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任正非告訴我們: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

2020-09-26 百志誠教育


知乎上有個問題: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


其中最高贊的回答說: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見世面更為重要。


一個孩子,見過世面,才不會滿足於眼前的蠅頭小利;


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絆倒,而是懂得不懈努力,追求自己心上的遠方。


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


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見世界的寬廣


最近,重看任正非《我的父親母親》,再次深深感動。


圖片來源:網絡


任正非小時候國家還在實行糧食、布料管制,他家中窮困食物短缺,為使每個孩子都能活下來,父母不得不嚴格實行分飯制,他每頓都吃不飽。


圖片來源:網絡


在貧困與飢餓中,他說自己青少年時期並無遠大理想,只想能吃一個白面饅頭。


在艱難的大環境下,幾乎所有家庭都會讓孩子輟學打工幫補家用維持生計。


但他的父母沒有這麼做,而是對他說:「記住知識就是力量,別人不學,你要學,不要隨大流。」,一直鼓勵他去城市上大學。


圖片來源:網絡


高考前三個月,為了他能安心複習,媽媽從一家人的口糧裡摳糧食,每天早上給他添一個小小的玉米餅。


父母在困難中見到光明,堅持讓他離開農村見世面,才讓了他在求學和工作期間找到目標和理想,有了現在的華為。


任正非說,若不是父母堅持,他只會像其他同齡孩子那樣,最多成為一名養豬能手或街邊的一名能工巧匠。


圖片來源:網絡


我驚嘆於任正非父母的格局和眼光,身在井隅,卻志在遠方。


孩子的三觀是被生活環境塑造的,很多時候不是孩子選擇了生活,而是生活局限了他們的眼界,眼界又左右了他們的人生


郎朗聽到《貓和老鼠》並在鋼琴上彈奏出樂譜之時,是他成為鋼琴家的起點;巴菲特到華爾街參觀的那天,找到了成為金融家終身目標。


一個孩子想要成功的關鍵因素,就是從小要有遠大的理想和目標。


想孩子志存高遠、鷹擊長空,最好的方法,莫過於帶他去見世界的寬廣。


因為孩子在一次次看世界的過程中,會潛移默化地完善對世界的認知,從而讓他找到奮鬥目標,朝著理想邁進。


閱讀,是給孩子最好的世面


古人曾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雖然這個說法在字面上有些誇張和功利,但卻從一個側面說明了書籍對個人乃至人類的重要影響。


圖片來源:網絡


文字是人類文明最重要的載體,幾千年來人類幾乎所有的知識和智慧,都是以文字的形式被記載記錄下來,形成一個無比浩瀚的知識海洋。


閨蜜家不算很富有,父母雙職工。但她的父親喜歡讀書。


很多年後,我終於理解了一句話,愛讀書的孩子,不會差到哪裡去。


逢年過節,她的父親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讓她帶上作業本,去大山大水裡。


父親從來沒有當她是個女孩子,他告訴她,這個世界沒有男孩女孩,只有優秀的人和不優秀的人。


她的成長註定和我們這些普通孩子不一樣。


我們周末寫作業,她周末在遊玩;我們對著課本朗誦的時候,她已經有了第一臺複讀機;我們有複讀機的時候,她已經在開始學英語了;我們剛會單詞的時候,她已經會唱英文歌了。


她父親的前衛在我們閨蜜中皆知,那個戴著眼鏡,斯文,卻不停為孩子走四方,買新鮮玩意的男人,顯得永遠那麼可愛。


閨蜜的父親說:學習成績好的人是智商高的人,能左右逢源的是情商高的人,而真正優秀的人,是見過世面之後,對於任何都寵辱不驚的人。


閨蜜說:在許多年的學習之後,她發現,所有的知識都是可以賺錢的,賺來的錢可以繼續學知識、去遠方。


圖片來源:網絡


一個人對知識最大的敬意,是能夠通過知識讓自己過得越來越好,讓自己越來越寬闊。


讀萬卷書,永遠排在行萬裡路之前。


沒有文化的人,走再多的路,也只是走馬觀花,並不能提升見識。


王家衛在《一代宗師》裡說:人這一生,要見眾生,見天地,見自己。


而天地、眾生、自己,其實就在眼前,在大自然中,在書中!


見世界的寬廣


我們不得不承認,社會大眾對男性的期待和要求,從來都很高。


所以,要讓每個男孩從小明白生活的不易,然後懂得把握自己手中的選擇權。


曾看過一個新聞,一個6歲小男孩,暑假在媽媽工作的工廠裡,體驗了一把上班的滋味。


孩子在廠裡待了一天之後,大汗淋漓地跟媽媽說:「錢真不好掙啊,我要好好讀書。」


圖片來源:網絡


讓男孩看到苦難不是目的,讓他學會成長才是背後的意義。


當男孩看到了生活中的苦,才懂得每一份安逸的背後,都藏著少為人知的努力。

前幾年,網絡盛傳的烏鎮飯局,一張桌子上坐著十幾個身價過億的網際網路公司大老闆。


圖片來源:網絡


其實,在座的每個大老闆,有著同一個特點:他們都是從各大名校畢業的學霸。


圖片來源:網絡


他們從學生時代起就發奮讀書,以至於成年走出社會後,把這一份拼搏的精神帶到了工作上。


讓孩子見的世面越多,就越能明白,生活的真相就是如此殘酷。


優勝劣汰,永遠是這個社會不變的真理。


你越優秀,才能擁有自己選擇的自由。
而好好讀書,就是最容易走的路。


一個孩子見過的世面,決定他以後的人生格局。


如果真的愛孩子,就請做那個站在他身後的人。


讓他在風雨中大膽勇敢地探索,而不是脆弱的不堪一擊。


讓他知道讀書的價值,成為一個有知識、學問的個體。


讓他體會生活的苦,成為一個堅韌、果斷又有擔當的人。


圖片來源:網絡


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父母的悉心培育下,看見更廣闊的世界,不斷創造人生的奇蹟。


家庭教育是人一生最重要的教育!



END

相關焦點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
    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見世面更為重要。一個孩子,見過世面,才不會滿足於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絆倒,而是懂得不懈努力,追求自己心上的遠方。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這樣他才能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
    父母在困難中見到光明,堅持讓他離開農村見世面,才讓了他在求學和工作期間找到目標和理想,有了現在的華為。任正非說,若不是父母堅持,他只會像其他同齡孩子那樣,最多成為一名養豬能手或街邊的一名能工巧匠。父親從來沒有當她是個女孩子,他告訴她,這個世界沒有男孩女孩,只有優秀的人和不優秀的人。
  • 什麼樣的孩子最優秀?「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
    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 其中一個回答讓無數網友產生共鳴: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 見過世面的他們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啥才叫見世面?
    見過世面的孩子,適應能力更強紀錄片《起跑線》中,一名4歲的男孩貴貴令人印象深刻,據他的老師說,貴貴是班裡人緣最好的孩子,對待陌生的環境與事物,他的觀察、適應與包容能力都超出了老師的想像。許多家長讓孩子走出家門,參加活動或者外出旅遊,就是為了增長孩子的見識。海明威曾說過:「如果你有幸在年輕時到過巴黎,那麼以後不管你去哪裡去,它都會跟著你一生一世。」那麼,也許有些家長會想:我的家庭並不是很富裕,無法帶著孩子環遊世界,難道我的孩子就註定不能「見識世面」了嗎?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讓孩子見世面一定要很有錢嗎?
    「優秀」?和幾個好友聊天時,有這樣一個話題:你見過特別優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長什麼樣?然後大家就紛紛列舉了身邊「優秀孩子」的父母們。雖然大多數都是企業家、大學教授、高知人群,但也有一些家境很「普通」的父母。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麼什麼才叫做見世面?
    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其中一個回答讓無數網友產生共鳴: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見過世面的他們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為什麼有的孩子特別「優秀」?
  • 天才密碼「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什麼才叫做見世面?
    和幾個好友聊天時,有這樣一個話題:你見過特別優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長什麼樣?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而他們的背後,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所以,讓孩子見世面到底有什麼意義?因為見過世面,孩子們就更容易對物質保持一種天然的寧靜,對欲望有天生的收斂,他們不需要用買買買來滿足自己,而是對精神有無限的渴求。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什麼才叫做見世面?
    沒見過世面,有多吃虧?曾經有一年的高考作文題:女兒舉報在高速路上超速駕駛的父親,針對此事,考生給女兒/父親寫一封信。類似的虧,還有很多:別人談論動物園,沒見過世面的孩子只能眼巴巴地羨慕;別人討論星際宇宙,沒見過世面的孩子連腦補都沒辦法;別人提到不同國家的風俗,沒見過世面的孩子國家名都沒聽過。
  • 見過世面的孩子,未來註定優秀?家長一定要明白2件事
    我們常說帶孩子見識世面,這種難得的經歷也是世面之一。之前分享過幾次關於見世面的文章,很多媽媽問什麼是世面?其實,讀書、旅行、經歷……這些都算。體會不同生活境況,感受不同人文環境,孩子會變得從容大方、彬彬有禮,懂得理解別人的不易,也能堅持自己的主張,把人生過得張弛有度。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
  • 孩子見過世面究竟有多優秀?見世面,是人生必修課
    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其中一個回答讓無數網友產生共鳴: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見過世面的他們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為什麼有的孩子特別「優秀」?
  • 為什麼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強烈建議家長都讀一讀!
    朋友聽後跟我說:「你說的那些,她沒有見過,你們本來就是兩個世界的人。所以她無法接受你的觀點。這很正常。而那個男孩,一直對父母唯唯諾諾,跟社會卻格格不入,從這些描述裡可以看出,他是沒見過世面的孩子。所以就是這樣的選擇和結果了」。朋友之言在理。只是這個正值青春年少的男孩,懦弱如此,是誰之過呢?
  • 為什麼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再忙也要花3分鐘讀讀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優秀,能夠健康快樂,取得最好的成績,這樣才能夠為孩子的成長和成績奠定良好的基礎。成為優秀的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生活中要有優秀的表現,在學習中要有優秀的成績,每一分的努力才能夠換回優秀的結果,這也與父母的陪伴、鼓勵和教育相關。
  • 為什麼說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建議家長再忙也花5分鐘看看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優秀,能夠健康快樂,取得最好的成績,這樣才能夠為孩子的成長和成績奠定良好的基礎。成為優秀的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生活中要有優秀的表現,在學習中要有優秀的成績,每一分的努力才能夠換回優秀的結果,這也與父母的陪伴、鼓勵和教育相關。
  • 華為原副總裁李玉琢回憶:任正非的脾氣很壞,是我見過最暴躁的人
    「任正非的脾氣很壞,是他見過的最為暴躁的人」,華為原副總裁李玉琢回憶說。有一天晚上,任正非開會,一位幹部遞上了材料,可是卻被任正非「啪」地一聲將材料扔到地上,罵道:「你們都寫了些什麼玩意兒!」後來任正非又把鞋脫下來,光著腳,一邊踩著資料,一邊走來走去地罵,足足罵了半個小時。任正非在開會時問:我不知道為什麼我在部隊時不被提拔?華為宣傳部長接話說:如果你不是老闆,肯定很難在公司裡跟人相處好!不提拔你也不奇怪。本以為他會發火,沒想到卻微微一笑。
  • 見過世面的孩子,會有多不一樣?父母要好好看看
    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的孩子,究竟有多不一樣?」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見過世面的孩子,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他們往往最先看到這個世界,看到自己。」見過世面的孩子,生命註定充實而精彩!;4.如果有條件,讓孩子結交更優秀的朋友。
  • 「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恐怖」?別讓自己的孩子做「井底之蛙」
    自古以來,我們都聽過,"讀萬卷數,不如行萬裡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等類似的名句,這是在告訴我們要多見一下世面,不要做井底之蛙。關於「井底之蛙」"井底之蛙"是一個形容詞,意為只能看到井口那麼大的一塊天,藉以比喻見識短淺、思路狹窄的人。
  • 那些優秀的孩子,一定都是見過世面的
    什麼叫「見過世面」?知乎上有一個回答讓無數網友產生了共鳴: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前兩天和朋友聊天,有這樣一個話題:什麼樣的孩子是優秀的?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的孩子給人感覺特別「優秀」,他們彬彬有禮,寵辱不驚,性格活潑開朗,不怯場,還非常有主見;但有的孩子就特別熊,粗魯無禮,害怕生人,唯唯諾諾放不開,什麼事情都要徵求父母的意見。怎麼會有如此的區別呢?原因就在於「見識」的不同。孩子的「見識」來源於哪兒?父母。
  • 《大頭侃人:任正非》|任正非,一位令人敬仰的優秀企業家!
    華為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國製造業史上的一顆璀璨明珠,熠熠生輝,躋身《財富》世界五百強榜單。然而對於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世人卻知之甚少。任正非是一位極其低調的優秀企業家,平時極少公開拋頭露面。在網絡上很少能搜索到關於任總的相關報導。而這本書則全方面地解讀華為與任正非一路以來的風風雨雨,文筆幽默,值得細細品讀!
  • 美國全力圍堵華為,任正非:華為現在需要的就是時間
    自從美國發布禁令以來,很多人都或同情或擔憂華為,就是因為美國在舉全國之力絞殺華為。說到華為就不得不提它的創始人任正非。在他70多年的生命中,既創造過無數的傳奇,也經歷過無數的苦難。正是這種衝鋒陷陣的精神,任正非才能帶領華為上下殺出了一條血路、闖出了一番事業,打造出了「鋼鐵之師」的團隊,創造出了一支擁有20多萬人,遍布160個國家和地區的龐大的「華為帝國」。
  • 父母見過的世面,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格局
    ,一定會有這樣的優秀孩子,他們不一定都是狀元學霸,但總體來說,他們自信、努力、有教養、性格開朗、全面發展,走到哪裡都能自帶光芒。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見過世面。著名的哈佛女校長德魯·福斯特也曾在一次演講中分享了這個觀點,她說:「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了他的優秀程度。」而一個人生活的廣度往往取決於他見過的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