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不及格不能留學!最牛體育教授馬約翰:中國學生不能一推就倒

2020-12-10 騰訊網

大家好,我是甄女士。

在一百多年前,有個大學生他最討厭的課是體育課,最害怕的考試是體育測試。

當時,男生的跳遠合格線是3.65米,而他豁出命才跳到3.5米。

體育成績不合格,他就沒法畢業,拿不到畢業證他就沒辦法出國留學。

要是別的老師,也許會放他一馬。

結果很不幸,他老師硬生生的扣了他半年,直到他體育及格後才放他去美國留學。

後來,這個叫吳宓的「倒黴蛋」成為了中國比較文學之父。

扣了他半年的老師,就是當年讓眾多清華學子「聞名色變」的馬約翰。

如今,在清華園中樹立了十二座雕像,裡面有梅貽琦、蔣南翔、朱自清、聞一多這樣的名人巨擘。

還有一位就是唯一一個因體育而被奉為「名家」的馬約翰。

有人說,「馬約翰,就是一部清華的體育傳奇史。」

小的時候馬約翰很苦,他出生在鼓浪嶼這個浪漫的地方,但他三歲喪母,七歲喪父,只能和哥哥相依為命過活。

好在有鄰居和附近教會的幫助,兄弟兩人才能順利活下來。教會為此還給兄弟倆起了名字,弟弟叫馬約翰,哥哥叫馬保羅。

因為沒有大人的管束,馬約翰從小就玩得很瘋,爬樹、摸蝦,挖沙子,每天不到天黑絕不罷休。

這樣一來,馬約翰不僅曬得黝黑更是練就了一身的運動細胞。

1904年,他去到上海讀了當時中國非常著名的教會大學——聖約翰大學。在那裡,他變成了名氣很大的體育尖子生。

當時有傳言,馬約翰跑步很快,那時候他還留著辮子,但他跑步的時候辮子可以水平於地面。

很多人是不相信的,但很快他們就都相信了。

1905年,上海「萬國運動會」。

他在四個日本運動員的反覆擋下以絕對優勢奪得一英裡賽跑冠軍。

現場中國觀眾們都激動到不行,全是在喊「約翰,中國!中國,約翰!」

在比賽獲勝後,馬約翰還被觀眾抬起來繞場一周。

那一刻是馬約翰第一次感受到體育帶來的民族榮耀感。

到了1913年,中國體育代表隊在遠東運動會上擊敗了日本取得亞軍。

馬約翰又一次被體育精神所打動。

可那時,中國在經濟、社會、醫療方面都遠遠落後於西方國家,每個人都乾乾瘦瘦的沒有精氣神,所以外國人都管我們叫「東亞病夫」。

年輕的馬約翰想,一定要讓中國人徹底的摘下這個帽子。

用什麼方式呢?當老師或許可以。

1914年,馬約翰應聘來到清華先後擔任了英語和化學教師。

可後來,他卻出人意料的成為了一名體育老師。

他說:「我初來清華時教化學,對體育也很關心。有一次,跟校長談進一步發展學校體育問題。因為有了一個實際問題,就是清華每年要送出100名學生到美國,送出的學生,總要像樣一點,不能送去『東亞病夫』……我怕學生出國受欺侮,被人說成中國人就是弱,就是東亞病夫。」

為了讓學生們動起來,馬約翰可以說是煞費苦心。

當時,清華其實已經實行了「強迫運動」,一到下午四點到五點全校的圖書館、宿舍、教室都關上了門。

沒有地方去的學生只能去到操場運動、鍛鍊。

但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很多不愛運動的學生就躲在樹下、牆根、涼亭下逃避運動。

然而,馬約翰一上任,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下午4點一到,馬約翰就拿起了個小本子,跑到學校的各個角落裡面「抓人」,他只要看見有人就勸他們去操場活動。

有學生說自己體質不好,不能跑步做劇烈運動,馬約翰便說那走一走做一些簡單的運動也是好的。

為了讓學生們把體育重視起來,他制定了在現在看來依舊嚴苛的規定:

學生在畢業前必須通過「五項測驗」指標,從百米跑,到鉛球,到足球籃球的基本常識。

不能過關者,不能畢業,不能出國留學!

政策一出學生們叫苦連連,但馬約翰不為所動。

沒有一個學生能逃得過馬約翰的魔爪。

著名的文學家梁實秋,體育上是個妥妥的差生,他跑步、爬繩、跳遠這些拼了老命練習才勉強及格。

可到了遊泳這項真的是要了命。

剛開始,他還有僥倖心理,在考試的時候讓同學撐著他,沒想到一下子就被抓住了。

沒了辦法的梁實秋只能發瘋了一樣的練習,到了補考的時候梁實秋遊著遊著就沉底了,為了及格他又爬起來了靠著蛙泳挪到了終點。

馬約翰一看,樂了。

他知道這個學生努力了,以後出現意外最起碼還能自保。

於是便笑著說:「好了,算你及格。」

梁實秋的難兄難弟還有著名物理學家錢偉長。

他剛入學的時候,身高才1.49米,體重不到50公斤,風一吹都能給他吹跑,更別提運動了。

馬約翰看到後,直接把他放到了「體弱班」,還為他制定了專門的鍛鍊方案。

在馬約翰的督促下,錢偉長在大學期間從沒停過一天運動,後來還成了清華著名中長跑運動員。

幾十年後,他說,正是因為馬約翰教導,才他能夠經得住人生的風雨。

這份感激梁思成也曾說過:

「別看我現在又駝又瘸,當年可是馬約翰先生的好學生,有名的足球健將,在全校運動會上得過跳高第一名,單雙槓和爬繩的技巧也是呱呱叫的……我非常感謝馬約翰。想當年如果沒有一個好身體,怎麼搞野外調查?在學校中單雙槓和爬繩的訓練,使我後來在測繪古建築時,爬梁上柱攀登自如。」

但其實,在馬約翰在推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也有很多學生不理解,怨聲載道,認為他們來到清華就是讀好書,做好研究。

面對這些抱怨,馬約翰從沒有過動搖,他說:

「我主要是怕學生出國受欺負,被人說中國人就是弱,就是東亞病夫。

因此,我常向學生說,你們要好好鍛鍊身體,要勇敢,不要怕,要有勁,要去幹,別人打棒球,踢足球,你也要去打、去踢,他們能玩兒什麼,你們也要能玩兒什麼;

不要給中國人丟臉,不要人家一推你,你就倒;別人一發狠,你就怕;別人一瞪眼,你就哆嗦。

中國學生,在外國念書是好樣的,因此我想到學生在體育方面,也不要落人後,要求大家不僅念書要好,體育也要棒,身體也要棒。」

在馬約翰的努力下,他率領清華足球隊參加華北體育聯合會第六次比賽大會,奪得冠軍。

當時,奪冠的消息傳到清華後,全校沸騰。

在球隊回校時,人們把馬約翰等從學校大門一直抬進大禮堂。

除此之外,他還成立了足球、籃球、網球、曲棍球、棒球、壘球、水球、長跑、遊泳、滑冰、拳擊等十多個代表隊。

體育教育再也不是說說而已。

馬約翰自己也是終生堅持體育鍛鍊,76歲時獲得了北京市網球雙打冠軍。

80歲時還可以騎自行車去香山,伏地挺身連續做40個。

也因為馬約翰,清華大學至今依舊流傳著一句話:

「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

1966年,84歲的馬約翰離開了人世。

學生們說,他最愛說的話是: 「動!動!動!你們要動!」

因為他知道:

沒有野蠻體魄,何來偉大文明。

相關焦點

  • 清華要恢復的馬約翰創立的「第一堂體育課」,到底有多牛
    馬約翰指導學生跑步。       9月1日,清華大學開始今年的新生軍訓。特別的是,今年軍訓將恢復著名體育家馬約翰自五十年代在清華大學創立的「第一堂體育課」傳統。清華大學大一工作組組長(現任清華校團委副書記、知名大學生運動員)「眼鏡俠」胡凱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透露,9月11日,「第一堂體育課」將在綜合體育館重新開課。「對象、時間、內容都和過去一樣。」胡凱說,「但形式會比以往更為豐富。」        不只是清華學子,中國體育圈對馬約翰這個名字都不陌生。
  • 清華體育到底有多強?百年前,他們就是專業運動員
    不能完成者,不許出國留學。要知道,1924年時,全國運動會的百年冠軍成績,僅為12秒。 1923年清華田徑隊(二排左七:周培源;二排左一:馬約翰;二排右一:王文顯) 清華一直是中國教育的重鎮,但很多人忽略了,它也曾是中國體育的重鎮
  • 「專業球員跑不過清華普通男生」引發爭議 老清華的體育有多厲害?
    其三,於運動墊上,作一魚躍滾翻。其四,跳遠十四尺(約4.67米)。其五,於十三秒之時間,做百碼(約91.4米)賽跑。此外,還要遊泳20碼以上(約18.3米)。不能完成者,不許出國留學。中國第一位體育教授在清華體育發展史上,馬約翰是關鍵人物。馬約翰生於福建,畢業於聖約翰大學,在上海舉辦的「萬國運動會」上得過冠軍。1914年,馬約翰到清華任化學助教,因熱愛體育,轉任體育助教,後赴美深造。1920年起任體育部主任,是中國第一位體育教授。
  • 教育部:本科生體育不及格,不能畢業,大學生別想再「混日子」
    其中,取消畢業前的「清考」以及體育不及格不能畢業,這兩項成為各位大學生們關注的焦點。我國很多的高校以前都有「清考」制度,這也是為學生們能夠順利畢業,設立的一場考試。因為很多大學生經常不去上課,在宿舍裡打遊戲,然後期末掛科,累計的學分不能夠順利畢業。於是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不影響學校的聲譽,就會想方設法地讓學生順利畢業。
  • 聲音:無體育 不大學
    劉穎餘體育從來就是教育的重要部分。強制或激勵,僅僅是手段,最根本的目的,還是需要讓愛體育、練體育在大學裡蔚然成風,讓體育競賽成為校園文化的一部分。無體育,不大學;無運動,不青春。倘若這一理念能成為全社會基本共識,並落到實處,那麼,我們又何須羨慕別人的「瘋狂三月」。正值開學季,校園體育的新聞也不少。
  • 健康中國,不能單純地寄望於學校體育,更不能寄望於體育中高考
    今年兩會體育納入中高考又提上議程,話題一出激起千層浪。體育該不該作為升學考核的科目是值得商榷的。就如委員所說的「體育看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一樣。健康中國,不能單純寄希望於學校體育。體育的順利開展,除了學校的教學外,更重要的是平時的堅持和平時養成的運動習慣。所以不能單純把健康歸責於學校體育。而落實體育中高考,其實是對體育的不負責任。
  • 教育部:體育不及格不能畢業,取消畢業前補考...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堅決取消本科畢業前補考!日前,教育部發布《教育部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對本科高校的教育教學提出了很多新要求。尤其是相關意見中提及的「堅決取消畢業前補考」和「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這兩項,可謂戳中了當代大學生最大痛點,雙雙登上熱搜,引起熱議。想像一下,經過高中三年寒窗苦讀,一朝走進大學,沒了父母老師耳提面命,全靠自覺自律,不少人窩在宿舍打遊戲,甚至逃課。漸漸地,學業荒廢了,等著的是多門掛科;身體也「垮」了,肩不能挑手不能提。
  • 教育部最新政策:體育不及格不能畢業,取消清考,大學嚴進嚴出!
    據教育部相關人稱,《意見》出臺的目的就是讓高校的「學生忙起來,教師加強起來,管理嚴起來,效果實起來」在「嚴格把控考試和畢業出口」中,有一條意見引起了大家的熱議,甚至上了熱搜,「堅決取消畢業前補考」和「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這一消息可是戳中當代大學生的心窩,瞬間引起了廣大群眾網友的熱議。
  • 「體育決定高考錄取」,清華大學已執行八年,一直青睞「體育生」!
    遊,還是不遊?這當然不是個問題,因為你不遊過去,就拿不到那張金光閃閃的畢業證。不能反抗,那就享受吧,再說學會遊泳也不是什麼壞事,喝幾口水長個本領,值!更幸運的是,清華大學幾乎每一任校長都喜歡體育,喜歡把學生趕到操場上撒丫子跑,於是,清華大學就形成了獨特的體育文化。「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育人至上,體魄與人格並重」、「無體育,不清華」,如今在清華,不重視體育的校領導往往被視為「另類」。一則清華要求學生必須學會遊泳、否則不能畢業的新聞,引起眾多媒體和社會公眾的關注。
  • 大一新生舉行「體育鍛鍊」集中主題班會
    9月13日晚,清華大學14個院系的大一新生在第三教學樓舉辦了「體育鍛鍊」集中主題班會,同學們在班會中暢談自己在大學四年的體育目標,並和體育部教師零距離討論。  體育部主任劉波老師參與了環境學院的班會,他向同學們介紹了清華的體育場館配備情況,並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鍛鍊。
  • 教育部新規,體測不及格本科生不能按時畢業 浙大學生樂了:被練這麼...
    文件要求,嚴把考試和畢業出口關,學生體質健康測試成績未達60分不能按時畢業。  在這條新規出臺之前,浙江大學一直重視學生的體育鍛鍊,新學期剛對體育課程進行了一次大改革。從2019級開始,本科生每一學期都要必修體育課。此前,只有一二年級本科學生才需要必修體育課。與此相應的,學生課外鍛鍊的任務也增加近一倍。
  •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做到這些就沒得怕的!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消息一出便引發關注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0月12日電(李赫)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日前,教育部在一份關於本科教育教學改革的文件中提到,要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簡單來說,就是體測不合格,你就沒辦法從大學畢業了。
  • 體育未達標不能評三好學生
    體育未達標不能評三好學生     省教育廳、省體育局等部門日前聯合印發《河北省加強學校體育三年行動計劃(2013-2015年)》,要求體質健康測試測試成績達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參加三好學生評選,希望以此改變學生為了成績犧牲健康的狀況。   《計劃》要求,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標準,開齊上足體育(與健康)課程。其中,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
  • 南京高校強制晨跑 不跑夠圈數體育不及格?
    南京高校強制晨跑 不跑夠圈數體育不及格?時間:2019-12-06 18:1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南京高校強制晨跑 不跑夠圈數體育不及格?近日,南京特殊教育師範學院學生在網絡爆料稱,該校強制規定晨跑打卡,不能走只能跑且必須跑滿圈數,未達要求直接判定體育課不及格。津雲記者就相關情況進行核實。 該校學生: 規定剛剛下達尚未開始執行 要求苛刻難以   原標題:南京高校強制晨跑 不跑夠圈數體育不及格?
  • 孫立人將軍的體育生涯
    其實,清華大學在注重學生學習的同時也對體育鍛鍊頗為重視,因此每天上午有15分鐘的廣播體操,下午有一小時強迫的運動,這個時候教室裡面是不允許有學生學習的。孫立人也曾積極鍛鍊,一次孫立人與同學玩蹺蹺板,結果因為聽到上課鈴聲害怕遲到時慌忙離開不料摔斷了輸尿管,因此時還被迫停課一年治療。這使他更加堅定去鍛鍊身體。
  • 北京高中體育會考單項成績低於45為不及格
    昨天(29日),記者從西城區召開的高三備考工作會上獲悉,明年(2010年)(北京)市高中體育會考將首次設置限制分,如果其中單項成績低於45分將被認定為整體成績不及格。此外,為保證中考體育考試成績的公平、公正,所有考試成績及影像資料至少保留4年以上。
  • 深度|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
    本科生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你怎麼看?讀大學時,你有好好上過體育課嗎?是插科打諢還是全身投入呢?而現在,體育課再也不能隨便上上了。10月12日,教育部發布了《關於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份意見要求嚴把高校的考試和畢業出口關,要加強學生體育課程考核,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該《意見》一發出,立馬登上了微博、知乎等熱搜榜。
  • 清華大學10個「體育行為」,是學不會還是不想學?
    難道其他高校就沒有自己的大學精神、沒有自己有影響力德藝雙馨的專家學者、沒有從進校開始就樹立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嗎?清華提出不會遊泳的學生不能畢業,表面上似乎吃力不討好。實際上,並沒有嚇跑一如既往的好生源。首批測試的500個名額一搶而空,測試時,有407名學生順利通過。試問,國內大概沒有幾所高校沒有遊泳館或遊泳池、不能給學生上課吧?
  • 清華附小:無體育,不清華!活動育人讓學生練就好體魄
    在同一時間,學生打破班級界限,根據愛好組成新的班級,體育教師則根據自己的特長,執教相應的項目。清華附小的每個學生至少熟練掌握兩個體育項目,練就一身好體魄,弘揚「至少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的傳統。立足課堂,無體育,不清華!在課堂上落實「一身好體魄」實效。我校體育「三個一」即每天一節體育課、每天一個體育大課間、每人一個體育自主選修項目。
  • 本科體育不合格不能畢業!湖北高校出招幫學生提體育分
    《意見》指出,不能達到《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合格要求者不能畢業。消息傳來,一些體育課困難戶學生很發愁,同時,各高校也開始了積極行動,幫助學生提高體育分,練出好身體。引體向上和800米最可怕據教育部2014年下發的《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基本標準》,因病或殘疾並經學校審核的學生除外,其他學生在畢業時如體育測試成績達不到50分者按結業處理,畢業年級學生測試成績及格率須達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