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建議家長再忙也花5分鐘看看

2020-12-13 父母世界Parents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優秀,能夠健康快樂,取得最好的成績,這樣才能夠為孩子的成長和成績奠定良好的基礎。

成為優秀的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生活中要有優秀的表現,在學習中要有優秀的成績,每一分的努力才能夠換回優秀的結果,這也與父母的陪伴、鼓勵和教育相關。

作為一名資深的教育專家,在二十多年的教育研究中接觸過很多的孩子和家長,能夠在生活和學習中取得優秀的成績,不僅需要自身的不斷努力,不斷付出,也需要父母更多的指導和建議,父母好的言語和建議都能夠促進孩子的成長,幫助孩子更加優秀。

相反,很多孩子成長中存在很多問題,影響著今後的發展,這也與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密切相關,因此,家長一定要加以重視。

1、來看看這位爸爸的故事:

春節過後沒多久,老家的一個親戚說要給她兒子找一份工作,希望我給打聽一下。

記得那個孩子當初考縣裡的重點高中差幾分,最後父母斟酌一番之後要他休學了。因為他們覺得:讀普通高中意味著考普通大學,畢業後怕找不到事做,反而用了家裡的錢,不划算。

這次見面,他已經是一個二十多歲的男子漢了,身上透著一股跟年齡不相符的老成。說話時臉卻總是低著,而且眼神躲躲閃閃,不敢有眼神的交流。

我說:「你這樣的話,找工作時怎麼跟人事主管交流呢?」

「不知道,我就這樣。」

他媽媽急了:「你就不能改改啊,見到你哥也是這副樣子,氣死我了」。

「我不想做事,沒什麼事能做。」他說

「他不懶,人也好,就是沒自信,說總覺得外邊的人嘲笑他。」他媽媽又在一旁補充。

我剛好有事,就說給他留意一下。

後來,有一個朋友的工作室要招學徒,剛開始時打打雜,給攝影攝像的一些師傅扛扛機器。

要知他們那邊有不少的拍攝師傅都是從學徒幹起的,有天賦的人還真能幹出一番名堂來。我覺得這個活還真適合他,可以試試,於是興衝衝地給他打了一個電話。

他支支吾吾半天說要問問媽媽的意見。他媽媽隔了一天打來電話,說了很久,還是婉約地拒絕了,因為她說這樣的活兒子幹不好的,而且也掙不到錢。

她還是讓兒子去工地上做點苦力,每天累點,也能掙不少,幹的好能做包工頭。

我給她詳細地描繪了這個學徒進階的前途如何,可她已經沒有耐心聽下去,只能作罷了。

可我內心還是難以平靜。

朋友聽後跟我說:

「你說的那些,她沒有見過,你們本來就是兩個世界的人。所以她無法接受你的觀點。這很正常。而那個男孩,一直對父母唯唯諾諾,對社會卻格格不入,從這些描述裡可以看出是沒見過世面的孩子。所以就是這樣的選擇和結果了。」

朋友之言在理。

只是這個正值青春年少的男孩,懦弱如此,是誰之過呢?

2、

孩子見沒見過世面,往往看這一點就夠了——就是父母的見識。

曾看到一句話說:

「窮人為什麼總是窮,很大原因是因為他覺得自己就是一個窮人的命。」

就好像這個媽媽說的那樣,我兒子就是一個賣苦力的命,那些其他的活不適合。

只是你不去拼一下,為何就能肯定不行?

不過,很多東西都是早已就已經埋下了根的。那時候如果她讓孩子去讀高中,努力拼一拼,何嘗沒有機會進入大學深造一番。而當這個孩子的學識和經驗都增加之後,他還會是如今的模樣嗎?

只是他的父母只看到了眼前,無法看到更遠的地方。

記得我們村有一戶人家,家裡的條件比較差,而且生的都是女兒,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當爹的還是把四個女兒都送進了初中,難度可想而知。

後來實在沒有條件送了,兩個大的女兒無奈退學去打工,掙錢給妹妹上學,一直讓兩個妹妹讀完了高中。最後,這兩個妹妹讀完了大學生。

而兩個姐姐一邊打工一邊讀夜校,都考上了大學。

多年以後的今天,兩家人的孩子過的日子是冰火兩重天。

曾經努力打拼的都事業有成,安家於城市,孩子也受著良好的教育,而早早放棄學習要麼在老家種地持家,要麼來城市找活,做著保潔之類的重活,帶著孩子租住著破舊的房屋。

由此看來,父母的見識,往往影響幾代人。父母見過世面,對孩子真的很重要。

因為自己不努力,輸的不僅僅是自己。

下一代也輸了不止一點點!

甚至不能說輸在起跑線上。

因為很多孩子根本就不在一條起跑線上。

3、

孩子的言行舉止,無不透著孩子曾經見過的世面。

我們常常會有一個這樣的發現,很多偏避農村的孩子,身上總是會透著一股子的膽怯。很多孩子甚至去問個路或者買一張車票都怯生生的;有人跟他說一句話,就埋著頭,臉就紅了。

我記得自己當年剛來城裡讀大學時,就是這般情形。那些在生人面前扭扭捏捏的孩子,往往過於依戀家庭,少走於外邊,要麼就是缺乏自信。

而那些見過世面的孩子總是落落大方,敢於表達自己,那是因為這些孩子擁有一些東西。

比如父母給予的安全感和尊重,還有見過的事要多很多,讀過的書也要厚很多。

這樣的孩子會擁有「見識」,孩子見識多了,自然「眼界開闊」,遇事不怵,能從容大方,自主決斷。

關於什麼是見過大世面,有位知乎網友給出的答案也頗受大家的認同:

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見過世面的她們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

應該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那樣的榮辱不驚。

所以,我現在儘可能地讓自己保持一種向上的姿態,我也很希望成為一個有見識的母親,在孩子眼中,是勤奮的,努力的,熱愛生活的,是可以不需要為萬事萬物所動,也不需要為任何事折腰,是有安全感的。

這樣,讓自己的女兒,也儘可能更好地面對未來的自己,不恐慌也不急躁。

我很喜歡一句話是,父母是孩子的終身相伴者。他算不上導師,而是風雨前行的那個人。

作為父母,和孩子走一路的時候,必須跑得非常努力,這樣,孩子也會努力跟上你的腳步。

我們要成為一個有見識的父母,讓孩子懂得努力的意義,讓孩子知道未來的寬闊,讓孩子明白世界的廣袤,或許就真的會有平和的生活氣息和生機勃勃的勇氣。

一直活在自己的圈子裡的人,永遠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不知道如何應對陌生的人群;不知道一旦自己走了出去,行為舉止是否得當;目光短淺,看不清遠方,這樣,真的容易失去很多東西......

小學到高中的成長,十二年的學習生涯,都伴隨著孩子自身的不斷努力,不停付出,也需要家長的陪伴和支持,鼓勵和教育。

孩子生活中,父母傳遞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能夠為孩子的性格、品質和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

相關焦點

  • 為什麼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再忙也要花3分鐘讀讀
    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長優秀,能夠健康快樂,取得最好的成績,這樣才能夠為孩子的成長和成績奠定良好的基礎。成為優秀的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生活中要有優秀的表現,在學習中要有優秀的成績,每一分的努力才能夠換回優秀的結果,這也與父母的陪伴、鼓勵和教育相關。
  • 為什麼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強烈建議家長都讀一讀!
    小學到高中的成長,十二年的學習生涯,都伴隨著孩子自身的不斷努力、不停付出,也需要家長的陪伴和支持、鼓勵和教育。孩子生活中,父母傳遞的每一句話,每一個眼神,每一個動作都能夠為孩子的性格、品質和行為產生深刻的影響。其實,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變得優秀,能夠健康快樂,取得最好的成績,這樣才能夠為孩子的成長和成績奠定良好的基礎。
  • 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建議家長看看
    見過世面的孩子,到底有多厲害?建議家長看看現在在家長圈特別流行一句話叫做&34;。可到底什麼是見世面、怎樣見世面很家長估計都很不清楚,今天我們就聊聊如何帶孩子見世面。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就是孩子的見識不同。孩子為什麼要見世面?
  • 什麼樣的孩子最優秀?「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
    為什麼有的孩子特別「優秀」? 和幾個好友聊天時,有這樣一個話題:你見過特別優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長什麼樣? 然後大家就紛紛列舉了身邊「優秀孩子」的父母們。雖然大多數都是企業家、大學教授等高知人群,但也有一些家境很「普通」的父母。 好友A說,她認識一位媽媽,來自二線城市。 家庭條件說不上富裕,也不是什麼書香門第,但是她的孩子還不到5歲,就已經跟著她遊覽了國內不少的名勝古蹟。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啥才叫見世面?
    細心觀察你身邊的孩子,你會發現他們之間似乎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孩子陽光自信、開朗活潑,做事有自己的主見;有些孩子則害怕生人、唯唯諾諾,凡事都由家長做主。這讓人不禁想問,同樣年齡段的孩子,為什麼差別會這麼大?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
    其中最高贊的回答說: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見世面更為重要。一個孩子,見過世面,才不會滿足於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絆倒,而是懂得不懈努力,追求自己心上的遠方。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讓孩子見世面一定要很有錢嗎?
    和幾個好友聊天時,有這樣一個話題:你見過特別優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長什麼樣?然後大家就紛紛列舉了身邊「優秀孩子」的父母們。雖然大多數都是企業家、大學教授、高知人群,但也有一些家境很「普通」的父母。好友A說,她就認識一位媽媽,來自二線城市。家庭經濟說不上富裕,也不是什麼書香門第,但是這位媽媽的孩子還不到5歲,就已經跟著媽媽遊覽了國內不少的名勝古蹟。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麼什麼才叫做見世面?
    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其中一個回答讓無數網友產生共鳴: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見過世面的他們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為什麼有的孩子特別「優秀」?
  • 天才密碼「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什麼才叫做見世面?
    和幾個好友聊天時,有這樣一個話題:你見過特別優秀的孩子,他們的父母都長什麼樣?優秀的孩子必定是見過世面的孩子,而他們的背後,一定有「有眼界和高度」的父母。所以,讓孩子見世面到底有什麼意義?因為見過世面,孩子們就更容易對物質保持一種天然的寧靜,對欲望有天生的收斂,他們不需要用買買買來滿足自己,而是對精神有無限的渴求。
  • 華為任正非告訴我們: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
    其中最高贊的回答說: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見世面更為重要。一個孩子,見過世面,才不會滿足於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絆倒,而是懂得不懈努力,追求自己心上的遠方。如果你有孩子,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
  • 見過世面的孩子,未來註定優秀?家長一定要明白2件事
    我們常說帶孩子見識世面,這種難得的經歷也是世面之一。之前分享過幾次關於見世面的文章,很多媽媽問什麼是世面?其實,讀書、旅行、經歷……這些都算。體會不同生活境況,感受不同人文環境,孩子會變得從容大方、彬彬有禮,懂得理解別人的不易,也能堅持自己的主張,把人生過得張弛有度。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那什麼才叫做見世面?
    星際宇宙,沒見過世面的孩子連腦補都沒辦法;別人提到不同國家的風俗,沒見過世面的孩子國家名都沒聽過。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帶孩子見世面的重要性,有人瘋狂砸錢,有人帶孩子去旅遊,各有各的方法,我總結了常見的3種。
  • 孩子見過世面究竟有多優秀?見世面,是人生必修課
    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究竟有多重要?」其中一個回答讓無數網友產生共鳴: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見過世面的他們自然會在人群中散發不一樣的氣質,溫和卻有力量,謙卑卻有內涵。為什麼有的孩子特別「優秀」?
  • 見過世面的孩子,註定優秀!一定要帶他見這3種世面
    其中最高贊的回答說: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對於一個孩子來說,見世面更為重要。一個孩子,見過世面,才不會滿足於眼前的蠅頭小利;不會被眼前的困難所絆倒,而是懂得不懈努力,追求自己心上的遠方。
  • 見過世面的孩子,會有多不一樣?父母要好好看看
    知乎上有個提問:「見過世面的孩子,究竟有多不一樣?」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見過世面的孩子,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他們往往最先看到這個世界,看到自己。」有人說,看過李嫣才知道,什麼才是真正見過世面的孩子。
  • 梁啓超: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見這3種世面,建議家長看看
    他的9個孩子,一個比一個優秀,梁家被稱為「一門三院士,九子皆才俊。」這9個子女能獲得成功離不開梁啓超的教育,所以我對梁啓超教育的理念進行了總結: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見這3種世面。最好的家庭教育,就是讓孩子見3種世面:第一種世面:見世界如果孩子們沒有見過世界的繁華,又怎麼能擁有真正的世界觀呢?
  • 父母見過的世面,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孩子的格局
    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見過世面。著名的哈佛女校長德魯·福斯特也曾在一次演講中分享了這個觀點,她說:「一個人生活的廣度決定了他的優秀程度。」而一個人生活的廣度往往取決於他見過的世面。吃飯的時候,他說了一段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我總覺得,我們那一代人,是有貧窮基因的,沒有良好的物質條件,也沒出去見過世面。這樣的基因,是囿於自身以及上一代人的局限。
  • 「見過世面」的孩子有多「恐怖」?別讓自己的孩子做「井底之蛙」
    小青蛙只聽見大海龜問它:"青蛙老弟,你見過大海嗎?"青蛙問:"大海有我的井大嗎?海龜老兄,歡迎你下井來作客。"大海龜被它說動了心,真想下井去看看青蛙的井有多大。可是,它左腿還沒跨進井去,右腿的膝蓋已被井欄絆住了。於是,大海龜只好伏在井口上,告訴青蛙,海有多大、多深、多廣。青蛙聽了才知道,原來井外還有這麼大的天地。
  • 一般「見過世面」的孩子,可能都會有這3個特徵,長大後會很優秀
    「井底之蛙」的故事想必大家都聽過,一隻青蛙在一口水井之中生活,能夠見到的只是井口上的這一片天空,並且認為這就是全世界,井底之蛙就是用來形容那些眼界窄,思維狹窄的一群人;另外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的故事,這是想要告訴大家一個人還是應該走出去,多看看,多體會一下這世界的繽紛多彩,不要做那一隻「井底之蛙」;那見過世面的孩子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一般都會有這3個特徵。
  • 那些優秀的孩子,一定都是見過世面的
    什麼叫「見過世面」?知乎上有一個回答讓無數網友產生了共鳴:會講究,能將就,能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前兩天和朋友聊天,有這樣一個話題:什麼樣的孩子是優秀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教給孩子什麼,他就會收穫什麼。託爾斯泰說:全部教育,或者說千分之九百九十九的教育都歸結到父母身上。父母的言傳身教和託底,永遠是孩子觸底反彈的底氣。好的家庭教育是一種傳承。你希望孩子未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你就要先成為這樣的人,因為,這會帶給孩子真正的自信和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