確還需要再調整對臺灣的態度與工作方式,尤其是到了現在還在冀望作為割據政權既得利益者的國民黨能覺悟,就有點多此一舉。甚至,筆者也不會浪費時間,與他們探討所謂「中華民國」的價值,因為他們根本就不是孫中山信徒,而僅是一群為割據政權生存的既得利益者,心裡滿是為割據政權與自己利益的算計與貪婪。說難聽的,孫中山的《三民主義》,他們懂多少? 難道《三民主義》的民族主義,教他們出賣臺灣給美國人駐軍? 出賣民族利益不惜讓美國對付自己祖國嗎?

還有,國民黨有真的認真在乎「平均地權」的價值嗎? 請問國民黨有在乎被「白色恐怖」屠殺在臺共產黨人的民主自由與人權嗎? 你們這些打著孫中山信仰的國民黨騙子,真的懂國民黨與「民國的價值」嗎?更別說現在,孫中山銅像被拉倒,孫中山遺像被取下,甚至連一個原住民認同自己是「驕傲的中國人」,還跟著民進黨一起罵。 甚至,當民進黨與外國人利用疫情侮辱「民國出生地」為「武漢病毒」時,這些人在哪? 這些自稱國民黨人還不是跟著說,一點都沒有「中華民國情懷」,一點都沒有「中華民國的骨氣」 請問你們還配當國民黨人或自稱孫中山信徒嗎?這些人還有臉參加「雙十首義」的紀念嗎?

同樣的,臺灣的民進黨更是可惡,不僅是消費在臺灣白色恐怖被國民黨屠殺的在臺共產黨人來為抓權外,他們還完全忘卻了黨外時代的精神,開始學習他們每天唾棄的國民黨的蔣介石,一手抓牢權力打壓異議人士壟斷媒體輿論,另外還開始用以前國民黨白色恐怖的特務手段,到處抓捕,約談,查訪與封殺社交媒體言論對待島內愛國人士。 甚至,到了現在就到處啟用國民黨時代的職業學生與特務,到處組織網軍成為他們「細胞」做學校的政治偵防,到處構陷迫害愛國人士在島內的名譽與生存。 至於,他們不論是搞臺獨,搞親美,搞割據等劣行,國民黨與民進黨就一家親了。 筆者也不多說了,因為罄竹難書。

還有,筆者曾經是一個受過完整國民黨教育的臺生,後來我會覺悟願意認同加入中國共產黨領導與堅定祖國統一,完全就是因為我後來從歷史事實認知到,原來國民黨都在欺騙我們,都在消費我們,什麼《三民主義》,什麼「自由、平等與博愛」都只是他們可以任意為自己利益生存與割據分裂祖國完整修改的「道具」罷了。 筆者的認同真的不是來自大陸老師(我的老師還是一個無黨籍人士),官方或家人給我洗腦,而是個人的覺悟與認識,再說作為一個真正受過西方完整教育的筆者(從高中就在加拿大在地高中讀書,並獲得加拿大多倫多約克大學東亞研究系學位)也很難被洗腦的。 所以,國民黨的墮落,我們值得期待他們嗎? 反正,割據政權的既得利益者都一個樣,只是溫和與激進方式而已,不要期待不要妄想他們會覺悟。

說真的,割據政權的既得利益者不論是藍綠或白,他們本來就為割據政權生存而努力,甚至還有人幻想妄想割據政權的既得利益者可以有民族覺悟,可以認同與大陸「平等協商」, 殊不知中國政治文化本來就是「一山不容二虎」,割據政權本來就不想與中央好好「平等協商」,割據政權的既得利益者賺錢賺飽飽的與職務做的高高的,為什麼要與其他人「平等協商」談自己的既得利益呢?換句話說,從客觀條件來分析,現在願意與大陸「平等協商」唯一只有在割據政權內部非既得利益者的政黨與政壇人士,因為只有不在既得利益的圈裡,看問題才能客觀與真實。 而且割據政權的本質就是「強大時,顛覆中央政權,弱時苟求割據政權,再不行就搞臺灣獨立」以維護自己割據政權生存。

更值得一提的是,割據政權的既得利益者也非常善用臺胞圈對大陸進行政戰(政治作戰),不惜的在臺胞圈內挑起網軍對進步臺胞的排斥,進而操作臺胞變向的攻擊所有願意前進的臺胞。企圖造成認同中央的臺灣同胞是「唱紅表忠誠」、「樣板破壞大陸形象」,以及「這些人是少數,大陸應該重新認識臺灣青年」等目的。

割據政權的既得利益者得手目標之後,就會到處打著「兩岸和平」與「兩岸交流」而暗藏本身拒統心態的幌子,露出自己政治投機的狐狸尾巴,大肆公開倡導大陸要尊重「中華民國情懷」,甚至還包裝自己是「統派」,來蠱惑與詐騙大陸與其他支持統一的人士,使得大陸做出對「割據政權」的同情與讓步,進而才出現今天的局勢發展。

並且,有些大陸專家為了所謂「統戰」,不僅是未好好糾正這些錯誤論述,還反過來告訴進步臺胞「他們也是認同中國,只是不認同共產黨」或「他們也在支持統一,只是理念不同」等胡說八道論述,並還動不動認定覺悟進步臺胞的觀點是偏激,反過來就開始排斥冷落他們。 說真的,這些專家只是了解「統戰工作」的交流初級階段,而忽視「引導」與堅守政治原則深入工作。

最後導致熱心促統進步的臺胞越來越少,袖手旁觀投機不出手促統的臺胞越來越多。因為,反正他們投機認為,我不為促統公開說話不得罪人,不但可以安全回臺灣,每年還不時有大型官方活動可以參加,有各種委員等榮譽職務嗎?支持祖國統一不統一,只要自己能做「表面功夫」就可以,把話說給領導聽,不必須到境外公開仗義執言就可以。 因此,我真心覺得大陸應該每年有促統工作的「比賽制度」,只要有人願意在境外仗義執言,並能得到影響力的人,就應該調整每次官方邀請的規格。

當然,割據政權的既得利益者也會不惜在島內大肆迫害不願意與割據政權妥協與同流合汙的統派人士。 不過,大陸也不要覺得悲觀,因為疾風知勁草,這時就是檢驗對方政治立場是否堅定的時刻。 凡是挺得住迫害,與不怕在境外為祖國發言的愛國人士,我們都應記下來,作為每年有官方活動首要邀請重視對象,並且時常邀請他們來座談了解他們的需要,給於他們出去境外輿論作戰的資源,例如平臺,例如設備,例如媒體宣傳等。 可以不惜給他們資源,讓他們衝鋒陷陣。效法以前曹操與商鞅樹立權威方式,給位子,給機會,給資本。 唯一要求願意在境外衝鋒陷陣的義士,就只他們的勇氣,智謀打好輿論戰就可以。

還有,我建議大陸得思考好對這些不怕死,繼續認同祖國統一,認同中央政府的統派人士,做出具體扶持保護計劃,甚至鼓勵他們成為臺胞界的重要政治代表,進而從參政訓練裡培養他們成為未來統一後的治臺幹部。讓他們對促統的熱血,對臺灣當局迫害的怨恨轉化在促統工作裡,成為統一工作的動力。

相關焦點

  • 在臺灣,國民黨是如何通過教育黨化人民的?
    【編者按】2016年臺灣「大選」中的落敗,使國民黨的歷史一遍一遍被回溯,人們想找些線索、淵源。當眼光遠至國民黨初到臺灣時,那道「戒嚴令」無法迴避。《臺灣省戒嚴令》由當時的臺灣省政府主席陳誠頒布,於1949年5月20日生效;同年12月,國民黨政府撤退至臺灣臺北。
  • 臺灣中國國民黨官網仍有「熱河」「察哈爾」地名
    【環球時報-環球網報導記者範凌志】「西康」、「熱河」、「察哈爾」,這些在歷史課本上出現的大陸地名,目前仍在中國國民黨官方網站中存在,是不是感覺很有「戲劇性」?2日,《環球時報》記者發現,在國民黨官網「申請線上入黨及回復原籍」頁面「出生地」一欄的選擇菜單中,所謂「中國35個行省」都赫然在列,而其中的臺灣地名只有三個:「臺灣」、「臺北市」、「臺中市」。
  • 北大臺博士想入黨:臺灣黨派林立 主席滿街跑
    據環球網報導:29日下午,曾表示想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北大臺灣博士生王裕慶在接受專訪談了自己「為什麼想要加入共產黨」。根據臺灣媒體30日報導,對於王裕慶想入黨的言論,臺灣「陸委會」回應稱「臺灣人若要加入共產黨,將被處以10萬以上,50萬以下(新臺幣,下同)」的罰款,對此,王裕慶對環環(ID:huanqiu-com)表示,這是臺當局在威脅在陸就讀的臺生,民進黨才違反了《兩岸人民關係條例》。
  • 王曉笛評臺灣當局搜捕新黨青年:民進黨暗算,國民黨竊笑
    【文/ 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王曉笛】 臺灣政局,世事難料。 早上起床時,還在臉書上看炳忠跑到街頭做街訪的視訊,還遺憾自己沒在臺灣,拿不到點擊一百萬次就有雞排的「好康」,緊接著就收到了微信群組裡傳來的炳忠被「法務部」帶走的消息,一瞬間錯愕不已。
  • 再說臺灣選舉:國民黨的潰敗與島內階級政治的復興
    國民黨的這次敗選,對島內政治生態而言,具有一定的標誌性意義。這種標誌性意義,不僅表現在綠營勢力已經跨過了濁水溪,臺灣社會全面綠化,更重要的是,它標誌著主導臺灣政治二十多年的藍綠對立的族群政治,已經顯露出衰落的跡象。一、臺灣族群對立背後的階級起源從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解嚴以來,族群政治、認同政治逐漸成為臺灣政壇的主流政治形態。
  • 國民黨最年輕中常委黃執中:我是在幫臺灣的忙
    作為國民黨培養接班人的搖籃,青年團一直在力爭更多年輕人支持和認同國民黨。而黃執中兼任的國民黨中常委,更是黨內權力核心。  接任總團長的黃執中對《國際先驅導報》坦言,自己對政治依然不太了解,需要從頭學起。而談到當初參選的原因,黃執中對臺灣政治的失望溢於言表。  「臺灣狀況很糟糕。我不太能忍受(國民黨)2008再輸一次。」黃執中開門見山地說。
  • 國民黨主席參選人:要做「中國國民黨」 不再做「臺灣國民黨」
    臺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孫文學校」校長張亞中13日宣布將參選國民黨主席。張亞中當天在接受環球時報-環球網記者專訪時表示,國民黨不應再像過去幾十年那樣繼續做「美國國民黨」、「臺灣國民黨」,而要真正做「中國國民黨」,在兩岸關係的「暗淡期」重新扮演維護與創造和平的角色。
  • 合肥團市委開展「過政治生日 憶入黨初心」主題黨日活動
    合肥團市委開展「過政治生日 憶入黨初心」主題黨日活動 2020-12-24 17: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國民黨2020黨內初選第二場政見會 聚焦臺灣青年的「薪」酸
    國民黨2020黨內初選第二場政見會今天下午三點在臺中舉行,主題是青年、社會、文化、教育,包括如何解決青年就業、低薪等問題。他認為,要用做來解決問題,而不是喊口號,並稱自己是「認真的做,不是喊口號的做」,也強調「民之所欲常在我手」。技職才是臺灣之根、臺灣之本,要從小學四年級開始,讓孩子認知他的未來,走回技職,然後我們才有未來。
  • 張立齊:一個臺灣青年的自述
    看如今許多臺灣青年,大學就能到大陸學習,是多麼的幸福啊。在金門大學學習期間,我參加了一些政治活動,逐漸認識到臺灣的政治制度正是制約臺灣發展的障礙。也是從那時候起,在臺灣統派還是一片藍旗的情況下,我成了又紅又專、堅定的祖國派。2013年,我離開臺北的政治圈,獨自一個人住到了深圳的城中村。
  • 青島大學商學院2020年入黨積極分子培訓(四)| 「信仰點亮夢想,青年...
    為更好激發青年學生的政治熱情,端正入黨動機,堅定理想信念,商學院黨委組織了2020年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2020年11月13日下午三時,商學院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班第四講在青島大學金家嶺校區圖文報告廳開展,會計學系本科黨支部書記李曉涵老師授課「信仰點亮夢想,青年勇擔使命」。
  • 國民黨選舉的潰敗與島內階級政治的復興
    國民黨的這次敗選,對島內政治生態而言,具有一定的標誌性意義。這種標誌性意義,不僅表現在綠營勢力已經跨過了濁水溪,臺灣社會全面綠化,更重要的是,它標誌著主導臺灣政治二十多年的藍綠對立的族群政治,已經顯露出衰落的跡象。一 、臺灣族群對立背後的階級起源從上世紀80年代末臺灣解嚴以來,族群政治、認同政治逐漸成為臺灣政壇的主流政治形態。
  • 政治面貌
    1.中共黨員                                                                                                                   中國共產黨黨員,簡稱中共黨員、共產黨員或黨員,分為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和中國共產黨預備(候補)黨員,是指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規定的入黨條件和程序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工人
  • 黃靖洋:臺灣政治行動者的代際更迭
    在這次的臺灣地區選舉的政黨輪替中,與國民黨大敗同樣令人矚目的是,在太陽花、反課綱等青年社會運動中逐步崛起的「時代力量」在立委選舉中強勢拿下五席,成為第三大黨。這表明,政治行動者的代際更迭已經成為影響地區政治進程的重要變量,新一代年輕人價值與行為偏好令島內政治和兩岸關係變得更加風雲詭譎。綜觀過去臺灣政黨政治的發展,其大概經歷了兩個階段。
  • 王曉笛:「小英」憧憬著「臺灣夢」,而青年們……
    臺灣青年有自己的觀察。】 雖然自稱不關心政治,但當談到臺灣的未來時,27歲的阿成言辭卻顯得格外激動。 「沒有期待,儘早統一才是正經,我的眼中沒有藍綠只有紅藍。平心而論,紅色目前治國不錯,國富民強。」 對民進黨的嗤之以鼻仍然難掩這位年輕的火車司機,對民進黨和蔡英文的頗多期許。
  • 外電評:不再迷茫於「政治初戀」臺青年挺扁「退燒」
    文章都以「三大票倉」之一的臺灣的年輕人為主角,從他們第一次投票的盲從,到逐漸珍惜自己手中的一票,成長的軌跡清晰地就留在了身後。  前瞻性的推測有時需要擔一些風險,「投票」也這樣,二千三百萬的臺灣選民為自己四年的生計需要在「候選人」身上賭一把。身為生力軍的年輕人更希望臺當局端出實際的「牛肉經」,讓他們在畢業、就業、未來的這些還存有迷惘的事情上可以看到明朗。
  • 臺灣呂正惠教授來信:對大陸青年說幾句心裡話
    臺灣問題內在於中國問題,如果關心國家,就要把關心臺灣的歷史與前途作為這種關心的不可分割的部份。愛國也需要理智,愛國行為是由一連串堅定的、不懈的努力所構成的。臺灣的一些人已陷入歇斯底裡之中,我們不要跟他們一樣。寫了以上這些話以後,我看到了趙剛最近的文章《思想的貧困:評龍應臺評太陽花》,想為他補充幾句。
  • 臺灣青年後援會成立 李眉蓁:「國民黨就從我改變」
    華夏經緯網8月10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為了挺李眉蓁,國民黨黨中央9日特別選在高雄市舉辦臺灣青工總會長交接典禮,隨後宣告臺灣青年後援會成立大會,前主席馬英九與現任主席江啟臣並蒞臨同臺力挺李眉蓁,現場氣氛嗨到高潮。
  • 聚焦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國民黨為何大敗?
    解說:  當晚,朱立倫辦公室發言人徐巧芯也撰文稱:「從此刻開始,證明了我們不再是你的選擇,我們失敗了。」  隨後她提出了,「國民黨必須離臺灣更近,必須脫掉西裝,換上草鞋,真真實實地感受民眾的溫度。任何政策、「法案」都不應該只有權威專家意見、冷冰冰的文字,必須考慮人民當前最迫切的需求。」
  • 國民黨黨團總召廖國棟:臺灣已進入希特勒、武則天政治環境
    國民黨黨團總召廖國棟:臺灣已進入希特勒、武則天政治環境 盧佳靜/中國臺灣網 2016-10-25 14:36 來源: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