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甘肅定西9月20日電(張玉璽 史靜靜)20日,2012中國·定西馬鈴薯大會在甘肅定西召開。農業部總經濟師畢美家說,甘肅是全國馬鈴薯生產大省,定西是全國馬鈴薯集中產區之一,初步形成了產、加、銷一體化的新格局,使馬鈴薯從過去的救命薯、脫貧薯發展成為今天的致富薯,成為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第一大產業。
此次馬鈴薯大會由國家農業部和甘肅省政府主辦,農業部種植業管理司、甘肅省農牧廳、定西市政府承辦。畢美家表示,馬鈴薯是重要的兼用型農作物,在西部貧困地區和邊遠地區,馬鈴薯已經成為當地重要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目前,我國已成為馬鈴薯生產第一大國,面積和產量均居世界第一。
馬鈴薯從歐洲傳入中國距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在定西市種植也有200多年。經過長時間的生態適應性選擇,加上品種的不斷創新和換代,使馬鈴薯更加適應定西的不同自然氣候類型區,成為定西市抗禦自然災害、發展特色產業的首選作物之一。
目前,定西市馬鈴薯種植面積穩定在300萬畝以上、總產量穩定在500萬噸左右,全市馬鈴薯總產值達到38.2億元,農民從中獲益685元,約佔人均純收入的23%。定西市李家堡村的陳國方說,10年前他只種植兩三畝多的馬鈴薯,主要用於自家食用,不會外銷。從2001年開始,他家的馬鈴薯種植面積達到20畝,佔到全部耕地的80%左右。他說,像今年的每公斤一元錢計算,僅馬鈴薯一項收入就達4萬餘元。
定西市委書記楊子興說,近年來,該市堅持由量到質提升、由粗到精發展,加快馬鈴薯優質種薯繁育體系、標準化生產體系、規範化貯藏體系、精深加工體系、現代物流及市場流通體系建設,真正使定西成為全國馬鈴薯貿工農一體化示範區。
定西地處甘肅中部,全市大致分為黃土丘陵溝壑、高寒陰溼兩個自然類型區。由於特定的自然氣候和農田環境條件,定西所產馬鈴薯個大、質優、色白體圓、薯皮光滑、薯型整齊、口感醇香、乾物質含量高、耐運耐藏,是加工馬鈴薯澱粉及其製品的上好原料。
據檢測,定西馬鈴薯塊莖中乾物質含量為24.1—30.7%、澱粉含量在18.97—24.25%之間,定西馬鈴薯鮮薯及加工品又以專列形式挺進華南、華東、華中及西南等各大終端市場,鮮薯市場份額在50-80%。2011年全市馬鈴薯外銷總量160萬噸。
甘肅省委常委、副省長李建華說,馬鈴薯已發展成為甘肅省第二大糧食作物,為甘肅解決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問題做出了重大貢獻。定西已經成為全國馬鈴薯三大主產區之一、全國最大的馬鈴薯脫毒種薯繁育基地、全國重要的商品薯生產基地和種薯加工基地,正向「中國薯都」加快邁進。
據悉,當天的馬鈴薯大會共籤約項目18項,籤約資金達35.186億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