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地區晚婚晚育成風 女性平均初婚年齡過30生育年齡逐年延後

2020-12-23 中國臺灣網

  據香港中評社5月14日報導,臺灣地區內政部門公布的最新統計顯示,2016年在臺灣地區出生的嬰兒達20萬7600人,較2015年減少5493人(減少2.6%),生母平均年齡31.9歲,而生育第一胎的生母平均年齡為30.7歲,較2007年時顯著高出2.2歲。

  隨著社會結構改變,臺灣地區的民眾對婚姻不再固守傳統觀點,初婚年齡逐年延後,由2007年28.06歲上增至2016年30.04歲,女性生育年齡也隨之往後遞延。

  臺灣「中央社」報導稱,臺內政部門表示,2016年出生嬰兒的生母年齡以30至34歲者佔39.85%最多,25至29歲佔23.51%次之,35至39歲佔23.25%居第3;平均生母年齡31.9歲,較2016年增加0.18歲,較2007年29.53歲增加2.32歲,呈逐年上升趨勢。

  2016年出生嬰兒中,生母生育第一胎者佔50.9%,第二胎者佔37.8%,第三胎以上者佔11.3%;近10年生育一至二胎比率約佔九成。

  進一步分析,2016年生育第一胎的生母平均年齡30.7歲,較2015年增加0.16歲,較2007年高出2.2歲,其中30歲以上者佔58.3%,相較2007年增加21.3個百分點,顯示初為人母者年齡超過30歲的人數大幅增加,婚育年齡逐年往後遞延。

  2016年嬰兒出生數以「六都」14萬7659人佔71.13%居多,其中以新北市3萬4148人最多,臺北市2萬7785人次之,臺中市2萬5653人居第3。

  在全臺各縣市中,粗出生率以「連江縣」(馬祖)千分之12.8最高,嘉義縣千分之5.6最低;與2007年比較,以臺北市增加2.1個千分點最多。

  觀察育齡婦女一般生育率,也以連江縣千分之57最多,嘉義縣及屏東縣均為千分之25最低;與2007年比較,以臺北市增加11個千分點最多。

相關焦點

  • 臺灣女性晚婚晚生 生育頭胎母親平均年齡破30歲大關
    華夏經緯網6月1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島內女性晚婚晚生,據臺「內政部」統計,去年生育頭胎的生母平均年齡為30.5歲,近10年來提高了3.1歲,且去年逾10萬名新手媽媽中,有逾6萬人都是超過30歲才生第一胎。
  • 德國人初婚年齡不斷延後 平均已超過30歲
    德國人初婚年齡不斷延後 平均已超過30歲  據德國《萊茵郵報》10月29日報導,德國聯邦人口發展研究所(BIB)日前公布的調查研究結果顯示,德國人首次結婚的年齡不斷延後,目前平均已超過30歲。  據統計,2012年首次結婚的德國男性年齡平均為32.2歲,女性為29.9歲,這些數字在1990年則分別為27.9歲和25.2歲。這意味著,在過去的二十多年中,德國人的結婚年齡平均延後了4.5歲,男女之間相差約2.5歲。
  • 上海女性初婚年齡28歲 高齡產婦要注意什麼
    根據報告中顯示,截止到2015年上海的女性平均初婚年齡為28歲左右,相對於2005年增長了五歲左右。根據對已婚女士的調查分析中發現,初婚年齡的增長其中重要的原因是全國二胎政策的推出,這加重了女性在家庭角色中的分量,用人單位在用工選擇上加重了歧視感,這也使得女性在勞動力的市場上面臨著一個新的挑戰。
  • 兒童津貼一再提高也難敵全民晚育!平均初育年齡升至31.2歲
    德國NTV電視臺今日報導稱,如今越來越多年輕人偏向晚婚晚育。據聯邦統計局消息,隨著德國女性初婚年齡的延後,去年,德國女性生育第1胎的平均年齡從10年前的28.8歲上升至30.1歲。
  • 臺女子去年平均生育年齡31.9歲 出生嬰兒20.76萬
    臺女子去年平均生育年齡31.9歲 出生嬰兒20.76萬 2017-「中央社」報導,臺灣當局「內政部」公布最新統計,2016年臺灣地區出生嬰兒20.76萬,較2015年減少5493人(減少2.6%),女子生育平均年齡31.9歲,而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為30.7歲,較2007年高出2.2歲。
  • 晚婚晚育產假規定2016:北京擬增15天配偶陪產假 女性產假或仍為128天
    時事政治:公務員考試網為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考生準備了新聞事件:晚婚晚育產假規定2016之北京擬增15天配偶陪產假 女性產假或仍為128天,幫助國考考生了解新聞動態,從而積累申論熱點,預祝考生備考。其中,產假到底休多少天,何種情況下可生育「三孩」以及獨生子女費用如何落實均將有涉及。1產假產假擬增30天「獎勵假」產假到底休多少天,此前,市衛計委回應稱將正式取消晚婚假30天,但透露將會增加計生獎勵假及配偶陪產假。昨日,公開徵詢意見的《草案》對此作出比較具體規定。
  • 晚婚晚育產假規定2019 晚婚晚育有什麼補貼嗎 晚婚晚育婚假規定
    在前些年,由於我國人口增長速度過快,因此,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晚婚晚育政策,主要是鼓勵適齡青年晚婚晚育。關於晚婚晚育的內容,國家有著相應的規定。一、晚婚晚育產假規定2019根據晚婚晚育產假規定2019中最新的標準來看,目前已修改計生條例的15個省份中,均對產假進行了延長,延長後的產假天數在128天到7個月不等。其中,天津、上海、浙江、廣東、湖北5地均在國家規定基本的98天生育假基礎上,增加了30天產假,將產假延長至128天。
  •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多少?過早過晚都不好,30歲生娃剛剛好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根據2019年的《中國生育報告》調查顯示,從1990年到2015年,中國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齡從24.1歲推遲到26.3歲。晚婚晚育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的選擇。
  • 太多的女性年輕的時打拼事業,出現晚婚晚育,生育也會變得困難
    尤其是隨著我國太多的人選擇晚結婚,導致我國的女性的生育的年齡也是逐漸增加。越來越多的家庭選擇晚婚晚育,想要有更好的物質生活,將來也要給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質條件。雖然女性的想法是好,但是現實和幻想差距太大,有不少的女性到了年紀想要生的時候,卻是由於年紀比較大,受孕比較困難,變成沒有生育能力,所以女性的生育能力也是和年齡是息息相關的。
  • 那些相親時不敢公開學歷的高知女性,她們過得還好嗎?
    而近 30 年離婚率不斷上漲,從 1987 年的 0.55‰上漲到 2017 年的 3.2‰。結婚登記的年齡集中區域也從之前的 20-24 歲變為 25-29 歲,晚婚現象越來越明顯。
  • 晚婚現象導致了人口降低,而這個省的平均結婚年齡竟然達到34歲
    根據2017年的數據顯示,中國新婚夫妻的「主力軍」的年齡段基本上都是在25-29歲,也就是出生於1988-1992年之間,根據以往的數據顯示,在這個時間段內,中國的整體出生率(1年內平均每千人中出生人數的比率),從1988年的22.37‰逐步至下降1992年的18.24‰所以很多人就明白了,並且得出了一個結論:結婚率和生育率的關係是非常緊密的,生育率下降,那麼對於以後的結婚率肯定也是下降
  • 南京修改計劃生育規定晚婚晚育假取消
    將第二十五條修改為「在國家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期間,符合《江蘇省人口與計劃生育條例》規定情形的,可以向孩子戶籍所在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申請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夫妻雙方各持一本」。  將第三十二條第(一)、(二)項修改為「對已領取《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區計劃生育行政部門收回《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或者宣告無效:(一)生育二個及二個以上子女的」。
  • 最佳生育年齡時間段,你錯過了嗎?
    生養孩子是人生大事,但隨著人們觀念的不斷改變,加上學業、事業的牽絆,很多青年男女都選擇晚婚晚育,數據顯示,我國女性平均生育年齡已經達到了29歲。晚婚晚育自然有其好處,但其弊端卻也不容忽視。由於家庭、事業等各方面的影響,生活中的確有很多晚婚晚育的事例,很多爸爸媽媽考慮到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孩子,將生育的年齡一推再推,直到實在沒辦法才選擇生養孩子,甚至還有些爸媽因年齡太大,身體條件跟不上,已經喪失了生育的能力,終身都將與孩子無緣。
  • 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並不是25歲,而是這個年齡,備孕夫妻要把握好
    據全國第六次的人口普查數據:中國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齡在29.13歲,照比2000年延後了近3歲。編 輯:柔山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晚婚晚育一族變得愈發壯大,很多人還沒發覺,自己依然到了30歲的「警戒線」。
  • 國家法定婚齡不改,軍人結婚年齡何時接軌!
    草案三審稿對法定婚齡暫不做修改,維持現行婚姻法規定的結婚年齡:男不得早於二十二周歲,女不得早於二十周歲。計劃生育政策出臺後,國家鼓勵晚婚,通常男年滿二十五周歲、女年滿二十三周歲的初婚為晚婚。晚婚年齡與法定婚齡不同,它不是強制性的,而只是鼓勵性、提倡性的結婚年齡。
  •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多少?過早過晚都不好,這個年齡生的娃智商高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根據2019年的《中國生育報告》調查顯示,從1990年到2015年,中國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齡從24.1歲推遲到26.3歲。晚婚晚育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的選擇。
  •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是多少?過早過晚都不好,這個年齡生的娃智商高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根據2019年的《中國生育報告》調查顯示,從1990年到2015年,中國女性的平均生育年齡從24.1歲推遲到26.3歲。晚婚晚育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國女性的選擇。晚婚晚育不僅是一種現象,它同樣帶來了對於女性生育方面的思考:由於女性身體的生理性變化,生育時間早晚勢必會對女性的生育造成影響。
  • 調查顯示:職場環境影響臺灣上班族生育意願
    調查顯示:職場環境影響臺灣上班族生育意願 2018-01-04 19據統計,全臺生育率僅1.17,生育環境不友善、經濟壓力大成為上班族不願生育或不願多生孩子的重要原因。  臺灣1111人力銀行4日在臺北公布的「上班族生育困境調查」顯示,為人父母及已婚的臺灣上班族中,23%受訪者曾因結婚或懷孕因素在職場遭受不平等對待,超過半數上班族因結婚或懷孕而改變原來職業生涯規劃。
  • 2016國家法定婚假規定:晚婚晚育假到底取消沒?原來沒那麼簡單!
    晚婚和晚育相關但是兩碼事國家衛生計生委法制司司長張春生在修法後的記者會上表示,目前,我國的初婚年齡約為25歲,初育年齡則約為26歲,針對這種新的生育行為的情況,國家也不再專門鼓勵晚婚晚育。由於現在國人的生育越來越晚,因此對於晚婚晚育的福利非常關心。
  • 結婚年齡最新規定:男60,女55……
    的確時代不同,經濟壓力、工作壓力和生活觀念的不同,讓年輕人對於婚姻有了新的定義,年齡對結婚的界限和約束也不斷的放鬆。2爸爸媽媽們是多少歲結婚的?二胎的開放從一定程度上說明,越來越多的人晚婚,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我國法律規定要對晚婚晚育予以鼓勵和倡導,男子25歲,女子23歲以後結婚算晚婚。其實現在不論男女,大部分人都搭載在晚婚晚育的列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