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傑的鄉情散文:童年的「冷湯」

2021-02-12 老羊鏟史

童年的「冷湯」

劉傑

 

家常飯「過水麵」,在我老家叫「冷湯」,又叫「井拔涼」,那是我童年記憶裡的無上美味!我的老家固安縣距離北京天安門50公裡,與北京市大興區隔永定河相望,是首都「零距離」縣之一,有「天子腳下,京南第一縣」之稱。戰國時代荊軻刺秦王「獻督亢地圖於秦」的「督亢」即今固安、涿州一帶,歷史上一直是著名的富庶之地,土地肥沃,種植的農作物兩年三熟,主要出產冬小麥,玉米、西瓜、蔬菜。大田一年有兩季秋收:一次在農曆六月收小麥,叫麥秋。一次在農曆八、九月收玉米和蔬菜,叫大秋。我上小學和初中時,學校都放兩次假,一次叫「麥秋假」、一次叫「大秋假」。我上小學時還沒有實行包產到戶,大人們都到生產隊幹活。「三夏」時節,響晴天只有兩三天,必須起早貪黑搶收,稍微晚一點就是連陰天。如果不及時收割、揚場,脫粒、收藏進糧倉,麥子就可能發黴、發芽,辛苦一年的收穫成果就會毀於一旦。所以那幾天大人們特別忙碌。放眼望去,金黃色的麥田裡,到處都是揮汗如雨的勞動者的身影。一片熱火朝天的忙碌景象。樹上的布穀鳥兒也在歡快地唱著歌兒,催促人們及早收穫。放假在家的我們這幫小屁孩兒,無憂無慮地跟在大人屁股後頭撿麥穗。蹦蹦跳跳地在田野裡撒歡,一邊撿麥穗、一邊唱著小學課本裡的一首兒歌:一天下來,每人都能拾上一大筐交到學校裡。很快,學校倉庫裡也堆起了麥堆。按照數量多少,老師給我們記上帳,一個麥秋下來,校長把全校孩子們的勞動成果統一交到生產隊。生產隊一次性撥給學校一些錢,為我們買獎品。於是,最讓我們期盼的時刻到來了,撿得少的能得到一把鉛筆,幾本作業本;多一點的就能得到轉筆刀等貴一點的獎品,特別是得到散發著濃濃香水味的香橡皮的同學讓我們豔羨不已。最讓我們羨慕的是能得到一本《新華字典》或心儀已久的小人書。上午勞累了一天的大人和孩子都回家了。爸爸、叔叔都伸著懶腰、打著哈欠,躺到炕上小憩。可是拖著疲憊身軀的媽媽還是閒不住。放下鐮刀,走進廚房,和奶奶一起開始做我童年最愛的美食—「冷湯」。奶奶手很巧,平淡無奇的食材在她手裡總能化平凡為神奇,做「冷湯」是奶奶的拿手好戲。她當主角、媽媽打下手,要給我們帶來驚喜。首先是擀麵條,別看奶奶年紀大,手勁卻不小,和出來的面軟硬適中,她常說「軟麵餃子硬麵湯」。媽媽負責燒火、下麵條。麵條煮好後,我自告奮勇端著盛滿麵條的大盆,到村外麥地邊,用機井裡抽出的地下水衝洗三遍,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入口清爽,口感筋道。這會兒,奶奶拿出她親手做的面醬用清水調好,打兩個自己家養的柴雞下的蛋,放進鍋裡一炒一炸,一碗噴香撲鼻的雞蛋炸醬麵滷就閃亮登場啦。然後,奶奶又找出自家產的紅辣椒和集市上買的花椒一起用花生油爆香,倒入鹽水中,做調味料。頓時,屋裡屋外香氣氤氳,我們兄妹三人的饞蟲被勾上來啦!奶奶開始變戲法似的準備菜碼:她把自己在家裡泡發的豆芽和爸爸從地裡摘的長豆角都焯水、瀝清水分,切成細段。從院子裡的菜地裡摘幾根頂花帶刺的黃瓜,洗乾淨後切成均勻的細絲;再從院子裡的菜窖裡找到儲存了幾個月的紅心美蘿蔔,也一樣切成細絲擺盤備用;順手從院子菜地裡拔幾棵香菜和一把小蔥,也切成細段;這幾樣菜碼都擺盤備用。二弟不甘寂寞、剝好大蒜,搗成蒜泥,像立了大功一樣等著享受美味!

轉眼之間,桌子上就擺滿了色香味俱佳的一桌好飯食,全家人圍坐一桌享受著奶奶、媽媽精心烹製出的,讓我們唇齒留香的爽心爽口的「冷湯」,消暑解乏。這是我們全家最幸福的時刻!如今,已過知天命之年的我,吃過很多美味,但每每想到「冷湯」,還是垂涎不已。因為,那是其他任何美食也比不了的,那是我記憶深處的「媽媽的味道」!

作者簡介:

劉傑:現任河北省承德市教育局教師工作科科長、承德市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河北省戲劇家協會會員、河北省詩詞楹聯學會會員、承德市戲劇家協會會員。多篇詩詞、散文作品在《河北共產黨員網》《長城網》《河北詩詞》《河北教育》《承德日報》《詩選刊》、《熱河》《國風》《承德詩詞》等報刊發表。

微信公眾號老羊鏟史發表過他的作品,點擊下面的連結可以欣賞:

劉傑的詩十四首:《承德秋夜》

王順禹  劉傑的詩:夏遊詩上莊

劉傑古體詩三篇:最愛是承德

相關焦點

  • 宋扣明:​彌足珍貴的鄉情(散文)
    彌足珍貴的鄉情(散文)文/宋扣明(江蘇射陽) 記得還是在11年前,那時我擔任通洋鎮黨委副書記,負責黨建等工作。這不經意的一個電話,讓我有一種鄉情的衝動,在腦海裡形成了一個新的主意。我說:「我們青龍村在外邊有許多的成功人士,能不能請他們回來看看,請他們提提意見,幫助幫助。」我的這一提議,得到大家的一致贊同。我們帶著一種莫名的興奮離開了青龍村……經過籌備,9月19日「加快青龍村發展懇談會」在鎮政府如期召開,30多名青龍籍人士如約而至。
  • 家鄉的蓮藕湯,一位嘉魚籍法官的濃濃鄉情…
    蓮藕其實並不局限於電視展播中宣傳的野藕,野藕、家藕(指改良後人工種植的藕)煨湯各有特點,並且家藕因品種的不同煨出的湯味道風格也會迥然不同,比如用炒藕煨湯是煨不爛的,但湯是清湯,味道也是清甜的,合乎小孩子的口味。用粉藕煨湯則湯是濃濃的,藕可以煨得很爛,老人家多半更喜歡,野藕煨出的湯則屬於介乎它們中間的風格,因此,如何挑選藕的品種完全取決於家庭喜好。
  • 楊永慶:盤扎在心坎上的鄉情
    楊老文章透著濃鬱的鄉情、鄉音,描述了久違故鄉慶安的情感。      今天讓我們品讀楊永慶這篇《盤扎在心坎上的鄉情》。  人到古稀之年,我又重新回到離別五十載的故鄉,見到這裡的一草一木,驀然間,像打開一瓶陳釀多年的老酒,懷念故鄉的情結猛地從心靈深處衝躥出來,是那樣的勢不可擋。
  • 金培付的《抄鳥蛋》中國散文年會上獲獎
    近日,由《海外文摘》《散文選刊下半月》雜誌社等單位主辦的「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在北京召開。大會評選出十佳散文獎、散文(集)等級獎、精銳散文獎等4個獎項。我市作家金培付的散文《抄鳥蛋》在2020年度中國散文年會上榮獲散文類單篇作品二等獎。
  • 童年的齒舌記憶
    在這個圖片和視頻信息爆炸的時代,讓我們來看看文字是如何寫出氣味和味道的吧~~童年的齒舌記憶: 上學前的早晨,一塊蘸了一點點紅辣醬的自醃鹽菜,與牙齒接觸時有動聽,激冷的脆響; 嚴冬黎明,早起的父親給還睡在被窩裡的我們每人端來了一碗熱騰騰的,放了胡椒粉的肚肺湯;
  • 遇見你丨劉傑:「撕」出11米《清明上河圖》
    撕出這幅清明上河圖的是一位六旬老人,他叫劉傑。劉傑老人歷時近一年創作了這幅令人嘆為觀止的手撕畫。今天的遇見你,我們就走進他的故事。 畫作入藏世界技能博物館
  • 9月第四期節目:點子局長-劉傑
    劉傑是遠近聞名的點子隊長,現在榮升為為點子局長。從一張欠帳單打開缺口,看到一大一小肇事車輛,計從心生,製造了假現場,擒獲了罪犯。生性細緻,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點子又比任何人來得更快。  破案的神速和巧妙得益於寒苦而充滿樂趣的童年。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達到目的。一張實用的桌球桌、一把自製的二胡,再次詮釋了他什麼事都要整個明白的精神。
  • 《青春派》有望拍續集 導演劉傑感慨:想電影院了
    ;nbsp&nbsp本報訊(記者 袁雲兒)曾在電影《青春派》中有過合作的演員秦海璐和導演劉傑,近日亮相一場觀影互動直播,與觀眾分享他們年少時的光影記憶。&nbsp&nbsp&nbsp&nbsp談及童年時代看的電影,秦海璐透露,因為爸爸在影院工作,她看了特別多電影,其中印象最深的要數《媽媽再愛我一次》。「當時我還幫我爸爸在門口售票、檢票,有的場次還發手絹。我記得這部電影放了很長時間,場場爆滿,不管什麼時候看都哭得撕心裂肺。主題曲也很火,每次一放到那兒觀眾就集體大合唱。」
  • 《那年冬,真冷》重溫那儘管苦焦,但卻溫暖的農家日子
    找 到 故 鄉,就 是 勝 利——尤凌波新著《那年冬,真冷》的審美透視文/劉 路朔風號寒。燈下,逐篇讀著作家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尤凌波的散文集《那年冬,真冷》,我的心一直處在暖熙、愉悅之中。
  • 《今晚報》‖趙富‖四盒禮包裹的鄉愁(散文)
    在童年的記憶裡,我們這疙瘩的「四合禮」,一般是分出兩個等級的。 一等的標準,是每樣禮品兩件,從「2」、「4」、「8」數據中念出,以示吉祥如意、成對成雙的意思。即:二斤白糖,兩瓶白酒,兩包果子,兩瓶罐頭。二等的標準,是每樣禮品一件,以總數合成四樣計算,「4」也是「雙」數,同樣表示吉祥如意、成對成雙的意思。
  • 劉傑40句物理口訣 劉傑最全物理技巧
    劉傑40句物理口訣 劉傑最全物理技巧劉傑是什麼人?2013年-2014年被聘為北京新東方學校人力資源部新教師培訓導師。2014年在各大學校進行全國巡迴演講,鼓舞學生鬥志,給予學生引導。2015年-2016年,網絡人氣最高的物理老師,中國新聞網等多家媒體進行了報導。
  • 鄉土散文:童年
    憶童年童年是美好的時光,令人神往,令人思念。那時候雖然條件差了點、清貧點,但是我們的童年是無拘無束、無憂無慮,但再也無法回到那懷揣夢想的艱難歲月。歲月如梭,白朐過隙,一晃幾十年過去了,青絲已染白髮,童年的記憶是歷歷在目,如百年陳釀,耐人回味無窮,烙印在記憶之中。生產隊分東西按人八勞二分配,到年底結算,人口多、工分少的要向生產隊繳納缺糧款。為了給家庭減少負擔,放學後打草、拾糞掙點工分,讓大人少繳點缺糧款,幹點力所能及的事情,盡微薄之力。
  • 散文:難忘那鄉音鄉情
    在外越久思鄉越濃,每次回家探親走在鄉間的小路上,問候熟悉的二大爺三大媽、大爹爹二奶奶、大姐三哥,心中始終有一種鄉情在噴發,腳下走的路是如此的堅實,品嘗地道的家鄉菜,肉坨子、茨菇燒肉、韭菜炒螺絲、百葉燒青菜,最難忘的還是那母親親手做菜的味道。
  • 西班牙番茄冷湯
    西班牙番茄冷湯 Gazpacho 我二十歲的時候去西班牙自助旅行,第一次知道世界上還有冷湯這種東西。剛開始有點不習慣,但我越喝越喜歡。它像果汁,但鹹酸微辛也像液態的生菜沙拉,適合我這種不愛吃甜的胃口。
  • 陝西知名散文詩作家晨耕散文詩集《遙遠的歌謠》出版
    (官華、張國強、胡立成)日前,陝西當代知名散文詩作家晨耕先生《遙遠的歌謠》,由團結出版社出版發行。該書是繼《晨耕散文詩選》《綠韻》之後的又一本散文詩精品合集,是由中國現代著名作家、《金光大道》《豔陽天》的作者浩然先生生前1995年題名,著名作家程海先生、耿翔先生題字;著名作家楊煥亭先生、周養俊先生做序力薦的一部散文詩集。
  • 「琦君散文獎」落戶溫州丨看一代才女抹不去的鄉愁
    ——「琦君散文獎」,該獎項由甌海區財政專項撥款60萬元,輻射全國,獎掖年度最優秀的散文作家。琦君是當代著名女作家,1917年出生於溫州市甌海區澤雅鎮廟後村,在瞿溪度過了12年的童年生活。你知道琦君與故鄉溫州的故事嗎?溫籍女作家琦君,一代才女的淡淡鄉愁
  • 鄉情三重奏
    觥籌交錯之際,梅實忽然兵發不備,當眾囑我為葛取兵擬出之散文集作序,並讓作者立即取來書稿。我不作有關評論的文字久矣,因此得罪了不算太少有所請託的作者和友人。然而,梅實卻是不可得罪的,我們先是師生,後為好友,數十年的情誼殷殷至今。何況在散文、小說、報告文學諸方面成績斐然的葛取兵和我已有二面之緣?
  • 2018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鄉情
    下面是《2018初中語文課外閱讀題之鄉情》,僅供參考!   鄉情 陳德才     ①凡少小離家的人,都有一份永遠也化不開的濃濃的鄉情。故鄉的那棵掛著一叢叢嫩綠榆錢兒的大榆樹,那片成群鵝鴨浮遊歡叫的清水塘,那個與小夥伴兒捉迷藏的打穀場,那條夏日裡去遊泳、摸魚的彎彎曲曲的小河,都構成了人們一個個最美麗的夢境。
  • 番茄冷湯&蒜蓉麵包
    今天帶來的是番茄冷湯汗蒜蓉麵包 首先我們要準備的材料有:冷湯:番茄,洋蔥,西芹,大蒜,麵包丁,歐芹麵包:你愛吃的麵包,黃油,大蒜,歐芹咱們先來做冷湯第一步先把番茄,洋蔥,西芹,大蒜切碎裝在精美的盤子裡再一次點綴上歐芹碎配上番茄冷湯一起吃清爽涼快的番茄湯搭配上帶有豐富蒜香黃油味的脆殼麵包絕了二字寫在大大的腦門上
  • 《八月》:關於童年的「散文詩」電影
    作為一部凝聚導演個人情感的、關於童年的「散文詩」電影,不僅僅是對90年代人文氣韻的生動呈現,更是通過時代輓歌的形式致敬了一代人的理想,平實的黑白影像呈現出成長的詩意與浪漫,顯得尤為迷人。精緻聲畫的童年影像影片《八月》原名「曇花」,曇花一現,象徵的是一種美好消逝、韶華不復的感傷與憂愁,而英文名「The Summer Is Gone」(夏日已逝)正是從另一種角度闡釋曇花的含義,暗含著一種緬懷與追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