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你會改變嗎?
每天早晨,我們在巨大的困意中醒來,匆忙起床。搭乘同一輛公交、地鐵線,或者行駛在同一條去往目的地的路線:公司、學校、實驗室。
生活的準則幫助我們完成自我認同,當你進行日常活動實現你認為最終有價值的生活時,你又會如何審視自己的一生?
©Banzisu美國華裔科幻作家特德·姜的小說《你一生的故事》,講述一位女性語言學家受僱於政府,開始研究學習外星人的語言。
學習了外星語言的女主漸漸發現,一旦打破線性語言的禁錮,人類對於時間的認知便可以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事情的發生不再有先後順序,未來與過去同時存在於記憶之中。
電影《降臨》
她在過程中得知了自己的未來——將愛上男主、經歷婚變、女兒的降生和成長,以及女兒死於25歲時一次攀巖的宿命,已知或未知的完整一生。
在我們所生活的現實世界四維空間裡,不能阻止時間的流動,事件的發生、結局的轉變。人生的全部矛盾,大概就是所有註定悲劇的旅程該如何走下去,以及如何愛這個充滿了殘忍與惡的人類世界了。
電影《降臨》
如果明知要失去,你會害怕擁有嗎?
他人即地獄,唯有自己才是可以坦然相對一生的夥伴。這是我們可以正向對待人生的終極態度,借用俄國詩人萊蒙託夫的詩《一艘孤獨的帆》:
一隻船孤獨地航行在海上,
它既不尋求幸福,
也不逃避幸福,
它只是向前航行,
底下是沉靜碧藍的大海,
而頭頂是金色的太陽。
是啊,未知的人生就像一艘行駛在海面的船,你我是船長。腳下是大海,頭頂是太陽,前方是孤獨的無法避免風暴的既定旅行,不追求也不逃避,未知的風暴裡才有寧靜希望之光。
電影《降臨》
我們的一生都將跟隨大小事件隨波逐流,被這些事件所裹脅。就如同我們所陷入的周遭真實寫照一樣,無法突破也無法改變,進退兩難,周而復始不知盡頭在哪裡。想必,外星生物給予地球的禮物不是預知未來的能力,而是擁抱未來的勇氣。
真實地面對自己的感受,你將能夠做出最符合你內在需要的抉擇。即使知道了生命的旅程,以及將走向何方,我們依然選擇擁抱它,並欣然接受每一個時刻的到來。
一瞥之下,過去與未來轟轟然同時並至,
我的意識成為長達半個世紀的灰燼,時間未至已成灰。
五十年諸般紛紜並發眼底,我的餘生盡在其中。
還有,你的一生。
——特德•姜《你一生的故事》
電影《降臨》
人類對於預知未來的能力是如此渴求,女主露易絲能預知未來,卻不改變將來發生的事。做出這樣的選擇是否浪費了預知的能力?
想想那些和你有過重要聯結的人,那些在你生命中留下過重要印記的人,你的家人、朋友,無疾而終的戀情,親子、甚至人們一些無法被定義的關係等等,如果你能預見未來遲早會分開,情感還有必要繼續嗎?
電影《降臨》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了生活的真相後還依然熱愛它。」即使是死亡亦是生的一部分,而非生的對立。
直面你的命運,和你命定關係之間的全部真相,包括你們已經分離的真相,你們中已經有一方不再需要另一方的真相,就是不再試圖創造、或者配合延續的存在。
電影女主露易絲明白這個道理,她的未來,人類的未來依然充滿未知,只是此時此刻做出每一個選擇的她,都知道做出這些選擇後的未來,同時存在互相決定,人類熟知的宿命論已經不再有意義,它的出現意味著分離,快樂同樣來自於悲傷。
©Vuon Illustration我不希望我的人生有任何改動,因為我怕一不小心就會遇不到你了。
如果能預見未來,你會要改變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