繡球花花花潔白豐滿,大而美麗,其花色能紅能藍,令人悅目怡神。繡球花,又名八仙花、紫陽花、七變花、粉團花、洋繡球等,是常見的盆栽觀賞花木。中國栽培八仙花的時間較早,在明、清時代建造的江南園林中都栽有繡球花。
繡球有草本和木本兩種,古詩所詠絕大多數是木本。草本繡球出於閩中,漸及江浙。花比木本差小,而扁。初開色微青,大開則純白,漸變而紫,再變而紅。八仙花(又名聚八仙)亦是繡球一種,南宋後又有人稱為瓊花。
八仙花還有一個傳說:
相傳有一次八仙到瑤池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回來路過東海,驚動了東海龍王。龍王的九個兒子奉命到海面上打探。 其中龍王七太子看見八仙中的何仙姑容貌美麗,就在海面上興風作浪,趁機把何仙姑搶到龍宮中去。其他七位大仙勃然大怒,各自舉起手中的法寶,化作七條赤色鱗甲火龍,對著海面噴出烈焰,霎時間,海水滾滾沸騰起來。東海龍王在龍宮中覺得酷熱難熬,聽見外面震耳欲聾的巨響,龍宮搖晃得更加厲害,問明情由後,怒斥七太子,親手將他綁起來,又請何仙姑坐上龍轎,由其他八個龍子抬著,升到海面向眾仙請罪。七位神仙見何仙姑平安返回,龍王又親自押七太子前來請罪,也就怒火熄滅,表示願意化幹戈為玉帛。 龍王向八仙獻花表示歉意。八仙把鮮花帶到了神州,那花兒團團錦簇,宛如一個大繡球,果然是花豔葉美,絢麗多彩,不同凡響,百花園中又增添了靚麗的風景。人們知道這種花兒是八仙帶來的,便親切地叫它「八仙花」。
玉繡球花
宋-顧逢
正是紅稀綠暗時,花如圓玉瑩無疵。
何人團雪高拋去,凍在枝頭春不知。
玉繡球
宋-楊巽齋
紛紛紅紫鬥芳菲,爭似團酥越樣奇。
料想花神閒戲擊,誤隨風起墜繁枝。
玉繡球花
宋-董嗣杲
潔身自擁翠枝寒,遺得春魂寄素顏。
夜月曳光凝絕徑,晚風拋影入空關。
幾團白雪能嬌膩,五色流蘇只等閒。
宛似戀香蝴蝶亂,綠陰深處不飛還。
玉繡球花
宋-黃庚
花神巧學傳膏樣,不屬針一屬化工。
疑是環瑤初琢就,一團香雪滾春風。
袞繡球花
元-方回
舞姬初試薄羅衣,趁蝶隨蜂玩午暉。
各折一枝入深院,歡聲贏得繡球歸。
粉團花下夜飲
元-錢惟善
萬花碎剪玉團團,晴雪飛香夜不寒。
恰似玉人相對立,酒樽移月近前看。
閒居春盡
明-張昱
幾日春殘不在家,階前開遍粉團花。
再看又是明年事,酒滴東風惜歲華。
繡球花
明-謝榛
高枝帶雨壓雕欄,一蒂千花白玉團。
怪殺芳心春歷亂,捲簾誰向月中看。
繡球
明-張新
散作千花簇作團,玲瓏如琢巧如攢。
風來似欲擬明月,好與三郎醉後看。
白繡球
清-曹鳳儀
疑是飛來蝶作球,綠陰深處白雲浮。
枝頭遍掛團圓月,掩映疏窗影自幽。
蘇幕遮-繡球花
清-莊盤珠
綠侵簾,紅糝徑。
穀雨梢頭,花聚春心冷。
圓月飛來池館靜。
攢簇梅花,欲鬥嬋娟影。
雨盤旋,風扑打。
數了周遭,重數還難定。
懊惱殘春拋未肯,
蝴蝶成團,香夢何曾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