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缺貨的日本是怎樣對待武漢人的?我在大阪的真實經歷

2020-12-23 澎湃新聞

原創 止小戈 龍哥的戰場

大家好,我是龍哥。

武漢新型冠狀病毒感染人數仍在「升溫」,除了全國在支援武漢,鄰國日本在此時做出的一些舉動,有點「暖心」。幾天前,首先是日本民間為武漢捐贈了100萬隻口罩,近幾天還有企業陸續捐贈醫護用品。同時,日本國內開始限購口罩,部分產能被政府徵用,因為要援助中國。

截止到28日,日本已經確診7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日本在公布信息時,沒有公布確診患者國籍,有日本記者質問:「為何不明確說國籍?」官員答:「國籍與疫情二次擴散無關,我們要尊重患者,因此,不公布國籍」。

愛是沒有國界的,它讓我們與歷史和解。戰爭已經結束了很多年,我們不能遺忘過去,因為那些苦難的記憶和傷害,至今仍然留有烙印。但是,今天我們得給日本說一聲:「謝謝你!」

我的朋友王永超,在幾個月前剛剛移居日本,他親身經歷了在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肆虐之時,日本社會正在發生的事。當災難發生時,人類文明正在與我們同舟共濟!

文 | 王永超 · 編輯| 止小戈

來源:龍哥的戰場(zhige_story)

我是去年9月份工作籤來日本的,來了就一直沒有回國。疫情發生時,當時官方還叫「不明肺炎」時,我看國外的報導,已經有說是「武漢非典」了。

1月1號,我就打電話給西安的家人和朋友說了,疫情不是那麼簡單,讓大家重視起來。但是似乎並沒有人重視。

但是國外的機構和媒體都很重視,他們會報導一些專家說法,甚至包括了很多質疑。我一開始就覺得疫情沒有那麼簡單,後來的事實不僅證明了日本媒體的報導,甚至疫情的發展超過了我的想像和國外媒體的預測。

今天,日本發現了一起沒有去過武漢但是得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案例,是奈良一位大巴司機,1月份接待過兩撥武漢遊客,這說明病毒在日本已經開始人傳人了。我發現很多日本人有些緊張了,有人說:真正日本的考驗來了。

還有人說:「日本保衛戰開始了」。

我是去年3月份決定移居日本的,這個決定在9月份就成為了現實。

作為一個曾經的媒體人,媒體的工作經歷,讓我凡事不人云亦云,哪怕是一些媒體報導的,我習慣自己去尋找真相。

作者和孩子在一起

此前,我曾經在美國當過兩年左右的訪問學者,讓我有機會真正接觸到發達國家,也真實的體會到,你親自經歷的看見的,跟你聽到的網上看到的相差很大。其實過去的數年,我也曾多次來日本,真實的感受了這個國家,所以在合作夥伴發出邀請時,我對日本能夠平和的看待,願意去考察去進一步了解。

相反,如果對日本的觀感一直停留在那段戰爭的歷史裡,估計會直接拒絕,連考察都懶得考察吧。

我能來日本,首先感謝東京的合作夥伴。

2018年夏天,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杭州跟東京一位合作夥伴見面,交流中,才第一次知道移居日本可以通過「投資經營管理籤證」的方式。

在我想當然的印象中,不是移民國家的日本,移民門檻一定更高。所以當我得知,這個方式只需要500萬日元,也就是30多萬人民幣就可以啟動辦理時,當時我很驚訝。後來合作夥伴發來一個PDF文檔,關於這個籤證的辦理條件及流程的詳細介紹。

西安機場飛往日本大阪的航班

在合作夥伴的邀請下,我們全家3月份再次來到日本,10天的大阪-東京-大阪的考察經歷,改變了我老婆,堅定了我。在回國之前,我們決定:就是日本了。

這是一個令我們自己都措手不及的決定。

確實,因為它是「特殊的」日本。很多人壓根不會把這裡作為移民對象,甚至成為腦子裡的設想也不會。

其實3月份來日本前,我老婆還是有些顧慮的,起碼並不向往日本,她一直喜歡美國、北歐、加拿大、澳洲或者紐西蘭,至少覺得去新加坡也比去日本好。也就是這10天,幾個經歷讓她開始喜歡且有點佩服日本了。

日本人其實是個很熱情好客的民族,這和我原來的印象大相逕庭。

我自己原來因為有在美國生活的經歷,所以很早時候就做了一個關於美國的自媒體,幾個平臺加起來大概有200多萬的粉絲。但是,沒有一個美國的合作夥伴向我發出過邀請,幫助我辦理籤證讓我移民美國的。

而我關於日本的自媒體粉絲加起來也不過100萬,但在日本的合作夥伴卻給我開了無法拒絕的優厚條件。為什麼無法拒絕呢,因為商業上不對等,我付出少卻得到的多,而這些在國內商業合作中沒遇到過。加上有三個合作夥伴的集中邀請,我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多少年了都沒有一個,這樣一下來三個。

我開始用俗世之外的角度去思想,感覺冥冥之中有雙大手在拉著我前行。有了這個看見之後,我想我不能任性,我應該放下自己的理性,順應著就好。

我們是3月15日抵達大阪的。到了酒店已經下午3點左右了,大家相當的餓。於是問前臺的女服務員:附近最好吃的壽司店在哪?前臺回答後我們上樓放行李,很快就下來了。

剛走出酒店大門三五米,前臺衝出來,遞給我們兩張A4紙,一張是壽司店的門頭照片,一張是前往的乘車線路圖。我們當場都被震撼到了:這個日本女服務員,沒要求我們給酒店寫個好評什麼的,更重要的是前臺就她一個人,也沒有同事可以見證她做的好事,她沒有利益可圖,依然這樣做,我只能認為這就是她良好的教養。

還有一次,在東京坐懸掛電車時,我們不清楚怎麼坐車,這時恰好一個右腿有些殘疾,走路一高一低的日本婦人走過來。我們通過翻譯軟體,讓她知道了我們去的目的地。

沒料到,她做出驚人之舉:沒有坐直梯,而是一高一低的從斜梯走了下去,然後又一高一低的走了幾百米到公交站,去公交站牌上查,再問路人,然後再一高一低的走到斜梯,又一次一高一低的上來,這一切我們都看在眼裡,說真的,就憑這個我們已經被感動了。

熱心的日本婦人

她走上來後,給我們指該怎麼走,坐幾站。怕我們不會買票,幫我們買票,之後我們進站後,她招手再見,我們四個人輪換給她招手再見,我們招手結束然後繼續往前走,拐彎時發現她站在那還一直招手,她是要招手到我們消失為止。

這兩個經歷,把我和老婆都震撼到了,妻子回到國內,每當別人問起日本怎樣時,她都會講到這兩個故事。

這次武漢的新型肺炎疫情,加深了我對中國和日本國情的認知,說真的,日本在這次中國疫情期間的表現,還挺讓我這個在日本的中國人感動的。

在元旦期間我打電話告誡家人和朋友要小心武漢的疫情時,大家其實都漠不關心,因為國內當時消息是完全封閉的,反而國外的專家和媒體特別關注,我第一次認識到了原來認知上的差異這麼大。

國內認識的轉折出現在,中央批示後,一下子確診數量上來了,緊接著武漢又封城了,每天確診數字增長很快。我在這期間,幾次跟家裡人打電話或微信視頻,讓他們戴口罩。可直到大年初一,父母才帶上口罩。勸說他們帶口罩,比他們當年勸我穿秋褲難多了。

不過後來看到很嚴重,幾乎人人自危了。他們說,幸虧我們一家在日本,讓他們覺得放心點。

在這期間,日本民間還向武漢捐獻了100萬隻口罩。但是,日本其實自己的口罩也很緊缺,昨天也就是27號下午,我老婆去了我家附近的幾家藥妝店,有三家賣光了,有兩家大概都只有幾包,你要知道我住的是日本的生活區,還不是遊客扎堆的購物區。

日本商店提供的愛心口罩

即使這麼緊缺,日本大分市又決定在今天(28日)向武漢又捐獻了3萬隻口罩。包裝箱上,用中文寫著幾個字:武漢加油!

不得不說,日本是有口罩依賴症的,不僅僅是這次武漢疫情對日本的影響。在平時,無論購物區,以及生活區的口罩都賣的很快。即便沒有此次疫情,日本冬天及櫻花季戴口罩的人比例還是挺高的,不僅比國內的人戴口罩的高,比在日本的中國人戴口罩的也高。

我看到一個朋友在朋友圈裡面說:「我從來不精日媚日,但這幾天確實被暖到了。以前的事情不會忘記,但今天,很感謝你!」

戰爭過去了這麼多年,冰終於因為這次武漢疫情一點點開始融化了。

還有一件事是日本破例延長了赴日湖北人的旅遊短期籤證。這看起來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但其實我知道這在日本真的很難很難。事情是這樣的:

你要知道,根據日本法律,短期籤證是無法續籤的。

這可是法律規定的啊,加上日本人做事一板一眼,他們只認規則辦事,極難變通,所以看到這個後,我第一感覺,是不是假消息?後來我通過一位朋友——行政書士彭晶老師證實了消息的真實性。

她親自打電話到大阪入國管理局核實。結果讓她都很驚訝:入國管理局竟然答覆,特殊時期,如果是湖北(武漢)地區的居民來日本短期旅遊的人,包括單次15天和3年5年多次往返每次可待1個月3個月的,只要可以提交相應的證明,都有可能延長在日本的滯留時間。

以前,日本並沒有禁止武漢公民入境。其實要不要禁止外國人或中國人入境,可不可以限制入境,必須是有法可依的。日本一開始沒限制的原因很簡單,沒有法律支持啊。

今天,日本內閣才把新冠肺炎定為「指定傳染病」,根據這個法案,政府可以採取強制措施,對在機場港口不服從的感染者疑似感染者,以及高度懷疑者進行懲罰,同時強制感染者及疑似感染者入院,強制不可以工作。當然也包括患者治療日本政府將提供公費,這一法案主要是針對日本人,但是公費治療很可能將惠及之前已經感染及疑似感染的中國遊客。

當然,並不代表說,中國人可以投機湧入日本,萬一感染髮病了就可以享受日本的公費治療了,因為定為指定傳染病後,入境檢查也將更加嚴格。

換句話說,如果日本一開始照著朝鮮的做法去限制入境,則就涉嫌違法,越法了。更重要的是,在日本,法律的制定是出於保護人權的,自由進出是基本的權利之一。

日本也是個經常被天災襲擊的國家,它的社會治理方面的經驗有很多值得國內借鑑。特別是面對災難信息公開透明值得學習,也只有公開透明才能扼殺謠言、猜疑。尤其是傳染病沒有公眾的提前防備和自覺,僅僅靠行政力量很難防得住。

公信力一旦失去了,要重新建立就難得多。我過來這幾個月,充分了解到了日本人在信任政府這點,是N多年來日本政府自己贏得的。

而在國內,武漢的疫情就因為沒有及時的公開透明,導致了今天的病毒傳播數據爆發式增長,政府和民眾間的相互信任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在這次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面前,我覺得國人還是得學會自救。當然最重要的是互相溫暖,每個個體都能發揮自己的價值,那麼才是真的每個武漢人背後都站著一個為他加油的中國人。

這樣,下次再遇到這種疫情時,不論在哪,大家都不會再怕了。

看到國內很多企業捐款捐物給武漢,很多醫生護士都去支援武漢,覺得心裡很暖。我雖然是在日本,但在西安還有一個便利店,就想著能不能也幫上忙。

便利店是2018年10月和一個朋友一起開的,就在我家樓下(西安市長安大學城萬科城一期東門),到現在也開了一年多了。

這個便利店開的動機本身就不是奔著賺錢去的。這個地方的人流其實只能維持一家店,而我們隔壁還有個便利店。

又過了幾個月,後來我們家突然要來日本了,我們就打算把店轉讓了,差不多兩個月後,一共三個客戶談好了轉讓價格,但都因各種原因沒有轉讓成功。尤其是最後一個,談好了一切,對方都要了我的銀行卡號,準備第二天打款付定金,但是第二天對方猶豫了,在對方猶豫的幾天裡,有一天隔壁店老闆過來給我們店員說,「你們要大賺了,我們店轉讓了,對方做藥店」。

就這樣,我們店成了獨家,盈利一下多了一倍。

我是基督徒,我一下就覺得,這是上帝的恩典,上帝的祝福。因為當初我們打算20萬收購隔壁,目的是讓我們店變獨家,現在相當於白白賺了20萬,而且每月的利潤還翻倍了。我們就想,要把上帝的這份祝福再給出去。

這次碰上比03年還嚴重的新型肺炎疫情,我們就在想要做點啥。3天前,我的另一個股東田樹凱,他也是位基督徒,說「商量個事」,他發現最近店裡問菜的客人特別多,他就去想進點菜賣,發現菜太貴了,實在是沒法賣,硬要賣的話,也許會被說黑心商家,發國難財。

他這個人,心地特善良,特別有愛心,他跟我一樣,絕不會做這樣的事。這期間,他發現附近的大超市也說要關門了,此時疫情的增長速度也快了很多。因為他家買菜也困難,店裡要菜的人越來越多,而批發市場的菜價真是坐地起價。

一天晚上,他在微信上問我,「你們家東郊餐廳為春節儲備的菜,拿店裡賣吧,現在很多人買不到菜」,順著這個思路,他又找了家大型餐飲連鎖機構,從那邊把他們的近兩噸的菜全買回來了。

因為這是為春節備的菜,進價就低,我們原價買回來賣,因為價格比批發市場還便宜三分之一還多,所以就特別的火爆。但是大家沒有哄搶,很文明很有秩序。

附近居民都來便利店購買蔬菜

公益菜如果按市場價賣,我們會賺幾萬塊,但是我們這次基本沒賺錢,如果給幫忙的親朋好友把工資都算上,那我們還賠錢了。但是心裡很滿足,也很開心。

小區的各個微信群裡,鄰居們對我們的行為也給了很高的評價,說實話,這是最讓我們開心的。終於有機會回饋社會了,我們通過賣公益菜,有種把上帝給我們的祝福送出去了的感覺。

但遺憾的是,第二天下午菜攤就被城管強制關了。

要仔細發現,就會發現身邊其實很多做善事的人,不論是在日本還是在國內。

我在西安的家——長安區萬科城小區,業主們自發募集84536元捐款,與廠家訂購生產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44600個捐給武漢。

1月24日,我老婆看到了有長安萬科城業主在朋友圈發布的消息:「誰願意捐贈口罩請進群,誰能提供可靠的口罩和防護衣請進群,眾人拾柴火焰高,希望能盡我們自己的一份力,幫幫他們。」沒用多長時間,業主們紛紛「入群」捐資。

312位群成員,大多為小區業主。很快,群內共收集捐款達84536元。隨後,業主們立即與口罩生產商聯繫,訂購一次性使用醫用口罩44600個。廠商生產完畢後發往了湖北武漢,黃岡等地,為當地醫院提供醫療防護物資支援。

如今,到日本也四個月了, 在一個接一個的感動中順利辦完了一切。我的孩子小以勒出奇地適應了日本的幼稚園,我神奇地完成了一次閃電投資,工作也步入了正軌,老婆學日語也漸入佳境,生活漸漸趨於平靜,終於有時間可以靜下來審視我們走過的路,記錄日本這個國家,我們習慣的與不習慣的(我不喜歡簡單的用好與壞去評判)。

還記得當時飛機降落在大阪關西機場時的感覺:雖說這次是來日本長久工作,卻對這個國家沒有陌生感,也沒有特別的激動。我能感覺到,當時超級的冷靜,飛機上腦海裡顯現的是到日本後要辦的一個個事項……落地後,心裡想,又一個新生活開始了。

現在,我每天都還會關注武漢疫情的進展情況,但願疫情能被及時有效地防控,祝福武漢,為武漢加油!

全文完

⊙文章版權歸止戈傳媒所有

未經允許,不得改編

原標題:《口罩缺貨的日本是怎樣對待武漢人的?我在大阪的真實經歷 | 抗擊疫情01》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同時把口罩捐給中日兩國,大阪僑團和華人企業被《產經新聞》報導和...
    日本駐華使館公眾號發布日本各界捐助武漢的消息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轉眼間,日本的疫情也開始告急:截至2月20日中午12時,日本新冠病毒感染的肺炎確診人數達到了706人,死亡人數3人。甚至出現了內閣官員和厚生勞動省職員被感染,以及專門跑首相官邸採訪的記者被隔離的情況。
  • 大阪的中國女孩:日本人照樣喝酒看演唱會,樓下中國學生愁白了頭
    日本的超市早就買不到醫用口罩了,早在武漢疫情暴發的時候就被華人掃蕩一空。現在超市能買到的是那種薄薄的口罩。日本人都在搶紙巾。這兒有人說紙巾可以自制口罩。在日本留學結婚,回長沙開了服裝店我老家在湖南。2012年,我來日本大阪留學,學服裝設計。2013年,我打工時認識了我先生。我先生是日本人。三年前,我們結婚後,我留在了大阪。
  • 香港、日本口罩都缺貨!有遊客藥妝店誇張爆買15盒回鄉
    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武漢肺炎」疫情持續擴散,香港昨日終失守確有2宗確診個案,令市民極度恐慌,各區出現口罩搶購潮,多間藥房供不應求,甚至有無良商人坐地起價,漲價幾倍。不過絕處總有希望,有網民發現屈臣氏電子商店以良心價49.9元售賣盒裝口罩,惟群眾相當洶湧,網民需排隊進入網站,截至晚上7時有近2.6萬人排隊,預計等待時間為一個多小時,網民無奈表示搶iphone咩?全城口罩一個難求,市民自求多福到處掃貨,惟貨量供不應求,不少無良商人藉機漲價,有藥房50個口罩索價250港元,最貴甚至賣到18元一個,相當誇張。
  • 隔離在武漢,她和日本買手募捐28萬元口罩|戰疫日記
    ,眾志成城,為真實發聲!和武漢一線醫院聯繫,確認過口罩型號後,辛迪馬上建了一個「物資捐助」微信群,在朋友圈擴散消息。此時,武漢口罩已是一戶難求。辛迪心想,只要海外有一人響應,就至少可以讓一位醫護戰士戴上口罩。超出辛迪的預期,買手們像潮水般湧入群中。進群的人,有的是在日本的華人買手,也有她合作過的品牌方負責人。
  • 倒賣盈利行為橫行 導致日本溫度計缺貨
    人民網東京4月21日電 綜合日本《讀賣新聞》的報導,新冠肺炎疫情之下,日本市面上的體溫計供應不足。由於起床後、上班前都要檢查體溫,因此體溫計的市場需求高漲,各地藥店斷貨情況一直在持續。與口罩不同,日本法律並沒有禁止體溫計不可以高額轉賣,在跳蚤市場應用軟體上以高出定價數倍的價格出售體溫計的現象十分突出。「今天預計沒有體溫計到貨」---位於大阪市中央區的一家大型藥店內,信息牌上赫然寫著體溫計售光且沒有到貨計劃的告示。
  • 在武漢被隔離,她組織日本買手募捐28萬口罩,為家鄉加油
    為了節省運輸時間,龍浩航空特地為他們提供了免費包機服務,醫療物資直接從大阪飛到武漢天河機場,醫院派人到海關籤收。當收到海關發來的籤收信息時,辛迪覺得一切付出沒有白費,「物資都在第一時間被醫院取走了,會有一種雪中送炭的感覺。」
  • 「宅家日誌」戴著口罩去日本的春節假期
    這次去大阪是早幾個月前就定下的行程,一家人,老的小的,所以這個計劃做的比較早,以防萬一,沒想到趕上了疫情,我們咬咬牙,還是決定克服各種困難出發了,春節那天,武漢已經封城兩日,深圳的情況還算樂觀,我們準備好充足的口罩,提前好幾個小時去了寶安機場。
  • 口罩嚴重缺貨,貓主人發揮創意,用貓的毛髮自製口罩,好評連連
    武漢肺炎令口罩成為全球熱銷商品,世界各地也面臨嚴重缺貨,有網友用自己愛貓的貓毛自製口罩,成品意外大獲,而且好評連連!一名網友日前發揮創意,嘗試用貓毛製成口罩,精巧的手工獲網民大讚,可謂是巧奪天工啊!武漢肺炎陰霾不散,口罩缺貨潮持續,部分人更不惜自製布口罩應付目前難關。貓主人Emilie Depp日前也自製了一款「有機口罩」,不但物料天然,更可以循環再用,大獲網民好評!有這樣想法的人也真的是不一般了。
  • 「變態的日本人」:這一次,真的謝謝你!
    當我們在為口罩發愁 當武漢的物資一缺再缺的時候 日本,伸出了援助之手 儘管因為歷史的原因 很多人對日本有偏見 但這一次 我們真的,應該對他們道一聲感謝!
  • 日本人又瘋了一夜之間搶空藥妝店漱口水?因大阪知事說對新冠有用
    還記得之前「日本人一夜搶空超市所有廁紙」的神奇事件嗎?2月底,日本疫情第一次爆發,不知從哪來的消息說廁紙、抽紙等等可能會缺貨。於是,一夜期間,超市、藥妝店等地的廁紙貨架均被「血洗一空」。疫情下,不是應該搶口罩和食物嗎?
  • 武漢疫情,日本送口罩?為啥?
    有圖有真相~根據鳳凰衛視駐日記者李淼的報導,日本政府派到武漢的第一架包機抵達武漢時,也同時送去了日本政府的救援物資,包括1萬5千個口罩,5萬雙手套,8千個護目鏡,2千個外科口罩,50套防護服。趙剛:就是說你經歷過一個高潮以後,它恢復平衡以後,人們看看這種所謂的浮華,覺得不過如此,如過眼雲煙一般。LV也好,香奈兒都賣得挺好,現在的年輕人他們,你到馬路上去看,很少有背這種。我的好幾個日本朋友說:公司讓年輕人下班去喝一杯,年輕人說我家裡有事,家裡面還有昨天買的一個便當沒吃。他說居然把這個作為理由不參加晚上的聚會。
  • 疫情之下口罩缺貨,臺塑化合資公司UV LED殺菌棒熱賣
    隨著疫情延燒,臺灣地區口罩也大缺貨
  • 日本研發口罩頻上熱搜,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腦洞」……
    近期,日本被傳出現第二波疫情病毒變異,一周之內猛增上萬例,疫情從城市圈向地方城市擴散。進入8月以來,單日新增每天都超過千例,而且重症患者和死者在緩慢增加。截至8月31日上午10時56分,日本累計確診人數已達68800人。 疫情的再次爆發,讓這個國度出現「口罩慌」。為了應對口罩不足的問題,日本很多電視臺,甚至日本警視廳網站都在線教民眾如何自製口罩。
  • 日本遊記:抵達大阪關西機場、大阪城公園
    抵達大阪關西機場由於北京機場一慣的晚點起飛(我已經習以為常),我們到大阪比原定計劃晚了1個小時。下飛機、取完行李就直奔預定酒店。路上在地鐵沿途換乘時,我們還遠遠看到了通天閣。由於對日本的交通一竅不通,我們中途還下錯的一次車,耽誤了些時間。本來還想早點到酒店可以直接去梅田,但在快到酒店時已經10點了,沒辦法,今天所有時間就浪費在路上了。到了酒店,辦理入住的大叔簡直太有愛了,全程微笑+彎腰服務,一直對我們說すみません(對不起)和ありがとう(謝謝),弄得我們非常不好意思。
  • 加油,武漢!淺談日本動漫中的「口罩文化」
    #二次元#小編身在武漢,這幾天體驗到武漢翻天覆地的變化。自20號晚上央視電視臺放出鍾教授的視頻後,這幾天我周邊的人戴口罩的人真的是越來越多(小編去年就開始出門戴口罩),這是值得表揚的。雖然口罩跟動漫沒有太大關聯,但作為一名武漢動漫小編,我認為有必要跟大家普及一下關於口罩的一些知識。今天藉由日本動漫中的口罩文化,和大家一起聊聊「口罩」。說起日本動漫中,戴口罩的角色還真不少,例如:《火影忍者》中的卡卡西、《東京吃貨》中的金木研、《櫻桃小丸子》中的小丸子等等。通常動漫中戴口罩的人群分為兩種,一種是長戴口罩型,另外一種是臨時型。
  • 日本紀錄片導演竹內亮:用真實的武漢感動世界
    彼時,《南京抗疫現場》的第一部登上了日本最大的網站雅虎日本的首頁,並在朝日、TBS、富士等日本各大電視臺反覆播放。如今,他再次通過鏡頭客觀呈現《好久不見,武漢》,讓日本網友看到最真實的武漢。 (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海報) 「我想要把武漢最真實的現狀,傳達給全世界的人看。」
  • 日本鏡像——大阪城記
    前不久去日本旅行了一次。所到之處、所見之事完全不同於我以前的經歷。我明白,我所理解的日本絕不可能是一個真實的日本,但卻真實地反映了一個短期遊人眼中的日本,故將本文戲稱為《日本鏡像》   我們在購買關西JR鐵路通票時就已經計劃好,當三天的通票期滿以後,不馬上啟 用全日本JR鐵路通票,而是留出一天來使用大阪的地鐵票。
  • 日本大阪產業大學中國學友會:我們有「成為偉大的平凡人」的校訓
    1  前些日子學校給我發來消息說,已經畢業的中國留學生贈送給學校2000枚口罩,我非常驚訝,當然也很開心。我用最快的速度和前輩取得了聯繫,才得知捐贈口罩並不是一個人所為,是12個人。  2000枚口罩對一個一萬多人的學校來說,並不多,但無異於雪中送炭,在今天這樣新冠肺炎病毒大流行的趨勢下,口罩就是硬通貨。
  • 拍武漢紀錄片的日本導演:想把真實武漢傳達世界 日本反響很大
    撰稿 | 記者 陳晨紀錄片《好久不見,武漢》開篇,日本導演竹內亮在武漢見到的第一個受訪者對他說,「我做過核酸檢測了,沒事。」竹內亮對這一場景記憶猶新,他知道武漢人經歷了什麼。在此之前,竹內亮在日本做了十幾年的紀錄片導演,後來又隨妻子定居南京。
  • 體溫計也缺貨,日本網友吐槽:日本上空有個黑洞嗎?
    【搜索下載中新社·華輿APP,瀏覽世界各個國家媒體的新聞資訊,且無需翻譯】華輿訊 據日本新華僑報報導 繼口罩、消毒用品和衛生紙之後,日本的體溫計也出現了嚴重短缺的情況。最近,一位在日華人在接受《日本新華僑報》記者採訪時講述了自己的親身經歷:上周突然有些發燒,一家人都緊張極了。女兒把家附近所有的藥妝店都跑遍了,一個體溫計也沒有。打算網購時卻又發現,只剩下一些不知名品牌,知名品牌的體溫計價格已經翻了幾倍。近日,日本媒體報導稱,日本各地藥局的體溫計都處於持續的缺貨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