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醫科大學碩士生以第一作者身份醫學頂刊NEJM發表論文

2020-12-09 中國生物技術網

2020年9月17日,寧夏醫科大學王振海教授團隊與中國疾控中心病毒病預防控制研究所王環宇教授團隊等合作,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NEJM)( IF=75)通訊欄目發表了題為:Guillain–Barré Syndrome Associated with JEV Infection研究論文。

該論文報導了2018年夏天寧夏北部確診的161例乙型腦炎病毒(JEV)感染者中,發現47例吉蘭-巴雷症候群

本文第一作者為今年畢業於寧夏醫科大學的神經內科碩士研究生王國瑋

寧夏醫科大學位於銀川市。是國家教育部、衛健委和寧夏回族自治區共建的地方醫科大學。學校前身是1958年建立的寧夏醫學院。1962年改稱寧夏大學醫學系。1972年,上海鐵道醫學院搬遷至銀川,與寧夏大學醫學系合併,重建寧夏醫學院。2008年8月,學校更名為寧夏醫科大學。2014年,寧夏師範學院醫學院併入寧夏醫科大學2010年2月成為立項建設的新增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013年成為第一批臨床醫學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高校,「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 。

吉蘭-巴雷症候群

Guillain-Barre syndrome,GBS

是以周圍神經和神經根的脫髓鞘病變及小血管炎性細胞浸潤為病理特點的自身免疫性周圍神經病,臨床表現為急性對稱性弛緩性肢體癱瘓。之前有報導表明,寨卡病毒新冠病毒EB病毒等感染與吉蘭-巴雷症候群相關。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報導,雖然大多數吉蘭-巴雷症候群患者可痊癒,但重症可能導致癱瘓甚至危及生命。

乙型腦炎病毒(JEV)

乙型腦炎是是許多亞洲國家的病毒性腦炎爆發的主要原因,乙型腦炎病毒(JEV)是一種與登革熱、黃熱病和西尼羅河病毒有關的黃病毒,病毒存在於蚊子、豬和/或水鳥之間的傳播圈,當被受感染的蚊子叮咬時人類也就感染了。這種疾病主要見於農村和城郊地區。大多數乙腦病毒感染呈現輕微症狀(發燒和頭痛)或無明顯症狀,但每 200 例感染病例中大約會有一例出現急性高燒、頭痛、頸部僵硬、定向障礙、昏迷、癲癇、痙攣性癱瘓和死亡等嚴重的疾病症狀。出現這些疾病症狀的患者,其病死率可高達 30%;20-30% 的存活者將出現永久性的神經後遺症。

研究報告了來自大量感染乙型腦炎病毒(JEV)的吉蘭-巴雷症候群的患者的數據。JEV是一種通過蚊子傳播的單鏈RNA病毒。在1940年,中國報導了第一例乙型腦炎。

乙型腦炎感染風險區主要在亞洲部分地區,包括中國、印度、東南亞、日本、韓國,以及澳大利亞少數地區。

2003年至2018年,中國共報告了51013例乙型腦炎病例,其中173例發生在寧夏。在2018年7月至2018年9月期間,最大的乙型腦炎感染暴發發生在寧夏北部地區,在此次暴發中觀察到吉蘭-巴雷症候群聚集性病例。

在該地區發現的289名疑似乙型腦炎病毒感染病例中,通過病毒分離和免疫測定法在血液和腦脊液樣本中確診了161名乙型腦炎病毒感染患者,這些患者接受了電生理和臨床評估。

這161名乙型腦炎病毒感染患者中,有47例感染患者的肌電圖結果與吉蘭-巴雷症候群相符

其中38例(81%)患者的腦脊液樣本中觀察到白蛋白-細胞分離現象。4例(9%)急性炎性脫髓鞘多神經病、22例(47%)急性運動軸突性神經病、18例(38%)急性運動感覺軸突性神經病、3例(6%)急性感覺神經病。

這些患者在吉蘭-巴雷症候群發病之前曾有與JEV感染相吻合的症狀,並且他們符合吉蘭-巴雷症候群的Brighton診斷標準。

通過全基因測序將從一名患者的腦脊液樣本中分離出的病毒株鑑定為乙型腦炎病毒(JEV)基因型Ib。

在症狀發作後的兩周內,共有28例患者(60%)接受了靜脈免疫球蛋白治療。治療1周後,其中15例(54%)的症狀和體徵在臨床上有明顯改善。

2019年7月,17名患者在出院接受了8個月時間隨訪。在這些患者中,有47%的患者(8人)肢體部分無力,23%的患者(4人)肢體肌肉萎縮,還有29%的患者(5人)尿失禁

儘管已有研究報告了與寨卡病毒感染有關的吉蘭-巴雷綜合症,但很少有乙型腦炎病毒(JEV)感染後發生吉蘭-巴雷症候群的病例。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觀察到了乙型腦炎病毒(JEV)感染與吉蘭-巴雷症候群的因果關係,從乙型腦炎病毒(JEV)感染到吉蘭-巴雷症候群發生的短暫潛伏期(中位數為5天)支持二者之間的因果關係。

總的來說,這項研究通過對局部地區短期內突然暴發的乙型腦炎病毒(JEV)感染的觀察和隨訪,為乙型腦炎病毒(JEV)感染與吉蘭-巴雷症候群之間的關係提供了證據。

論文連結: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c1916977?query=featured_home

https://www.who.int/immunization/diseases/japanese_encephalitis/zh/

來源:生物世界

相關焦點

  • 西南醫科大學大一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
    就在昨天,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系大一本科生,發表新冠病毒相關SCI論文。此時的你是否還沉浸在既生美食,何生脂肪,感慨於,床以外的地方都是遠方……那些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努力,快跟著小編來看看吧~近日,西南醫科大學兒科學系2019級本科學生佘佳桐同學,在兒科學系劉文君教授指導下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知名期刊
  • 引起爭議的神童:15 歲一作發表 NEJM,但通訊作者是其父親……
    Khairy 已經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NEJM上發表題為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Resterilized Pacemakers and Defibrillators的研究論文。 了解到作者打破了NEJM發文者的年齡記錄,筆者的心裡鋪滿了檸檬。
  • 溫州醫科大學首次以第一單位在國際頂級期刊Nature發表論文
    klotho-FGFR-FGF23-HS對稱的四元複合物模型(圖片來自nature, doi:10.1038/nature25451)  溫州網1月21日訊(溫婉) 近日,溫州醫科大學藥學院李校堃教授團隊與美國紐約大學醫學中心研究人員解析出一種被稱作
  • 中山大學這位本科畢業生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MICCAI論文!
    日前,中山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2016級大四本科生郭宜鋒同學,以第一作者身份撰寫的論文被 MICCAI 2020接受。MICCAI是醫學圖像分析領域國際公認的最具影響力的學術會議,本科生以一作身份在國際頂會發表論文十分難得。
  • 祝賀:西南醫科大學一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發表論文!
    劉芯西南醫科大學2015級臨床醫學醫學專業本科生。在校期間,她負責、參與了多項校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計劃項目,多次獲得瀘州老窖獎學金、甲等獎學金,以及學校「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榮譽稱號。劉芯在SCI上發表的學術論文今年,她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期刊「Infection and Drug Resistance」上發表題為「Diversity and frequency of resistance and virulence genes in blaKPC and blaNDM
  • PNAS揭示論文發表「潛規則」:現在不發頂刊,以後只會更難
    本次研究分析了 1960 到 2012 年間的 610 萬篇論文,覆蓋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和醫學領域的 386 種期刊,並將末位作者分為三類:新 PI(new PIs),指從未以任何身份在該期刊發表論文的作者;有經驗 PI(chaperoned PIs),
  • 復旦大學研究生院醫學分院(原上海醫科大學研究生院)
    二、同等學力者報考除符合教育部有關條件外,同時須具備下列條件:  1.獲CET四級證書;   2.政治思想表現好,業務優秀,近三年以第一作者在國家級雜誌上發表論文或已成為單位的業務 骨幹(需有詳盡的推薦材料);  3.報名時須出具大學本科課程學習成績單原件; 4.複試時必須加 考兩門大學本科課程。
  • 2020年高校SCI頂刊論文排行榜,浙江大學第一,學科分布情況解析
    2020年SCI頂刊論文排行榜科技部最新的政策,將不再唯SCI科研論文數量,鼓勵國內的科研人員努力發表高水平的科研論文,並且對條例進行解釋,今後「非三高」科研論文不得報銷,何為三高論文?由於每個學科和科研單位都有一定的差異性,因此「三高」論文由各自高校和科研機構的學術委員會來決定,然而對於SCI頂尖綜合期刊的《nature》和《sciece》來說,不論是哪一個學科和科研單位都會是頂級期刊,在2000年左右,中國大陸所有科研機構每年一共僅能發表1~2篇NS主刊論文,隨著中國經濟科技的進步,每年最少1篇NS主刊論文是中國頂尖高校和科研機構的最低標配,一份有軟科統計的2020年中國內地高校
  • 同濟學者:4點理由反對「頂刊論文至上」
    作者 | 樊秀娣(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近日,自然指數公布了2019年5月1日到今年4月30日全球大學/機構學術排名。中國機構/大學成績排名連續提升。典型事例就是有高校只要學者發表「頂刊」論文,便立即校內外通報、多重獎勵,而學者獲得其他類型的同等科研成果卻並無此待遇。這導致學界中「有本事就發表『頂刊』論文,發表『頂刊』論文就代表一切」的思想觀念大行其道。發表「頂刊」論文無疑值得大加讚揚和鼓勵,但不能絕對化、唯「頂刊」論文是從。
  • 十年磨一劍,基礎科研的不易,浙江大學連續發表多篇SCI頂刊論文
    基礎科研的重大突破在科技部不唯SCI論文的大潮流下,2020年3月5日,浙江大學再次在世界頂級科技期刊《nature》發表論文,這是2020年浙江大學收穫的第五篇頂級NS主刊論文,一月份兩篇《Science》,2月份一篇《nature》一篇《
  • 潛心育人 讓公共衛生精神薪火相傳——記寧夏醫科大學教授楊惠芳
    ——題記「寧夏自治區重點學科勞動衛生與環境衛生學科帶頭人」「二級教授」「博士/碩士生導師」「寧夏醫科大學公共衛生與管理學院書記」,在楊惠芳心中,這些不僅僅是頭上的光環,更意味著責任和使命。就是這樣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和使命,讓她以積極的心態、不斷汲取知識的信念,在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事業的道路上穩健前行。
  • 同濟學者:4點理由反對「頂刊論文至上」—新聞—科學網
    作者 | 樊秀娣(同濟大學教育評估研究中心主任) 近日,自然指數公布了2019年5月1日到今年4月30日全球大學
  • ...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計算機視覺國際頂級會議ECCV2020發表論文
    理學院數學系應用數學和人工智慧研究團隊在ECCV2020上發表題為SingleImage Super-Resolution via a Holistic Attention Network論文。該論文由東北大學應用數學和人工智慧課題組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滴滴人工智慧研究院共同合作完成。
  • 2021年溫州醫科大學在職醫學博士招生簡章
    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入學考試工作已經展開,新東方在線考博頻道將為廣大2021考博考生發布轉載各博士招生單位發布的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考博專業目錄、考博參考書目、及導師聯繫方式,以下是2021年溫州醫科大學在職醫學博士招生簡章。
  • 2020寧夏高校排名,寧夏大學第一,寧夏醫科大學第二!
    寧夏回族自治區,簡稱「寧」,首府銀川。就是這樣一個「一半江南,一半荒漠」的地方,用一代代的傳承和一雙雙辛勞的手,營造著「塞北江南」的荒與綠。寧夏共轄5個地級市,分別是:銀川、石嘴山、吳忠、固原、中衛。2020寧夏高校排名,寧夏大學第一,寧夏醫科大學第二。寧夏大學,簡稱「寧大」,創建於1958年,「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綜合類公立大學。
  • 寧夏醫科大學2020年預防醫學專業第二學士學位招生簡章
    學校秉承「開放辦學、內涵發展、強化特色、注重創新」的辦學理念和「修德濟人、篤學精術」的校訓,凝心聚力,力爭一流,目前已發展成為一所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相協調,在全國同類院校中有一定影響力和知名度的高等醫學院校。二、專業簡介寧夏醫科大學預防醫學專業於1973年開始招生,是國家級特色 專業、自治區「十三五」重點專業和自治區一流專業建設點。
  • 12歲參與科研,15歲在頂級醫學期刊NEJM作為第一作者:寫文章花了我...
    Khairy等人在國際頂級醫學期刊NEJM 在線發表題為「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Resterilized Pacemakers and Defibrillators」的研究論文,該研究發現在服務不足的國家/地區,接受過重新消毒和重複使用的起搏器或除顫器的患者中,感染或設備相關死亡的發生率在2年時為2.0%,與在加拿大使用新設備的匹配對照組患者相比,發生率沒有顯著差異。
  • 寧夏醫科大學一碩士論文涉嫌抄襲同校畢業生—新聞—科學網
    近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接獲舉報,寧夏醫科大學一篇碩士研究生的學位論文涉嫌抄襲同校的一篇5年前完成的碩士學位論文。   澎湃新聞記者從中國知網下載了這兩篇碩士學位論文,分別是寧夏醫科大學臨床醫學院麻醉學專業2013屆碩士畢業生徐婷婷的《氧化槐果鹼的鎮痛作用及相關機制的研究》(以下簡稱「徐婷婷論文」)和寧夏醫學院(2008年更名為寧夏醫科大學)藥理學專業2008屆碩士畢業生周俊俊的《甘珀酸鈉苦參素包合物鎮痛作用及相關機制的研究》(以下簡稱「周俊俊論文」)。
  • 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張睿、閆曉菲購買論文學術造假被科技部通報
    9月16日,科技部網站發布《關於論文造假等違規案件查處結果的通報》,披露了九起違規案件處理結果,這些違規案件中有7起涉及購買論文問題,其中5起來自高校附屬醫院,多名涉案人員為博士生導師,承擔多項科研項目,擁有眾多頭銜。其中,中國醫科大學腫瘤醫院張睿、閆曉菲因購買論文被通報,相關責任人已被處理。
  • 這所211大學國際認可度高於很多985,碩士生就在《自然》發表論文
    導讀:這所211大學國際認可度高於很多985,碩士生就在《自然》發表論文近年來,中國高校整體進步較快,很多大學在國際上的排名都節節走高,整體上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多所大學獲得了長足的進步,比如武漢大學、中山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南大學等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