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讀大學的意義在哪裡?學歷高一定素質高嗎?

2020-12-23 教育自習室

關於「讀大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的話題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讀大學的意義,該學習的時候,我們就一定要努力的學習,是一種半自律化(生活一切都不搞特殊化)的學習過程,不可好高騖遠,一定要腳踏實地認真的學習,他們在於求知和認識世界,在於專業知識的入門和學習新的科學理念,為進入社會前的各方面能力鍛鍊,以及求職資格證準備,人脈的提前積累等等。

在兒童到高中,都是以「高考」風向標的指揮棒下,完全以讀書考試為導向的生活。這些生活,都是以家長、學校作為靠山支撐著。但,出社會,則一般情況下,完全靠基本上自我能力去闖蕩的(當然家裡有支持另當別論)。

讀大學,就看各人的「自覺性」了。現在統稱為「自律」。因為,在高中以下,都主要由家長監督。而在大學,家長已「鞭長莫及」了。所有有些人放縱,但有些人卻能先知先覺地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鬥。所以,大學,你能看到有人整天去圖書館,也有人會去吃喝玩樂。當然,以後的人生,也會絕緣不同的。

學歷高一定素質高的結論是不正確的,素質高低不應以學歷高低而論,同時看一個人的素質高低,還是存在一個站在什麼角度去認識。學歷高不一定素質就高,學歷低不一定素質就低。學歷高有素質高的人,也有素質低的人;學歷低也有素質高的人,也有素質低的人;不論學歷高與低,素質高的人佔多數,素質低的人佔少數。

單從文化修養素質論,受過高等教育的人,肯定比上小學的高許多,但不能說明其他方面的素質也高,比如品質。人的素質包括重量素質、心理素質和文化素質,及政治、思想、作風、道德品質和知識、技能等方面的水平等。素質由先天本質和後天養成組成,有道是「仗義每從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可見學歷高低與廣義的素質沒有太大的關係。

下總是有人拿知識分子來說事,什麼公知不愛國呀,什麼學歷高素質不高啊。本來學歷高就不等於高素質,這是事實。低學歷人群,缺少教化,高素質更少。這同樣是事實。其實社會對每個公民的要求是一樣的,在社會大家庭中沒有優劣之分,不存在一個群體對另一個群體大聲呵斥或指手畫腳。全社會都要尊重知識,尊重人才,這是歷史的共識。

相關焦點

  • 讀大學和不讀大學的區別在哪裡?網友的回答很現實!你們怎麼看?
    讀大學和不讀大學的區別在哪裡?網友的回答很現實!你們怎麼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大學教育是為城市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是每個學生生涯不可或缺的環節。讀大學可以提升個人的文化素質,職業技能和社交能力,但是有些人說在如今的社會上談論讀不讀大學已經沒有絲毫意義了,他們認為一個農民工在城市生活久了同樣能得到很多經驗,這些是在大學裡面學不到的,有些沒學歷的人依舊能拿到高工資,做老闆,並且手底下有一大批高學歷的人才。
  • 讀博士的意義和價值到底在哪裡?就為了謀一份好職業嗎?
    小編專注高考、大學及考研的研究歡迎關注:考研大家讀博士的意義到底在哪裡?就為了謀一份好職業嗎?本科生就業難,考研讀研的大幅度增多;研究生就業似乎也不容易,想讀博的人也就增多;而讀博,現在似乎含金量也在降低。以前,是個博士畢業生就很有機會進高校任教,而現在,一些高校輔導員都已經開始要求博士了,也就是說,讀博之後,或許可以進大學工作,但未必就一定可以當大學老師。一些人讀博的目的,就是為了謀一份大學教職呢。
  • 第一學歷歧視下,去考研讀博還有意義嗎?
    眾所周知,一些用人單位喜歡在招聘條件中有一項共同的要求:第一學歷為211/985院校全日制本科,好點的高校教師招聘就不用說了。招聘單位要求「211或985院校全日制大學本科以上學歷畢業生」就有要求本科學校,即所謂的第一學歷。
  • 第一學歷歧視下,我第一學歷太爛,去考研讀博還有意義嗎?
    轉載請在【後臺】留言作者:小白疫情期間,在大家都自我隔離的日子裡,一個同學焦慮地給我打了個電話:「可能要失業了,如果真的失業了,我想去讀博了。不知道有沒有意義?」我本來要回答:「當然有意義!」但突然想到他本科畢業於雙非高校就愣了一下,結合我自己的經歷,思考後,趕緊改口說:「有意義還是有意義的,但如果只是為了找個好工作,考上也有很可能白讀了!」他條件反射地問我:「為什麼?」
  • 學歷貶值背景下,專科還有必要去讀嗎?大專生的出路又在哪裡
    回顧中國過去10年大學畢業人數,一直是呈上升的趨勢,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的畢業生越來越多,學歷逐漸貶值,本科生就業壓力也越來越大,導致大專生的就業壓力更大,就業空間也更小。大專生投簡歷那麼專科還有必要去讀嗎?
  • 做養老需要高學歷的人嗎?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段與他人的討論心得。在考研的討論群裡,一位同學問我,你要考什麼專業?我說:老年學。同學說:哦,以後就是在養老院工作呀!我說:大家都要養老的嘛。同學說:我老了就自己照顧自己。我說:那等你躺在床上不能動了,尿失禁大便失禁各種失禁的時候,你真的不需要人照顧嗎?同學沒回答。
  • 學歷都貶值了,追求高學歷還有意義嗎?
    之前被廣泛熱議的「哈佛物理學博士後任職深圳街道辦副主任」這一消息,有的人覺得高學歷正好可以服務好高科技產業,但也有人覺得這是大材小用,浪費了教育資源;也有「杭州餘杭區招聘北大、清華博士畢業生作為儲備人才」,讓人感嘆,現在真的是沒有博士學歷,連街道辦都進不去了嗎?這真的是學歷的通貨膨脹啊,以後學歷是不是會一直貶值啊。
  • 《當一個人沒有素質,學歷就是一個笑話》
    「毅進」即毅進文憑,是香港政府設立的課程,等同中六文憑學歷,為年滿21歲有意投身警察行業的最快途徑。黑衣人拿「毅進仔」嘲笑阿Sir學歷低。面對挑釁,阿Sir反問:「有沒有第二句?」結果黑衣人罵了一句髒話,阿Sir反問:「現在的大學生是這樣的嗎?只會說髒話?」「對啊,(我就是)毅進仔,有什麼問題?讀那麼多書有什麼用?
  • 全日制大專學歷重要嗎?參加高職擴招拿到全日制學歷有意義嗎?
    全日制大專學歷重要嗎?參加高職擴招拿到全日制學歷有意義嗎?     你知道全國專科以上學歷的人有多少嗎?2017年,全國畢業的普通大專生才351萬,普通本科生384萬。2017年全國在校專科1104萬,在校本科是1648萬。
  • 讀大學的價值和意義是什麼?(深度)
    1、讀大學的目的,並不是掙錢多也並不是找一份體面的工作更不是升官發財,儘管可能你有含金量高的學歷,可以作為敲門磚。大學的意義是讓人作為有獨立思考的人。是讓不成熟的心靈變得成熟,是讓人開闊眼界,讓淺薄的人變得厚重,讓浮躁的心變得沉穩。
  • 研究生學歷還是博士學歷,你該讀到哪裡?
    大學畢業還是研究生畢業?研究生畢業還是博士畢業?怎麼規劃自己的教育生涯?現在考研和讀博成了比較熱門的話題。馬上又到一波畢業季了,大三的你,想好該怎麼規劃自己的教育生涯了嗎?本次課程我們就來給大家講一下你該如何規劃自己的教育生涯吧!
  • 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人生未來的出路在哪裡?
    曾經的天之驕子,如今的遍地都是,資源過剩,出家當個和尚都需要研究生學歷,現實擺在眼前,出路卻在何方!面對著天價的學區房,學歷卻越來越貶值這樣的社會現實!大學一年一年的擴招,千萬家庭收到大學錄取通知書時候的喜悅相較於四年後大學畢業就是失業的尷尬境地相比是多麼的諷刺與黯然失色!那麼讀大學究竟讀什麼?人生未來的出路在哪裡?如果所有的學生還一味的重複著高中學習精神分數第一,刷題至上那相較於目前的就業形勢和物質社會,對大多數學生來說都是不合時宜的!
  • 讀大學沒用?必讀大學的三個理由
    我們所看見的低學歷高成就的人畢竟是少數,這是倖存者效應造成的個別現象。所謂「倖存者效應」是指人們只看到篩選的結果而忽略的篩選的過程,從而遺漏了有價值的信息,這種想法是邏輯上的錯誤。以偏概全,一葉障目,這種想法從根本上否定了學習與努力的價值,是不可取的。近日,「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這一話題又上了熱搜,引發了諸多網友的討論與思考。
  • 女孩子到底要不要讀大學?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
    今天,大家和天平一起來討論討論到底應不應該讀大學,於人生之意義何在?畢淑敏曾在一所大學做演講,有同學當場提問,:「畢老師,人生到底有什麼意義?」那麼上大學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底下是一些網友的回答。那么女孩子,又該不該讀大學呢?有人說女孩子讀書沒用,有漂亮臉蛋兒就可以了,讀得好不如嫁得好。不可否認,有些女孩確實很幸運,嫁人後過的很幸福。
  • 學歷專科想提升,能讀哪裡的MBA碩士?
    ——第一學歷專科,想學MBA靠譜嗎?專科是否有資格報考。 MBA能否起到刷學歷的作用?我只想刷個學歷而已, 精力學費不是問題。——專科生考上MBA的概率有多少,機會在哪裡?規定MBA是招收專科學生的,但是真正報考的時候,還是很多院校自己卡專科學歷的學生,實際上專科生考上MBA的概率遠遠低於本科生,那我讀專科能上哪裡的MBA碩士?
  • 讀大專有意義嗎?中職生如何考大專學校?本篇文章為你解答
    在中國,高等職業教育(專科),一直被戲稱為「斷頭教育」,群眾普遍不認可專科教育他們認為專科是高考失敗者迫不得已的選擇講真,讀專科真的沒有一點意義嗎?下面小菌為大家具體分析一下:《讀大專有意義嗎?》《讀大專好就業嗎?》《有哪些大專學校?》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都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學校~讀大專有意義嗎?在弄懂讀大專有沒有意義之前,你知道全國專科以上學歷的人有多少嗎?
  • 「讀大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看看北大教授的答案,令人茅塞頓開
    前端時間,關於「讀大學到底有什麼意義」的話題引起了不少人的討論。對此,有人發起了一場「你認為讀不讀大學的差別大嗎」的投票,該投票共有44537人參與。投票結果顯示,80.81%的人認為「讀大學重要,差別大」,17.09%的人認為「關鍵看個人,差別不大」,2.1%的人則中立,有其他的看法。
  • 中國網民本科率僅為10%,讀不讀大學,到底區別在哪裡呢?
    導語:中國網民本科率僅為10%,讀不讀大學,到底區別在哪裡呢? 這一數據也是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很多網友表示,原來上網這麼多喜歡杠人的,或者是喜歡動不動罵人的人,從這個數據就能夠知道答案的。 那麼,這就引發了一個問題,讀大學和不讀大學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 北大教授談讀大學的意義,網友:希望讀書無用的說法到此為止
    導語:近日,北京大學知名教授強世功談「讀大學的意義」這個話題被廣大網友密切關注,在視頻中強教授,講出了自己對於「讀大學與不讀大學」的理解和認知,引發了人們的深思,那麼讀大學的意義在哪裡?讀書有用嗎?大學最大的收穫是完善了我的認知這是小編今天提出的第一個觀點,小編認為大學對我最重要的意義莫過於通過讀大學,我對很多事情的認知得到了完善和補充。我在上大學之前許多混淆的概念都有了較為成熟的理解。
  • 讀大學的真正意義是什麼?
    在《優秀的綿羊》一書中,曾任教耶魯大學的教育評論家威廉.德雷西維茲(William Deresiewicz)探討讀大學的真正意義,值得站在人生新階段路口的年輕人咀嚼深思。「投資報酬」——現代人談起大學時,經常冒出這個名詞。花多少錢讀大學,讀了大學又可以讓你賺多少錢,諸如此類。大概沒幾個人會追問讀大學應得的「報酬」究竟是什麼吧?是賺更多的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