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開學季的第一天,望江縣人民檢察院受聘為縣第二中學法治副校長的劉竹平,當日晚7時許,為800餘名新入校高一學生上了一堂《美好人生,法治同行 》主題法治講座,拉開了新學年法治課堂的帷幕。
檢校共建,法治副校長撐起一片藍天
2011年初,該院針對全縣學校法治教育存在的短板,通過實地走訪調研,認為創新未檢工作方式勢在必行。為此,主動與縣教育主管部門溝通,就加強未成年在校學生法治教育、思想道德建設需強強聯手、合作共贏,達成共識並得到積極回應。當年6月,檢、教雙方共同商籤意見,決定在全縣教育系統建立中小學校法治宣傳教育聯繫協作機制。明確目標任務、工作職責、聯席會議制度以及安排12名檢察人員受聘擔任十二所中小學校法治副校長,預防未成年人學生違法犯罪。在實踐運行過程中,該做法獲得學校師生普遍好評,特別受到學生家長的熱議點讚,市縣關工委也給予充分關注。
正因為這樣,此後2014年、2018年又對受聘檢察人員和學校進行了調整,將學歷更高、法律專業知識更強的青年幹警充實到那些底子相對較差、法治教育相對薄弱的學校任法治副校長,加以鍛鍊培養。2018年底,檢察長又受聘擔任高士鎮初級中學法治副校長。今年8月,該院5名班子成員再次受聘擔任五所學校法治副校長,至此共有18名幹警擔任十八所學校法治副校長。為強化法治副校長工作的領導,更好地發揮法治副校長的作用,該院與縣教育局聯合成立法治副校長領導小組和辦公室,定期召開會議,及時通報情況,總結經驗,該機制逐步常態化、制度化。
法治宣講,「走出去」的腳步未曾停歇
法治副校長進學校進班級開展法治活動受到師生青睞。每年的九月初,是法治副校長最忙碌的一個月。此時,正是初、高中新生入學之際,該院及時組織開學法治宣講第一課,受聘法治副校長履行職責,第一時間分赴到各自學校班級開展法治類活動,針對不同年齡段未成年學生的特點、學校實際,以展板、競猜、視頻、講座、徵文、宣傳畫、橫幅籤名等多種形式,開展寓教於樂的法治教育,使學生們真正體會、理解懂得法就在身邊、就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據不完全統計,十年來,舉辦各類法治講座近150餘場次,約3萬多人次中小學生接受法治教育,創建「零」違法犯罪學校越來越多。
該院還連續十多年與縣關工委、法院、教育局在校園內舉辦10多場次青少年模擬法庭活動,通過「模擬法庭」的表現形式,用身邊的案例警示教育廣大中小學生進一步學法、知法、懂法,不斷增強學生們的遵紀守法意識。同時打破常規、不拘形式,與縣關工委、教育局聯合主辦了全縣中學生法律法規知識競賽;與3所結對共建學校共同開展「關愛明天,普法先行」工作,均受到社會、學校和家長的肯定。今年8月,該院又在民辦文凱中學試點設立莫雄檢察官工作室,每月利用2-3天工作時間,檢察官駐校,與學生同吃同學,近距離了解掌握學生思想動態和學校周邊治安環境,及時提出開展治安秩序整治工作意見建議。
以法護航,「請進來」的熱情一如既往
既要走出門還要請進來,讓更多的學生感知心靈的洗滌。該院2018年建設了佔地近150平米的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和未成年人觀護基地,既有專門的未檢檢察官指導,還聘請了專業的心理諮詢師,並開設了詢(訊)問室、宣告訓誡室、心理疏導室、多功能展示大廳等場所,設施基本健全。自建成開放以來,接待學生2000餘人次,在一次次體驗中,感受到檢察機關真情實意,呵護友愛。
每逢六一兒童節,該院積極組織開展「檢察開放日」等活動,邀請部門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教育局等部門以及學校老師走進檢察機關,共同探討未成年人保護措施和對策。並將中小學學生群體作為重點人群,邀請參觀檢察機關辦案場所,身臨其境體驗檢察官工作、生活、辦案場景等,使學生們進一步認同法治教育既有震懾力更有親和力。
攜手「童」行,人性化關懷彰顯司法溫情
在涉及未檢辦案中,成立專門的未檢辦案組和未檢檢察官,多方關注「特殊在校未成年人」的成長、經歷及心路軌跡,貫徹「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針,對主觀惡性不大、罪行較輕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作不予起訴決定。並建立幫教小組,定期回訪、促其轉化,給予人性化關懷。實行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出臺《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實施辦法》,保護未成年人的權益,有利於未成年犯更好地回歸社會,最大限度地降低刑罰對未成年人成長的不利影響。該院工會、共青團、婦委會積極協助未檢工作,從家庭、學校、社會以及司法等多方面幹預,強化預防功能,通過定期、不定期「大手拉小手」、「檢察官媽媽」等親情活動,為未成年人特別是農村留守在校未成年學生解決家庭教育、心理健康、社會保護等方面存在的問題。
一切為了孩子,這是望江檢察未檢的情懷。望檢人積極奉獻愛心,為留守未成年人及在校學生撐起一面面「救濟傘」。該院持續做好「關工助學」工作,院關工委主動為農村貧困學生特別是貧困留守在校未成年人給予關心關愛,採取「一對一」結對幫扶、與縣教育局聯合捐資助學及司法救助等多內容多層次多領域,先後在十多所中小學校捐款捐物。據不完全統計,每年為中小學生捐款、捐物價值超2萬多元,受資助的學生有的現已初中、高中、大學畢業,有的參加工作後,能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回饋社會、報答同樣貧困的未成年人群體。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未檢課堂,不僅僅是教育引導,也是黑暗中的一盞盞指路明燈,點亮了未成年學生走好走穩人生的第一步。同時,中華傳統美德的大愛無疆,其硬核就是用「愛心」去資助、去滋潤每一個需要關愛幫助的未成年人,這就是未成年人檢察工作的初心使命。該院正是以此為追求,孜孜不倦,忠實履行。黨組書記、檢察長李志勤心系未成年人,心系未檢工作,不僅對關工工作給予重視關懷,還提出只要是關心下一代工作需要,要人出人,要錢給錢,盡最大力量、盡最大努力做好各項保障工作。正因為有領導的高度重視支持,有一代一代檢察人的傳承,該院未檢之花,開得如此絢麗奪目,先後獲評省級「優秀青少年維權崗」、省級「青年文明號」、縣級「五好」關工委。「12名檢察官擔任十二所學校法治副校長工作」被省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評為第七屆全省未成年人保護「十大」事件,特別是去年6月,該院又被共青團中央授予全國「青年文明號」榮譽,受到表彰。
漫漫未檢之路,望檢人還在不停的奮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