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電是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過去40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中國彩電市場也取得了蓬勃的發展。到2016年,中國彩電銷量登頂全球第一。而到2019年,在全球彩電品牌銷量排行榜前六名中,中國更是佔據了四席,領跑全球。
不過,在中國品牌高歌猛進之時,國內市場也逐漸出現飽和,進入到了存量市場。近幾年,更是出現了下滑趨勢,奧維雲網(AVC)數據顯示,2017年彩電零售量下降6.6%,2018年微增0.5%,2019年再次下降2.0%。然而,2020年伊始,疫情黑天鵝襲來,更是將彩電市場推入寒冬,一季度零售量規模為995萬臺,同比下降20.1%;零售額規模238億元,同比下降33.9%。
面對彩電市場的持續低迷,不少人認為是因為電腦、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普及,導致電視逐漸被拋棄。可現實真的是這樣嗎?一項數據可以顛覆這種想法。一季度雷射電視銷量同比上漲92.13%,銷售額同比上漲54.53%,1-4月,銷量同比增長102.83%。在疫情衝擊下,依然逆勢大漲,這說明不是需求沒了,而是消費在升級。
雷射電視銷量的增長,也帶動了海信電視整體銷量的增長。中怡康第22周監測數據顯示,海信電視表摘得線下線上雙料冠軍,零售額佔比達到23.5%,比2019年的21.09%提升2.41%, 穩居行業第一。
公開資料顯示,海信在2007年率先開始了雷射顯示技術的研發,歷經7年,在2014年推出了行業首臺雷射電視,立即引爆市場。過去5年,彩電市場持續走低,但雷射電視卻逆勢而行,複合增長率達到了281%,直接打破了彩電市場的格局。
雷射電視之所以這麼受歡迎,核心在於抓住了消費者痛點,切中了用戶的需求。其中,最大的優勢就是護眼。據了解,雷射電視比液晶電視更護眼,護眼效果甚至優於紙質書20%。中國是世界近視率最高的國家,特別是青少年群體。為此,家長們在選購電視時,都會把護眼功能作為最重要的考慮因素之一。自2020年疫情發生以來,隨著網課的增多,大屏護眼的雷射電視也悄然走紅。
此外,雷射電視具有超強的色彩表現力,被稱為有史以來最完美的還原。還有就是特別節能,功耗只有液晶電視的1/2到1/3之間。當然,雷射電視受到年輕人歡迎,在於其大屏所帶來的視聽體驗,那種「音畫合一」的效果,有很好的家庭影院的臨場感,一家人其樂融融,溫馨無比。
據海信視像科技總裁於芝濤透露,因為健康護眼的特點,雷射電視在疫情期間賣得特別好。也由此,雷射電視受到了央視的支持和肯定。先是央視《經濟信息聯播》播出「品牌強國行動」系列報導,對海信集團進行了專題報導。緊接著,國美攜手央視網聯合推出「人人愛上中國造」超級直播專場,雷射電視C位出道。而在 6月12日和13日,海信雷射電視重磅登陸央視品牌行動,再次獲得肯定。
如今,彩電市場新技術層出不窮,智慧屏、AI、社交、8K、QLED、OLED……不勝枚舉,但「大屏」才是撬動彩電消費的關鍵需求點,這與疫情之下,大屏消費品逆勢增長的數據高度吻合。一季度彩電市場「量額齊跌」,但65英寸產品還略有提升,而70/75/86英寸的市場銷量更是出現了翻番式增長,到4月份,65吋的零售額佔比31.44%,超過55吋的29.5%,而75英寸的零售額佔比也超過10%,這就說明「大屏」正成為主流需求。
在大屏市場,雷射電視無疑佔據了主導優勢,在5年前,中國80寸以上電視的高端市場,被索尼等國外品牌佔領,沒有中國品牌的身影。如今,雷射電視在80寸以上大屏市場份額佔比近40%,穩居第一。
據了解,海信雷射電視尺寸已經實現從75吋到150吋的覆蓋,而海信在整體雷射電視市場上的份額佔比超過85%,成為最大的贏家,地位無可撼動。在今年4月份,海信雷射電視的佔比也達到3.25%,在所有電視品牌中排名前10。
縱觀彩電發展歷史,技術在不斷更新,屏幕尺寸也在不斷擴大。CRT取代了黑白電視,而液晶取代了CRT,如今,雷射電視又來了。液晶取代CRT的原因是37/42英寸產品走上歷史舞臺,而現在,大屏的雷射電視勢如破竹。
作為中國彩電市場老大,海信這次推出的雷射顯示技術,完全是獨立自主研發,可以說是徹底結束了中國品牌被牽著鼻子走的命運,為中國品牌贏得了全球話語權。
這一次,中國品牌崛起,不再靠價格戰,而是以技術引領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