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就當了5家公司法定代表人?|電信網絡詐騙|對公帳戶|銀行|...

2020-12-22 騰訊網

直到警察找上門,在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一家飯店幫工的趙鑫鑫才得知,自己和詐騙扯上了關係。

年僅19歲的他在5家公司擔任法定代表人,名下有多個對公帳戶銀行結算卡,每張卡的流水都高達成百上千萬元。然而,根據公安機關的調查,這些資金並不屬於正常經營範疇的營業額,甚至還涉嫌犯罪。接受警方訊問時,趙鑫鑫對公司背後的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一無所知。

北京市京師(深圳)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吳英鵬律師指出,根據參與程度,這名00後可能會構成詐騙罪或洗錢罪的共同犯罪,或構成買賣國家機關證件罪,並因此負上刑事責任。此外,相關犯罪行為被查處後,涉案的企業被吊銷營業執照,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他的信用體系,他今後如果開辦企業將面臨重重阻礙。

800元的「兼職」收入

趙鑫鑫以為自己是在「兼職」。他初中畢業後外出打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不能滿足他的開支需求。偶然間,他在網上看到了一則兼職廣告。「招募電商夥伴」「三天賺幾千,包吃住」「無本買賣,專人指導,操作簡單,穩賺不賠」。在這些關鍵詞誘導下,囊中羞澀的趙鑫鑫主動聯繫了廣告發布者。

對方告訴他,只需要等電話,然後根據指示,攜帶身份證與相關人員見面,就能得到幾百元的「工資」。趙鑫鑫報了名。

沒多久,他參加了兼職方組織的「入職」培訓,現場有人模仿市場監督管理局和銀行工作人員向他們提問,教給他們怎樣應對。隨後,在專人陪同指導下,趙鑫鑫籤了幾個字,露了幾次臉,便順利辦理好了手機卡、營業執照、公司公章、對公帳戶、U盾這一「證件套餐」。

時間靈活、工資高、不用交押金……趙鑫鑫覺得這份「兼職」靠譜。此後,他又如法炮製,成為5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辦理了多個對公帳戶。至於這些帳戶的具體用途,趙鑫鑫卻始終稀裡糊塗,僅僅聽說是「賭場用來洗錢的」。每套800元的「工資」如約到帳,趙鑫鑫認為,這件事已經告一段落。但他並不知曉,自己辦理的對公帳戶卡裡,每天都會產生數額巨大的流水。當中一筆匯款來自同住天水市秦州區的宋明。

2020年4月,宋明在網上訂機票時,收到了一條提示投保航班延誤險的簡訊,告知他,購買這種保險後,如因天氣原因航班延誤,「可以退300%的票款」。宋明決定投保,客服卻在電話裡表示,他是首次投保,需要繳納保證金作為個人信用擔保。然而,就在宋明匯入5000餘元後,對方卻銷聲匿跡。他報了警。

接到報案,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刑偵大隊反電信詐騙中隊的公安民警迅速對轉入資金的帳戶進行調查。他們發現,這筆錢所有的流轉帳戶都是對公企業帳戶,其中有一張本地的帳戶卡在甘肅某商貿有限公司名下,其法定代表人正是趙鑫鑫。

「每個帳戶後邊都是成千上萬的受害者」

「空殼公司」「法人年齡偏小,多為社會閒散人員」「存在批量開戶行為」「不少資金流向境外」……通過細緻研判和走訪摸排,警方認為,這是一起涉嫌對公帳戶銀行結算卡買賣的案件。此後,根據銀行卡信息以及實地調查,他們查詢到一個以陳某、蘭某等人為首的犯罪團夥,並逐步掌握了該團夥的活動軌跡。

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刑偵大隊反電信詐騙中隊中隊長霍湧告訴記者,截至2020年6月23日,警方共抓捕犯罪嫌疑人25人,其中上線卡商4人,中介財務代辦人員6人,辦卡人員及出賣對公帳戶嫌疑人15人。凍結資金帳戶26個,現場繳獲涉案手機31部,對公銀行「5件套」6套,公章、營業執照等70餘件。

僅在秦州區,就有9名年輕人像趙鑫鑫一樣,為了幾百元的「兼職」收入,不經意間成為電信詐騙的「幫兇」。據了解,他們當中年齡最大的僅有24歲。為了賺取「勞務費」,還有人將自己的同鄉、同事「拉下水」。

然而,這群年輕人僅僅處於電信詐騙「黑灰」產業鏈的最末端。據警方介紹,他們上面還有一些上級卡商。整個產業鏈的運行環節包括準備資料、註冊公司、開立帳戶、倒賣帳戶、被犯罪團夥用於詐騙或洗錢。上遊是非法買賣對公帳戶的中介,他們的主要工作就是招募所謂的兼職人員,集齊對公帳戶「5件套」;下遊則是批量購買這些對公帳戶的犯罪團夥,他們一般都身處境外窩點,通過一些網上轉帳操作,就能將原本用於企業之間資金往來結算的對公帳戶,變為電信詐騙和洗錢團夥的高級犯罪工具。

根據介紹,此類犯罪團夥一般實行「不見面」交易,從業人員不僅會頻繁更換手機號碼、社交帳戶,就連快遞收件地址都會填寫一些中轉站,之後直接發往境外。後期使用這些帳戶卡時,還會通過小額轉帳來「試卡」,每個帳戶的使用周期也會隨時調整。

這無疑增加了警方偵查的難度。「每個帳戶後邊都是成千上萬的受害者,涉及多種類型的案件。」霍湧說,行話裡實現資金「洗白」、抽逃的對公帳戶被稱為「水房」,「因為它容量大、速度快,從中舀出一瓢水,幾乎很難被察覺。」霍湧和同事分赴四川、湖南、廣東等5個省17市,連續走訪了100多家銀行,並在一個上級卡商的家鄉蹲守多天,才撥開層層謎團。

多部門「重拳打擊」 青年需提高警惕

近些年,對公帳戶買賣案件並非個案,相關報導顯示,廣州、揭陽、泉州、武漢、長沙、哈爾濱等地警方已先後開展打擊電信詐騙「黑灰」產業鏈條違法犯罪活動,凍結涉案資金上千萬元。

重拳打擊之下,該類犯罪行為依舊屢禁不止。霍湧分析原因,一方面,在於高額的回報率,前期投入數百元的人工費,幾經轉手後,一套帳戶資料可以賣出上萬元的高價,有人為此「鋌而走險」。另一方面,國家推進「放管服」,註冊企業的門檻有所降低,別有用心的人從中鑽空子。

甘肅某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登記註冊人員張帆告訴記者,為優化營商環境,提高辦事效率,企業註冊登記推行「無紙全程電子化」辦理。申請人只需在政務服務網註冊帳號後進入市場監管服務平臺,下載「掌上註冊通」App,進行身份認證,填寫企業註冊登記相關信息,並上傳《市場主體(經營場所)登記申報承諾書》、股東會決議、企業從業人員花名冊、任職資格審查意見、住所使用證明等資料,提交所在轄區登記註冊部門受理,就能在兩三天內領到營業執照。「這一過程中,由於實地審核量大面廣,工作人員不會對企業的實際經營地址進行核實,更多的還需依靠企業法人的承諾和自律。」張帆說。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銀行工作人員也坦言,銀行會通過上門核查、調查工商信息、查看稅務信息、查看實控人年齡等舉措來杜絕涉及銀行對公帳戶的詐騙行為。但現實中一些代辦中介很了解銀行流程,有一套應對銀行審核的做法和手段。

伴隨監管力度的逐步加大,當前多部門已經形成合力,把嫌疑對公帳戶源頭管控作為遏制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的重要著力點。

張帆告訴記者,如今,一家新公司在登記註冊後,「企業開辦(註銷)一網通辦」平臺就能同步完成稅務登記、銀行開戶、社保、公安刻章的備案手續,經營範圍中的監管工作也會同步推送到各個監管部門。市場監管部門會定期聯合其監管部門藉助「雙隨機一公開」平臺進行抽檢,並將抽檢結果在國家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進行公示。

多家銀行也收緊了對公帳戶的開戶審核。前述銀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銀行內部系統會抓取長期未結算的或結算異常帳戶的數據,並將這些信息提供給公安機關。

公安機關也在採取措施,提高公眾對此類詐騙行為的知曉率。但要真正杜絕這一行為,霍湧表示,不僅要形成多部門聯席制度,也要廣大年輕人擦亮雙眼,在拿不準的情況下及時諮詢相關部門。吳英鵬律師建議學校、家庭等加強相應宣傳教育,避免青少年被不法分子利用走上犯罪道路。

(文中趙鑫鑫、宋明、張帆系化名)

相關焦點

  • 為電信詐騙、洗錢團夥辦理對公帳戶 多家銀行工作人員被刑拘
    央廣網長沙5月14日消息(記者孫永 唐國榮 譚朕)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對公帳戶,原本是用於企業之間資金往來結算的專用帳戶。然而,近期,全國多地公安機關披露,對公帳戶成為電信詐騙和洗錢團夥的高級犯罪工具。註冊、買賣對公帳戶,成了電信詐騙黑市的一條專門產業鏈。
  • 註冊對公帳戶幫助他人實施網絡詐騙,已有5人被拘!
    近日,寧都縣公安局成功打掉一網絡詐騙團夥案,抓獲5名犯罪嫌疑人。今年6月,寧都縣公安局接到上級公安機關核查指令:2020年5月14日,贛州某服裝有限公司在中國工商銀行寧都縣支行開設的對公帳戶涉嫌電信詐騙
  • 對公帳戶成洗錢詐騙工具 22家銀行開戶資格被暫停
    5月13日下午,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召開全省金融機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暨跨境賭博工作推進會。通報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涉案企業銀行帳戶倒查及問責情況,明確下一步工作要求。對涉案銀行採取強化監管及嚴格問責措施。一是對管理不善,存在重大違規行為的4家銀行予以通報批評,並約見其行領導進行監管談話。
  • 嚴打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海口1652人被懲戒 5年內名下銀行帳戶被限用,涉嫌犯罪的將被追刑責
    買賣銀行對公帳號的犯罪嫌疑人,會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或者指使他人註冊虛假公司,並利用公司名義開通對公帳戶,隨後將公司帳戶、法人代表等完整信息、公司公章、銀行卡及密碼等「全套」資料,以每套500至1000元的價格轉賣給從事電信網絡詐騙的人員用於作案,電信網絡詐騙作案人員騙取資金後,會迅速將資金轉入多個對公帳戶進行流轉,形成了一條網絡黑色、灰色產業鏈條。
  • 1652人手機支付被「拉黑」5年!海口警方聯合銀行嚴打電信網絡詐騙
    在某公司任職的陳某某,今年23歲,經同學遊說開辦對公帳戶可以掙錢且對個人不會有影響,於是通過註冊多個公司後去銀行開辦對公帳戶再進行轉賣據海口警方介紹,相對於個人帳戶,企業對公帳戶的資金流動量大,流轉資金更為便利,因而受到電信網絡詐騙作案人員的青睞。
  • 銀行嚴查對公戶 22家銀行暫停新開對公帳戶業務!
    來源:支付百科5月13日下午,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召開全省金融機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暨跨境賭博工作推進會。通報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涉案企業銀行帳戶倒查及問責情況,明確下一步工作要求。對涉案銀行採取強化監管及嚴格問責措施。
  • 銀行嚴查對公戶,22家銀行暫停新開對公帳戶業務!
    來源:支付曝光臺App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5月13日下午,人民銀行杭州中心支行召開全省金融機構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暨跨境賭博工作推進會。通報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涉案企業銀行帳戶倒查及問責情況,明確下一步工作要求。
  • 專家:銀行違規辦理對公帳戶風險分析
    來源:第一財經銀行違規辦理對公帳戶風險分析作者: 王凡2020年5月長沙市公安局公布,長沙多家銀行職員違規為用於電信詐騙或洗錢的對公帳戶大開綠燈,不但未核實地址真實性3.空殼公司特徵明顯空殼公司也是銀行須防範開立對公帳戶的風險,當同一代理人集中在相同時段,且在同一地段的各家銀行網點大量代理開立對公帳戶,且這些公司註冊資金都不高,實繳註冊資本又為零,經營範圍偏向輕資產的貿易公司、諮詢管理、信息科技公司等,法定代表人年紀偏大或偏小,或是法定代表人和代理人的身份證地址為異地或偏遠農村地區,
  • 起底買賣對公帳戶亂象:六千一套可保售後,批量高薪招法定代表人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大量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反映出,當前不法分子轉移詐騙資金使用的帳戶,出現從銀行帳戶向支付帳戶特別是單位支付帳戶轉移的趨勢。 所謂對公帳戶,即企業銀行結算帳戶,是為企業法人、非企業法人、個體工商戶辦理結算業務的帳戶。
  • 19歲開5家公司,每筆進帳成百萬上千萬!「年少有為」背後是橫跨5省17市的詐騙大案
    警方立刻意識到這是一起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就在對宋先生轉入資金的帳戶進行深挖,希望可以找到突破點的時候,警方遇到了一些困難。根據線索警方立即對這家公司進行了調查,偵查後發現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公司法定代表人趙某僅僅只有19歲。警方發現該涉案公司不僅法定代表人年齡較小,而且資金流巨大,這更加引起了警方的懷疑。
  • 網上公開售賣對公帳戶 詐騙團夥「升級」手段務必警惕
    (小標題)多起電信網絡詐騙案曝對公帳戶被用於轉移贓款今年3月,福建漳州市民蔡某接到自稱「網絡貸款中心工作人員」的電話,對方以為其辦理貸款為由,騙取蔡某3.6萬元。公安機關調查發現,詐騙分子得手後,迅速將資金轉入多個對公帳戶,這些帳戶分別屬於廣州、青島的多家公司。
  • 銀行對公帳戶也能買賣?這幫註冊公司的栽了
    對公帳戶本是用於企業之間資金往來的,但有人在網上公開兜售對公帳戶,賣給從事電信詐騙的人員,逐漸形成了一條網絡黑色、灰色產業鏈條。經查,犯罪嫌疑人王某某(男,25歲,遼寧人)指使他人註冊空殼公司,並利用公司名義在銀行開立企業對公帳戶,隨後將帳戶連同公司和法人代表等完整信息、公司章、銀行預留手機卡、網銀U盾、對公帳戶銀行卡及密碼等「全套」資料,以每套500至1000元的價格轉賣給從事電信詐騙的人員用於作案。電信詐騙作案人員騙取資金後,會迅速將資金轉入多個對公帳戶進行流轉。
  • 揭秘銀行對公帳戶買賣「產業鏈」
    原本用於企業之間資金往來結算的對公帳戶成為電信詐騙和洗錢團夥的高級犯罪工具。據了解,批量購買這些對公帳戶的主要為犯罪團夥,涉及網絡詐騙以進行洗錢。「也有很少一部分是倒票公司,比如買一個對公帳戶,開完發票就不用了。」某代理做帳公司員工如是說。 「買的戶,雙方都有風險。」
  • 多名光大工商郵政銀行職員為電信詐騙開設對公帳戶被抓
    5月9日,湖南長沙市公安局召開新聞通報會,長沙公安局在打擊治理電信詐騙行動中,排查出近百個用於電信詐騙及洗錢的銀行對公帳戶。這些帳戶由多家銀行客戶經理在明知用於違法犯罪活動的情況下違規辦理。對此,長沙市公安局立馬對光大,工商,郵政三家銀行涉嫌「幫信罪」(幫助信息網絡犯罪活動罪)的多名職員進行刑拘。
  • 為電信詐騙提供對公帳戶 仨團夥被端
    本報訊(記者 葉勇)用自己的身份證申辦營業執照註冊對公帳戶,就能買賣賺錢?注意了,這個「划算」生意是一種違法犯罪行為。近日,哈市公安局賓縣公安分局成功打掉3個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提供對公帳戶的犯罪團夥,抓獲犯罪嫌疑人56人,凍結對公帳戶83個,扣押工商營業執照37份、公章111枚,扣押、凍結涉案資金120餘萬元,涉案金額600餘萬元。
  • 19歲開5家公司,每筆進帳百萬千萬!背後真相驚人!
    就在宋先生向對方所提供的銀行帳號匯入五千餘元保證金後,對方就銷聲匿跡了。警方立刻意識到這是一起典型的電信網絡詐騙案件,就在對宋先生轉入資金的帳戶進行深挖,希望可以找到突破點的時候,警方遇到了一些困難。甘肅天水市公安局秦州分局刑偵大隊反電詐中隊中隊長霍湧:通過一級涉案資金帳戶查下去,發現所有的流轉帳戶全是對公企業帳戶,沒有個人名下的銀行帳戶。偵查過程中,發現有一張本地的對公銀行帳戶卡是甘肅某商貿有限公司。根據線索警方立即對這家公司進行了調查,偵查後發現了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公司法定代表人趙某僅僅只有19歲。
  • 90後「高富帥」註冊8家公司,竟是為了利用對公帳戶…
    三湘都市報4月3日訊(記者 楊潔規)偽造辦公地點、私刻公章、辦理工商登記……全程造假開設8家皮包假公司,辦理工商登記後開辦銀行對公帳戶,將帳戶對外出售,非法獲利。「90後」何來(化名)的「發財」之道最終還是難逃法網。4月2日,長沙警方通報了相關案情。 「公司營業執照、銀行卡、U盾、公章,把這些對公帳戶賣給他人從中牟利。」
  • 海口嚴打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懲戒1652人
    據警方介紹,相對於個人帳戶,企業對公帳戶的資金流動量大,流轉資金更為便利,因而受到電信網絡詐騙作案人員的青睞。買賣銀行對公帳號的犯罪嫌疑人,會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或者指使他人註冊虛假公司,並利用公司名義開通對公帳戶,隨後將公司帳戶、法人代表等完整信息、公司公章、銀行卡及密碼等「全套」資料,以每套500至1000元的價格轉賣給從事電信網絡詐騙的人員用於作案,電信網絡詐騙作案人員騙取資金後,會迅速將資金轉入多個對公帳戶進行流轉,形成了一條網絡黑色、灰色產業鏈條。
  • 對公帳戶6000元/套!電詐團夥購買多套洗白近千萬元
    利用對公帳戶為電信網絡詐騙「洗錢」據介紹,「颶風32號」統一行動中,花都區公安分局打掉開設買賣對公銀行帳戶的團夥。花都區公安分局深入研判刑警支隊移交的線索,發現一個為電信網絡詐騙分子提供對公銀行帳戶的團夥。
  • 海口嚴打電信網絡詐騙「黑灰產」 懲戒1652人
    據警方介紹,相對於個人帳戶,企業對公帳戶的資金流動量大,流轉資金更為便利,因而受到電信網絡詐騙作案人員的青睞。買賣銀行對公帳號的犯罪嫌疑人,會利用自己的身份信息或者指使他人註冊虛假公司,並利用公司名義開通對公帳戶,隨後將公司帳戶、法人代表等完整信息、公司公章、銀行卡及密碼等「全套」資料,以每套500至1000元的價格轉賣給從事電信網絡詐騙的人員用於作案,電信網絡詐騙作案人員騙取資金後,會迅速將資金轉入多個對公帳戶進行流轉,形成了一條網絡黑色、灰色產業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