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擬推動我國繁體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圖)

2020-12-16 搜狐網
曾志朗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撰稿人韋博報導,臺「行政院長」劉兆玄已決定推動繁體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據臺灣《聯合報》18日消息,臺「行政院」預定將在過完農曆年後,成立「產官學推動小組」,聯合全世界重要大學展開聯署,並希望能在四年內達成目標。

  報導稱,臺「行政院長」核心幕僚還透露一段小秘密,劉兆玄曾在大陸參觀一個博物館,一旁的洋人很驚訝劉兆玄竟能把古書的文字一字一句念出來。這位洋人說,這不是兩三千年前的文字嗎?劉兆玄表示,這就是繁體字的重要了,這是保存了兩三千年的活化石。

  負責此項目的「政務委員」曾志朗也說,他曾在英國看到牛津大學的出版物,漢字是以繁體字書寫的,令他非常感動,他返臺後告訴劉兆玄,讓繁體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可以讓人感動的一件事。

  雖然大陸目前實施簡體字,曾志朗表示,大陸知名大學仍可做為爭取聯署的對象,因為這與意識形態沒關,這是中國老祖宗的遺產。曾志朗表示,在推動策略上,「行政院」選擇爭取世界重要大學的聯署,頗為可行,過完農曆年就可以來做。

  (來源:環球時報)

    更多精彩 請點擊環球網

(責任編輯:陳天晗)

相關焦點

  • 馬英九:臺灣要積極推動繁體字
    馬英九:臺灣要積極推動繁體字 時間:2009-08-14 15:59   來源:人民網   人民網6月30日電 馬英九日前參訪日星鑄字行活版字體復刻計劃,強調支持繁體漢字是「一路走來、一往情深」。
  • 臺灣申遺繁體字 大陸民眾:比讓韓國搶先好(圖)
    曾志朗  環球時報駐臺北特約撰稿人周先報導:臺灣「政務委員」曾志朗計劃要為繁體中文申遺,臺灣《聯合報》報導稱,大陸部分民眾表示支持,認為繁體中文完整傳承中國文化的文明與歷史,而且深具美感,非簡體中文所能相比
  • 臺灣擬4年完成繁體字申遺 學者稱應以漢字申遺
    「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根,知曉繁體字,就是知曉中國漢字的由來、中國文化的由來。」21位政協委員在今年初曾聯名遞交一份關於《小學增設繁體字教育的提案》。而在歲末,臺灣地區行政當局已決定推動繁體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 臺灣推繁體字列世界文化遺產 爭取全球大學聯署
    臺海網12月18日訊 「行政院長」劉兆玄已決定推動繁體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行政院」預定在過完農曆年後,成立「產官學推動小組」,聯合全世界重要大學展開連署,希望能在四年內達成目標。「行政院」將在最快時間內,完成推動繁體字的說帖,讓世界重要大學了解繁體字的重要。
  • 中國再添2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至此我國42個項目列入非遺名錄
    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 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最重要的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
    日前,2020年中國世界文化遺產年會暨世界文化遺產城市市長論壇在杭州餘杭良渚古城遺址召開。會上,國家文物局局長劉玉珠表示,世界文化遺產是我國最重要的文化地標和精神標識,是建設文化強國、促進文明交流互鑑、突顯文化自信的珍貴資源。
  • 香港文匯報:繁體字申遺,不可能的任務
    中新網2月3日電 香港《文匯報》3日刊文認為,對於臺海兩岸來說,「繁體字」正名為「正體字」,再到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申遺」,設想很美妙,卻可惜是不可能的任務。   文章摘錄如下:    不久前,繁體字在臺灣的媒體上扮演了一回主角。據報導,臺灣當局計劃將繁體中文字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並期望四年內達成目標。
  • 馬:看到稱「正體漢字」為「繁體字」就煩
    臺海網12月26日訊 馬英九今天上午出席第九屆世界華語文教學研討會開幕典禮時表示,語文決定文化,文化決定民族,為了保存世界上最優美、歷史最悠久的文字,他已責成「行政院政務委員」曾志朗推動由請「正體漢字」列為聯合國世界遺產。馬英九還開玩笑說,每天打開電腦windows,看到「繁體字」就很煩。
  • 「太極拳」「送王船」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以下簡稱「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2020年12月14日至19日在線上召開。本屆常會共評審57個國家申報的50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北京時間12月17日晚,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以下簡稱「送王船」)兩個項目,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至此,我國共有42個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冊),居世界第一。
  • 【世遺】中國土司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圖為唐崖土司城石牌坊。石牌坊是全石仿木結構,亭閣式鬥拱建築,飛簷翹角。中國網圖片庫 李維君 攝2015年7月4日消息,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三十九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申報的「中國土司遺產」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土司遺產」包括湖南永順老司城遺址、貴州播州海龍屯遺址、湖北唐崖土司城遺址。
  • 我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居世界第一!
    12月17日,我國單獨申報的"太極拳",我國與馬來西亞聯合申報的"送王船——有關人與海洋可持續聯繫的儀式及相關實踐"兩個項目,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評審通過,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 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香港臺灣都在使用,我們要恢復繁體字嗎
    當今漢字有兩個版本,繁體字與簡化字,繁體字是中國文化的精粹,香港臺灣都在使用。我倡導寫簡識繁,這就是書寫用簡體字,但你要具有認識繁體字的能力。理解中國文字歷史的傳承和沿革。現在反對簡化字,恢復繁體字是歷史倒退,沒有出路的。
  • 長崎的教會群等被日本政府推薦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中國網9月18日訊據日本NHK網站9月17日報導,政府指出將由長崎縣的國寶——大浦天主教堂組成的「長崎的教會群和基督教相關遺產」以及東京國立西洋美術館,以後年登記世界文化遺產為目標,最終決定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推薦報告書。
  • 走進世界文化遺產 傳承文明對話 臺灣博拿大佛塔茶會
    一、茶會背景:近日,在訪問尼泊爾期間,就民族文化和宗教文化進行了友好交流。近年來,我國宗教文化不斷得到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長足進展。為促進宗教文化交流,維護社會和諧,特舉辦本次臺灣博拿大佛塔茶會活動。
  • 什麼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我國已上榜23處
    至此,我國的世界灌溉工程遺產達到23處,成為擁有遺產工程類型最豐富、分布範圍最廣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國家。很多人會好奇,聽說過世界文化遺產、世界自然遺產,那什麼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呢?除了最新加入的四處,中國還有哪些水利工程被列入了榜單? 世界灌溉工程遺產有怎樣的意義呢?什麼是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
  • 中國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堅定擁護者和積極推動者...
    」兩個項目於17日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教科文組織官員高度評價中國申遺成功,稱讚中國是《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的堅定擁護者和積極推動者。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5屆常會於14日至19日在線上舉行。本屆會議審議通過了3個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和29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太極拳」「送王船」申遺成功。
  • 中國美食被韓國申遺成功,被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
    泡菜歷史悠久,飲食豐富多彩的我們卻讓韓國泡菜申遺成功,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委員會正式將韓國"醃製越冬泡菜文化"列入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發展到唐宋時期,我國經濟等各方面大進步,對吃的東西要求也變高了,於是醬漬、醋漬,糖漬等五花八門的泡菜品種出現了,大大推動了泡菜的發展。
  • 浙江杭州將打造世界遺產群落 展現東方文化特色
    陸健 攝   中新網杭州4月9日電(記者 方堃)「杭州將發揮大運河、西湖兩大世界遺產綜合效應,爭取良渚古城遺址申遺成功,推動南宋皇城等申遺工作,打造世界遺產群落。」9日,浙江省杭州市代市長徐立毅在浙江省杭州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定調杭州將打造「世界遺產群落」。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公基備考:世界遺產城市組織,我國城市有幾個?
    蘇州   2018年初,蘇州成為世界遺產城市組織正式會員城市,也是我國第一個加入世界遺產城市組織的城市。   蘇州共有2項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和6項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世界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蘇州古典園林(9個園林)和中國大運河蘇州段(4個河道和7個景點),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別是中國崑曲、中國古琴、宋錦、緙絲、蘇州端午和蘇州香山幫。
  • 帕斯帕提那寺,是尼泊爾最大的教神廟,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如今,這座廣場依然是老城區的中心,也是加德滿都輝煌的世界文化遺產。尼泊爾一共有三個杜巴廣場,其中一個就在巴克塔普爾的巴德崗. 在這三個皇宮廣場裡,巴德崗的杜巴廣場最為寬闊,這裡有許多獨具特色的馬拉王朝的宮殿、廟宇、佛塔、雕像,所以這裡又被稱作露天博物館,而55窗宮是這裡最精美的建築。帕斯帕提那寺位於泰米爾區以東約5公裡的環城公路邊、巴格馬蒂河的西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