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書店轉型路在何方?西安實體書店經營現狀分析_贏商網西安站

2020-12-22 贏商網

書店作為商業實體,追逐利潤,在網際網路時代找到棲身之所和繼續生存下去的方式, 在時代巨變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聯手合作的夥伴,長出贏利的爪牙,對當下的實體書店來說,不僅不會被指責變味,反倒變為城中潮地,吸引了各種潮人到訪。西安實體書店華麗轉身,轉型蝶變後成為體驗性更強的空間環境,增加了商業的賣點和吸引力。

當下實體書店轉型的趨勢分析

體驗式經濟下催生新業態

實體書店在經歷著新的轉型, 「體驗經濟」時代,文化創意類品牌作為一種體驗式業態,其獨特的文化氛圍受到了消費者的普遍歡迎,具有較強的聚客效應。在越來越的購物中心,書店已成為繼電影院、甜品店、遊樂場之後的最新標配。今日閱讀、巷往書店、貓的天空之城等入駐商城,商家也通過與文創的結合,塑造品牌的文化特色與體驗性強的空間環境,從而增加商業的賣點與吸引力。

網絡書店並非「一頭獨大」

現在不少逛實體書店的顧客,不再單純去買書了,而網絡書店也並不能完全滿足閱讀者的需求。去實體書店與閨蜜約會,喝特色咖啡,吃招牌甜點,聽名人講座見偶像作者,消費者更能體驗放鬆與閱讀的舒適感。實體書店偷偷地變了臉,吸粉力也在不知不覺地上漲。像噹噹和亞馬遜這些中外網絡書店巨頭掉轉槍頭,向實體店挺進,應該也是嗅到了商機,提前布局。

逛書店到底是在逛什麼

現在人逛書店除了拾遺補缺賞新書抄書單外,更多的是為了喝咖啡、會閨蜜、買文創產品、休閒娛樂。 在人們閱讀方式逐漸發生改變的情況下,過去一年當中,除了新華書店,西安還有不少的獨立書店、書吧誕生。傳統書店遇冷,實體書店都在尋找出路,謀求轉型,但都是轉型,方式卻各有不同,新華書店還宣布將入駐大唐芙蓉園南門對面的芙蓉新天地,今年5月份開業,營業模式也與過去的新華書店不同。「新包裝的新華書店,都不僅僅只售賣圖書,還會不定期的舉辦一些以書會友的活動,舉辦讀者見面會、文化沙龍,吸引更多讀者回歸實體店。」

 

??西安還有「今日閱讀」,空間不大,三家店全開在商場裡,然而書籍卻只佔了店面的三分之一。在南二環凱德廣場的今日閱讀店裡,門口暢銷書推薦處擺放了許多書籍,進入書店,幾乎賣的全是文具、書籤、書包等書衍生出來的附加產品,另外一邊,全部是咖啡店,喝咖啡的顧客可以免費閱讀店裡的任意書籍。大家都在根據閱讀者逛書店的習慣在摸索前進。


實體書店的盈利模式

相關數據

盈石集團研究中心總經理張平以上海大型書店言幾又為例,得出了一組頗具代表性的銷售數據比例,在店面陳設上圖書佔50%,文創零售佔28%,咖啡飲料佔22%,但利潤比例正好相反,圖書利潤只有10%~30%,文創產品利潤達40%~50%,咖啡飲料最高,達75%。這就跟萬達旗下電影院爆米花一年賣到4億元,超過一部大片收入的行內機密一樣引人矚目。

經營模式

提到現在的書店,很多都是休閒、精緻、藝術、舒適這樣印象,人們花在咖啡和下午茶點以及文創產品上相關文創產品上的錢往往超過購書款。書店已經從原來獨立書店模式轉變為複合經營的模式,書店進駐購物中心,為消費者提供了一角休息放鬆的場地,也為商場留住了人氣,在增加商場體驗式消費的同時,為書店自身也帶來了應有的利潤。

西安商場裡的特色書店

 

貓的天空之城

2015年12月進駐城北印象城購物中心,一家書店,溫暖一座城市,「貓空」除了販賣自己設計的產品,店內還經營著四類書籍:旅行、藝術、繪本、文學。

應該說貓空書店的每一次亮相都引人驚嘆,讓讀者感受到的不再是千遍一律的連鎖式乾冷,而是融入了城市文化的溫暖。這種書店的存在更能關照所在城市文化,為讀者嫁接起生活與文化的橋梁,將世界新思潮帶到讀者身邊,創造一個與所在地文化進行交流與互動的公共文化空間,持續推廣藝術文化交流。

閱讀地址|印象城店——西安龍首北路與未央路十字東北角印象城購物中心

 

今日閱讀 言又幾

今日閱讀已進駐多家購物中心,包括凱德廣場、怡豐城(即將更名太白印象城)、陽光新天地、漢神購物廣場及紫薇田園都市商業街區。今日閱讀融合咖啡、圖書、文創的形式給讀者們帶來了放心便捷的全民閱讀體驗。 2013年,文化綜合空間概念開始醞釀,今日閱讀把這樣的文化綜合體取名為「言幾又」。

言幾又是在今日閱讀原有的複合模式基礎之上增添了另外空間設置。言幾又業態包含原來今日閱讀核心版塊:圖書、咖啡、文創生活館,另外拓展了專業互動活動空間、創客空間、畫廊、京東智能電器館、餐吧……一切與文化生活相關的業態,都是言幾又關注的焦點。在西安,言幾又除了為古城人民呈現了豐富的文化活動空間,更以優質互動的內容取勝。言幾又,一個在今日閱讀9年發展基礎上衍生的文化品牌,在城市創新文化一體店中不斷地釋放實力;今日閱讀,因為言幾又既有的創新模式也在嘗試更多元的發展。在未來,言幾又將更長久的為古城人民帶來了一種全新的休閒方式。目前言幾又已進駐曲江金地廣場。

 

閱讀地址|凱德廣場店——雁塔區二環南路西段64號

閱讀地址|原怡豐城店——西二環南路西段155號怡豐城3樓

閱讀地址|陽光新天地店——西部大道與博士路十字陽光天地購物中心2樓

閱讀地址|漢神購物中心店——未央區鳳城八路

 

萬邦書城

萬邦書城在西安已經有多年歷史,屬於老書城,十五年的書店已成為西安文藝標誌,近一千平米的萬邦書城小寨店是目前萬邦書城在陝西8家書店中最大的一家店。因為面對每月十幾萬的租金和人力成本,已經搬遷。目前萬邦書城的營收主要來自圖書銷售、文化創意產品銷售、咖啡茶水銷售這幾大類,營收很難跟房租和人力成本持平。萬邦書城在凱德廣場、卜蜂蓮花、高新大都薈及一些商業街都有店,高新大都薈評價較好,在這裡,聚合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文化閱讀、藝術沙龍、畫展等文化體驗平臺,現在大都薈成為西安市雁塔區文化示範項目。

 

閱讀地址|凱德廣場店——雁塔區二環南路西段64號

閱讀地址|高新大都薈——高新區科技路195號(高新創業廣場對面)

閱讀地址|卜蜂蓮花店——唐延路3號卜蜂蓮花超市2樓

 

新華裡CoffeeBooks

有特色、有氣質的書店往往被視為一個城市的文化地標。新華裡CoffeeBooks全然是嶄新的文化綜合體,屬於新華書店的升級版,位於小寨,整個新華裡共有地下一層和地上三層,擁有近千平方米的營業面積。一走進店面,屋外的隆隆冬日立馬隔絕了,店裡溫暖如春。除了傳統的圖書展櫃,還布置了花草,設置了供讀者坐閱的木質樓梯、舒適的桌椅、沙發,以及時尚的咖啡吧。和中規中矩的書店相比,這家書店頗有一種書吧的氛圍,讓人放鬆。書店還開闢了小型活動區,將不定期舉行文化沙龍,讓作家、學者和讀者面對面交流,甚至進行小規模的文藝演出。

 

閱讀地址|小寨店——小寨十字地鐵站A出口招商銀行北鄰巷內

 

柒茶書裡

柒茶書裡是自創品牌,結合書吧與茶飲小點心的形式,主要針對商務人士打造的。店鋪在金輝悠熙地,開業以來受到年輕閱讀群體及商務白領的推崇。整體環境舒適、高逼格,無論是餐點還是茶品都做到用心和精緻,「柒茶書裡」不僅提供了一個喝茶讀書的公共空間,還可以把精美包裝的茶葉買回家,無論是當做隨手禮還是自己享用都是件算得上雅致的事。淳樸的牛皮紙和木質包裝沒有過多的修飾,反而透出茶的香韻, 「柒茶書裡」只是做茶,除了原葉萃取的傳統中國茶外,還開發了一系列茶與果汁、牛奶組合的創意飲品,並未添加咖啡等其他產品,可謂獨特。而生意因特色而吸引人,卻不能忽視市場的需要,「柒茶書裡」創始的初衷是請禪風的小資情調,然而由於所在的贏商網金輝國際廣場悠熙地購物中心二層主打兒童業態,有許多家長會帶著孩子來看書,於是就將店門口的書桌布置的更加活潑溫馨,也增加了一些適合少兒的讀物。

 

閱讀地址|金輝悠熙地店——灃惠南路與昆明路交匯處金輝悠熙地購物中心2樓

西安實體書店現狀/問題/出路

經營現狀

傳統書店幾乎都在虧損,萬邦的停業、搬遷;解放路的圖書批發市場四層近一半已關門;端履門的鐘樓書店門庭冷清,2015年全年鐘樓書店的營業額是600多萬,相比2014年下滑了50多萬。

問題

■ 電商的衝擊,很多閱讀的群體會的閱讀習慣的改變,如何跟上?

 

■ 實體店鋪租金的上漲。書店進入購物中心需要承擔的租金壓力較大,如何克服?

 

■ 獨立書店的賺錢時代已經過去,需要做多文化業態的整合和拓展,不同質化但又具特色的知名書店,如何打造?

出路

1.知名書店具有烘託人氣、營造文化體驗、拓展文化業態、提升商業地產品質的功能,這在當前商業地產亟須進行文娛業態升級的背景下,具有新的價值契合點。

2.實體書店需要商業模式的轉型,未來實體書店肯定是小眾的,也可能會以某種新的形式出現。將會增加更多讀者的用戶體驗,為商場帶來更多的人氣,商場給予知名特色書店的進駐給予適當優惠政策。

3.靠提供閱讀來吸引人氣,以及與書相關的創意產品的銷售,來維持書店的經營,像咖啡、茶品以及相關的東西,都會是一種利潤。

相關焦點

  • 一周要聞丨贏商探盤西安SKP試營業當天 誠品書店將入駐西安
    上周商業地產要聞包括:贏商探盤西安SKP試營業當天,曝光內部部分品牌;西北首家共享汽車旗艦店落地熙地港;「兒童經濟」熱潮下,看高新商圈兒童業態如何扭轉同質化僵局;品牌方面,誠品書店(需求面積:15000-30000平方米)即將入駐古都西安,打造千年古都文化新IP;美妝品牌TOM FORD即將入駐西安SKP,五月開業在即......
  • 姚晨為單向街書店求救,實體書店該怎麼撐下去?
    實體書店生存現狀: 客流量銳減,現金流受損 讓我們先來看看實體書店的現狀。2月24日,在全國抗擊疫情一個多月後,單向街書店以一封「求助信」和「邀請函」,將書店業的艱難處境公之於眾。
  • 實體書店只是網上書店的附屬物?
    與其說這是一家實體書店,不如說是一家線下的網上書店。很難說此舉會在短期內對行業內部的經營策略產生革命性影響,但我們可以大膽假設,亞馬遜今天的做法將被更多電子書商效法,並引領未來書店的發展潮流。未來的書店不僅是倉庫和商店,更是體驗中心和展覽大廳。那麼,亞馬遜實體書店較之傳統書店,都有哪些新穎之處呢?
  • 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
    01問卷調查及分析過程回顧1月30日,書萌通過微信公號發布了《疫情當前,書店現狀調查》的在線問卷調查後,截至2月5日早晨8:00,累計收到有效答卷1021份。與上篇分析報告《疫情之下,實體書店生存艱難—2020年春節實體書店緊急調查分析報告》發布時相比,新增了約700份問卷。
  • 再造「實體書店」
    再造「實體書店」——張家界「實體書店」生存與發展觀察一場大棋局,正在張家界書店行業悄悄落子:2019年1月,永定區圖書館少兒圖書館正式開放;2019年4月,市城區5家自助圖書館對市民開放;在「後疫情時期」及今後的市場變局中,我市實體書店現狀究竟如何,正發生哪些變化?新一代書店應如何重塑核心競爭力?連日來,記者採訪了我市多家實體書店,力圖從第三方角度勾勒出其生存現狀和發展模式「全景圖」。
  • 疫情籠罩下的實體書店呼聲:超千家實體書店問卷調查分析報告-虎嗅網
    她在群裡留言說:「這個指示標預示著這一年書店的光景」。也許,實體書店這幾年一路奔跑的發展勢頭將因為此次疫情的影響暫停或放緩了腳步。分析完本次的調查數據,照片中箭頭後面那句話也可以借用一下:全體實體書店注意了,前方施工,注意安全!想說的,都在這裡了。
  • 實體書店試讀 網絡書店買書
    昨日,國家統計局中山調查隊發布了《中山實體書店面臨的困境及應對建議》調查報告,根據統計,截至去年12月,不包括郵政報亭在內的中山年度核檢書店共有313家,其中只有5家達到限額以上批零標準,即屬於以銷售圖書為主要業務的大型書店,總體經營境況並不理想。
  • 實體書店遭遇寒流
    這個人告訴記者,自己就在南極書城搞批發,現在經營越來越不好了,原來的存書也返不回出版社了,只好當廢紙賣掉。  傳統經營難敵網絡低銷  據介紹,2007年到2009年,中國實體書店減少了10000家。僅成都一個城市,在2010年中就倒閉了129家實體書店。是什麼原因讓實體書店紛紛倒閉或是慘澹經營呢?
  • 實體書店如何走進校園
    本文從分析、梳理校園書店發展現狀和面臨困難著手,在明確分工、落實責任、嚴格考核、整合資源和宣傳引導等方面,對今後校園書店的建設和管理進行了探討,旨在拋磚引玉,推進校園書店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校園實體書店  工作現狀   對策思考 清新時尚的設計風格,舒適優雅的閱讀環境、精心搭配的咖啡簡餐............最近一段時間,校園實體書店以新穎時尚的設計、專業精細的服務和悅目靈動的場景,在師生和家長們的朋友圈刷屏了。
  • 誠品、言幾又等轉型複合經營模式 實體書店謀突圍
    日前,內蒙古自治區有關部門出臺《內蒙古自治區關於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到2020年實現千人擁有出版物發行網點數達到全國平均水平0.15個的目標,全區實體書店達到3900家。過去幾年,以單一圖書銷售模式為主的實體書店舉步維艱,眾多書店在經營壓力下紛紛創新經營模式,開始向複合式經營轉型升級,一部分特色書店由此蓬勃發展。
  • 瀋陽實體書店經營現狀和未來 進駐購物中心是其出路?
    書店作為商業實體,追逐利潤,在網際網路時代找到棲身之所和繼續生存下去的方式,在時代巨變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聯手合作的夥伴,長出贏利的爪牙,對當下的實體書店來說,不僅不會被指責變味,反倒變為城中潮地,吸引了各種潮人到訪。瀋陽實體書店華麗轉身,轉型蝶變後成為體驗性更強的空間環境,增加了商業的賣點和吸引力。
  • 實體書店止跌企穩:鍾書閣受歡迎 方所等計劃上海開店
    從寒潮走向擴張      鍾書閣二期增加的600平方米不是簡單的擴大經營,「實體書店要以書店為載體,結合讀書會、新書發布、寫作研討、藝術品展示、生活沙龍、創意集市等,成為體驗經濟模式下的文化載體。」這是鍾書閣董事長金浩的理念。   鍾書閣在兩年前的「世界讀書日」正式開業,彼時,實體書店正面臨關張寒流。
  • 新開書店數量是關門書店的8倍,不被看好的實體書店怎麼就成了網紅?
    2020中國書店大會上發布的《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顯示,2019中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000家,2019年中國關閉的書店有500多家,新開書店數量為關門書店數量的8倍。百道新出版研究院院長程三國對《2019-2020中國實體書店產業報告》進行解讀時表示,2019在中國網絡綜合書店打卡大數據顯示,中國實體書店數量超過70000家,美團點評上書店打開數據顯示,2019中國新開書店數量超過4000家。2019 中國關閉的書店有500多家,其中新華87家,民營129家。
  • 統一超跨入實體書店 7-ELEVEN與博客來打造複合店
    書店進駐零售通路成風潮,繼無印良品後,統一超也跨入實體書店,16日宣布結合旗下7-ELEVEN與博客來打造便利商店與網路書店複合店,這是臺灣首家網路書店實體化,是O2O(Online to Offline,虛擬線上對應實體線下)的閱讀概念店。
  • 實體書店的春天在哪裡
    實際上網紅書店鍾書閣更早一步駛進了直播帶貨的賽道。早在2月2日鍾書閣進行了淘寶直播測試。2月4日鍾書閣芮歐店進行了首場直播,店長原揚化身為主播,帶著觀眾逛無人書店。只是,原本在扶持與自救之下已經走向了上升通道的實體書店,在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再次暴露了整個行業的脆弱性。經營獨立書店,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文化與情懷,並沒有迎來市場的春天。這次的疫情不過是讓實體書店的「冷」變得「雪上加霜」。有人說危機也是催化劑,那是旁觀者的定語。對於實體書店經營者而言,這是一場生與死的博弈。
  • 疫情還點燃了在線閱讀,實體書店將死於實體?
    這形成了一種獨特的風景線:實體書店自付高昂店租做網上書店的免費展廳。當然,閱讀方式的轉變也是促成現狀的關鍵要素。在線閱讀享盛宴,實體書店受饑寒從掌閱到閱文,從微信讀書到網易蝸牛讀書,各種在線閱讀軟體的興起,也是讓實體書店走向寒冬的助推器。
  • 拯救實體書店 福建今年擬改造3萬平方米的城市書店
    東南網陸續推出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系列視頻訪談,將代表、委員們的「北京聲音」帶給各位網友,敬請關注。   吳志明,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海峽出版發行集團副總經理,多年來積極建言獻策,致力於環境保護和文化推廣,被媒體稱為「環保委員」和「文化委員」。
  • 2019年西安實體書店數量位居全國第4名
    為了解西安市民對實體書店的關注和使用情況,國家統計局西安調查隊近日對300名西安市民在2019年走進實體書店閱讀的情況進行了線上調研。調查顯示,成人去實體書店的比重達到八成以上,但是能夠經常去實體書店的成人只有二成多。市民對近三年來西安實體書店快速建設的成果比較認可。
  • 實體書店舉步維艱 新華書店銷售額以10%平均速度下降
    實體書店門庭冷落    10月底,記者在一個周末來到位於江蘇縣城如東的江海東路新華書店,書店內不算冷清,零星有讀者在選購圖書,學生相對較多。記者找到一位前來選書的讀者,她告訴記者,自己正為孩子選購課外讀物,「僅僅學習書本知識還不夠,我也經常來書店購買一些適合孩子看的圖書。」
  • 誠品書店關門潮,實體書店還有發展嗎?
    1989年,吳清友在臺北仁愛路圓環創辦的第一家誠品書店;至今,誠品已經發展成 一個集人文、藝術、創意、生活一體的文創覆核經營模式的」誠品生活「。 誠品模式受到了大眾的追捧和學習。近些年,各大城市的網紅書店紛紛興起,成了文藝青年、小資青年的必打卡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