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5日,「賡續紅色基因,俯仰廣闊天地——上海市格致中學大別山社會實踐20年成果展示」活動在上海格致中學奉賢校區舉行。本次活動由上海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協會、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德育管理專業委員會主辦,上海市格致中學承辦。
上海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協會會長姚家群,上海市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聯席會議辦公室秘書長鄒竑,黃浦區教育局副局長嚴奕,上海市實驗性示範性高中德育管理專業委員會主任朱吉政、副主任劉福朝、蔣建國、邢三多、俞金飛,黃浦區教育學院院長奚曉晶、副院長李峻,奉賢區教育學院院長蔣東標、副院長張竹林,奉賢區金海社區辦事處副主任陳立峰,上海市格致中學黨總支書記王麗萍、校長吳照,格致初級中學副校長陳穎,安徽省金寨縣花石中學校長李海等領導和專家出席活動,來自上海市德育研究協會會員單位的德育分管領導、學校德育處室負責人和一線班主任,格致教育集團成員校德育主任,奉賢區中學德育主任,上海市多個班主任工作室、德育實訓基地學員等近500人共同參與。
上海市格致中學黨總支王麗萍書記主持大會。1997年暑假,格致中學組織18位師生前往大別山太湖縣彌陀鎮考察,師生們跋山涉水,走訪六所鄉村中小學、深入多戶農民家庭、為當地貧困學生捐款捐物,由此拉開了延綿二十餘年開展大別山社會實踐活動的序幕。
黃浦區教育局副局長嚴奕在熱情洋溢的致辭中指出:二十年間,一批又一批格致師生先後前往大別山考察,親眼見證了山區與祖國一道蒸蒸日上、繁榮發展、舊貌換新顏的改革發展歷程。學生們的實踐主題從「體驗農家生活,支援希望工程」到「傳遞科學知識,輸送教育資源」再到「喜看農村變化,感悟時代發展」,體現了健康、積極、向上的正能量。作為一場持續20年的德育創新實踐,格致中學在組織開展大別山社會實踐的過程中已積累了學校德育實踐的有益經驗,形成了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實踐教育的實踐特色,通過本次活動定能形成良好的輻射示範效應,為更多青少年照亮成長的路。
上海市格致中學校長吳照在「賡續紅色基因,俯仰廣闊天地——上海市格致中學大別山社會實踐20年主題報告」中,系統回顧了學校持續開展大別山社會實踐活動的概況。二十餘年間,累計5000餘名格致學子先後前往大別山,學校師生合力資助當地貧困學生總數逾600人。伴隨著這兩組震撼人心的數字,會場內的全體師生發自內心地為格致人強烈的民族精神和持久的社會責任感而爆發出雷鳴般的掌聲。吳照校長將學校德育實踐路徑高度概括為「學習、參與、體驗、感悟、行動」,從「追尋革命足跡,根植紅色基因」、「體驗農村生活,深化國情教育」、「結對助學幫困,關注精準扶貧」、「宣傳科學知識,踐行科教興國」四個方面,圖文並茂地介紹了大別山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吳照校長指出,二十多年來,大別山社會實踐活動已在每一位格致師生心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達到了「培養共情」、「促進共生」、「引領共進」的實踐成效。大別山社會實踐立足於學生綜合素質發展,契合了知行合一的教育學規律,凸顯了實踐育人的重要德育途徑,實現了以實踐創新能力為主的學生核心素養培育,已經成為格致中學一門重要的德育課程。
師生匯報環節由格致中學(奉賢校區)德育主任周雯婕主持,亓祥銀、陳蕾、孫秋梅三位老師三位老師與學生們一同帶來了三節情景生動、跨越歷史和舞臺內外的微課。
《啟程》
亓祥銀老師執教的《啟程》以暑假前的一節班會課為時空背景,通過教師講授、學生討論、視頻回顧等形式,幫助學生明確開展大別山社會實踐的目的、意義和主要活動內容。安徽省金寨縣花石中學李海校長受邀登臺,深情講述了格致與花石兩所學校多年來攜手共進的感人往事,並將從大別山區帶來的一面印有「越千裡攜手大別山,跨廿載築夢新時代」祝福語的特製錦旗親手交給吳照校長,兩位校長在臺上熱淚盈眶、緊緊相擁,共同發願兩校共同進步、友誼長存。
陳蕾老師執教的《問道》以金寨革命烈士紀念塔為教學場景,學生們在瀏覽了金寨縣的紅色文教場館後,你一言我一語串聯起了大別山紅色革命精神的歷史典故以及李開文等典型人物捨己為人的先進事跡。格致中學2002屆校友壽崟受邀登臺,分享了在格致求學期間,參加大別山社會實踐的經歷對自己擇業與成長的重要影響。
孫秋梅老師執教的《致行》以2016年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花石鄉大灣村時走訪的貧困戶陳澤申家的院子為場景,與學生共同探討國家大力推動精準扶貧取得的喜人成就。現任太湖縣百裡初級中學語文教師的李小紅,曾是第一位受到格致中學師生資助的大別山貧困學生,她通過錄製視頻的方式講述了自己對格致師生的感恩之心。1997年格致師生首次前往大別山時,了解到樂安中學初二學生李小紅因半年內父親、姐姐相繼去世瀕臨失學邊緣,他們當即捐贈1000元助其完成初中學業。回滬後師生們還在校內宣傳,全校共募集善款18000元。在劉福朝、朱瑩毅等老師的長期關懷和幫助下,李小紅第二年以全鎮第二的成績考入太湖縣縣中,後又進入安徽師大,如願成為一名人民教師。格致中學原副校長劉福朝老師應邀登臺接受獻花,勉勵格致學子像剛出爐的鋼材一樣不斷在實踐中接受鍛造,努力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在課題展示環節,王鎮宇、陳敏、張凱華三位老師帶領學生們巧妙地借用「格致電視臺」互動訪談、前方連線、焦點透視等欄目,圍繞大別山社會調研的選題趨勢、優秀課題傳承、課題方法指導與管理等方面作交流和分享。個案《紅色文化的建設與宣傳》及《「紅色文化」與「綠水青山」》的展示體現了學生在課題研究中對大別山紅色文化資源開發這一選題的持續關注與傳承發展,更彰顯了習近平總書記「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的講話精神。
在領導講話和專家點評環節,奉賢區教育學院院長蔣東標首先表達了對格致中學和劉福朝老校長的崇高敬意。其次,用「大格局」、「大情懷」、「大智慧」來形容對格致中學開展大別山社會實踐活動二十年的評價和體會。最後,蔣東標院長就奉賢區中小學全面開展「紅色之路,世界之窗」活動,引領學生走出奉賢、走出國門,開拓國際視野的育人模式作簡要介紹。
黃浦區教育學院院長奚曉晶在講話中指出,格致中學大別山社會實踐活動是立德樹人的重要實踐,豐富學生經歷的重要途徑,課堂轉型的重要探索,課程建設的重要創新,它契合當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宏觀背景,凸顯了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全面教育質量觀,是新時代背景下育人模式的發展和進步。同時,奚曉晶院長也從長效機制建設、德育評價、開展長期跟蹤的實證研究等三個方面,對格致中學大別山社會實踐活動的未來發展提出了中肯建議。
上海市中小學德育研究協會會長姚家群認為本次展示活動取得圓滿成功,充分凸顯了紅色基因傳承的主題,實現了教育的初衷,可以用「厚」、「實」二字進行概括和評價。「厚」體現在格致中學大別山社會實踐活動歷時之長,具有歷史的厚度。「實」體現在社會實踐中運用的教育方法和活動內容,能切實培養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
作為一所擁有悠久辦學歷史和深厚文化底蘊的百年名校,格致中學即將迎來建校145周年校慶。「賡續紅色基因,俯仰廣闊天地」不僅是對大別山社會實踐二十年的高度概括,也是對學校育人理念的生動詮釋。紅色基因不僅是大別山特有的革命精神,也是格致人對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歷久不變的信念。俯仰廣闊天地,不僅是俯身走進貧困山區,了解社會變遷,更是對培養致敬偉大歷史,心繫民族命運,締造美好未來的社會棟梁的期許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