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營市河口區位於山東省北部,轄區面積2365平方公裡,總人口29萬。作為勝利油田的主產區之一,境內駐有9個油田二級單位,油田職工及家屬佔全區人口的52%。多年來,針對油地共存的特殊區情,河口區立足於聯動、聯建、聯治、聯心,探索出了油地融合治理的「河口模式」。在這一模式的推動下,油地之間不但沒有出現相互制約和掣肘,反而形成了資源共享共用、共興共榮的良好局面,推動了整個河口區域治安形勢的持續平穩。2015年、2016年全區連續兩年實現命案「零發案」,2016年被省委、省政府表彰為「全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區」。
「一條線」聯動
2016年12月,孤島採油廠職工家屬李某被軍隊特招,部隊要求政審需由地方政府進行,但其戶籍為油田管理,由於管理權限的限制,手續始終無法辦理。當事人在非常著急的情況下,撥打了「3612345」民生熱線求助。民生熱線立即協調區武裝部、區公安分局、孤島鎮及孤島採油廠,在聯合審查後開具了相關證明,特事特辦,趕在最後期限前將全部手續辦理完成,李某順利入伍,一個孩子的命運就此改變。
「3612345」民生熱線自2011年設立以來,解決了大量類似的群眾訴求,得到了轄區內油田和地方群眾的高度評價和一致好評。民生熱線的「一號受理」機制,不分油田和地方,統一受理轄區內群眾生產生活中遇到的所有困難和問題,架起了油地部門溝通協調的橋梁,徹底解決了油地居民「遇事不知往哪反映」的問題,自設立以來受理並解決了油地居民訴求40餘萬件,群眾滿意率達到99%以上,真正成為了油地群眾的「連心線」「順氣線」。
在民生熱線順利運行的基礎上,河口區又在信訪、調解等領域探索了油地事項「一條線」處理的工作模式。對油地群眾反映的信訪事項,油地雙方部門實時溝通、共同解決。對群眾之間的矛盾糾紛,不分油田和地方,由區人民調解中心和各級調委會予以調解,化解了大量矛盾糾紛。
「一張網」聯建
吳春才是河口街道的一名警務助理,他負責的網格內,既有地方居民小區,也有油田居民小區。每天他都與油田小區的巡防員進行聯合巡防,通過這種方式,有效保障了小區治安,今年以來,他負責的網格內沒有發生一起刑事和治安案件。
警務助理的全覆蓋和聯合巡防是河口區在油地融合共治領域開展的一項新探索,目前,全區共投資300餘萬元,在177個行政村和8個城市社區配備了221名警務助理,實現了全覆蓋。在重點油區村莊,警務助理與油井護衛人員開展聯合巡防;在城市社區,警務助理與油田居民小區巡防員開展聯合巡防,形成了覆蓋油地、一體推進的巡防「一張網」,基本上消除了社會管理的死角。
與此同時,河口區重點打造了以「雪亮工程」為依託的視頻監控「一張網」建設,總投資6600餘萬元,新建各類視頻監控探頭1926個,打破了不同運營商之間的技術壁壘,實現了「區、鎮(街道)、管區、村(社區)、群眾家庭電視終端」五級的縱向聯通和「油田、地方部門單位」的橫向聯通,達到了「一張網網全區」的目標,統籌調度和資源共享的能力大大提升。此外,視頻監控系統還具備居家視頻巡查、一鍵報警、手機APP等「九位一體」功能,既可以開展人臉識別、人像比對、異常行為分析報警等大數據分析,又可以通過網絡將視頻監控畫面接入群眾家庭電視終端,發動社會力量和廣大群眾共同監看視頻監控,大大提升了社會治安管控能力,確保了社會和諧穩定。
「一盤棋」聯治
2017年5月6日,張某在某超市購物時手機及現金被盜,隨即向110指揮中心報警。區公安分局接警後立即開展調查取證,鎖定了嫌疑人身份,並確定嫌疑人居住在某油田小區內。由於作案地點與擬抓捕地點分別屬於地方公安與油田公安的管轄區域,油地兩家公安機關立即啟動了聯合打擊預案,開展了聯合行動,成功抓獲了犯罪嫌疑人。近年來,河口區通過這種油地聯動打擊整治的方式,從根本上避免了「爭議區域都不管、跨區域辦案協調難」的現象,始終保持了對違法犯罪行為的高壓態勢。
「一盤棋」聯治是針對河口區的特殊情況探索的一項機制。河口區域內公安機關設置相對特殊,設有地方一家公安機關和油田兩家公安機關,三家公安機關在權屬和職責上各有分工、各司其職,如何凝聚起合力至關重要。為此,河口區積極探索了一體聯動機制,形成了打擊整治「一盤棋」推進的良好局面。在日常警情處置上,建立了一體協作機制,實行「首接警、先出警、共偵破,先受理再移交、先偵查再移交、先抓獲再移交」的工作模式,落實首接公安機關出警偵查責任,確保第一時間解決問題。釐清管理界限,將全區劃分28個巡邏區域,開展油地網格化聯合巡邏,對爭議轄區全部明確管理主體,避免了推諉扯皮現象的發生。油地公安機關的整體聯動帶來的是打擊整治效果的顯著提升,僅「兩打一整治」專項行動開展以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內,油地公安機關就協作抓獲上網逃犯9名,打掉「盜搶騙」團夥4個,破獲故意傷害致死案件2起、持槍販毒案件1起、盜搶騙刑事案件251起,刑事拘留19人,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大幅度提升。
「一家人」聯心
2016年,油地雙方出資1000餘萬元,共同實施了義三路西延改造工程。路段總長11.2公裡,建成後連接起了重點鎮新戶鎮和重點產業集聚區藍色經濟產業園,並為周邊8個省定貧困村沿線群眾生產、出行提供了有力的交通支持。多年來,油地雙方牢固樹立起「一家人」的理念,通過油地攜手、共建共榮,共同開展了一大批項目建設,為推進河口區域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建區20餘年來,油地雙方共確定共建事項102項,先後聯手實施了道路設施建設、環境汙染治理、管道佔壓清理等一批重大事項,在改善職工住房、打擊涉油犯罪方面取得了豐碩成果。駐區各油田單位不斷深化團結共建,積極支持地方經濟發展,通過共建基礎設施、扶持產業發展、結對幫扶、走訪慰問等多種形式,為扶貧開發做出了積極貢獻。在油地雙方的共同努力下,河口區綜合實力穩步提升、城鄉環境不斷改善、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感不斷提升,真正成為了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的和諧區、幸福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