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鑑賞」古詩詞裡話七夕

2020-12-22 品讀好詩詞

農曆七月,夏未盛,秋已至,暑去涼來,一葉知秋,已到一年一度的七夕節了。七夕節即是「百尺煙壇上星鬥 笑看兒女競穿針」的乞巧節,也是「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的情人節,

古詩詞中有很多描寫七夕節的作品。七夕今夜,我們一起來看看古代文人墨客眼中的七夕。

乞巧節

七夕節又稱乞巧節,這當然是乞巧習俗的緣故。這個習俗由來已久,在北宋,《東京夢華錄》記載,都城東京「至初六日、七日晚……女郎呈巧,焚香列拜,謂之乞巧」。為了乞巧,富貴人家還專門「結彩樓於庭,謂之乞巧樓」,可見這個習俗多麼受人重視,被寫進詩詞裡也就不足為奇了。如「運巧思、穿針樓上女」(柳永),「乞巧樓頭雲幔卷,浮花催洗嚴妝面」(歐陽修),「看乞巧、朱樓彩舫」(蘇軾),「綺樓小小穿針女,秋光點點蛛絲雨」(陳師道),等等。

乞巧

唐-林傑

七夕今朝看碧霄,牽牛織女渡河橋。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乞巧詞

唐-施肩吾

乞巧望星河,雙雙並綺羅。

不嫌針眼小,只道月明多。

途中七夕

宋-曹勳

道塗行役費光陰,節物還撩一寸心。

百尺煙壇上星鬥,笑看兒女競穿針。

七夕

宋-楊樸

未會牽牛意若何,須邀織女織金梭。

年年乞與人間巧,不道人間巧已多。

七夕

宋-朱繼芳

兒女穿針夜向分,樓頭月落尚爐薰。

憑誰為覓機邊石,留取支床臥白雲。

菩薩蠻(七夕·般涉調)

宋-張先

雙針競引雙絲縷。家家盡道迎牛女。

不見渡河時。空聞烏鵲飛。

西南低片月。應恐雲梳發。

寄語問星津。誰為得巧人。

七夕

元-張昱

乞與人間巧,全憑此夜秋。

如何針線月,容易下西樓。

牛郎織女的傳說

牛郎織女,為中國古代著名的民間愛情故事,從牽牛星、織女星的星名衍化而來。傳說古代天帝的孫女織女擅長織布,每天給天空織彩霞,她討厭這枯燥的生活,就偷偷下到凡間,私自嫁給河西的牛郎,過上男耕女織的生活,此事惹怒了天帝,把織女捉回天宮,責令他們分離,只允許他們每年的七月七日在鵲橋上相會一次。他們堅貞的愛情感動了喜鵲,無數喜鵲飛來,用身體搭成一道跨越天河的彩橋,讓牛郎織女在天河上相會。

七夕

唐-徐凝

一道鵲橋橫渺渺,千聲玉佩過玲玲。

別離還有經年客,悵望不如河鼓星。

七夕吟

宋-金朋說

銀河東達鵲橋西,織女牛郎會晤時。

才得歡娛又離別,相逢擬待隔年期。

七夕

宋-武衍

金針插竝玉搔頭,月落河傾尚倚樓。

細認雙星還自感,別離同是一般愁。

七夕

宋-賈雲華

斜軃香雲倚翠屏,紗衣先覺露會零。

誰雲天上無離合,看取牽牛織女星。

七夕一絕句

宋-王炎

輕雲卷箔月鉤垂,正是青樓乞巧時。

牛女相望隔河漢,浪傳天上有佳期。

七夕

宋-石延年

雲意不交天更闊,星光不動漢空流。

素娥青女曾無匹,霜月亭亭各自愁。

七夕

明-馬氏

靈鵲成橋事有無,人間今夜憶黃姑。

倚窗坐久秋聲動,一葉西風到碧梧。

如夢令-七夕

清-朱彝尊

記摘小園瓜李,七夕年時花底。

呆女嫁痴牛,嫁到良宵十四。

彈指,彈指,好事已成虛事。

相關焦點

  • 恆信東方《樂學古詩詞》,可以「唱」的古詩詞!
    還記得那個驚豔了《中國詩詞大會》的少女武亦姝嗎?一開口便將「腹有詩書氣自華」詮釋得淋漓盡致,滿足了所有人對古代才女的想像。詩詞養心,誰不想讓自己家的孩子「繡口一吐,就是半個盛唐呢?」《樂學古詩詞》真正的讓詩詞「活」了起來。像唱歌一樣學古詩 和詩以歌,把古詩「唱」出來《樂學古詩詞》將每首古詩都精心譜成曲子,曲調朗朗上口,好記好背,孩子學得輕鬆,越學越喜歡。
  • 「衝關大語文」古詩詞鑑賞——約客「南宋」趙師秀
    衝關品鑑賞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詩歌前兩句寫景,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江南夏雨圖。衝關話考點黃梅時節:五月,江南梅子熟了,大都是陰雨綿綿的時候,稱為「梅雨季節」,所以稱江南雨季為「黃梅時節」。意思就是夏初江南梅子黃熟的時節。家家雨:家家戶戶都趕上下雨。形容處處都在下雨。
  • 【詩詞鑑賞】浪宕人間 蹉跎歲月,在古詩詞裡感受歲月的流逝!
    浪宕人間 蹉跎歲月,在古詩詞裡感受歲月的流逝! 書事 唐-杜牧 火坑千丈裡,踴出上高坡。 別覓清涼安穩處,掃除平地風波。 不移一步到無何。 一枝無孔笛,一曲太平歌。
  • 瓜瓜龍語文「唱詩班」暖心歸來,聯手國學大師講活古詩詞
    在第一季唱詩內容的基礎上,此次瓜瓜龍語文邀請當代著名作家、原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部長王蒙,中央民族大學教授蒙曼、南京師範大學教授酈波、復旦大學教授錢文忠四位國學名家,為小朋友們講解經典詩詞,共同探討古詩詞對啟發兒童學習興趣的重要意義。  在「把國學唱成兒歌」的視頻短片中,孩子們身著中國古典服裝,在故宮初雪的場景中用清澈的嗓音唱響經典詩詞,盡顯古詩詞的聲韻、格律之美。
  • 「一起讀詩詞」古詩詞中隱藏的文化之美—小學生要知道的文化典故
    學習詩詞時,我們會經常聽到這個詞語。「典故」這個名稱由來已久,最早出現在《後漢書》中,意思是典制和掌故。在詩詞中,「典故」是指歷史故事和有來歷的詞語,或者有教育意義且大眾耳熟能詳的公認的人物或事件。「用典」是古詩詞中常用的一種表現手法,「典故」用得適當,可以起到很好的修辭效果。所以詩人就會經常使用「典故」來增強詩詞的感情色彩。
  • 【詩詞鑑賞】殘菊誰為惜,古詩詞裡的殘菊,凌寒傲霜!
    已至小雪,露水成霜,樹葉脫落,唯有菊花傲霜而立,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天裡,依然是那麼美麗。古詩詞裡的殘菊,凌寒傲霜! 殘菊 宋-釋道潛 一花忽秀枯叢裡,更勝初開乍見時。 病起吟殘菊 宋-石介
  • 「衝關大語文」古詩詞鑑賞——如夢令「宋」李清照
    衝關品鑑賞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常記」兩句起筆平淡,自然和諧,把讀者自然而然地引到了她所創造的詞境。衝關話考點常記:時常記起。「難忘」的意思。溪亭:臨水的亭臺。日暮:黃昏時候。沉醉:比喻沉浸在某事物或某境界中。興盡:盡了興致。
  • 「權威聲音」央視主持人團隊以標準普通話誦讀必背古詩詞(視頻)
    一.央視主持人「詩詞大會」一.央視主持人「詩詞大會」七位央視主持人,以標準普通話誦讀,用高清視頻情景式演示,把千百年來印在紙張上的古詩詞,變為「立體的、優美的、可感知」的情景畫面,讓孩子在「賞析學習」中體驗中華經典詩詞文化的「文字優美、詩詞優雅、國學有味兒」。
  • 「詩詞鑑賞」夏天的雨落在古詩詞裡,浸潤了誰的流年?
    夏天的雨落在古詩詞裡,浸潤了誰的流年?暴雨唐-韋莊江村入夏多雷雨,曉作狂霖晚又晴。波浪不知深幾許,南湖今與北湖平。曾鞏是有名的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不以詩名,宋惠洪《冷齋夜話》曾記有彭淵材說「恨曾子固不能作詩」的話,陳師道《後山詩話》也說他「短於韻語」。但平心而論,這首小詩置於宋詩佳作之中,是毫不比其他人的上乘之作遜色的。
  • 【詩詞鑑賞】又是一年立冬時,十首立冬 的古詩詞裡,感受立冬的詩意!
    立冬時節,十首立冬的古詩詞裡,從字裡行間感受到的是陣陣冬天的暖意! 煙雨館立冬前一日 宋-葛紹體 青鏡裡,驚漫空霜雪,又添雙鬢。 四犯剪梅花-立冬 近現代-趙熙
  • 【詩詞鑑賞】天寒聞落木 葉葉是鄉愁,十首古詩詞裡的鄉愁,那一首...
    十首古詩詞裡的鄉愁,那一首能夠打動你? 單于曉角 唐-武元衡 品讀好詩詞
  • 這5本書,教你鑑賞古詩詞
    《中國古典詩詞鑑賞與寫作》內容簡介:>在鑑賞篇中,作者詳細介紹了古詩詞鑑賞的方法、方式以及平仄韻腳。在作品篇中,收錄了大眾耳熟能詳的詩詞作品。在這個版塊裡,作者按照古詩詞類型一一品讀了每一篇詩作的涵義,立意,寫作過程等。推薦理由:全書分為四個版塊,鑑賞篇、作品篇、寫作篇以及詞譜附錄,在第三個版塊寫作篇中。
  • 小學必背古詩詞增加,孩子學習詩詞怎樣更高效?
    「龍寶小掌門」app聯手金龜子、小鹿姐姐等五位央視主持人打造精品詩詞課程。「龍寶小掌門」app邀請「金龜子、小鹿姐姐、他們用中國最標準的普通話,為孩子們誦讀課本之中的「必背古詩詞」,讓孩子感受古典詩詞的韻味。
  • 【詩詞鑑賞】今冬首次寒潮來襲,在古詩詞中感受冬日的苦寒!
    古人面對冬天的苦寒,留下許多美麗的詩詞墨章,請跟隨好詩詞一起,在古詩詞中感受冬日的苦寒!即使冬日的那份清寒,亦是溫婉的美,縱然白雪飄飛,也靜好篤定! 苦寒吟 唐-孟郊
  • 飛花令裡讀詩詞,在家就能參加「詩詞大會」!
    從《詩經》到唐詩宋詞、明清佳句佳句 「150餘位詩人,1000多首經典 覆蓋中小學課本要求」 給孩子選詩詞書,那它應該是經典的,集結了每個朝代最有代表性的名作
  •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方法+做題技巧,附例題詳解,可直接套用!
    2020-12-21 14:13:11 來源: 關十安 舉報   初中語文:古詩詞鑑賞方法
  • 【詩詞鑑賞】十一首思念家鄉的古詩詞,看到一半已淚流滿面!
    十一首思念家鄉的古詩詞,看到一半已淚流滿面! 登秦嶺 唐-司空曙 品讀好詩詞
  • 「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竹石》《所見》《村居》
    親愛的小夥伴們,所謂開卷有益,良好的讀書習慣要從小開始培養,古人詩詞歌賦何其何多,小編今天精心準備了一份,適合小學生的書單給大家,廢話就不多跟大家囉嗦啦,那還不趕緊往下!小編給大家介紹「古詩詞賞析」小學生必讀《竹石》《所見》《村居》第一篇:《竹石》作者:「清」鄭燮全文: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 高考語文古詩詞鑑賞太難?如何做才能得高分
    在高中的語文學習中,雖然古詩詞一直是學習的重點,但在高考中古詩詞的得分率卻不高,這成為影響考生語文成績的限制因素,那麼,如何才能學好古詩詞、做好古詩詞鑑賞呢?了解詩體在進行古詩詞鑑賞之前,首先要明白的最基礎的一點就是關於詩詞的分類。詩詞一般分為兩大類別:古體詩與近體詩。古體詩又稱「古風」、今體詩又稱「格律詩」。古體詩:「歌、行、吟」是古體詩的三種體裁。
  • 古詩詞關於七夕的絕美表述
    馬上就要七夕了,相信農曆七月七日「牛郎織女」的傳說,每個人都耳熟能詳。牛郎織女的傳說在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也不會缺席。古詩詞關於七夕的絕美表述俯拾即是。七夕是中國的情人節,也叫「乞巧節」。在甘肅省西和縣乞巧文化濃鬱!下面我們將以三首不同時代的詩詞為例,展示源遠流長的七夕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