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鼎宏,金陵中學龍湖分校校長
教書寫書還要去支教,王教授很忙
王鼎宏在南京的中學界,絕對稱得上是「老教授」了。早在2006年,江蘇在全省範圍內試評「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他就順利評上了。當時,他是南京金陵中學的一名政治教師。從去年起,忙碌的王教授工作重心轉移,到六合辦起了金陵中學龍湖分校,成了王校長。
回憶當年,想評上有11條標準
王鼎宏告訴記者,2006年評選時,他記得至少有11條標準。「包括當班主任9年以上,在國家級刊物上發表過5篇文章,還要有專著,有市一級以上的稱號……」
王鼎宏說,那一年他已經整整教了30年的書,發表在國家級刊物上的文章是30多篇,還在國際刊物上發表了論文。市一級的稱號包括南京市學科帶頭人、十大志願者等。還主編了20多本書,出版兩本專著,參加編寫江蘇省的教材,他還主持著國家級的課題……
過硬的實踐經驗和學術成果,讓他順利通過評審,成了一名中學裡的教授。而收入上,是每個月多了496元,2008年,他又評上了特級教師,再增加了300元一個月的收入。
王教授清晨不到六點出門上班
比王鼎宏的學術成就更有名的,是他的支教經歷。
近20年來,他利用節假日去全國各地支教,去過100多個市縣。他在金陵中學的辦公室牆上掛了一張中國地圖。地圖上,從沿海到內陸,從新疆到雲南,密密麻麻地圈了上百個小圓圈,都是他支教去過的地方。他被評為「中國好人」。
去年秋季開學,金陵中學龍湖分校正式辦學,王鼎宏被邀去當校長。
現在,他每天五點半就要起床,回家要到晚上七八點鐘。這對於一個已經60歲的人來說,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因為王鼎宏到六合辦學,今年這所學校有1000人報名要上,因為,大家都信任他的人品和能力。
他的付出在細節之中,在校的每頓午飯,他都放在12點之後。因為,最後一個去吃飯,才能知道食堂飯菜數量夠不夠吃,冬天飯菜熱不熱。
今年5月,金陵中學龍湖分校成立了龍湖母親學校,這也是全國第一所母親學校。經過家訪了解後,龍湖母親學校招收了首批32名媽媽學員,並請來研究婦女工作的專家講課。王鼎宏介紹,以後還會陸續開展傳統文化課程、交流養育兒女的方法等。
背景
江蘇:職稱改革10年前就開始試水
江蘇十年前試水職稱改革
「江蘇現在有68萬中小學、幼兒園教師,試點前,我們曾去各地調研,很多老師三四十歲就評上了中學高級職稱,再沒有職稱上升的空間。不少人感覺沒有動力了。」江蘇省人社廳相關負責人表示。
2006年,江蘇在全省範圍內試評「教授級」中學高級教師。2012年,全國統一開展中小學教師評正高職稱試點,南京、揚州、泰州三市被列為試點城市。小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首次有機會獲評正高級職稱。
截至目前,江蘇共有604位中小學、幼兒園教師享有正高級職稱。「試點之後,社會反響很好,老師們覺得這符合教育發展規律,同時也提升了教師的地位。」
南京市教育局人事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擁有正高職稱的南京教師,中學有70多人,小學有6人,幼兒園有3人。
職稱評定論文要求或降低
「不過,這麼多年試點下來,有時會發現,參加評審的老師,有時也未必有想像中的那麼好。」一位參與江蘇中小學職稱評審的專家表示,這集中體現在論文質量上。
在江蘇省2012年中小學教師職稱評審中,對正高級教師的教科研提出較高要求,例如要在省級以上刊物上獨立或作為第一作者發表高水平、有創見的本專業教育教學研究論文或學術論文5篇以上,其中有2篇在核心刊物發表或被中國人民大學書報資料中心編選的「複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正式出版過學術著作,任職以來,有組織、有計劃地指導過3名以上青年教師。具有領導和組織教育教學和科研的能力,在中小學教育各類學術或專業委員會發揮作用。
「有的人會寫文章,就會佔點優勢,但有的老師課講得好,未必論文寫得好。」該負責人還透露,在面試環節,評審會根據教師提交的論文提問,但發現有的老師對所發表的論文並不了解,「論文如果不是自己寫的,或者花錢買的,當然就答不出來。」
據悉,江蘇省中小學教師職稱改革方案將在今年11月初開會研討,預計在今年年底上報國家人社部。「這一輪的研討,也許對論文的數量要求降低一點。另外,對農村和邊遠地區教師也會有所傾斜。不過,這只是初步設想。」
南京小學、幼兒園教授名單
北京東路小學 孫雙金
中華中學附小 潘文彬
府西街小學 劉紅
南師附小 閆勤
夫子廟小學 馮愛東
寶船小學 江和平
北京東路小學附屬幼兒園 吳邵萍
中華路幼兒園 賈宗萍
太平巷幼兒園 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