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魔」是哪個詩人?從一首《長恨歌》,看白居易詩詞的兩大特點

2020-12-25 隨手談詩

白居易被稱為「詩魔」,他的詩通俗直白,所謂老嫗能解,就是老奶奶都能聽得懂,他為什麼要追求這樣的詩風呢?

白居易的新樂府

白居易時代這一批詩人,包括韓愈、元稹等,掀起了一股「新樂府」詩風。

樂府本來是漢朝出現的一種詩歌體裁,以民間歌謠為主,反應民間百姓生活疾苦。到唐朝中後期,以白居易為主的詩人,也模仿漢樂府詩,先找到一件事(題目),再把這件事用詩的形式表述出來,同樣是現實民間生活,被稱作「新樂府」。

這種詩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杜甫的影響,都是反映現實,但跟杜甫又有所不同——杜甫是用心寫作,經歷了某件事,然後有感而發,自然流露,是無意的,是有親身體驗的;白居易等人的新樂府,有刻意為之,他們可以找到一件值得描寫的事情,然後用自己的才華將其轉化成詩,不一定有親身體驗。

有意和無意,是白居易和杜甫最大的不同,也是白居易不如杜甫的地方,我們說一首偉大的詩歌,一定是詩人用生命寫就的,杜甫的際遇,註定了他會成為這樣一個偉大的詩人。

白居易的詩風

白居易要寫「新樂府」,要通過這樣的詩體來反映現實生活,那麼他就必然要重視詩歌的實用功能。白居易的詩,有兩個主張:

1、內容方面:詩歌合為事而作

什麼叫「詩歌合為事而作」?「合」,應該的意思,就是說詩天生就應該反映某一件社會上的實事,這種詩歌主張,其實在《詩經》裡面就有體現,《詩經》裡面許多詩歌,就可以明顯感受到一個地方的風俗,或一個國家的思想。但「詩歌合為事而作」,也就證明了前文所說的,有刻意為之的跡象。

2、文字方面:老嫗能解

既然要注重詩歌的實用性,那自然是越簡單越易懂越好,古代社會人民主體還是以文盲居多,他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用口語交流,一旦涉及到書面文字,就不可能理解了,他們讀不懂詩歌,因此,白居易要做的事情,就是讓這一部分人也能讀懂他的詩,否則,所謂的詩歌的實用性,就沒有意義了。

舉個例子

白居易最受人讚頌的詩有《賣炭翁》、《琵琶行》、《長恨歌》,我們看這三首詩:《賣炭翁》有四字小序:「苦宮市也」,宮市就是替朝廷、皇帝做買賣,是中晚唐朝廷的弊端之一,許多老百姓被宮市壓榨得苦不堪言,白居易作《賣炭翁》的目的就很顯然,是要反映「宮市」這件實事。

《琵琶行》則是白居易在潯陽江頭聽到一個彈琵琶女子的故事,琵琶女與丈夫分別,孤單寂寞冷,想起自己當年也風光過,而現在卻冷落至此,白居易聯想到自己的官宦生涯,便假借琵琶女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琵琶行》講了一個故事,也是一件實事。

《長恨歌》有一個偉大之處,它開創了一個全新的詩歌創作的路子,《長恨歌》是歌行體詩歌,李白也寫樂府歌行體,但白居易和李白又有所不同,李白(及以前)的樂府歌行體,是非常自由的,完全不受格律的限制,比如《將進酒》,哪裡看得到一絲一毫格律詩的影子?而白居易的新樂府,如《長恨歌》,每一句字數相同,對仗工整,有嚴格的平仄等,這已經明顯受到了格律詩的影響,他所繼承的,是樂府詩在篇幅長短上的自由不羈。

《長恨歌》講的是唐玄宗和楊貴妃的愛情故事,把白居易「老嫗能解」的特點發揮到極致,王國維曾讚嘆說:

以《長恨歌》之壯採,而所隸之事,只「小玉」、「雙成」四字,才有餘也。

《長恨歌》全詩120句,只有「轉教小玉報雙成」這一句才用了典故,白居易的文採之盛,可見一斑。不用典故,全篇白描,直接寫情景相關的事情,這樣的創作手法,如果還不能做到「老嫗能解」,那就是老嫗的問題了。

與《長恨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明末清初詩人吳偉業模仿白居易而作的《圓圓曲》,寫陳圓圓與吳三桂,同樣是愛情,吳偉業幾乎全篇用典,沒有典故就寫不下去,而且用典生硬,明顯是堆砌出來的,有和辛棄疾等人用典於無形之中全然不同。

雖然是模仿,古代那些文人,稍有點詩詞素養都可以寫出來,但白居易的創作手法,他的文採

但白居易和吳偉業孰優孰劣,高下立判。

所以白居易為什麼能被稱為「詩魔」,就在於他的詩既有旁人學不去的壯麗文採,又有老嫗能解的通俗易懂,還能關心民生疾苦,說出了老百姓的心聲。

相關焦點

  • 白居易的《長恨歌》到底是寫給誰的?
    沒人能想到一位詩人能橫跨山海成為另一個國家的文明高峰李白杜甫遠不及其半腰他就是「詩魔」白居易日本紀念白居易碑文:您是日本文化的恩人,您是日本舉國敬仰的文學家,您對日本之貢獻恩重如山,萬古流芳,吾輩永誌不忘,僅呈碑頌之。
  • 《長恨歌》與《琵琶行》,哪一首詩?才是白居易的巔峰之作
    在中國古典詩詞的體裁中,有一種體裁叫做敘事詩,說敘事詩大家可能沒什麼概念,但是提起《木蘭詩》、《孔雀東南飛》等詩篇,大家肯定耳熟能詳,這就是典型的敘事詩,在唐朝也有許多詩人的敘事詩寫的非常出色,如元稹和白居易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 大晚上睡不著,白居易寫下一首詩打發時間,短短20字成就千古絕句
    我們不是詩詞的創作者,我們只是詩詞的搬運工!如果你喜歡古詩詞的話,歡迎關注我!我們本篇的主角——大詩人白居易,大半夜睡不著,就爬起來寫了一首詩,雖然只有短短20字,但這首詩卻成為了千古絕句!這大概就是我們和大佬的區別吧!說起白居易,那可真是一時半會說不完啊!
  • 元稹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堪比白居易的《長恨歌》
    《行宮》是唐代詩人元稹的一首五言絕句。詩中元稹借宮女的無窮哀怨之情,抒發了自己的盛衰之感,以小見大的點明了唐朝衰敗的重要原因。這首詩也以短小精悍,字字珠璣,具有深邃的意境,歷來評價很高,併入選《唐詩三百首》。
  • 「詩魔」白居易:你見過這麼拼的天才嗎?
    在唐朝,白居易是僅次於李白和杜甫的大詩人。他的詩歌流傳至今的有3000多首,數量居唐代詩人之首,人稱「詩魔」。他筆下的《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憶江南》等名作,無論在當時還是現世都廣受歡迎。
  • 唐代詩魔白居易,花甲之年豔福依舊,堪稱當代謝賢
    因此湧現出一大批才華橫溢的詩人,比如詩仙李白,詩聖杜甫。還有的詩人作詩著了魔,非常痴迷,到了近乎忘我的地步,他就是唐代偉大詩人「詩魔白居易」。唐代的詩人凡是詩作得好的,或多或少都有點嗜好。李白好酒,只要好酒一上,立馬出口成詩,人稱酒仙;杜甫沒有靈感的時候,喜歡登高垂釣,立馬詩興大發;而詩魔白居易,卻喜歡混在女人堆裡,尋找作詩的素材。可以說,白居易一生都和女人有著不解之緣,他的詩因女人而作,更因女人而變得更美,更傳情。白居易喜歡豢養家姬,每天彈唱吹拉,歌舞昇平。
  • 唐代詩人白居易,用文字徵服日本人,被譽為「日本文學大恩人」
    唐代詩人白居易,用文字徵服日本人,被譽為「日本文學大恩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是我國河南鄭州新鄭人,這一稱號是在晚年美其名。唐代偉大現實主義人士,後被人們稱之為「詩魔」。
  • 58句白居易詩句,《長恨歌》、《琵琶行》最有名
    白居易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擅長諷喻詩,他的敘事詩成就很高,《長恨歌》和《琵琶行》是他最成功的作品。58句白居易詩,一起來領略白居易詩歌的魅力!1.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長恨歌》2.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
  • 詩魔白居易,時代的寵兒,瞧不上李白的男人
    詩魔白居易,時代的寵兒,瞧不上李白的男人。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一個時代造就了詩魔白居易,也同樣殺死了白居易。白居易生於中唐,那是一個藩鎮割據、道德衰落的時代。他們沒有集中的愛國觀念,你可以去想,中唐以後的愛國詩人,有哪個?想來想去,只想到一個杜甫。但嚴格意義上來說,杜甫不能說是中唐的詩人。
  • 唐詩三百首經典朗讀:《長恨歌》白居易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白居易任盩厔縣尉。一日,與友人陳鴻、王質夫到馬嵬驛附近的仙遊寺遊覽,談及李隆基與楊貴妃事。王質夫鼓勵白居易:「樂天深於詩,多於情者也,試為歌之,何如?」於是,白居易寫下了這首長詩。  《長恨歌》是白居易詩作中膾炙人口的名篇,作於元和元年(806),當時詩人正在盩厔縣(今陝西周至)任縣尉。
  • 《中國詩詞大會》酈波董卿說《琵琶行》竟是白居易為祭奠初戀而作
    白居易因為它們太長了,《賣炭翁》,《琵琶行》等等,它們的篇幅都好大啊。幸虧《長恨歌》當時沒有被選中,要不會更讓人抓狂。但是,再問大家一下,大家最喜歡語文課本裡哪個詩人的詩作。大概又會有很多人說,是白居易的哦,這又是為什麼呢?因為,白居易的詩作好讀懂啊,而且都有故事情節呢,像在看小說一樣呢。
  • 史上十大著名詩人:情詩之聖、詩靈、詩魔、詩佛、詩宗、詩神等
    在我國的歷史長河中,不僅有無數雄才偉略的帝王、經天緯地的謀士、能徵善戰的大將軍,還有著太多太多著名的才子。在中國文學史上有令人熱血沸騰的兩大術語:建安風骨和盛唐氣象。而盛唐氣象以李太白最為出色,建安風骨則是以曹子建為領頭。曹植是第一位大力寫作五言詩的文人,他推動了五言詩的發展,並完成了樂府民歌向文人詩的轉變。這本是一個時代的事業,卻通過了曹植才獲得完成。南北朝詩人謝靈運曾有: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佔八鬥的讚美。
  • 短短20字的冬至詩 竟藏著詩魔白居易最美妙也是最痛的戀情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短短20字的冬至詩 竟藏著詩魔白居易最美妙也是最痛的戀情 冬至,一個吉祥的日子,冬至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古人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亞於新年。在冬至這一天,文人墨客紛紛吟詩作賦,寄託情絲,留下無數膾炙人口的詩詞佳句,驚豔了歷史,   原標題:短短20字的冬至詩 竟藏著詩魔白居易最美妙也是最痛的戀情     冬至,一個吉祥的日子,冬至到了,春天還會遠嗎?古人有冬至大如年的說法,認為冬至的重要程度不亞於新年。
  • 白居易長恨歌非常出名,在這首詩中,白居易恨的是什麼?
    白居易長恨歌非常出名,在這首詩中,白居易恨的是什麼?我們都知道古代的四大美人,分別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下邊要說的是與楊玉環相關的文學作品《長恨歌》。從白居易的這首長詩中,我們能夠知道楊玉環的傳奇又悲劇的人生,她與天子唐玄宗的愛情悲劇在這首詩歌中千古傳誦。那麼,詩歌為什麼取名「長恨」呢?作者恨的到底是什麼?
  • 長恨歌的恨得是什麼?作者這樣說……
    大家都知道長恨歌的作者是白居易,內容主要是寫一個悽美的愛情故事的。就是寫的是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愛爾不得的愛情故事。長恨歌雖有一定的歷史事實作為基礎,但是更多的卻是作者的藝術想像和藝術創作。下面就讓小編帶領大家了解一下長恨歌的歷史背景吧。
  • 白居易最樸素的一首詩,全文只有20字,讀來令人心裡暖暖的
    詩魔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李白、杜甫齊名。但是與李白的風流灑脫,杜甫的深沉憂鬱不同,白居易是一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所謂現實主義,不只是說他的詩反映的是現實主義題材,更重要的是他的詩通熟易懂,平易近人。
  • 白居易名氣最高的六首詩,一直被世人借鑑,從未被超越!
    提起唐詩,唐朝湧現出了一大批著名的詩人李白,杜甫,王維,王勃,杜牧,李商隱,王昌齡,賀知章,孟浩然,王之渙等等數不勝數。其中詩仙李白,詩聖杜甫是公認的前兩位高手。那麼排名第三名是誰呢?那就是詩魔白居易!白居易的詩,取材廣泛,通俗易懂,老少鹹宜,便於學習和借鑑。白居易的詩不僅在中國歷史上影響很大,在國外的影響力遠遠超過李白,杜甫,王維。
  • 十首白居易詩,你最愛哪一首?
    白居易是唐朝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隱娘特精選十首白居易的詩詞,讓大家共識白居易的詩文風採《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 「詩詞鑑賞」莫唱當年長恨歌,人間亦自有銀河
    前段時間熱映的電影《妖貓傳》唐代詩人白居易在一隻妖貓的指引下,一路追尋楊貴妃之死真相的故事,影片雖有玄幻色彩,卻也是根據歷史改編的。在片中,白居易的《長恨歌》也是起到了貫穿全片的作用。這首中學必備的長詩,實在是美不勝收,句句都可堪稱經典。
  • 《琵琶行》VS《長恨歌》,哪首才是白居易的巔峰之作
    正因為如此,所以晚唐時期白居易、元稹倡導了「新樂府運動」,以強調以自創的新的樂府題目詠寫時事, 故名新樂府。身為倡導人,白居易的新樂府詩可不是蓋得,其《長恨歌》、《琵琶行》流傳千古、影響深遠。毫無疑問,兩首都是他作品中不可多得的佳作,那麼哪首才是白居易的巔峰之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