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聯寄寓美好 書法拉近情感——阜南縣張寨中心學校為農民寫春聯

2020-12-17 魅力安徽

運營總監:鮑安常LJ007

春聯寄寓美好 書法拉近情感——張寨中心學校組織書法教師為農民義務寫春聯

2020年1元15日,農曆臘月二十一,隨著務工返鄉人員增多,年味越來越足,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張寨鎮中心學校組織我鎮知名書法家、書法教師為農民義務寫春聯。(供稿:董文東

雖是一年最寒冷的季節,但張寨中心學校領導及書法名師不畏嚴寒,為過往趕集的農民寫春聯,得到農民們的一致好評與熱情點讚!

張寨中心學校校長王多亮率班子成員親臨書寫現場,並與過往村民合影。此次為農民義務寫春聯的老師有王新巖、閆義興、李文永、崔劍、隋金學等。

張寨鎮中心學校每年春節前夕,都會以寫春聯方式,拉近學校與農民的情感距離。以文化宣傳為載體,以傳統民俗為依託,讓教育更好地服務農民,也是張寨教育推出的一張特色名片!

運營總監:鮑安常LJ007

相關焦點

  • 新蒲蝦子鎮:寫春聯 送春聯 喜氣洋洋迎春節
    「老師,幫我寫『綠竹別其三分景,紅梅正報萬家春』這幅對聯可以不?」 「老師,可以給我寫兩副對聯嗎?」1月17日,正值趕集日子,蝦子鎮在集鎮中心花園開展以「春到人間福滿園、家家戶戶貼春聯」為主題的2020年迎新春「寫春聯·送春聯」送文化下鄉活動。當天早晨,天氣雖然寒冷,但書贈春聯活動現場卻氣氛活躍,熱鬧非凡,趕集的群眾蜂擁而至來到現場,圍觀等待老師們的書法作品。
  • 騰訊AI書法,免費為你寫春聯
    大家可以看到,左邊紅色字為顏真卿真跡,右邊黑色為AI書法學習的全過程。在鑑定學徒一次次的鑑定下,AI書法一步步完善模仿能力,直到鑑定學徒滿意,AI書法就正式出師了!但,依葫蘆畫瓢不是真本事,AI書法學成以後,形成的是自己風格的字體,可以用它寫任何字。掌握了這個學習方法,再去學習別的字體也是非常容易的。這不,春節馬上就要來了~家家戶戶過年最不能少的就是春聯。為了趕上給大家寫春聯,這一次AI書法就特地學習了行書。
  • 鞏義魯莊鎮農民書法家手寫萬幅春聯送村民
    鞏義市魯莊鎮農民書法愛好者正在寫春聯。  映象網訊(記者 王寬 通訊員 李叔亭 文/圖)「作為一名書法愛好者,為村民義務寫春聯,既發揮自己的一技之長,又鍛鍊了身體,群眾也得到了實惠,希望明年政府能繼續組織。」鞏義市後林村村民楊恩龍說。  2月3日下午,鞏義市後林村文化大院一棟兩屋的辦公樓被改造成創作室內,後林村的農民書法家和書法愛好者正認真地進行春聯創作,在他們身後,已寫好的春聯鋪滿了整個屋子。
  • 金山書春聯,蘭亭有新序 ——上海百位書法名家現場書寫春聯迎新年...
    而作為「年文化」的代表,寫春聯、貼春聯,是寄託老百姓美好願望最重要的載體,也因此成為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節慶習俗。1月12日下午,金山區漁村漁家灣鑼鼓喧天,一片「龍騰獅躍」,在這裡,2020「春藝盎然」春節文藝嘉年華系列第三屆上海春聯大會暨上海百位書法名家現場書寫春聯迎新活動熱鬧舉行。
  • 他鄉多寶地,此處是金山,百位書法名家寫春聯迎新年
    作為「年文化」的代表,寫春聯、貼春聯,是寄託老百姓美好願望最重要的載體,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節慶習俗。2018年「首屆上海春聯大會」在上海華東師範大學體育館召開,百位書法家身著紅色唐裝一同揮毫。而本屆「上海春聯大會」六字從北宋書法家米芾的書法作品中集字而成,百位書法名家以詩詞賀新年,以翰墨傳真情,營造出濃濃年味。
  • 寫春聯的往事(散文)
    1967年春節,父親要我寫家裡的春聯,這麼一來,我給家裡寫春聯有55年。即使是1978年底,我患病也是自己寫家裡春聯。親屬本房過春節,請我到他們家裡寫春聯,打幾個活包蛋感謝我。1981年起,我的家裡缺錢,毛筆字可以賣錢,大膽書寫春聯,上市銷售。1982年就開始盈利上百元,相當於幾個月的教書工資。      春聯上市賣錢,0.15元一副。
  • 小區有個「春聯爺爺」 除了寫春聯還免費教大家書法
    冬天到了,春節近了,又到了寫春聯的時候。因為書法,54歲的蒲劍鋒與春聯結緣,從高中時一個春節寫幾千副春聯開始,到後來走上書法之路,到現在用書法做公益,他最近還有了個新職務,是重慶兩江新區天宮殿街道天龍路社區書法協會的會長,也是居民口中的"春聯爺爺」。
  • 泉州書法名家坐鎮承天禪寺 為市民現場義寫春聯
    閩南網1月5日訊 昨天泉州承天禪寺內,多位書法界「大咖」坐鎮,為市民現場義寫春聯。錯過的市民不要著急,今日8點半起,還有中青年書法家繼續贈聯。另外,今天是農曆臘月初八,上午6點開始,寺內還將舉行施粥活動。
  • 同寫中國字 翰墨迎新春——書法名家攜手春外書法社團學生寫春聯送...
    1月3日,春暉外國語學校聽松園大廳內人頭攢動,來自區書法協會的十幾位書法名家正和春外書法社團的學生們現場揮毫潑墨,寫春聯、送福字,一副副紅紅火火的春聯寓意平安、吉祥,給即將到來的新年增添了喜慶祥和的氣氛。
  • 臺北龍山寺墨寶飄香 書法名家寫春聯送祝福
    臺北龍山寺墨寶飄香 書法名家寫春聯送祝福   新春佳節家家戶戶必不可少的就是貼春聯。有著近300年歷史的臺北龍山寺,每年都會請來書法名家揮毫潑墨給民眾寫春聯、送祝福。今天的《臺灣年味》系列報導,我們跟隨駐臺記者的鏡頭,一起去感受喜慶的氣氛。
  • 騰訊AI書法出師:字跡媲美顏真卿 免費為你寫春聯
    左邊紅色字為顏真卿真跡,右邊黑色為 AI 書法學習的全過程。  在鑑定學徒一次次的鑑定下,AI 書法一步步完善模仿能力,直到鑑定學徒滿意,AI 書法就正式出師了!  值得一提的是,AI 書法學成以後,形成的是自己風格的字體,可以用它寫任何字。  為了趕上給大家寫春聯,這一次騰訊 AI 書法特地學習了行書,還加入了 AI 寫藏頭春聯的能力!  只要輸入你想要的詞,AI 就會自動生成藏頭對聯,讓你的對聯充滿個性。  大家微信搜「用 AI 寫春聯小程序」即可到達。
  • 寫春聯、貼春聯,這些常識要熟記
    寫春聯、貼春聯,是迎新春、過大年非常熱鬧的一種文化活動。春聯起源於何時?據說起源於周朝時的桃符,直到後蜀國才有了第一副對聯。據《宋史、蜀世家》說:後蜀主孟昶令學士章遜題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筆題云:『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據傳這就是中國的第一副春聯。
  • 春節到還有誰自己寫春聯?單元樓住戶僅20%貼春聯
    研墨,鋪紙,揮毫,晾乾,紅紙上寄託著人們對新年的美好願望和祝福,成為家門口的一道風景——寫春聯、貼春聯,本是春節的傳統文化符號之一。除夕將至,記者在採訪中發現,春聯似乎不再是現代都市人春節裡不可或缺的內容。在「鍵盤時代」,能夠自創、自書春聯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 寫春聯 高三學生為自己打氣
    楚天都市報訊(見習記者李碗容 通訊員餘少芹)「伢們都想金榜題名,今天寫得最多的就是這個了。」昨日,武漢蔡甸區漢陽一中教學樓大廳年味十足,高三全體師生在15個書寫臺前俯首寫春聯(如圖),共創作50餘副,將高三每間教室和辦公室都裝扮得喜氣洋洋。  記者在高三(1)班展臺前看到,一名女同學寫下,上聯「辭舊迎新留將銳氣衝霄漢」,下聯「發憤圖強題得金榜照塵寰」。
  • 春節不會寫春聯?教你3個方法,春聯既簡單又好看
    然而好多人是不會寫春聯的,那麼會選春聯也行。可是大多數人過年連寫擇春聯也是搞得亂七八糟,貌似書寫春聯已經成為很遙遠的事情。這春節不會寫春聯該怎麼辦?筆者教你3個方法,春聯既簡單又好看。不知從何開始,樣式繁多的春聯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也至於人也變懶了。在書法五千年的國度,竟然出現了會寫春聯就是很了不起的人。估計有不少人,根本不知道如何去寫春聯。
  • 春聯不僅要分清上下聯,還有三點注意事項與禁忌要注意,莫鬧笑話
    春聯的前身,要追溯到桃符,王安石詩「千家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說的就是桃符。據《後漢書》載:桃符長六寸,寬三寸,桃木板上書「神荼」、「鬱壘」二神。從這則記載來看這個桃符的長度,大概與我們現在的手機差不多大小,是用桃木製成。上面寫著兩尊能夠鎮壓惡鬼妖魔的大神,從這個意義來看,桃符應是具有道教色彩的,故而稱「符」。
  • 學習正規書法寫春聯,遠離歪門邪道醜書狂
    學習正規書法寫春聯遠離歪門邪道醜書狂
  • 收藏這些好春聯,自寫春聯不花錢
    最近我們「國學之家」發表了數篇有關新年春聯的文章,據很多朋友反映都還不錯。但也有一些朋友提出:春聯較少、平仄欠佳等寶貴意見。我們在這裡向提出寶貴意見的朋友們致以真誠的謝意!看了我們的春聯作品,很多朋友紛紛提出想要一副我們主編親手寫的新年春聯。其實這一點我們是樂意的,也是榮幸的。有這麼多朋友喜歡我們的作品,這是對我們的莫大鼓勵。
  • 活動預告||<手寫的春聯,滿滿的年味>第十五屆公益寫春聯
    義寫春聯送祝福,濃濃墨香迎新春。1月18日(臘月二十四),由河南省新華書店發行集團、大河報、河南省楹聯學會共同舉辦的「最美的祝福」公益寫春聯暨第十五屆義務寫送春聯活動將如期進行。本屆活動亮點:亮點一,規模空前,由60名河南省楹聯學會會員及書法愛好者將分別在六個會場現場書寫春聯,預計當日將送出春聯4000副;亮點二,與時俱進,楹聯內容出自河南省楹聯學會及楹聯愛好者的原創,除了表達新春祝福,還圍繞脫貧攻堅、小康社會、黃河文化等時代熱點,弘揚了時代主旋律,體現了新時代新風貌和人們對美好新生活的嚮往與祝願。
  • 書法家送福進高校 定製版春聯寫和諧
    1月17日下午,由武漢輕工大學離退休處和工會聯合主辦的「傳統文化進校園 新春送福送春聯」活動在該校常青校區舉行。活動邀請中國書法家協會書法家汪敦銀、鄒志生以及學校書法愛好者徐甘霖、韓高龍、徐永祥老師等為在校師生和周邊居民書寫和贈送福字、春聯。活動現場「和諧」「勤儉」成為受歡迎的高頻詞。 「戶有良方勤與儉,福氣降臨合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