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教師潛心教書;人社部擬規定:民企評職稱不要求論文和外語

2021-01-16 網易

2019-11-15 14:12:03 來源: 每日經濟新聞

舉報

  1丨人社部擬規定:民企評職稱不要求論文和外語

  據中新網,人社部辦公廳近日就《關於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進一步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傾向,突出工作能力和業績考核,注重市場認可和對企業的實際貢獻。對論文、職稱外語等不做限制性要求,專利成果、技術突破、工藝流程、標準開發、成果轉化等均可作為職稱評審的重要內容。

  2丨教育部:出臺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的意見,讓教師潛心教書

  日前,教育部網站發布了《中共教育部黨組關於教育系統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通知》。《通知》指出,「提升教育管理效能。深化教育領域「放管服」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優化管理方式,綜合運用法律、標準、信息服務等現代治理手段。出臺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推動督導『長牙齒』,提高教育督導的權威性和實效性。出臺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的意見,讓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完善教育決策和執行制度,健全教育政策性文件制定程序,實行重大教育決策和規範性文件出臺前諮詢、聽證、公示制度,完善教育政策落實情況評估機制,提高教育決策科學性。加強和改進對地方教育工作的指導,充分發揮中央和地方兩個積極性,形成工作合力。」

  3丨日本留學生陸續離港前往安全地點,日網友譴責暴徒行為

  據海外網,香港中文大學過去幾天成為「戰場」,黑衣暴徒不斷在校內縱火,扔汽油彈,與警方對峙,校園內多處著火,煙霧瀰漫,場景混亂,引發人心惶惶。日方表示,目前有數百名日本留學生在港就讀,其中約50名是港中大學生。其中部分日本留學生已經回國,餘下人員則將在日本領事館指引下前往安全地點避難。暴徒的行徑也讓「嚇呆」了日本網友,他們紛紛在社交平臺留言譴責暴徒。

  4丨白酒年底又迎漲價潮?酒鬼酒、水井坊相繼宣布提價

  據中新經緯,近日,酒鬼酒、水井坊相繼宣布上調部分產品價格,受到市場關注。據了解,今年上半年,以五糧液、瀘州老窖等為代表的高端白酒集中提價。進入下半年,白酒市場上也不斷傳出漲價的消息。如今,臨近年底,有消費者擔心,白酒行業還會再迎來一波漲價潮嗎?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稱,白酒企業上調產品價格的目的在於拉升品牌形象及價格佔位,「臨近春節銷售旺季,一線名酒基本已經完成價格升級,但是不排除部分區域名酒在年底銷售旺季提價。」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人社部擬出新規:民企評職稱對論文、外語不做限制性要求
    中新網11月15日消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近日就《關於進一步做好民營企業職稱工作的通知(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完善以市場評價為導向的職稱評審標準。進一步破除「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唯獎項」傾向,突出工作能力和業績考核,注重市場認可和對企業的實際貢獻。
  • 人社部發文增設11個「正高級職稱」 會計師、講師都可評「正高」
    評正高須「5年及以上副高」經驗人社部通知明確,在工程、經濟、會計、統計等11個職稱系列增設正高級職稱。增設的「正高」涉及正高級工程師、正高級會計師、正高級講師等。同時,農業系列繼續開展農業技術推廣研究員職稱評審工作,可設置農業、林業相關專業。
  • 人社部教育部發文:職高教師可評正高級職稱
    新京報快訊(記者 吳為)9月9日,記者從人社部獲悉,該部與教育部日前聯合發文,改革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未來,職業高中教師職稱統一併入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系列,最高可評正高級職稱。中職教師如何設置職稱?
  • 民企評職稱不再「申報無門」
    原標題:民企評職稱不再「申報無門」  「評職稱嗎?」「不太了解」「沒關注」「想評不知道怎麼評」。在許多民營企業,科研、項目、業績一個不差,但說起職稱,許多員工仍然「沒啥概念」。  作為提供了中國70%以上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企業數量的重要主體,民營企業不乏各領域的高端人才。
  • 評職稱不再必考外語 論文不再是硬槓槓
    評職稱不再必考外語 論文不再是硬槓槓 原標題:   中新網北京1月9日電(記者 李金磊)職稱制度迎來大變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8日印發《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要求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
  • 人社部副部長:職稱制度改革將分類推進
    京華時報記者 張斌攝   昨天,全國人大代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王曉初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針對職稱評定與工資待遇等各類福利掛鈎太多的問題,目前人社部正在進行職稱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將分類推進各行業的職稱制度改革。以人數眾多的中小學教師為例,今後評職稱將大大淡化論文。
  • 評職稱,我也不想考外語發論文
    據悉,鄉村教師職稱評聘對論文及外語不作剛性要求,職稱(職務)評聘將向鄉村學校傾斜,改進鄉村教師評審標準,不作外語成績(外語教師除外)、發表論文的剛性要求(6月9日《京華時報》)。     政府對鄉村教師提高待遇,並提供多種惠利政策,是民心之所向。在網上,提高鄉村教師工資還被稱作是「最沒有爭議的漲工資」。
  • 人社部強調職稱評審學歷、論文等不再重要,那什麼才是重要的
    2018年8月9日,人力資源保障部發布《職稱評審管理規定(徵求意見稿)》,此規定的出臺意味著一直以來的職稱評審慣例將面臨著重大調整。曾經,在職稱評審過程中,外語、學歷、論文、著作、資歷等,都是評審職稱的要件。
  • 我省小學教師可評「教授」職稱了·都市快報
    職稱制度改革到底怎麼改? 看看人社部的最新權威解讀 記者 魏奮 本報訊 今年伊始,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很多人關注。 昨天,《人民日報》又刊登人社部有關負責人及專家對《意見》的詳細解讀,再次強調,今後評職稱要「以實績論英雄」;下放職稱評審權限,破除「評聘脫節」。 職稱考試不用考英語 是不是就不用學英語了? 今後評職稱,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確實需要評價外語和計算機水平的,由用人單位或評審機構自主確定評審條件。
  • 人社部:大力推動「藍領」評職稱漲待遇
    「淡化高技能人才職稱評審學歷要求,具備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或職業技能等級的技能人才,均可參加職稱評審,不將學歷、論文、外語、計算機等作為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的限制性條件。」記者7日從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獲悉,人社部近日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貫通的實施意見》,進一步打通高技能人才與專業技術人才職業發展通道,提出各地可根據實際情況研究制定新興職業、新興領域貫通辦法,明確高技能人才參加職稱評審的專業對應關係。這意味著直播營銷員、網絡配送員等新職業從業人員,也有機會像工程師一樣評職稱了。
  • 東莞評職稱將取消職稱英語和計算機要求啦!
    今後要參加職稱評審的童鞋可以鬆口氣啦,你擔心的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再作統一要求啦!!很多資深專業人才在評職稱時,都跨不過外語或計算機考試這道關,很是遺憾。在《通知》中,廣東首次明確規定:今年5月份,人社部公布《關於加強和改進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領域公共服務的意見》,提出了8類簡化程序和手續的事項,其中有一項是「在組織公務員考錄、事業單位公開招聘、職稱評定等工作過程中,對當事人已出具國家承認的學歷證書原件的,
  • 基層專技人員評職稱免考外語計算機
    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關於做好全省職稱評審工作的通知》日前下發。《通知》規定,從今年開始,外語、計算機考試成績達到全國通用標準的,在評聘正高和副高兩個職稱級別時,成績一直有效。基層專業技術人員(指在縣級及以下企事業單位,地處縣域的省、市直屬單位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人員)申報職稱時,取消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要求,對論文、科研等不再作硬性要求。  A 參加職稱評審先經過單位推薦  根據《通知》,今後參加職稱評審,需先經過單位推薦。
  • 四川評職稱對外語和計算機能力不做統一要求 申報高級職稱人數翻倍
    3月24日,本報關注了本輪職稱改革的一大亮點,「不將論文等作為評價應用型人才的限制性條件」,引起讀者廣泛討論。今天,本報繼續聚焦職稱改革的另一大亮點,「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這讓很多考職稱的人鬆了一口氣。是否以後評職稱都不再要求外語和計算機了?省人社廳表示,不作統一要求,不代表都不做要求,而是要根據區域、層級、行業等情況進行區別對待。
  • 明年起評職稱將不再看外語和計算機水平了
    據《勞動報》報導,明年起評職稱,外語和計算機不再作為前置條件了。目前,本市正在圍繞下放職稱評審權、完善分類評價、突出業績能力貢獻等方面,進一步細化完善相關政策措施。記者昨日從市人社局了解到,上述有關職稱制度改革等實施辦法,預計於明年一季度陸續出臺。
  • 醫生職稱改革:論文外語紛紛下架「花架子」
    想評職稱就必須先有論文?這一現象有望改觀。遼寧省人社廳8月3日發布《關於做好2017年全省職稱有關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稱,下放職稱評審管理的權限,全省高校、科研院所、公立醫院可自主開展職稱評審,自定標準,自主發證。同時,外語和計算機也不再作為職稱申報和評審的前置性必備條件。
  • 高校教師職稱改革徵求意見:克服唯學歷、論文等傾向
    據人社部網站消息,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教育部辦公廳日前起草了《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指導意見》擬提出,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不簡單把論文、專利、承擔項目、獲獎情況、出國(出境)學習經歷等作為限制性條件。
  • 【重磅】好消息→ 評職稱,英語、計算機和論文,我省這樣要求……
    評高職不用再考英語和計算機了中小學教師等可評高級職稱了
  • 高校教師評職稱:不評不甘心,參評特累心​
    2019年,人社部就明確表示:力爭2020年底前完成各系列職稱制度改革工作!根據人社部、財政部《關於增加機關事業單位離休人員離休費的實施方案》,教授及相當職務每月增加離休費820元,副教授及相當職務580元,講師(含相當職務)及以下職務400元。
  • 評職稱這些人可免試職稱外語和計算機考試
    哪些人可以不用考職稱英語、哪些人可以免試計算機考試?這些問題都是評職稱時,大家關注的熱點問題。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我省已下發通知進一步完善職稱外語考試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有關政策。  ●符合下列條件之一者,在申報職稱時,可同時免試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
  • 人社部等五部門聯合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
    同年10月,科技部、教育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中科院和中國工程院聯合發布《關於開展清理「唯論文、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專項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清理範圍,指明任務方向,人社部門重點清理人才項目、職稱評審等工作中涉及「四唯」的做法。一場刀刃向內的自我變革推動更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加快形成。  專項清理的情況和效果如何?更加科學的評價標準如何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