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大學沒用?必讀大學的三個理由

2020-09-19 睿智燈塔App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通過各種信息渠道了解了許多學歷較低的人從白手起家到百萬身家,再想想自己在追求更高層次教育需要付出的巨大代價,自然也就產生了對於追求教育必要性的考慮。

但從歷史與現實之中,我們看到一些學歷比較低的主播網紅能日進鬥金,卻忽略了千千萬萬小主播掙扎徘徊於「溫飽線」;我們看到大富豪比爾蓋茨大學肄業後造就了微軟帝國,卻無視了千百萬輟學者只有極少數人成功;我們看到亞伯蘭罕·林肯小學沒畢業當上了美國總統,卻漠視了那些在戰爭中不幸負傷與殞命的普通士兵的生命。

我們所看見的低學歷高成就的人畢竟是少數,這是倖存者效應造成的個別現象。所謂「倖存者效應」是指人們只看到篩選的結果而忽略的篩選的過程,從而遺漏了有價值的信息,這種想法是邏輯上的錯誤。以偏概全,一葉障目,這種想法從根本上否定了學習與努力的價值,是不可取的。

近日,「讀不讀大學差別大嗎」這一話題又上了熱搜,引發了諸多網友的討論與思考。

其實,這已經不是第一次圍繞是否追求更高層次教育為主題的社會熱議了。自我國改革開放以來,讀書無用論的說法塵囂甚上,許多人在經歷各種涉及資歷、學歷的複雜情況時,也常常會思考追求教育是否有必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網際網路技術的普及帶來更加全面豐富的信息,人們平均知識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能夠接觸的人群層次也由以前的單方面單層次拓展到多方面多層次。

舉例來說,以前我們的祖輩面朝黃土背朝天,一輩子和土地打交道,大多數人接觸的是農民、小商販等和自己層次相同相近的人群,了解的也只是本地域的狀況;而當代人足不出戶就可以了解天下大事,接觸到更多層次的人群。

受到外界龐雜信息內容的刺激,人們會在內心將接受的信息與自己的親身實踐進行比較衡量,從而論證事件的真偽與發表對相關事件的觀點。

讀不讀大學有無差別,這一話題實質上是人們對於新時代下學習與教育的深度思考。

讀書是有益的,這一點已毋庸質疑。

在中外歷史上有許多偉人都已發表過讀書有益的言論,如「讀萬卷書,行萬裡路」「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理想的書籍是智慧鑰匙」等等,臺灣作家龍應臺說過:「我讓我家孩子用功讀書,好好學習。不是為了跟其他人比成績。是為了讓我家孩子長大了有選擇的權利,選一個有意義的有時間的工作,你覺得你的工作有意義,你就會有成就感。你覺得你的工作不霸佔你的時間,你就有尊嚴。成就感加尊嚴就是快樂。 」

許多人在已知曉讀書有益的基礎上,也考慮著讀書要讀到什麼程度才有益。

讀書,是學習文化的過程,只要個人能力足夠,就應該一直繼續讀書。換言之,讀書學習,終身受益。只要不斷地學習與追求,就能夠在未來獲得成長。這種收穫與成長可能短期即可體現,也可能通過長期的生活實踐體現。

大學是高等教育,我們應該去盡力追求更加豐富的知識層次,接受更高級的教育,而不是提前就將「讀書無用」的攔路牌放在自己學習成長的道路上。關於讀大學的意義,編者將從下面三個方面來闡釋:

一、讀大學能夠在短時間內有效提升個人素養

大學是以培養人才為目的的高等教育組織,能夠為學生提供系統的知識文化培訓,能夠教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升個人的綜合素質。

在大學中,我們不僅學習的是知識文化,更重要的是掌握更多的方法技巧,無論是培養優良的學習習慣還是為人處世之道,人們能夠在大學生涯中收穫自己的成長。相較於社會成長來說,大學給予的這種成長是成體系的,是迅速有效的。

二、讀大學能夠拓展、提升社交圈層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其實,你朋友的平均水平就是你自身的水平。

讀大學所拓展的社交圈層是大學生、教授等,相較於原來高中生、高中教師的圈層,是知識層面的提升。人們能夠在與高質量朋友的交往中獲得更多。

以同學、師生等關係建立的交際紐帶,相較於其他關係更加牢固。大學生涯獲得的人際資源,能夠在以後的社會生活中,為自己帶來人際脈絡方面的便利,從而幫助我們解決未來的更多問題。

三、讀大學有利於提升家族延續的質量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言行舉止能夠給孩子帶來深遠影響。

讀大學能夠拓展視野,提升自身素質,在學習和生活中幫助孩子解決更多問題。父母能夠從更多的角度去思考家庭教育問題,推進家庭教育建設,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

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下,孩子的綜合素質也會相應提升,繼而代代相傳,形成優秀的家風傳承,提升了家庭延續的質量。

大學生活是有益於人的一生的,我們不能把商界的倖存者效應產生的一些低學歷高成就人群視作自己的崇拜對象,斷絕自己進步上升的道路。

作為大學生,更應該在大學生涯中勤奮刻苦,努力學習,切忌好逸惡勞,貪圖享受。讀大學不是目的,在大學裡收穫自己的成長才是我們的正確方向。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大學生三個字成了貶義詞?讀大學真的沒用嗎?
    在老一輩的印象中,大學生是社會棟梁之才,自身文化水平較高,能為社會做出貢獻的那一類人,但如今「大學生」三個字,卻成了書呆子小白, 剛出社會啥也不懂的人,諸如大學讀了有什麼用,到頭來還是賣豬肉。 現在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就是大學生等言論。
  • 不是讀大學沒用,是你沒用
    有個段子一直在網上瘋傳:A初中輟學,然而他的小夥伴卻最終考入了名牌大學。十年後,身為部門經理的A,正在考慮要不要錄取他名牌大學畢業的小夥伴。 以上的事情大家也聽得不少,它們都在歇斯底裡地告訴你:讀大學有什麼用? 這真的是一場沒有讀過大學的人和被大學重創之人的集體狂歡。
  • 清華大學立體通知書走紅:不是讀大學沒用,是你沒用
    讀書從來都是有用的,如果有人沒有從中收穫,不能證明是讀名校沒用,而只能說明是這個人有問題。 有個段子一直在網上瘋傳: A初中輟學,然而他的小夥伴卻最終考入了名牌大學。 十年後,身為部門經理的A,正在考慮要不要錄取他名牌大學畢業的小夥伴。 以上的事情大家也聽得不少,它們都在歇斯底裡地告訴你:讀大學有什麼用?
  • 說讀大學沒用的人,給我爬遠點!
    但是,好歹咱們是讀過大學的人!我換了一張笑臉,安靜的從自己書房,拿出八本證書,自己做過的報紙,刊登的作品,然後拿出一疊我跑了五個地方,街道辦,就業局等地方,蓋了九個章,摔出一張銀行卡。「這是國家給的創業扶植金一萬!」「那好多利息哇?」「沒得利息。」「那好久還?」「不用再還!」
  • 不是讀大學沒用,而是你沒用
    截圖裡滿是小田決意不想繼續讀大學,準備退學去打工之類的話。 其中,有幾句讓我印象深刻:現在讀大學出來也沒什麼用,也一樣找不到好工作,就是拿著父母的血汗錢在學校裡混日子罷了。我見到一本的乞丐,博士的環衛工,和他們比,我們算什麼?大學畢業證和高中畢業證沒什麼區別。
  • 不要說讀大學沒用,其實是你自己沒用
    小田是我的高中同學,他前幾天和我說要退學,他不想讀大學,問他原因,他說:大學畢業也找不到好工作,浪費父母的錢,覺得對不起父母,不如現在去北漂
  • 你需要讀985大學的幾個理由
    我建議你讀一所985高校,有這麼幾個理由:一、你需要給自己的人生一個較高的目標。一個人可以制定各種各樣的目標,無可厚非,但是比較好的目標是既不太高以致超出自己的能力,又不太低以致沒有任何激勵力度。目標大高,努力了也達不到,容易讓人懈怠;目標太低,也不需要努力,這也喪失了制定目標的意義。考個985高校,是一個合適的目標。
  • 來武漢讀大學的50個理由
    那些有趣的/嚴謹的/細微的/宏大的日常,都是你們選擇來到武漢讀大學的理由。文旅君走訪了一批留漢的學長學姐,拿到了以下50個答案。今天是高考填志願的第二天,有人已經堅定了理想,有人還在做最後的決定。歡迎來武漢,這座城市比你想像的有趣多了。
  • 十本大學期間必讀的書籍,你看過幾本?
    大雪期間一定要讀的十本書,推薦給大家,在這10本書裡,有幾本我大學讀過,也記住了其中的句子,但是一直沒有明白其中的道理。直到離開大學步入社會,很多書裡的東西,才慢慢體會出來。這些書,我誠懇地建議大家讀一讀,因為它真的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 為什麼要考大學?給你4個理由,你能反駁哪一個?
    為什麼要考大學?我給你4個理由,你能反駁哪一個?1、為了找到或輕鬆或穩定或收入高福利好的工作。不考大學確實也能找到工作,但是卻找不到大學畢業生那樣或輕鬆或穩定或收入高福利好的工作;大學生也有找不到工作的,但沒考大學的人找不到工作的一定更多。
  • 讀三本民辦大學值不值?老師:能讀則讀,三個好處別忽視
    而考分不上不下,既上不了好的本科大學又不甘願讀專科學校的那部分家長和考生不知道怎麼樣了。其實,家長不願意孩子讀三本大學除去學校本身層次不如二本、一本大學以外,還有學費太貴的問題。我國的三本大學大多數都是民辦大學,在費用上絕對比一般的二本、一本公辦大學貴很多。
  • 年輕人必讀2:賈伯斯給年輕人的三點建議
    其實在寫下《年輕人必讀2》這個標題的時候,我並不知道自己會寫多少期「年輕人必讀」,甚至也不知道下一期的「美景梁辰」是否還是「年輕人必讀」系列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這段「賈伯斯在史丹福大學的演講」視頻,是在YTL的職業生涯甚至整個人生經歷當中,讓他難以忘懷的一個重要時刻。 觀看完視頻,我們再來複習一下。 賈伯斯在這段演講中,講述了三個自己的人生故事。
  • 選擇阿伯丁大學的十個理由
    編者按:阿伯丁大學建於1495年,是英國第五所古老的大學,經過幾個世紀的發展,現在的阿伯丁大學是一所非常國際化的大學,在教學和醫學研究、人文學科和自然科學上處於世界最前沿,同時以它的教學和研究質量享譽世界!下面是一位曾在阿伯丁大學就讀的留學生描述他當時選擇阿伯丁大學的十大理由,供大家參考。
  • 12星座初入大學必讀手冊
    12星座初入大學必讀手冊很多剛進校門大學生,一想到要參加社團,報名活動之類的,都想做個不一樣的自己,結果現在寢室待的時間長,看過一些關於寢室關係不好的,甚至拔刀相見的,也看過評論說寢室裡,因為一個人,討厭一個省之類的偏激言語。
  • 準大一新生們,大學必讀書單
    附上我的祝福神器大學生必讀之書單以下是正文一、國外頂尖大學推薦的書目美國頂尖大學生們的十大必讀書目小心野雞版大學排名,玩轉排名的正確方法!答家長問:讀口腔醫學專業,做不了醫生?真的假的?答家長問:簡單方法,區別學科與專業的區別答家長問:軟體工程專業,學費為什麼貴?【實操方法】文科生能報什麼專業,一招就明白!
  • 高中生:讀大學排行前十的理由,童鞋你佔了幾條?
    高中生:讀大學排行前十的理由,童鞋你佔了幾條?大學!很多人認為它是讀書的終點;也有很多人認為它是學習的起點。不過這暫時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我們是否還記得當初為何要讀大學?接下來咱們看看這十大理由是否能讓你想起以往的經歷:1、都說大學是學生的天堂,我就想去過過這天堂般的日子是什麼感覺。
  • 從放牛娃到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稱大學畢業證書沒用了!
    李書福向來以敢說著稱,有什麼說什麼,言語犀利,沒用兜兜轉轉,沒用含糊其辭。在前天吉利學院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上,吉利集團董事長李書福直言,現在大學畢業證書沒有用,李書福為何會說出這樣的話?都說每個人的話,都有個人的風格,無疑和自己的人生經歷有關。
  • 這23本「硬書」大一新生必讀,浙大城市學院校長羅衛東首次開書單
    指望一個大學新生在一學年裡看完這二十幾本書,這個是不現實的。不過,我希望最好在兩年之內讀完。事實上,只要處在標準的勤奮狀態,一年讀完十幾本是完全做得到的。從閱讀的策略性來看,我建議權衡必讀係數與難度係數,先從必讀係數最高而難度係數最低的那些書籍開始閱讀。
  • 這23本「硬書」大一新生必讀,浙大城市學院校長羅衛東首次開書單
    他長期在浙江大學工作,在經濟學領域建樹很深。從2009年起,他曾長期任浙江大學副校長,兼任光華法學院院長等。今年4月起,他卸任浙江大學副校長,就任浙大城市學院轉制後首任校長。指望一個大學新生在一學年裡看完這二十幾本書,這個是不現實的。不過,我希望最好在兩年之內讀完。事實上,只要處在標準的勤奮狀態,一年讀完十幾本是完全做得到的。從閱讀的策略性來看,我建議權衡必讀係數與難度係數,先從必讀係數最高而難度係數最低的那些書籍開始閱讀。傳記則可以和其他的輪換著讀,可以作為閱讀思想類作品的調劑,相互促進。
  • 好書推薦 | 三至四年級學生必讀書單
    三年級的小朋友處於貪玩的高峰,好動、好惹事!在這個年齡段,他們的表現欲和夥伴意識極強,這意味著孩子們漸漸地步入了「少年期」!在這個「叛逆」的節骨眼上,家長老師的苦口婆心或許還真不如一本好書的引導力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