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目以
1907年9月,維也納藝術學院正在對113名考生進行考核,阿道夫·希特勒也是其中一員。截止到第二輪考核結束,包括希特勒在內的85名考生已經被刷下。對此,有位歷史學家評論道,假如希特勒被維也納藝術學院錄取,日後千百萬人頭落地的災難或許可能倖免。圖為希特勒畫的大型彩色紫羅蘭。
希特勒的繪畫愛好起源於1900年3月26日畫的一幅關於瓦倫斯坦的畫。從此,11歲的希特勒常常在學習時間偷偷作畫。圖為希特勒畫的彩色房子。
1906年,17歲的希特勒生日剛過,已經輟學一年的他就跑到了維也納。在那裡,成天閒逛的他參觀了維也納的博物館、歌劇院等著名建築,還打聽了維也納藝術學院所需的入學手續。最終,希特勒未被錄取。圖為希特勒畫的希爾德斯海姆市政廳。
1908年,希特勒的母親去世,18歲的他成為了孤兒。母親的後事料理完畢,希特勒第三次來到維也納。不過,此時的他已經沒有了經濟來源,基本等同於流浪漢。即使如此,希特勒在一周之內還會抽空去幾次歌劇院。在那裡,他最喜歡看德國作曲家華格納的作品《羅安格林》。圖為希特勒畫的維也納歌劇院的一處角落。
1908年9月,希特勒再次申請參加維也納藝術學院入學考試。這一次,他又失敗了。圖為希特勒畫的慕尼黑勝利門。
此畫被認為是希特勒的自畫像,售價高達1萬英鎊。
遠觀。
1910年,長期搬家飄零的希特勒在多瑙河之岸的單身漢公寓開始穩定地棲身。為了生存,希特勒開始售賣畫作。開頭,他常常臨摹別人的畫作出售。後來,他又畫起了水彩畫。隨著畫作售賣大增,希特勒開始漸漸擺脫了生活拮据的窘境。
1910年秋,希特勒再次試圖參加維也納藝術學院的考試。這一次,他找到了一位教授,希望他能助自己一臂之力。教授看罷希特勒的畫作,一針見血地指出:希特勒的建築畫作十分精確,但整體上看卻無突出特點。很顯然,教授拒絕了他。圖為希特勒畫的冒煙的坦克。
1910—1912,希特勒基本不再參加帶有政治辯論色彩的集會,而是專心研究畫作。此時,他已能用鉛筆作畫,水彩畫也畫的十分有水平,油畫則畫的更好。圖為希特勒畫的避難所。
不過,對於從來沒有參加過繪畫專業培訓的希特勒來說,他的繪畫缺點也是很明顯的。若畫建築畫,希特勒表現的十分具有天分,如《維也納諾科特教堂》,各個方面都很精確;但若畫人物,希特勒卻畫的十分糟糕。在他的筆下,人物往往不合比例。圖為希特勒畫的白蘭花。
1913年5月,24歲的希特勒離開維也納來到慕尼黑。在那裡,他想系統地學習繪畫和建築,但現實又一次將他的夢想擊碎。無生活來源的他只能穿梭於慕尼黑的大街小巷售賣畫作,但買主卻十分稀少。於是,希特勒再次陷入拮据窘境。圖為希特勒畫的犬類。
雖然現狀不好,但希特勒卻感受到了慕尼黑活躍的文化氣氛。於是,他開始頻繁進入圖書館,研究各種與繪畫無關的政治文獻。這直接為1914年希特勒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埋下伏筆。圖為希特勒畫的起伏的山丘。
非正式飯廳長景。
城鎮裡的商店。
老城水井旁的音樂家。
慕尼黑電車。
廢墟。
慕尼黑住宅的庭院。
城堡的城垛。
佩拉多茲村的城堡和教堂,繪製於1910—1912期間。可以看到,此畫相比希特勒早期的畫作有顯著的提高。
防失聯請按二維碼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