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長蛀牙的孩子越來越多了,大部分的家長都覺得是因為帶有糖類的甜食吃太多了,所以從小就注意少吃或者不給孩子吃糖類,但卻還是無法避免有蛀牙的出現,很多父母並不因以為然,沒有帶孩子做全面的牙齒檢查,導致孩子的牙齒壞的越來越多,甚至才剛幾歲的寶寶也出現了爛牙的情況。原因究竟是怎樣的呢?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一、 人們熟知的甜食
「你聽話,我就給你買糖吃」是我們生活中常常聽到的一句大人哄小孩兒的話,糖類容易引起孩子的喜愛與興趣,家長越是約束孩子吃糖,孩子們就越想去吃,這就成為了一種愛吃糖的不良習慣。其實很多家長只注意到減少孩子糖果的食用,卻沒考慮到甜食的攝入,如蛋糕、麵包、餅乾等小零食,這些食物含有的糖類物質並不比糖果少,也應該適量減少此類食物的食用。
二、 糖漿類的藥品
隨著醫藥技術的不斷發展,也出現了很多適合小寶寶食用的藥,這樣的藥自然帶有孩子喜歡的果味和甜味,使孩子不再覺得吃藥是種痛苦,能有效對症下藥。但是這些藥品中就含有大量的糖汁,在喝完藥後家長如果不及時為孩子清理口腔或者讓寶寶漱口,就會使糖分在口腔中留滯,從而影響牙齒的結構和生長,也就會長出蛀牙了。
三、 沒有按時清理牙齒汙垢
很多的家長因為寶寶年齡小,就覺得寶寶不用「刷牙」,其實這是一個錯誤的認知。不論年齡大小,孩子長到兩歲之後就一定要每天堅持刷牙了,在嬰幼兒時期都應該用鹽水擦口腔,進行清潔消毒,減少細菌的滋生,緩解新牙生長負擔,從而抑制蛀牙的產生。
孩子長蛀牙的原因並不僅僅只有這些,還有很多更細微的問題需要家長去注意並加以預防,養成良好的定時清潔牙齒的好習慣是非常必要的,不僅能減少蛀牙的產生,還能幫助孩子形成去牙垢的習慣堅持每天都刷牙。為了嬰幼兒牙齒新生的順利進行,以及成人後有一口好牙,家長們就更應該摒棄壞習慣,為孩子健康打下夯實的基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