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小張最近因為孩子牙齒的事情特別頭疼,因為她家寶寶才剛滿3歲就有了嚴重的齲齒,不過小張的婆婆卻說,孩子乳牙早晚得掉,所以也不用管它們。
但寶寶卻總是吵著牙疼,小張趕緊帶孩子去醫院進行檢查,沒想到,寶寶牙齒齲壞的速度很快,牙冠部位甚至折斷變成了爛牙根,因此孩子才喊著牙疼。
沒辦法,小張只能和寶寶三天兩頭的去往口腔醫院跑,但讓她最心疼的是根治牙齒的過程中,寶寶那撕心裂肺的哭聲。
其實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孩子會像小張家寶寶一樣,小小年齡就已經有了嚴重的齲齒,但有不少父母會像小趙婆婆那般認為孩子的乳牙早晚能掉,更換了以後也就沒有壞牙齒的現象了。
其實父母所不知道的是寶寶的乳牙最長能夠跟隨他們10年之久,而壞的牙齒也會影響到孩子各方面的生長和發育。
齲齒給孩子身體帶來的各種弊端
1、 營養攝入不足,生長緩慢
如果齲齒現象嚴重並跟隨寶寶時間很長,那麼就有可能導致孩子的營養攝入不足,引起生長緩慢現象。
因為壞的牙齒有了洞洞以後,孩子吃東西的時候就會塞牙,而且露出牙神經寶寶一吃東西就會疼,所以,他們經常性的會吃兩口就不再吃了,長期以往下去孩子身體內的營養就會缺失。
2、 用一側牙齒咀嚼食物造成大小臉
如果齲齒發生在寶寶的一側牙齒上,那麼,引起疼痛感後,孩子在吃食物的時候就會用另外一側牙齒咀嚼食物。
但長期使用這個動作會導致寶寶的大小臉現象,這不但影響孩子的顏值和五官,也會造成牙齒參差不齊的現象。
3、 說話漏風,發音不標準,引起自卑
若是小寶寶的前牙出現齲齒並導致了缺失現象,那麼還有可能會讓寶寶說話漏風,發音並不標準。可是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時,寶寶就有可能感覺和別人不一樣,甚至遭到同齡小朋友的嘲笑,久而久之就會引起孩子的自卑心理。
當然引起寶寶齲齒現象的原因也很多,例如:媽媽錯誤的餵養方式,給寶寶使用一些不合適型號的奶嘴,還有長時間的夜奶餵養。
這些都有可能會讓寶寶的乳牙受傷,尤其是夜奶次數的增加,會導致孩子齲齒現象更為嚴重。
因為寶寶在睡覺的過程中,口腔內的唾液分泌會減少,但頻繁的吃夜奶就會導致奶水留在口腔中,最後細菌會不斷發酵繼而引起了齲齒現象。
可要拒絕孩子一口爛牙,父母們的方式和方法也很關鍵,而且針對三歲寶寶口腔的護理方面,也要從刷牙開始。
1、6個月之前乳牙還沒長出,要經常給寶寶漱口
父母不要覺得寶寶在沒有長出牙齒之前,不需要口腔護理,其實預防齲齒孩子在未長出乳牙之前的護理方法非常關鍵。
當然6個月之前的寶寶最好以漱口為主要,每次在寶寶喝完奶後,媽媽都可以準備一些溫開水,然後餵給寶寶喝,這樣就起到了漱口的效果。當然也可以用一些消毒過後的棉籤簡單的幫寶寶擦拭一下牙床,這樣也起到了清理的作用。
2、第1顆乳牙長出後,就要做好刷牙準備
當小寶寶的第1顆乳牙長出以後,那麼父母就要做好給孩子刷牙的準備,在寶寶還不能自主刷牙之前,爸爸媽媽可以挑選一些乾淨的溼的紗布,然後套在手上來給寶寶清理牙齒。
但要注意的是動作要緩,力度要輕,千萬不要磨損到寶寶的牙齦,而且這個動作也能起到緩解寶寶長牙帶來的不適感。
3、 牙刷和牙膏的選擇也有講究,父母不可大意
一歲以內的寶寶父母要注意不可以給他們使用牙刷或者牙膏,但一歲之後的寶寶就可以使用嬰幼兒專用的牙膏,而且這些牙膏基本上都能達到吞咽的效果,對孩子的身體沒有任何損傷。
而且給寶寶挑選牙刷的時候也要注意,不要挑選那些硬度太強,頭太大的,一定要選擇柔軟的兒童牙刷。
同時教給寶寶刷牙的時候,父母也要注意不要用我們成年人的水平顫動法,而是應該教會孩子用畫圓圈的方法來刷牙,這樣能夠減少對寶寶牙齦的損傷,還能促進孩子手部精細運動的發育。
那麼你家寶寶是幾歲會刷牙的呢?有沒有引起齲齒現象呢?歡迎分享你的故事我們一起探討,另外圖片來源於網絡,若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