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小學教師可評「教授」職稱了·都市快報

2020-12-11 杭州日報

職稱制度改革到底怎麼改?

看看人社部的最新權威解讀

記者 魏奮

本報訊 今年伊始,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完善職稱評價標準,很多人關注。

昨天,《人民日報》又刊登人社部有關負責人及專家對《意見》的詳細解讀,再次強調,今後評職稱要「以實績論英雄」;下放職稱評審權限,破除「評聘脫節」。

職稱考試不用考英語

是不是就不用學英語了?

今後評職稱,對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不作統一要求。確實需要評價外語和計算機水平的,由用人單位或評審機構自主確定評審條件。

當然,不作統一要求,並不是說大家可以不用學外語了。人社部專技司司長俞家棟說:「隨著我國在世界舞臺上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國際交流也日益增多,都對人才的外語水平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我們仍然鼓勵大家努力學習外語。」

這次職稱改革確立的一個導向是,評價人才要用品德、能力、貢獻來評價,而不僅僅是靠一些論文、學歷、資歷、計算機、外語等。要讓工作稱職的人能夠評上職稱,讓那些努力幹工作的人、有貢獻的人能夠評上職稱。

破除「評聘脫節」

要對職稱評定進行科學評價、注重實績,必然要求對評價機制進行創新。

以往職稱評定過程中,或多或少存在「評聘脫節」現象。即評職稱的不是用人主體、用人主體恰恰沒有評職稱的權限。大部分的職稱評定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門進行,尤其是高級職稱的評委會基本是由政府主管部門組織成立的評委會。這導致評審人難以深入一線了解觀察被評審人,久而久之形成了唯論文、唯資歷等現象,也間接催生了「學術造假」、「花錢發論文」等不正之風。

「評聘脫節」也給用人單位造成了困擾。

只看職稱或論文聘用來的人才可能並不符合實際用人需求,而工作實績突出的人才,卻因評不上與其能力相稱的職稱而發展受限。

誰來評價?誰為主導?

人社部表示,職稱制度改革將從兩方面著手改進。

一方面,豐富職稱評價方式。

即建立以同行專家評審為基礎的業內評價機制,注重引入市場評價和社會評價,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單獨建立基層專業技術人才職稱評審委員會或評審組,提高職稱評價的針對性和科學性。

另一方面,下放職稱評審權限。 

即發揮用人主體在職稱評審中的主導作用,推動高校、醫院、科研院所、大型企業和其他人才智力密集的企事業單位按照管理權限自主開展職稱評審。

同時,還要進一步打破戶籍、地域、身份、檔案、人事關係等制約,暢通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自由職業專業技術人才職稱申報渠道。科技、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民辦機構專業技術人才,與公立機構專業技術人才在職稱評審等方面,要享有平等待遇。

接下來,國家還將出臺多個職稱系列的配套改革細則,具體指導改革實踐。

浙江分類推進職稱制度改革

在職稱評比上,浙江省剛剛完成一項改革——

2016年6月,浙江省全面啟動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今年1月,來自中學、小學、學前、職教、特教等學段的132名教師通過中小學正高級教師職稱評審。本月,他們又通過了公示,即將獲評正高級職稱——相當於大學裡的「教授」職稱——而此前,中小學教師職稱最高等級為副高級。

這是浙江省職稱制度改革邁出的一大步。

接下來,浙江省還在考慮,根據不同行業特點,分類推進職稱制度改革。

對於事業單位人員為主的職稱系列,繼續按照評價與使用相結合,「淡化資格、強化聘任」的思路,特別是深化衛生和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進一步下放評審權限,最終實現單位的完全自主評聘。改革在實施中將儘量考慮與教育衛生體制改革形成配套同步,強化「人」與「事」的關係,兼顧部門行業的具體情況。

對於企業人員為主的工程職稱系列,相關改革將以評價標準為引領,委託成熟的行業協會和龍頭企業,按照「先行業標準、後職業標準、再崗位標準」,制定完善行業評價標準。在此基礎上,採用社會化評價的方式,由相關行業協會和社會組織承接評審工作,並規範發文發證流程,最終實現業內評價。

相關焦點

  • 山東中小學教師將評「正高」 享受大學教授待遇
    我省實行了20多年的中小學職稱制度將進行改革,中小學教師將有機會評正高級職稱,這是17日記者從我省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消息。  2010年,站了近30年講臺的昌邑市奎聚小學姜言邦老師評上了正高級教師,享受相當於大學教授的待遇。
  • 評上職稱就賦閒?部分中小學教師評上職稱後就轉崗
    南方省份一鄉村小學校長反映,前些年小學最高職稱是中級,為了評副高,有的小學老師以中學老師的名義去申報,有的教著小課(音美體),卻按照教師資格證上的大課(語數英)老師去申報,「材料造假的情況一直都存在,就看你願不願意去經營、找關係」。
  • 湖南中小學教師增設正高職稱 相當於「教授」
    我省中小學教師增設正高職稱 相當於「教授」,制度改革具體實施方案有望近期出臺 三湘都市報7月22日訊 今日,記者從長沙市職改辦獲悉,今年長沙市將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增設正高職稱;同時開展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高級職稱評審工作。
  • 評教授副教授公辦高校可自己做主
    文/全媒體記者廖濟堂 實習生萬洋    中國江西網訊 4月12日,記者從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了解到,今年我省將啟動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對全日制本科公辦高校實行自主制定標準、自主資格審查、自主開展評聘、自主發放證書,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不再審批評審結果、不再發放資格證書,改為事中事後監管。此外,逐步下放高職院校職稱評審權。
  • 什麼是小學中級職稱,怎樣才能評上小學中級教師?
    「什麼是小學中級職稱?怎樣才能評上小學中級教師呢?」一名新教師問我。到了現在,小學中級教師這個名稱已經「改版」了,這個職稱與中學一級教師已經「融為一體」——無論是「中學一級教師」還是以前所說的「小學中級教師」,現在統稱為「一級教師」;而「中學二級教師」和「小學一級教師」也完成了「融合」,統稱為「二級教師」。怎樣才能評上小學中級教師?
  • 大連中小學教師可評正高職稱
    今後大連市中小學教師可評正高職稱;評定標準不片面強調論文、學歷;師德有問題「一票否決」;中小學教師職務實現「評聘合一」……這是記者從5月31日大連市人社局、市教育局聯合召開的全市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工作會議上了解到的。會議發布了《大連市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等系列文件,方案在7月底前完成過渡,7月至11月組織評聘。
  • 中小學幼兒園老師也能評教授 南京現一批「小學教授」
    王鼎宏,金陵中學龍湖分校校長教書寫書還要去支教,王教授很忙王鼎宏在南京的中學界,絕對稱得上是「老教授」了。早在2006年,江蘇在全省範圍內試評「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他就順利評上了。當時,他是南京金陵中學的一名政治教師。
  • 職稱改革一線教師受益
    我省從2019年起進行了職稱改革,計劃正高按總教師數2%爭取5年內落實,高級教師比例高中42%,初中35%,小學15%,幼兒園10%,中級全部50%以上,那麼看看你處在哪個學段,中級職稱可以說大多數人能評上,高級職稱和學段有關,小學幼兒園難評,初高中好評,如果取消職稱,高中92%教師中高職稱,初中85%教師中高職稱,小學65%中高職稱,幼兒園60%中高職稱,看數據,今後5年沒有評上中級及高級的比例高中
  • 河南省職稱外語政策將作重大調整 13類人可免考
    原標題:河南省職稱外語政策將作重大調整 13類人可免考    記者從省人社廳獲悉,我省近年來,在職稱工作服務人才發展方面出臺了一系列政策舉措,與該《意見》的改革精神一致,不少改革舉措走在全國前列。
  • 今年福州中小學教師職稱這樣評
    ,可申報評審相應教師職稱,其任職年限及任職條件計算時間均截至2019年8月31日。  (四)為促進農村義務教育階段一專多能教師專業發展,允許所教專業與所學專業或教師資格證專業不一致的農村和艱苦邊遠地區教師參與職稱評審。  (五)考慮到校外教育機構的工作特點,校外教育機構教師工作量按工作日計算,每年不少於190個工作日,循環教學不作要求。業務考核可結合所從事的工作進行說課講課和面試答辯。
  • 「沒有一篇論文評教授,入校一年評教授!」多地高校職稱評審在改革
    共青團中央有態度 有溫度 全網青年都在關注沒有一篇「達標」論文卻評上了教授,最近,南京林業大學理學院教師蔣華松成為該校憑教學專長晉升教授的第一人。類似這樣不單純以論文來評職稱的高校越來越多。據記者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有百餘所高校進行了職稱評審。
  • 民辦幼兒園老師將可評職稱 優秀幼師可評「高級」
    記者獲悉,我省公布加強幼師隊伍建設的意見,到2015年,幼師數量將基本滿足辦學需求。幼師的素質直接影響著幼教整體水平,教師數量少、整體層次較低是目前困擾我省幼教師資的兩大問題。據悉,我省將對公辦幼兒園教職工編制進行核定,通過公開招聘配齊幼兒園教師。對中小學富餘教師,可通過轉崗培訓,合格後轉入幼兒園,滿足公辦幼兒園正常保育教育需求。
  • 廣東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啟動怎樣才能在中小學當一名「教授...
    中小學也可以評正高了,高級教師評聘崗位數量增多了,不用再考計算機和英語了……廣東今年啟動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職稱評審工作近日已拉開序幕。相比以往政策,今年的中小學職稱改革帶來了更多「接地氣」新政策。不少老師直呼「中小學也可以評正高,以後不再『低人一等』了」。
  • 一級建造師=工程師職稱,可評高級職稱
    2、專業技術人才取得相應國家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的,可視同其具備我省對應系列和層級的職稱,並可作為申報高一層級職稱的條件。(四)對於國家已出臺改革指導意見、我省正在制定出臺改革實施方案的中等職業教師、統計專業人員、文物博物專業人員等職稱系列,2020年度的評審時間可向後順延,待省出臺實施方案和標準條件後再組織開展評審。
  • 廈門13位名師獲評正高職稱 「教授級」教師名單
    廈門市中小學幼兒園新增13名教授級別的正高級教師。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近日確認了最新一批正高級教師職稱教師名單,全省88名。正高級就是俗稱的「教授級」教師。過去相當長一段時間,中小學幼兒園教師最高職務只有「副高」,即副教授級。2012年,福建省在廈門等三個地市試點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試點,將原來相互獨立的中學、小學教師職務系列統一設置為中小學教師職稱(職務)系列,並首次在中小學設置正高級職稱,使得中小學教師首次擁有和教授、研究員一樣的職業發展空間,破除了中小學教師職業發展的「天花板」。
  • 高校教師職稱咋評更科學?——聚焦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題:高校教師職稱咋評更科學?——聚焦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新華社記者為進一步完善高校教師評價機制,人社部、教育部前不久發布的《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克服在高校教師職稱評定中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相關不良傾向如何破?改革還要過幾道關?
  • 高校教師職稱咋評更科學?——聚焦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
    新華社北京9月13日電 題:高校教師職稱咋評更科學?——聚焦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新華社記者為進一步完善高校教師評價機制,人社部、教育部前不久發布的《關於深化高等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中,明確提出克服在高校教師職稱評定中唯學歷、唯資歷、唯「帽子」、唯論文、唯項目等傾向。相關不良傾向如何破?
  • 我省鄉村教師的「專有職稱福利」!資深鄉村教師將可直接評為高級教師
    紮根鄉村的中小學教師的「專有福利」來了,教師評職稱有專用通道啦!近日,湖南省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湖南省中小學教師系列職稱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發布《印發〈關於建立湖南省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的實施意見(試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指出,我省將建立相對獨立的基層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體系,設置基層中小學教師系列高級職稱、基層中小學教師系列中級職稱。
  • 沒有論文也能評教授!南理工職稱改革「動真格」
    新華社南京9月9日電 沒有論文也能評教授、優秀團隊負責人可自主選聘團隊成員晉升高級職稱、加大職稱破格力度……南京理工大學自2016年啟動實施職稱評審改革以來,極大調動了教師隊伍積極性,促進教學和科研同頻共振。
  • 高校教師職稱咋評更科學?聚焦高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
    「以往評職稱,往往只看重發了幾篇論文、出版了幾部專著、拿到幾個課題等量化指標。」多名高校教師告訴記者,教學質量好不好、學生是否有進步這些難以量化的內容在職稱評定考察中被「邊緣化」。這挫傷了教師的教學積極性並對學生造成不良影響。多名在校大學生抱怨,部分職稱高、頭銜亮的科研明星,上課時或照本宣科或匆匆忙忙,「感覺自己對老師來說很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