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上有個問題: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
其中最高贊的回答說: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見世面更為重要。
一個孩子,見過世面,才不會滿足於眼前的蠅頭小利;
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絆倒,而是懂得不懈努力,追求自己心上的遠方。
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
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見世界的寬廣
最近,重看任正非《我的父親母親》,再次深深感動。
圖片來源:網絡
任正非小時候國家還在實行糧食、布料管制,他家中窮困食物短缺,為使每個孩子都能活下來,父母不得不嚴格實行分飯制,他每頓都吃不飽。
圖片來源:網絡
在貧困與飢餓中,他說自己青少年時期並無遠大理想,只想能吃一個白面饅頭。
在艱難的大環境下,幾乎所有家庭都會讓孩子輟學打工幫補家用維持生計。
但他的父母沒有這麼做,而是對他說:「記住知識就是力量,別人不學,你要學,不要隨大流。」,一直鼓勵他去城市上大學。
圖片來源:網絡
高考前三個月,為了他能安心複習,媽媽從一家人的口糧裡摳糧食,每天早上給他添一個小小的玉米餅。
父母在困難中見到光明,堅持讓他離開農村見世面,才讓了他在求學和工作期間找到目標和理想,有了現在的華為。
任正非說,若不是父母堅持,他只會像其他同齡孩子那樣,最多成為一名養豬能手或街邊的一名能工巧匠。
圖片來源:網絡
我驚嘆於任正非父母的格局和眼光,身在井隅,卻志在遠方。
孩子的三觀是被生活環境塑造的,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選擇了生活,而是生活局限了他們的眼界,眼界又左右了他們的人生。
郎朗聽到《貓和老鼠》並在鋼琴上彈奏出樂譜之時,是他成為鋼琴家的起點;巴菲特到華爾街參觀的那天,找到了成為金融家終身目標。
一個孩子想要成功的關鍵因素,就是從小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
想孩子志存高遠、鷹擊長空,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帶他去見世界的寬廣。
因為孩子在一次次看世界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完善對世界的認知,從而讓他找到奮鬥目標,朝著理想邁進。
閱讀,是給孩子最好的世面
古人曾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雖然這個說法在字面上有些誇張和功利,但卻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書籍對個人乃至人類的重要影響。
圖片來源:網絡
文字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載體,幾千年來人類幾乎所有的知識和智慧,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被記載記錄下來,形成一個無比浩瀚的知識海洋。
閨蜜家不算很富有,父母雙職工。但她的父親喜歡讀書。
很多年後,我終於理解了一句話,愛讀書的孩子,不會差到哪裡去。
逢年過節,她的父親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讓她帶上作業本,去大山大水裡。
父親從來沒有當她是個女孩子,他告訴她,這個世界沒有男孩女孩,只有優秀的人和不優秀的人。
她的成長註定和我們這些普通孩子不一樣。
我們周末寫作業,她周末在遊玩;我們對著課本朗誦的時候,她已經有了第一臺複讀機;我們有複讀機的時候,她已經在開始學英語了;我們剛會單詞的時候,她已經會唱英文歌了。
她父親的前衛在我們閨蜜中皆知,那個戴著眼鏡,斯文,卻不停為孩子走四方,買新鮮玩意的男人,顯得永遠那麼可愛。
閨蜜的父親說:學習成績好的人是智商高的人,能左右逢源的是情商高的人,而真正優秀的人,是見過世面之後,對於任何都寵辱不驚的人。
閨蜜說:在許多年的學習之後,她發現,所有的知識都是可以賺錢的,賺來的錢可以繼續學知識、去遠方。
圖片來源:網絡
一個人對知識最大的敬意,是能夠通過知識讓自己過得越來越好,讓自己越來越寬闊。
讀萬卷書,永遠排在行萬裡路之前。
沒有文化的人,走再多的路,也只是走馬觀花,並不能提升見識。
王家衛在《一代宗師》裡說:人這一生,要見眾生,見天地,見自己。
而天地、眾生、自己,其實就在眼前,在大自然中,在書中!
見世界的寬廣
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大眾對男性的期待和要求,從來都很高。
所以,要讓每個男孩從小明白生活的不易,然後懂得把握自己手中的選擇權。
曾看過一個新聞,一個6歲小男孩,暑假在媽媽工作的工廠裡,體驗了一把上班的滋味。
孩子在廠裡待了一天之後,大汗淋漓地跟媽媽說:「錢真不好掙啊,我要好好讀書。」
圖片來源:網絡
讓男孩看到苦難不是目的,讓他學會成長才是背後的意義。
當男孩看到了生活中的苦,才懂得每一份安逸的背後,都藏著少為人知的努力。
前幾年,網絡盛傳的烏鎮飯局,一張桌子上坐著十幾個身價過億的網際網路公司大老闆。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在座的每個大老闆,有著同一個特點:他們都是從各大名校畢業的學霸。
圖片來源:網絡
他們從學生時代起就發奮讀書,以至於成年走出社會後,把這一份拼搏的精神帶到了工作上。
讓孩子見的世面越多,就越能明白,生活的真相就是如此殘酷。
優勝劣汰,永遠是這個社會不變的真理。
你越優秀,才能擁有自己選擇的自由。
而好好讀書,就是最容易走的路。
一個孩子見過的世面,決定他以後的人生格局。
如果真的愛孩子,就請做那個站在他身後的人。
讓他在風雨中大膽勇敢地探索,而不是脆弱的不堪一擊。
讓他知道讀書的價值,成為一個有知識、學問的個體。
讓他體會生活的苦,成為一個堅韌、果斷又有擔當的人。
圖片來源:網絡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悉心培育下,看見更廣闊的世界,不斷創造人生的奇蹟。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教育!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