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詩人白居易,用文字徵服日本人,被譽為「日本文學大恩人」

2020-12-16 騰訊網

唐代詩人白居易,用文字徵服日本人,被譽為「日本文學大恩人」

香山居士,白居易,是我國河南鄭州新鄭人,這一稱號是在晚年美其名。唐代偉大現實主義人士,後被人們稱之為「詩魔」。

大多數有才華的人都在朝廷謀個一官半職,白居易也不例外,他最高的官位是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翰林學士,是我國古代的官名,在唐代是以儒學士起草聖旨但是這種學士是沒有名號的。到了唐玄宗時期,翰林的學士成為了皇帝的心腹,從而提升至宰相這一重要的官位。

而左贊善大夫的全稱應該是太子左善贊大夫,主要在太子府供職。它的品級只有正五品,主要負責好言相勸,善贊即告訴太子是非分明,好與壞的如何區分。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實屬一個閒雜的職位。

唐朝的詩歌就如同現在的流行歌曲,雖然如此,要想得到在詩歌界混得風生水起,白居易自幼就非常刻苦,讀書嘴都生瘡,手起老繭,最值得一提的是,年紀輕輕頭髮就白了。恰逢白居易出生在一個亂世,戰火繚繞民不聊生的生存環境,在宿州度過了艱難的童年。

在那個年代想要出人頭地唯獨刻苦讀書,功夫不負有心人,白居易在806年開始走上仕途。好景不長,由于越級上奏加之後續被人誹謗,貶至江州。

直到後來又被派遣到蘇杭等地任職,杭州刺史期間為國為民做了很多成就。修築水渠建大壩,為了便利疏通水陸,開鑿河道修建道路。

晚年的白居易最後是在洛陽度過的,整日裡閒的很,就差進入養老院養老了。經常在龍門一帶活動,吟詩成為了他每天必做之事。白居易天資聰慧,他的作品有3800篇之多,是唐代詩人中保存作品最多的一個。例如:《長恨歌》、《琵琶行》、《賣炭翁》、《憶江南》等等。

後人為了紀念白居易,在白園修建了林園,小編有幸去參拜了白居易老先生。有趣的是,其中的一塊石碑上寫著:「偉大詩人白居易先生,你是日本文化的恩人,你是日本舉國敬仰的文學家,你對日本之貢獻恩重如山,萬古流芳,吾輩永誌不忘。」

白居易的詩文能夠在日本流行開來,主要的還是因為他的詩詞通俗易懂,不晦澀。自古以來人們都很喜愛他的作品。而白居易的作品傳入日本之後,很快就變成貴族、學者、文人墨客的教科書。

是什麼原因使得白居易的詩詞能在日本這麼流行,原來白居易的詩詞寫作的時期普遍反應了當時社會生活的條件,加上白居易的身份和地位在和平時期也比較相似,他的樂觀的性格,正好符合當時那個時代日本人普遍類型。單單從質量上來看這些詩詞的話,那麼70卷《白氏文集》對於文人來講,是一部不可多得而又兼備辭典性質的典籍。

剛才我們講到白居易的童年生存的惡劣環境,由盛轉衰必將導致戰亂,在大環境的影響下,雖然滿腹經綸,但心有餘而力不足。而當時的日本正好也處在這個相似的大環境中。那些沒有能力反抗的大臣們,整日裡也只能飲酒作樂而已。

如若不是那個環境,可能也造就不了這麼多詩人,唐朝比較有名的詩人多達500多位。這讓我想到了一句俗語:「環境造就人」。是的,只有特定的環境才能造就出特別的人才。當然,好環境下也能造就人才,這離不開好的教育,當代人讀書寫字時的環境和那個時代有著天壤之別,我們不僅要珍惜現在的和平,也要維護現在的和平。做一個對社會有用,對社會負責的有用之人。我是墨沫,小小拙見,不吝賜教!

相關焦點

  • 白居易: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被譽為「詩魔」和「詩王」,他與元稹共同倡導了唐代中期的「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又與劉禹錫並稱「劉白」,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之一,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
  • 唐代著名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竟然都與滑縣有著不解之緣!
    唐代三個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在滑州這片沃土上都留下了各自的「足跡」。他們或駐足古蹟以攬勝,或追述先祖以懷遠,或暢遊滑州以會友。(圖片來源:網絡)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繼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
  • 唐代十大詩人都有誰?
    唐代,作為中國古代詩歌文化的最高峰,共湧現出有名有姓詩人2536名,那麼,在燦若星河的唐代詩人中,前十名都有誰呢?註:本文評價標準為詩人一生詩歌數量及質量,例如:張繼《楓橋夜泊》質量極高,但作品較少,王之渙《涼州詞》、《登鸛雀樓》同樣,李商隱詩歌用典頗多,作品類型單一,未能入選,諸如此類詩人,遺憾落選!
  • 白居易的影響力在日本文壇遠超李白和杜甫?
    如果把影響分成有N科內容的考試,唐代詩僧寒山的總分名列榜首,因為寒山對日本的政治、社會、宗教、藝術、美學、商業等諸領域都產生了深刻和深遠的影響。如果僅就文學藝術的影響力而言,白居易則是這科的冠軍,李白、杜甫兩位大牌也相形見絀。
  • 《日本學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新書發布會在西安舉行
    《日本學人唐代文史研究八人集》匯集日本唐代文史研究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學術力作,內容涉及唐代政治、經濟、軍事、禮制、文學、財政、地理、都城史、農業等多個方面,包括《隋唐長安與東亞比較都城史》([日]妹尾達彥著,高兵兵、郭雪妮、黃海靜譯);《中國古代皇帝祭祀研究》([日]金子修一著,徐璐、張子如譯);《唐代軍事財政與禮制》([日]丸橋充拓著,張樺譯);《唐代的外交與墓誌》([日]石見清裕著,王博譯);《晚唐詩之搖籃
  • 唐代三大詩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為什麼都不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文化雜感文|褚延鋒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著名的三大詩人,他們取得的詩歌成就是我國古代不可逾越的高峰。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被後人譽為「詩仙」,是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代表作《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梁甫吟》、《早發白帝城》等,膾炙人口,廣為傳頌,他的詩充分表現了其非凡的抱負,奔放的激情,豪俠的氣概,也集中代表了盛唐詩歌昂揚奮發的精神。
  • 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的故裡在哪?至今有三地在爭
    是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並稱「劉白」。關於他的故裡眾說紛紜,至今有山西太原說、河南新鄭說和陝西下邽說。《舊唐書·白居易傳》記載:「白居易字樂天,太原人。
  • 日本文字文學的誕生與發展
    日本自古以來有豐富的神話、歷史傳說和原始歌謠。8世紀奈良文化時代,引進的儒佛經典對日本文化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催生了日本古代文字文學的誕生。日本從口頭文學到文字文學的過度期,由於日本沒有固有文字,仍需藉助漢字及其表現,這就給文字化帶來很大的制約。
  • 唐代大詩人在宛洛古道節點城市汝州留下的優美詩句賞析
    李白、杜甫、白居易是唐代三大詩人,他們在汝州都留有動人的詩句。劉希夷·《代悲白頭翁》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劉希夷(約651年-約680年),唐朝詩人。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唐高宗上元二年進士,善彈琵琶。其詩以歌行見長,多寫閨情,辭意柔婉華麗,且多感傷情調。《代悲白頭翁》有「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的名句,相傳其舅宋之問欲據為己有,希夷不允,之問竟遣人用土囊將其壓死。
  • 日本人最愛兩大種花:一種櫻花,另一種很尷尬,天皇卻很喜歡
    一提到日本的花,大家肯定首先想到的是櫻花。日本甚至有一首名為《櫻》的歌,來歌頌這種日本國花。(其實櫻花原產於中國)然而,很多人不知道,日本人最喜愛還有另一種花,這種花就是菊花。(知道我為什麼說很尷尬了吧!)
  • 歷代詩人、名家詳細資料大全(上篇:先秦-唐代),杜甫不忙了!
    春秋末期人,生卒年不詳,大約出生於公元前571年春秋晚期陳(後入楚)國苦縣(古縣名)。與莊子並稱老莊。老子傳世作品《道德經》(又稱《老子》),是全球文字出版發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曹操善詩歌,抒發自己的政治抱負,並反映漢末人民的苦難生活,氣魄雄偉,慷慨悲涼;散文亦清峻整潔,開啟並繁榮了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魯迅評價其為「改造文章的祖師」曹植(192-232),字子建,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國曹魏著名文學家,建安文學代表人物。
  • 為何白居易的詩比較淺顯易懂?其實真正會寫詩的人都用大白話!
    唐朝有那麼多的詩人,可是真正讓大家比較讀得懂的詩人,大概可能只有白居易了,他的詩可以說是淺顯易懂,差不多與白話差不多了。這也是為什麼,他的詩一直在民間廣為流傳,而且還流傳到了日本。據說在日本,他是最受歡迎的中國的詩人。
  • 品讀《源氏物語》,日本人的精神世界便是由此書構造
    《源氏物語》,被譽為日本的《紅樓夢》,它在日本的地位,和《紅樓夢》在中國的地位極其相似,甚至更加重要。《源氏物語》對於日本人的影響,不僅僅是其文學價值,更構建了日本人的精神世界,直到現在,依舊影響著日本人的思維。
  • 一場疫情,讓中日文學交流瞬間開掛!且看安陽教師的深度分析……
    zhongguowenxuexiangribenminzudeshuchu     兩國文化、文學的交流,始於中國向日本的傳輸。     (一)傳輸與萌芽     公元4世紀起,大和逐漸成為日本民族的代稱。日本的文字史開始於4世紀後半葉,日本人從百濟學到漢字,用它們標註日本語的發音。
  • 從《源氏物語》開始談日本文學,所謂「物哀」文化到底是指什麼?
    熱愛文學,歡迎關注青年讀這一期我們開始講講日本文學。對於我們這個一衣帶水的鄰國,我們既熟悉又陌生。漢朝時,與我們便有了外交聯繫。據說,秦始皇派徐福東渡尋仙藥,便去了日本,成了日本倭人的始祖,這當然只是傳說。
  • 佛教與文學:「日本金剛寺佛教典籍調查研究」成果報告國際學術研討...
    2010年和2011—2014年兩期分別以「以金剛寺為中心的真言密教寺院所存典籍的交叉學科的調查研究」和「以把握聖教的形成與傳播為基軸的金剛寺所存典籍的集約調查」為題,進行了長達8年的學術調查和研究,共整理的文獻多達55箱9766件,發現了眾多國寶級和「重要文化財」級別的貴重典籍和文物,如金剛寺所藏中國唐、遼時期的佚失文獻《遊仙窟》、《三寶感應要略錄》,引用六朝和遼代散佚文獻的《佚名諸菩薩感應抄》,唐代白居易的詩文抄
  • 唐代友情詩,那一獨特的詩人感情!
    唐代友情詩,那一獨特的詩人感情!中國古代詩歌中,特別是唐代詩歌中,友情詩佔有相當大的比例。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先生甚至認為友情詩是「中國詩歌最為重要的主題」。今天,小編將向大家介紹幾篇唐代友情詩。《過故人莊》描寫農家恬靜閒適的生活情景和老朋友的情誼《過故人莊》是唐代詩人孟浩然創作的一首五律,寫的是詩人應邀到一位農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經過。在淳樸自然的田園風光之中,主客舉杯飲酒,閒談家常,充滿了樂趣,抒發了詩人和朋友之間真摯的友情。
  • 這本書,被許多人視為「日本文學的巔峰之作」
    它是日本第二古老的詩歌選集,共二十卷,收詩1100首。其中多數詩歌圍繞自然風物流轉的四季以及變動不居的戀愛展開,這些詩歌影響甚遠,「至今許多評論者仍視此書為日本文學的巔峰之作」。此外,本周書單從社科、歷史、政治等類別選擇了4本好書為大家推薦。來看看書評君都選了哪些新書,或許值得你關注和借鑑。
  • 古墓中葬著一位大才子,皇帝親自寫詩悼念,日本稱他為文化恩人
    在他去世後,皇帝親自寫詩悼念,日本人對他非常崇拜,稱其為日本的文化恩人。此人就是白居易,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因詩歌通俗易懂,幾乎達到了婦孺皆知的地步,被譽為「詩魔、詩王」。白居易出生的時候,雖然安史之亂已經被平定,但其家鄉河南新鄭依舊是戰爭頻發,父親為了躲避戰亂,就舉家遷移到了宿州符離。
  • 日本人心中世界三大美女,為啥有一個是埃及的,還有一個是中國的?
    她迷住凱撒、徵服安東尼,並伴以種種傳聞逸事,使她成為文學和藝術作品中的著名人物。傳說,埃及豔后最終讓毒蛇咬傷手臂昏迷而死。羅馬帝國的第一位君主屋大維滿足了她臨死之前的要求,把她和安東尼埋葬在一起。而她和愷撒所生的兒子愷撒裡昂以及她和安東尼所生的長子亞歷山大,均被屋大維下令處死。 隨著她的死亡,長達300年的埃及託勒密王朝也告結束,埃及併入羅馬,成為元首的私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