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記】
聊城市院未檢部門自2017年1月成立以來,奮勇作為、敢為人先,創新開展未檢工作,實現了「捕訴監防幫」五位一體工作格局,建成啟用了山東省人民檢察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聊城),少年司法理念日臻完善,年終考核位列全省第一,成為了聊城檢察工作的新亮點。2018年是水城未檢工作的飛躍之年,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王欽傑檢察長在全市檢察長會上提出了「要做大做優未成年人檢察新興業務,將未成年人檢察打造成檢察工作的朝陽事業和新的增長點,為聊城未檢工作指明了方向——
練就「五項全能」,勇攬未檢「瓷器活」!
水城未檢人常用「瓷器活」這個詞來形容自己的工作——因為這項關乎孩子,更關乎夢想!是她們心中神聖的朝陽事業!
因此,「沒有金剛鑽,何攬瓷器活?!」就自然而然成了水城未檢掌門人郭玉紅的「口頭禪」。這個「金剛鑽」,就是未檢人淬火成鋼的「五項全能」——5月16日到18日,正是瞄準未檢工作「精準『捕』、紮實『訴』、全面『監』、深入『防』、真正『幫』」五項全能,帶著需求、帶著問題、帶著目標,全市檢察機關未檢業務培訓班暨首屆未檢業務競賽明金開鑼了,這既是對水城未檢人履職能力的一次大檢閱,又是水城未檢人迎著朝陽再出發的一次大砥礪,更考驗著聊城未檢人新時代如何擔當的答覆能力——
答覆一:
案件怎麼辦,考試就怎麼考!
「要把精益求精、優中樹優的理念貫穿在工作中,把政治基礎打牢、把檢察隊伍帶精、把法律監督做實、把精品工程做強、把聊檢品牌做優。」這是水城檢察人精品塑檢的理念,也是水城未檢人做優這份「瓷器活」的答覆底氣。
雖是首屆未檢業務競賽,但標準卻是「高精尖」——全程採用全國未成年人檢察業務競賽模式,所有內容全部緊貼未檢辦案實務,分為業務筆試、未檢實務、業務答辯三個部分,重點考察幹警解決未檢工作實際問題和辦理未成年人檢察案件的能力,以及對未檢工作及相關未成年人保護問題的認識和思考。
5月16日,這一天筆試,「海量」的考題讓考試持續到了晚上七點半,選手們一邊吃包子一邊寫文書,場景勵志而感人。這種「苦」對他們來說,卻如食甘貽——
答覆二:
精品怎麼鑄,培訓就怎麼訓!
打鐵先要自身硬,從技不如人到技藝過人,必須歷經鍛打和淬火。
未檢的特點是涵蓋偵監、公訴、預防、民行、執檢等多項業務內容,還包括心理、教育、社會工作等相關領域的知識,未檢人可以說都要修煉成為「全能戰士」才能完成目標——
聽課
「難嗎?難就對了,容易的話還要我們幹嘛。
「我們的未檢人不僅要當多面手,而且要成為多面高手!」市院未檢辦主任郭玉紅如是叮嚀。
為此,此次培訓班邀請的了「全國公訴標兵」,以及各條線業務「高手」進行了全能「轟炸」——涵蓋了涉未刑事執行檢察業務探討、公訴案件證據的審查判斷、涉未控申檢察業務探討、涉未民行基本法律知識等方面的知識點。
未檢人認真聽講,積極提問,每個學員都根據自己創精品的「小算盤」追著老師們請教,氣氛非常熱烈。
精品工作需要精品人,精品事業需要精品心!
答覆三:
初心在哪裡,足跡就在哪裡!
未檢人的初心就是「加強未成年人的司法保護!」
牢記這初心、這神聖的使命,5月18日,練兵活動進入到高潮,11名參賽選手一一走上講臺,在短短十分鐘的時間裡,面對七位評委 「刁鑽」的問題,闖關比拼——比定分止爭和釋法說理能力,比處理複雜敏感案件能力和臨場應變能力,比未成年雙向全面保護能力……這對他們來說,是一次醍醐灌頂的歷練——
市院李優明說出自己的感悟
「未檢業務點多面廣線長,業務複雜,平常案子辦的少,業務知識掌握的也不牢靠,這次真的是認識到自己的不足了。」
「這次收穫太大了,幾位老師講的內容給我們平常的業務提供了新思路,真是大智慧啊!可以說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摘蘋果了!」榮獲未檢業務標兵、臨清市院的「大白哥哥」肖雲光說。
短短三天的時間不長,對水城未檢人來說卻是一次思想上的跋涉、實踐上的奔跑,初心的足跡赫赫然!經過激烈角逐,競賽評選出全市檢察機關未檢業務標兵兩名、業務能手兩名、優秀文書和最佳辯手各一名。
頒獎現場,市院專職檢委蔣文利對培訓練兵給予殷切期望:「要以業務競賽的形式為抓手,以創精品工作、辦精品案件為目標,樹立長遠眼光,紮實做優未檢工作,展現水城未檢人的時代英姿!」
競賽剛剛結束,風帆卻已張開,水城未檢人邁開大步,迎著朝陽,再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