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人在眾多的動物中選取了十二種生存在陸地上的較常見的動物,它們分別是「六畜」與「六獸」,然後按照爪子的數量奇偶把分成兩類,其中牛、羊、豬分蹄,雞、兔四爪,蛇無足但舌分叉,劃為偶數類,虎、龍、猴、狗五爪為奇數劃為一類,又因鼠前足四爪、後足五爪,馬單蹄,把鼠和馬歸為奇數類。
這十二種動物,與十二地支一結合,就是飽含中國符號文化意味的十二生肖,生肖這個名詞,意思是生來像什麼動物的意思,這揭示著人與自然之間一一對應關係。
子(鼠)、醜(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十二生肖是十二地支的形象化代表,隨著歷史的發展逐漸融合到相生相剋的民間信仰觀念,表現在婚姻、人生、年運等,每一種生肖都著各種的傳說,並以此形成一種觀念闡釋系統。我國古代根據動物出沒時間和生活特徵,將十二種動物作為十二生肖,即每一種動物為一個時辰。
鼠:晚上11時到第二天1時(即「子時」)。這時候,老鼠膽量最壯,活動最頻繁,所以,子時同鼠搭配。 牛:凌晨1-3時(即「丑時」)。這時候牛吃足了草,「倒嚼」最細、最慢、最舒適,所以丑時同牛搭配。 虎:凌晨3-5時(即「寅時」)。據古書載,這時候,老虎最活躍、最兇猛、傷人最多,因此寅時同虎搭配。 兔:清晨5-7(即「卯時」)。這時,太陽還沒露出臉面,月亮的光輝還未隱退完全。玉兔是月亮代稱,是月宮神話中惟一的動物,這樣卯時就同兔搭配。 龍:早晨7-9時(即「辰時」)。傳說這是群龍行雨的時候,龍是神話中的動物,於是辰時屬龍。 蛇:上午9-11時(即「巳時」)。據說這時候的蛇不會傷人,也不在人行走的路上遊蕩,多隱蔽在草叢中,這樣巳時就屬於蛇的了。 馬: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即「午時」)。依據道士的說法,中午太陽當頂,陽氣達到達極點,陰氣漸漸增加,在陰陽換柱之時,一般動物都躺著休息,只有馬還習慣地站著,甚至睡覺也站著,從不躺著。這樣,午時就屬馬了。 羊:下午1-3時(即「未時」)。據說羊在這時候灑尿最勤,灑出的尿可治癒自身一種驚瘋病,因此,未時屬羊。 猴:下午3-5時(即「申時」)。這時候,猴子最喜歡啼叫,聲音拉得最長,最洪亮。所以申時屬猴。 雞:下午5-7時(即「酉時」)。這時候,日落山崗,雞開始進籠歸窩、夜宿,於是酉時屬雞。 狗:晚上7-9時(即「戌時」)。黑夜來臨,狗看家,守夜的警惕性最高,並產生一種特殊的視力和聽力,看得最遠,聽得最清楚。所以戌時屬狗。 豬:晚上9-11時(即「亥時」)。這時候豬睡得最酣,發出的鼾聲最洪亮,全身肌肉抖動得最厲害、長肉最快,於是亥時屬豬。
十二生肖還有另外一個別名,叫十二屬相,這是屬於什麼星相的簡稱,將十二屬相按照四組順序排列,形成的三列,他們分別是:
第一組:子鼠,辰龍、申猴,同為奇數爪,對應西方風象星座;
第二組:醜牛、巳蛇、酉雞,同為偶數爪,對應西方土象星座;
第三組:寅虎、午馬、戌狗,同為奇數爪,對應西方火象星座;
第四組:卯兔、未羊、亥豬,同為偶數爪,對應西方水象星座;
這就是玄學上所說的三合,它們分別代表柔順,靈活,堅忍、奮進四種氣質性格,這實際上也是一種陰陽分類的辦法。
那麼說這麼多他們都代表什麼呢?十二生肖存在著更多不同的對應排列中,相鄰橫排兩個之間的關係,就是陰陽相配,也分為六組、相互映襯,他們分別向徵大與小,強與弱,剛與柔,貴與賤,收與放,勤與隋這六種對比,這不僅是玄學數理上的相符,更是生活意義上的警示。其內容如下:
子鼠智慧,醜牛勤奮。智而不勤則狡,勤而不智則愚;
寅虎勇猛、卯兔謹慎。勇而不謹則莽,謹而不勇則怯。
辰龍剛健、巳蛇柔韌。獨剛易折,獨柔易隨,剛柔並濟,
午馬奮進,未羊和順。獨進而不顧則難達,獨顧而無進則無的(di)。
申猴靈通,酉雞恆守,靈而無恆則變,恆而不靈則僵。
戌狗忠誠,亥豬隨和。忠而不隨則孤,隨而不忠則附。
如果感興趣,歡迎點讚關注評論留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