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分享:
主題:圖層混合模式是幹嘛的?圖層混合模式是咋用的?
適合人群:零基礎小白、新手入門、混合模式搞不清楚的老鐵~
演示軟體:Photoshop CC 2017
關鍵詞:PS圖層混合模式 PS正片疊底 PS合成效果
案例受益:
1.掌握Photoshop圖層混合模式設計原理及使用方法。
2.認識一些常見效果,是如何通過圖層混合模式實現的
3.駕馭在不同圖層的合成過程中,如何選擇適當的混合模式達到預期效果。
1.圖層混合模式是什麼?
所謂圖層混合模式就是指一個層與其下圖層的色彩疊加方式,在這之前我們所使用的是正常模式,除了正常以外,還有很多種混合模式,它們都可以產生迥異的合成效果。
總得來說:上層圖層顏色+下層圖層顏色——應用圖層混合模式=新的效果
2.常用圖層混合模式及原理:如下圖
各種混合模式如何理解:
你可以將混合模式按照下拉菜單中的分組來將它們分為不同類別:變暗模式、變亮模式、飽和度模式、差集模式和顏色模式。
劃重點,老鐵們認真看,不要嫌煩
正常和溶解很好理解,其中溶解要配合調整圖層不透明度來實現效果。
此外剩下的混合模式歸納為「加深效果」、「減淡效果」、「對比比較」、「色彩效果」
加深效果裡面包含以下:(其實從字面就很容易分辨他的效果)
變暗 用下層暗色替換上層亮色。正片疊底 除了白色之外的區域都會變暗。顏色加深 加強深色區域。線性加深 和正片疊底相同,但變得更暗更深。深色 同變暗,但是能清楚的找出2層替換的區域。
這五種都能產生變暗變深的效果,但究竟是上面圖層變暗加深還是下面圖層變暗加深就不一定了,這得看兩個圖層的色值大小,也就是HSB裡H值的大小。
減淡效果裡面包含以下:(特點就是替換深色,所以能輕鬆去掉黑色)
變亮 與變暗完全相反濾色 與正片疊底完全相反(產生提亮效果)顏色減淡 與顏色加深完全相反(提亮後對比度效果好)線性減淡 與線性加深完全相反,與濾色相似(比濾色對比度效果好)淺色 與深色完全相反,和變亮相似,能清楚找出顏色變化區域。
總結一下,認真看的老鐵會發現上面兩種效果其實是一一對應的,每一種加深就對應一種相同原理的減淡。
對比比較裡面包含以下:(算法中增加與50%的灰度進行比較)
疊加 在底層像素上疊加,保留上層對比度。柔光 可能變亮也可能變暗,如果混合色比50%灰度亮就變亮,反之亦 然。強光 可以添加高光也可以添加暗調(達到正片疊底和濾色 的效果),取決於上層顏色。亮光 飽和度更飽和,增強對比(達到顏色加深和顏色減淡的效果)線性光 可以提高和減淡亮度來改變顏色深淺,可以是很多區域產生純黑 白。 (相當於線性減淡和線性加深)點光 會產生50%的灰度(相當於變亮和變暗的組合)實色混合 增加顏色的飽和度,使圖像產生色調分離的效果差值 混合色中白色產生反相,黑色接近底層色,原理是從上層減去混合 色。排除 與差值相似,但更柔和。減去 混合色與上層色相同,顯示為黑色,混合色為白色也顯示黑色,混合 色為黑色,顯示上層原色。劃分 如果混合色與基色相同則結果色為白色,如混合色為白色則結果色為 基色不變,如混合色為黑色則結果色為白色。(顏色對比十分強烈)
色彩效果包含以下:
色相 用混合色替換上層顏色,上層輪廓不變,達到換色的效果。飽和度 用上層圖像的飽和度替換下層,下層的色相和明度不變。顏色 用上層的色相和飽和度替換下層,下層的明度不變。常用於著色明度 用上層的明度替換下層,下層的色相和飽和度不變。
混合模式案例演示:
1.正片疊底模式:將兩個同源圖層以"正片疊底"的模式混合,圖像會以一種平滑但是非線性的方式變暗,得到的效果像是景物從黑暗中顯現, 這個特性在某些場合可以幫助用戶隱藏斑駁的背景。
2.濾色模式:
常用的混合模式還有幾種,在此就不案例列舉了,大家可以認真讀本文信息,理解文字的內容,自己找素材練習。如果此文對您有幫助,請關注我、轉發、收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