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生命的需求,是人類不可缺少的生理現象。人的一生中,睡眠佔了三分之一的時間,所以它的質量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健康好壞,也決定了生活的質量。今天這篇文章就給大家講一講睡眠時間對健康的影響。
我身邊有個朋友,有天看了篇睡眠不充足影響健康的文章,之後每天都是晚上九點左右睡覺,到了早上八點起床。我就在想,如果睡眠過於充足,對身體的影響是好還是壞呢?
抱著科學嚴謹的態度,我開始在各處搜集資料,果然我找到了幾份研究報告:
《睡眠》雜誌曾發表過一篇研究,調查了人到中年後,睡眠時間對晚年認知的影響。該研究覆蓋了一萬多名辦公室人員,年齡在35到55歲不等。研究發現:
每晚睡眠時間超過8小時或者小於6小時,認知老化加速相當於衰老4-7年
還有一份研究報告,是由美國癌症協會領導的,是一項長達6年的研究。
協會總共收集了一百多萬的數據,受試者年齡在30歲到100歲之間。在問卷中,人們需要如實填寫自己每晚的平均睡眠時間,然後錄入資料庫。
6年之後,調查人員對這些人進行了回訪,統計出了健在者和死亡者的名單,以此來計算每一個具有不同睡眠時長的群體的死亡率。
最後的結果排除了環境因素、生活習慣等影響後,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
每晚睡8個小時的人竟比每晚睡7個小時的人有著更高的死亡率
平均每晚睡眠7個小時的人有著最低的死亡率,其次則是每晚睡6個小時的人,而每晚睡眠8個小時以上的人的死亡率竟要比每晚睡7個小時的人高出12% 。
實驗結果簡直超出想像,這些實驗數據也證明了睡眠時間對健康的影響。看來睡眠充足確實是必要的,但是要保持6-8小時之間才是最佳,也不要「過於充足」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