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朵兒幼兒園開學的日子,經過了一個「超長寒假」,在幼兒園門口,看到了一些寶寶掛在爸爸媽媽的脖子上哭著喊著不要上幼兒園,再低頭看看平靜的朵兒,記憶又把我拉回了去年的春天——朵兒第一天入園的日子。
其實朵兒第一天入園的時候還是很平靜的,進幼兒園以後還跟我揮手再見,這可能因為我們提前一個月就開始告訴她幼兒園有多好有多好,後來我發現這其實是錯誤的做法,因為這會讓她有過高的期望,到她真正上幼兒園那天,她會發現跟爸爸媽媽描述的不太一樣,這會讓她有很大的落差的。
所以,我永遠記得朵兒第一天上幼兒園老師發來的一張照片——朵兒一個人坐在座位上發呆。那張照片是從朵兒背後拍的,我無從知曉她是什麼表情,可是從那個孤獨的,小小的身體我可以看得出來,她不是在上幼兒園,是在「熬」。
想著她是第一天上幼兒園,下午我就提前下班了去接她。這又是我犯的一個錯誤,因為我不可能做到每天提前下班去接她,我給她開了個頭,就又給了她期盼,如果我後面沒去接她,她就又會有落差。
我接到朵兒以後,朵兒很開心,我們也開開心心地回到家,我還在竊喜,看來朵兒適應得還不錯嘛,因為接孩子的時候好多寶寶一看到父母眼淚就決堤了。
回到家以後,我問了朵兒在幼兒園發生了什麼事,她也都一一回答了,然後我問,那你喜歡上幼兒園嗎?朵兒說喜歡。我說,那太好了,我們明天還去哈!
馬上朵兒的眼淚就開始在眼眶裡打轉了,她說為什麼還要去?我不要去了……說完就開始哭起來了。
我突然意識到我之前又犯了一個錯誤,我總是在跟她描述幼兒園有多好多好,卻從沒告訴過她幼兒園是要持續上下去的。
在那個晚上,朵兒不停地問我明天還去不去幼兒園。如果我回答去,她就開始哭,可是我又不想騙她,也根本騙不了,所以她就不停地問,似乎是在期望能聽到她想要的答案,最後,在這場拉鋸戰中,她睡著了。
從第二天開始,朵兒的分離焦慮正式開始上演,每天在去幼兒園的路上還算平靜,到了幼兒園門口就開始哭,掛在我脖子上不肯下來,每次都要在老師和我之間上演一場「生離死別」,哭著喊著要我放學來接她。
嗯,你們猜對了,我又犯錯誤了。因為要趕著去上班,又想要讓她快點平靜下來,我就說,好好,媽媽來接你。可是我又怎麼可能做到呢?幼兒園放學那麼早。
於是,過了幾天,在我又一次隨口答應朵兒的時候,朵兒老師就直接對我說,這幾天都是奶奶來接的啊,你不要騙她嘛。老師嘆了口氣,對我說,你不能做到的事情就不要答應她,要不然她會覺得為什麼媽媽總是騙我,你就實話實說就好。老師又蹲下來對朵兒說:「媽媽要上班,所以放學趕不過來接你,但是媽媽一下班肯定就會馬上回家見你的,對嗎?」老師看著我,我像小雞啄米似的連連點頭,朵兒也似懂非懂地點了點頭,跟著老師進了教室。
後來,老師對我說,每個小孩都有這個過程的,不要為了想要一時把她哄住就騙她,這樣其實是惡性循環,就直接實話實說,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孩子能明白的。
所以,當天晚上回家後我就跟朵兒道了歉,告訴她我不該騙她,她也真的是很懂事,讓我一下班就飛奔回家,一步都不要停,我笑噴了,說,好。
慢慢地,朵兒的情緒好了些,就是早上入園時彆扭一會兒,進去了也就好了,老師說朵兒很乖,很守規矩,就是情緒上有點敏感,這可能跟她慢熱的性格有關,慢慢地會越來越好的,老師們也會多關注朵兒的情緒。
漸漸地,朵兒對幼兒園不再那麼抗拒了,但是也沒有很愛,從「熬」幼兒園變成了「混」幼兒園。
我開始思考,怎麼才能讓她「愛」上幼兒園呢?
終於,我找到了一個突破口。朵兒很喜歡幼兒園做早操的三首歌,我找老師要來了歌名和舞蹈視頻,每天晚上陪著朵兒一起練習,她很開心,每天晚上睡前都很期待次日的早操。
有了期待的事情,朵兒上幼兒園的興致就越來越高了,我又發現她特別喜歡和班上的一個女同學一起玩,如果當天和那個女同學有互動她就會特別開心。幸運的是,那個女同學就住在我們小區附近,於是在休息的時候,我們兩家都會在附近玩耍,看著孩子們在一起笑啊跑啊,我們做家長的也很欣慰。
慢慢地,我們在小區碰到了越來越多的同班同學,同學們也越來越熟絡,感情也越來越深厚,有一次同時有5個同學一起在小區玩,還給老師打了視頻電話,把老師也激動得不行。
同學情建立起來了,朵兒也就越來越愛上幼兒園了,時間也一晃到了「六一」,兒童節表演節目那天,看著朵兒在舞臺上開心快樂地蹦蹦跳跳,再想想剛上幼兒園時那種「慘狀」,真的有種想哭地衝動,這是孩子的成長,也是我們做家長的成長。
然後就到了暑假了,在一個充滿蟲鳴鳥叫的下午,我和朵兒在沙發上讀繪本,讀著讀著,朵兒突然說:「媽媽,我想老師和同學們了」。我摸摸她的小臉蛋兒說:「等開學就可以見到啦!到時候你要給老師和同學一個大大的擁抱哦!」。她開心地撲到我懷裡,亮晶晶的眼睛裡滿是期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