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中旬的一天,我去海南省住建廳拜訪陳孝京副廳長,我們饒有興趣地聊海南鄉村再造的話題。他特別在電腦上播放PPT,向我介紹一個名叫「由布院」的地方—但見一條鄉村商業街上百業興旺,令人十分嚮往。
他說,這個地方太有魅力了,可惜他們只待了半天,根本看不夠。我樂呵呵地跟他報告,再過一個多星期,我就出發去日本九州遊學,一定要去這個位於九州大分縣的地方認真瞧一瞧。
後來我們在由布院待了4天3夜,依然流連忘返,大有「餘生欲老由布院」的詩情畫意。在由布院的第一天傍晚,我們散步穿越村子中央的稻田,颱風雨中,陣陣大風吹起稻花千層浪。我們捨不得挪動腳步,現場發明了一句廣告語:風景太美,甘願墮落。
數據顯示,一年有400萬遊客到由布院「甘願墮落」,其中有100萬住宿遊客,年旅遊收入折合人民幣26億多元。當地居民只有1.1萬多人,算下來人均年旅遊收入約合23萬元人民幣。
在九州鄉下這種地方,把旅遊這碗飯煮得如此香噴噴,由布院人是如何做到的呢?
「由布院三子」
在由布院的功臣榜上,人們把一位名叫本多靜六的博士刻在了首位。這位畢業於德國慕尼黑大學的經濟學博士,以設計明治神宮神苑和日比谷公園而名滿天下,被封為日本「公園之父」。
本多博士對由布院的建議是,讓旅客來此處可以得到靜養,需要靠自然的風光和溫泉的療效,但要建設一個溫泉鄉,又必須透過現代化的方式。他建議主打鐵路,以減少汽車的進入,讓此處不須開設太為寬敞的道路,維持自然的風光。這個建議,由布院執行得非常好,真的沒有大馬路。
本多博士還提到一個緊要的重點:在德國有一個和由布院相似的優美溫泉療養地巴登維勒,他希望由布院的人們能去那裡遊學。47年之後的1971年,由布院才實現了對包括巴登維勒在內的歐洲城鄉的考察。帶隊的是「由布院三子」—中谷健太郎、溝口燻平、志手康二。他們分別是當地三家溫泉旅館的經營者:龜之井別莊的第三代掌門人,玉之湯的入贅女婿及第二代掌門人,以及夢想園時任掌門人。
在巴登維勒這個黑森林與群山環繞的小鎮,「由布院三子」獲得了再造故鄉的靈感與力量。他們找到當地的議員,議員認為小鎮中最重要的東西是「安靜」、「綠意」和「空間」。這三個關鍵詞讓他們豁然開朗,激動不已。從歐洲回來,他們帶領當地居民,著手營造融入自然的安靜的溫泉地,確立了「綠意、寧靜、廣闊」的定位。
從福岡直奔由布院的第一晚,我們住的就是中谷家經營的龜之井別莊。它一共有22間客房,一間日式套房一晚的費用近5000元人民幣。它的溫泉池是用原木呈樹枝狀頂起一個玻璃屋,可以看星空的。它院內的銀杏樹也是整個由布院盆地最高大的,有好幾棵超過200年樹齡。
由布院的發展軌跡是這樣的:先由溫泉旅館帶動發展,第一家正是龜之井別莊,再有民宿、觀光商業街。而商業街上許多家有名的餐廳,都是龜之井別莊的廚師辭職開的。
中谷健太郎現年83歲,他生於由布村,從小心懷電影夢。1962年父親過世後,他在長輩勸說下才放棄助理導演工作,從東京回到家鄉,打造龜之井別莊的「電影風格」。他以「鄉村的文化」為精髓,海納鄉村的飲食、器物、庭園、節氣、自然等整體文化,透過茅葺的屋頂展現鄉村的風味,希望做成每一個場景都值得拍照的效果。
在由布院的第三天,我們認真去看了玉之湯,它一共有18間客房。由於主人的DNA不一樣,場景美學也是不一樣的。龜之井別莊是純粹的唯美主義,一片落葉,服務員都會迅速把它撿走。玉之湯則是自然美,非日式庭園造景,維持原來的雜木林,生活在其中的人可以和自然協調地生活著。印象最深的是,旅館大堂門口一塊巨石上,長著一堆雜草雜木,以及沿著院內小徑修了一條小溝,清澈的水汩汩地流。
始於1938年的「玉之湯」的創辦人叫溝口嶽人,是一名登山愛好者,喜歡眺望山嶽。溝口燻平是其入贅女婿,本來在大分縣的日田博物館工作,他喜歡當地樸素的瓷器。所以,「玉之湯」的雜貨鋪比龜之井別莊的更有文創味,瓷器產品偏多。
當年「由布院三子」相邀去歐洲遊學時,還沒有搞懂「度假目的地」這碗飯怎麼吃。而且他們已經做好思想準備,如果這次考察無法獲得確定信心,回來就拋棄依賴旅遊業謀生的做法。
那個年代,日本全國正處在經濟高速發展、熱衷團體型觀光的時代,來九州的遊客大都去了熱鬧的別府溫泉(日本三大溫泉之一,同在大分縣,距離由布院40分鐘車程),讓由布院一直冷冷清清的。堅持度假型、個人型觀光的他們,心不慌才怪。
幸運的是,巴登維勒之行堅定了他們的信念,實踐亦證明他們是對的。
電影節與「生活作家」
在由布院那幾天,我們不管走到哪,都會看見第42屆由布院電影節的海報,因為電影節就是在每年8月舉辦的。在村子裡辦電影節,這也是蠻奇葩的,而且還是日本歷史上最悠久的電影節。這又是中谷健太郎辦的好事。
不過,由布院至今沒有一家電影院,上映電影及舉辦座談會活動,都是使用公民館禮堂及會議室。他們辦電影節的目的,可不是為了商業目的。由布院電影節誕生的背景是,1975年由布院發生了一場裡氏6.4級地震,在努力重建家園的過程中,中谷健太郎提出了這個創意。
在中谷健太郎看來,辦電影節最重要的收穫,是給原本保守、傳統,但又擁有深厚文化底蘊的由布院這個鄉下,吹進一股新鮮的「自由之風」。中谷健太郎導演下的由布院電影節,以「親自動手做」為理念,不管是電影節的選片、運營等工作,還是擔當主持人和評論家,都是當地人自己幹,而不像其他電影節那樣請的都是專家。
旅日友人金靜跟我說:「由布院是九州最感動我的地方之一!除了觀光,這裡還吸引了一批生活作家。竹工藝、生活器具、炭工藝,以及在山嶽下詩情畫意。」
「生活作家」這個詞讓我眼前一亮。
今天你來逛由布院商業街,竹製產品、地方酒、醬油、蜂蜜產品、藍染服裝、木工製品……各種精品生活店應有盡有,其中大多數店面都是「生活作家」們開的。
在奇人奇才組成的由布院功臣榜上,「生活作家」亦榜上有名。其中有3位代表性人物,可以稱為「由布院新三子」,他們都是外來人。
第一位是由布院溫泉旅館主廚新江憲,是他推動了由布院物產料理「地產地銷」的浪潮;第二位是小林華彌子,辭掉東京外資銀行的工作,在由布院景觀營造運動中扮演核心角色;第三位是江藤國子,原來是農林水產省的公務員,因緣際會嫁入由布院農家,以她的專業與熱情,帶領當地居民一起搞新農業運動。
當然,由布院也不可避免引來一些「怪物」,即一些只求經營的事業體。在商業街上,可以發現許多在日本各觀光地區開連鎖店的企業。由布院從農村慢慢變成商業街市的過程中,村裡甚至有人說出「不要發展商業」這樣的話來,可見外來事物對當地居民的心理衝擊之大。
於是,由布院在生活與生意之間,努力尋求平衡點。我們發現,白天熱熱鬧鬧的觀光人潮(每天超萬人),到了晚上,一下子退潮而去,還原出一個鄉下地方的寧靜,但聞百蟲鳴。原因是由布院晚上是禁止旅遊車進入的,商業街傍晚就打烊了。中谷健太郎有一句話很有意思:「我們這裡還是不會變得像那些大都市那樣,半夜還有人會在街上晃蕩吧?」
無以類比的冒險記
如今對比別府和由布院,你會驚訝地發現,別府被建設成了一個普通的小城市,由布院依然是一個盆地山村,而且把自然風光保留得非常完好。
今天由布院的溫泉旅館不僅賣得比別府貴,人氣還比別府高。而且,由布院不允許色情行業存在,主打女性消費者,慢慢變成了日本人心目中的「高級溫泉度假目的地」。在日本「想去的全國溫泉」排行榜中,由布院一直保持著第二位;而「去過了真好的溫泉」排名中,第一位是草津,第二位便是由布院。
不過,由布院依然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由布院觀光綜合事務所」首任全國海選出來的秘書長米田誠司認為,打造觀光城鄉不只是為了觀光業者的利益,最重要的是把成果還給地方,還給觀光客。而且,有必要將資源投入對地方有利的再造計劃,為地方築夢,建立一個居民也參與、交流的體系,讓他們廣泛而主動地參與進來。
在由布院的第二天晚上,馮清雄(海南森林客棧創辦人)出主意,請在龜之井別莊工作的中國同鄉、90後的前臺經理惠文文餐敘。我們問了她一個核心問題:由布院成功的本質是什麼?
惠文文回答:把自然保護得很好。
你可知,由布院做到這點有多辛苦,前後經歷了三波保護浪潮。
第一波是1952年當地青年的反水庫運動,迫使一年後政府撤回開發案,更在3年後由布院與湯平村合併為湯布院町時,將這場運動的領導者、醫師巖男潁一票選為町長,使之連任近20年。正是巖男町長反對由布院溫泉旅館變成色情場所,極力守護由布院的自然環境。
第二波是1971年成功阻止在從別府進入湯布院的入口處蓋高爾夫球場,之後中谷健太郎等人把「溼地保存會」更名為「明日由布院集思會」,從「反對開發」走向「鄉村再造」的階段。「由布院三子」赴歐洲遊學,正是在這個背景下發生的。
第三波是1990年代抵抗「度假村式」的大規模開發,訂立了一部《溫馨洋溢城鄉營造條例》,規定大於1000平米的項目要經過嚴格審核,抑制大型開發和亂開發,包括進行嚴格的建築物限高—規定在由布院盆地,不管從哪個角度,都可以望見由布嶽。正是這種苛刻條款,保住了由布院的農村田野景觀。所以,今天我們散步在由布院,依然是「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自然美景。
條例訂立不久,日本迎來泡沫經濟崩潰,由布院相安無事很長一段時間。到2007年日本又呈現景氣,由布院又受到大型開發浪潮的侵襲。居民們緊急發起成立「景觀營造檢討委員會」,挽救美麗的自然風景和街區景觀。2008年,由布市議會全票通過了《由布市景觀條例》,這是政府立法對民間環保運動的加持。
從民間反對政府開發案,到政府與民間站到同一條戰線上,理念一致地保護由布院,時間跨越長達56年。哪怕到今天,由布院都不算完勝。在越來越熱鬧的觀光人潮誘惑下,由布院的「綠意、寧靜、廣闊」是否還能守住,也是有很多人擔心的。
哪怕是外來的米田誠司也苦口婆心地叮嚀:「田園空間不僅生產農作物,也帶給由布院空間上的寬裕和美麗風景,而且孕育眾多生物、穩定氣候、涵養水源等。地區內外人士應促膝長談,體認農地和自然風景並非個人所有,而是將其看作地區整體資產,由跨世代的人群繼承,建立共有的價值觀。」
我的最大感觸是,由布院確實是由一群奇人奇才共同書寫才有今日之榮景。溝口燻平口述出版了一本書《由布院物語》,腰封上印了日本知名作家宮城谷昌光的一句評論:「這個由布院創業記,就是一部無以類比的冒險記。」
本刊及官網(南風窗在線)刊登的所有作品(包括但不限於文字、圖片、聲音、錄像、圖表、標誌、標識、廣告、商標、商號、域名、程序、版面設計、專欄目錄與名稱、內容分類標準及多媒體形式的新聞、信息等)未經南風窗雜誌社書面許可,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形式使用,違者必究。
版權合作垂詢電話020-61036188轉8088,文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