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周要聞丨贏商探盤西安SKP試營業當天 誠品書店將入駐西安
上周商業地產要聞包括:贏商探盤西安SKP試營業當天,曝光內部部分品牌;西北首家共享汽車旗艦店落地熙地港;「兒童經濟」熱潮下,看高新商圈兒童業態如何扭轉同質化僵局;品牌方面,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即將入駐古都西安,打造千年古都文化新IP;美妝品牌TOM FORD即將入駐西安SKP,五月開業在即......
-
姚晨為單向街書店求救,實體書店該怎麼撐下去?
實體書店生存現狀: 客流量銳減,現金流受損 讓我們先來看看實體書店的現狀。2月24日,在全國抗擊疫情一個多月後,單向街書店以一封「求助信」和「邀請函」,將書店業的艱難處境公之於眾。
-
實體書店只是網上書店的附屬物?
與其說這是一家實體書店,不如說是一家線下的網上書店。很難說此舉會在短期內對行業內部的經營策略產生革命性影響,但我們可以大膽假設,亞馬遜今天的做法將被更多電子書商效法,並引領未來書店的發展潮流。未來的書店不僅是倉庫和商店,更是體驗中心和展覽大廳。那麼,亞馬遜實體書店較之傳統書店,都有哪些新穎之處呢?
-
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01問卷調查及分析過程回顧1月30日,書萌通過微信公號發布了《疫情當前,書店現狀調查》的在線問卷調查後,截至2月5日早晨8:00,累計收到有效答卷1021份。與上篇分析報告《疫情之下,實體書店生存艱難—2020年春節實體書店緊急調查分析報告》發布時相比,新增了約700份問卷。
-
再造「實體書店」
再造「實體書店」——張家界「實體書店」生存與發展觀察一場大棋局,正在張家界書店行業悄悄落子:2019年1月,永定區圖書館少兒圖書館正式開放;2019年4月,市城區5家自助圖書館對市民開放;在「後疫情時期」及今後的市場變局中,我市實體書店現狀究竟如何,正發生哪些變化?新一代書店應如何重塑核心競爭力?連日來,記者採訪了我市多家實體書店,力圖從第三方角度勾勒出其生存現狀和發展模式「全景圖」。
-
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虎嗅網
她在群裡留言說:「這個指示標預示著這一年書店的光景」。也許,實體書店這幾年一路奔跑的發展勢頭將因為此次疫情的影響暫停或放緩了腳步。分析完本次的調查數據,照片中箭頭後面那句話也可以借用一下:全體實體書店注意了,前方施工,注意安全!想說的,都在這裡了。
-
實體書店試讀 網絡書店買書
昨日,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發布了《中山實體書店面臨的困境及應對建議》調查報告,根據統計,截至去年12月,不包括郵政報亭在內的中山年度核檢書店共有313家,其中只有5家達到限額以上批零標準,即屬於以銷售圖書為主要業務的大型書店,總體經營境況並不理想。
-
實體書店遭遇寒流
這個人告訴記者,自己就在南極書城搞批發,現在經營越來越不好了,原來的存書也返不回出版社了,只好當廢紙賣掉。 傳統經營難敵網絡低銷 據介紹,2007年到2009年,中國實體書店減少了10000家。僅成都一個城市,在2010年中就倒閉了129家實體書店。是什麼原因讓實體書店紛紛倒閉或是慘澹經營呢?
-
實體書店如何走進校園
本文從分析、梳理校園書店發展現狀和面臨困難著手,在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嚴格考核、整合資源和宣傳引導等方面,對今後校園書店的建設和管理進行了探討,旨在拋磚引玉,推進校園書店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校園實體書店 工作現狀 對策思考 清新時尚的設計風格,舒適優雅的閱讀環境、精心搭配的咖啡簡餐............最近一段時間,校園實體書店以新穎時尚的設計、專業精細的服務和悅目靈動的場景,在師生和家長們的朋友圈刷屏了。
-
誠品、言幾又等轉型複合經營模式 實體書店謀突圍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有關部門出臺《內蒙古自治區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千人擁有出版物發行網點數達到全國平均水平0.15個的目標,全區實體書店達到3900家。過去幾年,以單一圖書銷售模式為主的實體書店舉步維艱,眾多書店在經營壓力下紛紛創新經營模式,開始向複合式經營轉型升級,一部分特色書店由此蓬勃發展。
-
瀋陽實體書店經營現狀和未來 進駐購物中心是其出路?
書店作為商業實體,追逐利潤,在網際網路時代找到棲身之所和繼續生存下去的方式,在時代巨變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聯手合作的夥伴,長出贏利的爪牙,對當下的實體書店來說,不僅不會被指責變味,反倒變為城中潮地,吸引了各種潮人到訪。瀋陽實體書店華麗轉身,轉型蝶變後成為體驗性更強的空間環境,增加了商業的賣點和吸引力。
-
實體書店止跌企穩:鍾書閣受歡迎 方所等計劃上海開店
從寒潮走向擴張 鍾書閣二期增加的600平方米不是簡單的擴大經營,「實體書店要以書店為載體,結合讀書會、新書發布、寫作研討、藝術品展示、生活沙龍、創意集市等,成為體驗經濟模式下的文化載體。」這是鍾書閣董事長金浩的理念。 鍾書閣在兩年前的「世界讀書日」正式開業,彼時,實體書店正面臨關張寒流。
-
新開書店數量是關門書店的8倍,不被看好的實體書店怎麼就成了網紅?
2020中國書店大會上發布的《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2019中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000家,2019年中國關閉的書店有500多家,新開書店數量為關門書店數量的8倍。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長程三國對《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進行解讀時表示,2019在中國網絡綜合書店打卡大數據顯示,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過70000家,美團點評上書店打開數據顯示,2019中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000家。2019 中國關閉的書店有500多家,其中新華87家,民營129家。
-
統一超跨入實體書店 7-ELEVEN與博客來打造複合店
書店進駐零售通路成風潮,繼無印良品後,統一超也跨入實體書店,16日宣布結合旗下7-ELEVEN與博客來打造便利商店與網路書店複合店,這是臺灣首家網路書店實體化,是O2O(Online to Offline,虛擬線上對應實體線下)的閱讀概念店。
-
實體書店的春天在哪裡
實際上網紅書店鍾書閣更早一步駛進了直播帶貨的賽道。早在2月2日鍾書閣進行了淘寶直播測試。2月4日鍾書閣芮歐店進行了首場直播,店長原揚化身為主播,帶著觀眾逛無人書店。只是,原本在扶持與自救之下已經走向了上升通道的實體書店,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再次暴露了整個行業的脆弱性。經營獨立書店,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化與情懷,並沒有迎來市場的春天。這次的疫情不過是讓實體書店的「冷」變得「雪上加霜」。有人說危機也是催化劑,那是旁觀者的定語。對於實體書店經營者而言,這是一場生與死的博弈。
-
疫情還點燃了在線閱讀,實體書店將死於實體?
這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景線:實體書店自付高昂店租做網上書店的免費展廳。當然,閱讀方式的轉變也是促成現狀的關鍵要素。在線閱讀享盛宴,實體書店受饑寒從掌閱到閱文,從微信讀書到網易蝸牛讀書,各種在線閱讀軟體的興起,也是讓實體書店走向寒冬的助推器。
-
拯救實體書店 福建今年擬改造3萬平方米的城市書店
東南網陸續推出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系列視頻訪談,將代表、委員們的「北京聲音」帶給各位網友,敬請關注。 吳志明,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副總經理,多年來積極建言獻策,致力於環境保護和文化推廣,被媒體稱為「環保委員」和「文化委員」。
-
2019年西安實體書店數量位居全國第4名
為了解西安市民對實體書店的關注和使用情況,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近日對300名西安市民在2019年走進實體書店閱讀的情況進行了線上調研。調查顯示,成人去實體書店的比重達到八成以上,但是能夠經常去實體書店的成人只有二成多。市民對近三年來西安實體書店快速建設的成果比較認可。
-
實體書店舉步維艱 新華書店銷售額以10%平均速度下降
實體書店門庭冷落 10月底,記者在一個周末來到位於江蘇縣城如東的江海東路新華書店,書店內不算冷清,零星有讀者在選購圖書,學生相對較多。記者找到一位前來選書的讀者,她告訴記者,自己正為孩子選購課外讀物,「僅僅學習書本知識還不夠,我也經常來書店購買一些適合孩子看的圖書。」
-
誠品書店關門潮,實體書店還有發展嗎?
1989年,吳清友在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的第一家誠品書店;至今,誠品已經發展成 一個集人文、藝術、創意、生活一體的文創覆核經營模式的」誠品生活「。 誠品模式受到了大眾的追捧和學習。近些年,各大城市的網紅書店紛紛興起,成了文藝青年、小資青年的必打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