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小學中級職稱?怎樣才能評上小學中級教師呢?」一名新教師問我。
小學中級教師,在前幾年又稱小學高級教師,排在小學中級教師這一職稱前面的是「小學中學高級教師」,也叫「小中高」;排在小學中級教師後面的職稱是小學一級教師、小學二級教師和未聘級教師這三種。
到了現在,小學中級教師這個名稱已經「改版」了,這個職稱與中學一級教師已經「融為一體」——無論是「中學一級教師」還是以前所說的「小學中級教師」,現在統稱為「一級教師」;而「中學二級教師」和「小學一級教師」也完成了「融合」,統稱為「二級教師」。
怎樣才能評上小學中級教師?作為一線教師,我有以下這些話與同行的朋友們說一說,僅供參考:
(一)要有職稱評聘的職數。
小學中級教師職稱評聘的第一關就是申請職稱評聘的老師必須擁有評職稱的資格,或者說擁有職稱評聘的職數才行。我們縣區的小學教師,已經11年沒有開放小學中級職稱評聘的名額,想要評職稱沒有職數,如巧婦無米可炊,只能「望職興嘆」,對職稱評聘不抱希望。
(二)工作量要符合小學中級教師的標準。
在我們這邊,想要評聘小學中級職稱的老師(申請人必須為二級教師,或者叫小學一級教師),在擁有職稱評聘的職數時,還要滿足職稱評聘的第二個門檻——工作量要滿足評聘小學中級職稱的最低標準。一般情況下,已經評上二級教師職稱的老師,任教4年後就符合評聘中級職稱的年限要求。那麼在4年的「二級齡」中,你的教學工作量也要達到相關的要求:每周的工作量不得少於14節,四年當中至少有3年必須當班主任(興趣小組組長、校長、教導等職務也可以,學校一把手的課時數在評職稱的時候可以算兩倍)。而在職數、工作量這兩個方面滿足要求的情況下,小學老師一旦滿足了工作量的要求,要評上中級職稱的可能性就增大了很多。
(三)各種硬體要符合小學中級教師的最低要求。
⑴職稱考試合格證書。
在我們這邊,小學教師想要評上中級職稱,還要獲得中級職稱評聘考試的合格證書,而這種證書的「保質期」只有三年,三年之後如果沒有「職數」,你得再考一次。而我自己目前已經考了三次,三次全部過關,第三張證書也即將過期,但評聘小學中級職稱的職數一直與我「絕緣」。截止現在,我們同一批想要評聘中級的老師,估計還要等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
⑵論文級別和篇數要符合規定。
除了擁有職稱評聘考試的合格證書之外,想要評上中級職稱的老師還要寫相關級別一定數量的論文才可以。在評聘職稱的時候,如果論文的相似度超過三成,就算評上去也有可能會被刷下來,在我們這邊因論文撰寫不走心而倒黴的老師並非沒有。
⑶公開課、說課、興趣小組、課題研究等教研活動要積極參與。
想要評上中級職稱,在我們這邊算是越來越難了,因為相關的老師必須「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無論是公開課教學,還是職稱評聘之時的統一說課活動,或者教師在學校組織的興趣小組活動,再或者是各個級別的課題研究等方面的教研活動,參評中級職稱的老師都應該積極去參與。與此同時,參評老師的年度量化分(考核分)必須名列前茅才能在評聘中級職稱的時候可以做到更穩妥一些。
總而言之,要評上小學中級教師,不僅需要職稱評聘符合4年及以上「二級齡」的「天時」,又要有職稱評聘名額比較豐富的「地利」,更要有在各方面軟硬體條件上力爭上遊的「人和」才行。「天時」、「地利」、「人和」三方面只要缺其一,小學老師想要評上小學中級職稱就都是一句空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