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出生有黃疸,跟孕婦這些習慣有關,中招的孕媽趕緊改掉

2020-12-17 J媽學堂

一個女人要經歷的三個階段,戀愛、結婚和生子。這不小陳家剛添了一個寶貝女兒,六斤四兩,體重標準,孩子一生出來白白淨淨的,真是隨了小陳的美貌基因啊!不過這幾天小陳因為她寶貝閨女上了愁。

原來是孩子突然身上和臉上都發黃,看起來暗黃的膚色,小陳很擔心,於是趕緊跑來找醫生,醫生告訴她說這是孩子生了黃疸,肯定和孕期有一些壞習慣是有關係的。

就順便問了一下小陳,孕期期間有哪些不好的習慣嗎?比如說熬夜呀,或者沒有什麼好的生活習慣等等都算,然後小陳想了一下,說因為我工作的原因,每天都要加班加點,所以睡得比較晚,跟這個有關係嗎?醫生說太有關係了,睡太晚的話,膽囊和肝臟都會受到影響,所以這樣的話對胎兒的發育沒有任何好處,孕期千萬不能有熬夜的壞習慣。

小陳恍然大悟,因為自己的一些不良習慣導致孩子出現黃疸,心裡很內疚,心想著這下一定要好好彌補自己的孩子。

不過一般新生兒的黃疸都是生理性的黃疸,所以不用太過擔心。三天之內就可以褪去黃疸。

寶寶黃疸多,跟孕媽的這幾個壞習慣有關

→對待食物一視同仁

孕期有些孕媽就比較愛吃、能吃,這時候會選擇一些不適合孕期吃的食物,比如說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這樣的情況下,孕媽吃進肚子裡,寶寶也會受到影響,因為胎兒主要是靠臍帶輸送的營養來發育的。

倘若孕媽吃到這些刺激的食物之後,會代謝給身體到血液裡面,然後傳輸給寶寶,寶寶也會品嘗這樣的味道,對於寶寶來說是極具刺激性的,而且像一些冰冷的食物更不適合孕期吃,但是有些媽媽偏偏卻吃了,那麼生出來的寶寶就會因為胎毒然後出現黃疸。

→作息規律毫無章法

有些孕媽在孕期的時候啊,晚上總是不按時睡覺,到了11點甚至12點還會熬夜追劇,沒有合理的作息時間,更別提養成一個好的身體了,在孕期是非常忌諱不好好休息的,因為胎兒也會受到影響,也不願意去休息,

這樣的話胎兒也會日夜顛倒,胎兒在母體的生長環境中就會發育緩慢,生出以後就特別容易出現代謝異常的情況,這時候胎兒就會出現生理性的黃疸,有的胎兒還比較嚴重,還會伴隨著發燒等等一些情況,一定要引起重視。

→水分補給嚴重不足

好多孕媽孕期不注意喝水,多補充水分,這裡提醒在孕期的時候一定要補充足夠的水分,因為孕媽和胎兒都需要大量的水分來促進身體的代謝,也是方便孕媽能夠消化體內食物的一個輔助。

以上這幾點說明寶寶出現黃疸和孕期孕媽的習慣是脫不了干係的,因為孕媽的作息或者飲食方面有一些不良的習慣,都會導致寶寶出生後出現黃疸,不過不用擔心黃疸不會一直停留在寶寶身上,過幾天的話就會消失,

但是一定要注意了,寶寶出現黃疸的概率還是比較高的,所以孕期的話一定要從各方面注意,才能幫助寶寶出現黃疸。

特殊黃疸寶寶都和這兩點因素有關

①早產嬰兒易生黃疸

一般早產的嬰兒沒有足月出生,那麼他患上黃疸的機率就會越大,因為寶寶的身體機能並未發育完善,不像足月的寶寶,各方面都趨於一個平穩的狀態,從而出現黃疸的一些特徵,

所以早產兒一出生就要被放在保溫箱裡,以此來達到一個身體代謝的恆定狀態,這樣才能保證早產兒的健康。

②剖腹產嬰兒易生黃疸

像一些做過剖腹產手術的媽媽,孩子就特別容易發生黃疸,這是因為剖腹產未經產道的壓縮過程,然後胎兒的心肺功能沒有得到一定的鍛鍊,那麼這樣的情況下,就會容易出現代謝不平穩的情況,然後會造成寶寶出現黃疸。

讓寶寶遠離黃疸,需堅持以下習慣

1、養成有規律的作息習慣

寶媽們不要因為圖一時之快堅持熬夜,這樣的習慣對於自身和胎兒都是有影響的,每天要保證足夠達到八個小時以上的睡眠,這樣身體代謝才會平穩。胎兒才能吸收到身體的營養,睡前要就一些舒緩的音樂幫助催眠,這樣的情況下更好的入睡,或者說睡前用熱水泡泡腳,這樣也有助於很快地進入睡眠。

2、飲食方面要倍加注意

在飲食方面一定要講究合理、科學,營養要全面均衡的同時,也要注意食物的營養價值,不要去吃那些亂七八糟的食物。

3、《孕期護理知識大全》指出像一些辛辣刺激,冰冷的食物,在孕期儘量不要去吃,因為這些東西會刺激胃腸道,從而影響身體的代謝速度,增加消化食物的時間,

這時候寶寶吸收的營養就會變得非常慢,代謝變慢,寶寶的發育也會受到影響,那麼寶寶就很容易在營養不良的情況下生出黃疸。

4、心態上要保持正面積極

有些孕期的寶媽很容易出現孕期焦慮、孕期抑鬱等等心理問題,其實大多和自己的生活習慣有關係。孕媽孕激素水平的升高或者下降,都會引起新生兒的一系列變化,讓新生兒出現一系列的問題。

所以說孕期一定要保持一個愉悅的心態,不要因為一點小事就變得心情低落,要多欣賞美的事物,要學會給自己找一些樂子,讓自己培養一些興趣愛好,轉移注意力,才能夠讓自己保持一個最佳的精神狀態和心理狀態。

寶寶出現黃疸的時候,媽媽們也不必過於驚慌,因為這也屬於一種正常現象,大部分寶媽剛生出孩子都容易出現黃疸,多跟自己孕期的一些不良習慣有關係,當寶寶出現黃疸的時候,

只要不太嚴重的情況下,可以讓寶寶多喝水,讓水分在身體內加速代謝。讓寶寶把體內的胎毒垃圾清除,然後排洩出體外,這樣的話,寶寶自身的一個循環系統就會慢慢恢復正常,黃疸自然就褪去了。

相關焦點

  • 新生兒有黃疸,與孕媽在孕期的飲食有關?或許很多人都搞錯了!
    很多人都知道有些寶寶在出生以後,可能很多新生兒都存在黃疸問題。如果黃疸問題嚴重的話,寶寶還需要留院觀察治療。但是當寶寶出現黃疸問題的時候,有一些媽媽可能會反思。也聽一些身邊的人說,寶寶出現黃疸是因為在懷孕期間孕媽的飲食造成的。有一些人還說是因為吃了太多的橘子,橙子等黃色的食物才會造成寶寶長黃疸。新生兒有黃疸,與孕媽在孕期的飲食有關?或許很多人都搞錯了!
  • 為避免新生兒黃疸,孕婦儘早改掉4個行為,可減少的黃疸機率!
    想要孩子出生時白淨,孕期堅持「4不做」,可以減少黃疸機率!1、飲食方面:孕期吃對食物能夠幫助預防新生兒黃疸,孕媽平常可以多吃一些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食物,比如橙子、車釐子等等水果,還可以通過補充葉酸來幫助胎兒健康發育。平常可以吃一些鵝蛋,能夠幫助孕媽排出體內的毒素,從而預防黃疸。孕媽要注意,整個孕期千萬別吃辛辣、刺激、生冷的食物,否則會威脅到胎兒的健康。
  • 為啥很多寶寶出生後都有黃疸?醫生:也許跟孕媽犯的這些錯有關
    苗苗也是毫不例外,雖說寶寶剛剛出生2天,但苗苗看到小寶貝,安安靜靜地躺在自己身側時,就感覺到無比幸福,生產時的那些痛都已經被寶寶暖化了。明天就可以出院,就可以帶著孩子回家了,想想就覺得更幸福了。可是,第二天,醫生卻告訴她,先別走呢,要給新生兒做個黃疸檢測。
  • 寶寶出生後沒黃疸,多是和孕媽三種生活習慣有關,對大人孩子都好
    本文由護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現在的新生兒出生後,很多都有黃疸現象,一些媽媽就會比較擔心。其實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一般生理性黃疸會隨著新生兒的成長逐漸消失,最多在出生2周左右就會消退。
  • 孕媽養成這4個好習慣,新生兒跟黃疸說拜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一個奇怪現象,那就是現在很多新生寶寶都容易得黃疸。我閨蜜和同事先後生的孩子,兩個小孩都有黃疸,我還聽婦產科醫生說過這樣一句話:十個寶寶九個黃。主要是因為剛出生的寶寶血液中所含的膽紅素量較多,再加上身體內肝臟腎臟等器官還沒有發育完全,使得過量的膽紅素無法及時的從身體裡排出去,就很容易造成膽紅素含量過高從而引發黃疸。
  • 新生兒有黃疸是胎毒多,可能與孕婦3個「習慣」有關,你知道嗎
    我們會發現,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胎兒在出生後可能就會出現黃疸的情況。其實,新生兒黃疸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於孕媽體內胎毒過多造成的。孕婦在懷孕期間,可能都會小心翼翼,儘量地想避免這樣的情況,但是還是頻頻出現。其實,這可能與懷孕期間孕婦的一些壞習慣有關係,來看看你有沒?
  • 孕期預防新生兒黃疸,這4件事孕媽不要做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10個新生兒9個有黃疸。很多寶寶在出生後3-5天,眼睛和臉開始逐漸發黃,這就是所謂的新生兒黃疸。黃疸分為兩種,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如果是生理性黃疸,那新生兒的發黃狀態一般持續1-2周後會自行消失,寶爸寶媽無需過度擔心;如果是病理性黃疸,黃疸的程度重、發展快、消退晚,或消退後又復出現,需要及時到醫院治療。
  • 寶寶黃疸,寶媽粗心導致越來越嚴重,寶寶黃疸可能跟孕媽行為有關
    這也是寶寶出生後經常會出現的黃疸,媽媽們不需要太過擔心,這種黃疸,它不但會自主消退,消退之後,還不會對寶寶產生影響。 可如果寶寶出現黃疸,沒有自主消退,還有越來越嚴重的傾向,那麼,寶媽需警惕,很有可能是病理性黃疸。
  • 新生兒出生沒黃疸,多半是孕媽在孕期做了3件事,對大人孩子都不錯
    很多人可能發現孩子會有黃疸的情況,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但是有的寶寶出生之後有黃疸,有的沒有,這是為什麼呢?今天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新生兒出生沒黃疸,多半是孕媽在孕期做了3件事,對大人孩子都不錯。
  • 新生兒總被黃疸「盯上」,孕期堅持「3不做」,讓寶寶更加白淨
    現在有很多新生兒在出生以後都會有黃疸現象,而且發病率一年比一年增多,嚴重的話寶寶還會因此喪命,殊不知,誘發寶寶黃疸的誘因和孕媽在孕期一些習慣有關係,特別是在孕期吃的一些食物。所以想要新生兒不被黃疸「盯上」,孕媽的孕期飲食就至關重要,在怎麼預防之前,先來認識下什麼是新生兒黃疸。
  • 為什麼很多寶寶出生都有黃疸,兒科醫生:可能是孕媽犯了這些錯
    這不得不讓人回憶起近年來熱播劇《延禧宮略》裡面五阿哥的出生那集,孩子現全身泛黃, 連眼睛都是金黃色的。惡毒的高貴妃差點當作金瞳活埋。這件事,在電視劇中就已經普及了,其實小孩出生皮膚發黃,這就是簡單的新生兒黃疸。古代的時候,醫學科技都沒有這麼發達,古代小孩得了這病幾乎都是九死一生的,被那時候的愚昧害慘了。
  • 新生兒黃疸嚴重,可能是孕期「因」產後「果」,孕媽別不當回事
    眾所周知,寶寶剛出生的第一個月,變化是非常大的,幾乎是一天一個樣。但是你知道這些變化裡,哪個是最讓媽媽擔心的嗎?麗娜是一個新手媽媽,前陣子剛生了一個小寶寶,雖然皺巴巴的像個小老頭,但是皮膚粉粉的,老人都說這孩子以後絕對白。
  • 新生兒出生沒黃疸,多半是孕媽在孕期做了3件事,對大人孩子都好
    我們都知道,小孩子在出生了一段時間之後就會患有黃疸,特別是早產的寶寶,更容易會出現黃疸,如果說黃疸症狀比較輕,對寶寶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如果說比較嚴重的話,那麼對於寶寶的大腦都會造成損傷。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有黃疸有的孩子沒黃疸呢?
  • 黃疸專挑新生兒「下手」,如不想被「盯上」,孕期做好預防很重要
    現在有很多新生兒在出生以後都會有黃疸現象,而且發病率一年比一年增多,嚴重的話寶寶還會因此喪命,殊不知,誘發寶寶黃疸的誘因和孕媽在孕期一些習慣有關係,特別是在孕期吃的一些食物。所以想要新生兒不被黃疸「盯上」,孕媽的孕期飲食就至關重要。
  • 寶寶出生後,怎樣才能避開新生兒黃疸的「坑」?孕媽必看
    文/笑雪新生兒黃疸是一種常見的現象,主要是由於寶寶出生後體內紅細胞分解產生膽紅素造成的。據研究調查發現,大約有80%的新生兒在出生後會出現黃疸問題。為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或者將新生兒黃疸的危害降低到最小,孕媽要多了解怎樣才能避開新生兒黃疸這個「坑」。什麼是新生兒黃疸?新生兒黃疸主要有生理性黃疸和病理性黃疸兩種,其中多數寶寶屬於生理性黃疸,真正得病理性黃疸的寶寶還是很少的。
  • 新生兒黃疸和孕婦的飲食有關?有3個錯誤你可別犯
    文|淘媽小林前兩天生了個女孩,孩子出生的第二天醫生去檢查說是有黃疸,讓再觀察觀察。小林特別難受,孩子剛出生身體就出現問題了。而婆婆不敢明說,但是旁敲側擊的一直再說,意思就是因為小林在孕期吃的橘子太多了孩子才會患黃疸。
  • 孕媽吃什麼可以預防新生兒黃疸?
    孕婦吃什麼能預防胎兒黃疸1、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溼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後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不過食生冷,不過飢過飽,並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2、嬰兒出生後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現黃疸應儘早治療,並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3、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4、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症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對重症患兒及早發現及時處理。
  • 孕期防「黃疸」可以吃鵝蛋?為了避免新生兒黃疸,孕媽要清楚!
    文|福林媽咪不懷孕不知道,懷了孕才知道原來孕期民間的飲食禁忌和風俗習慣還真多!比如說:吃螃蟹會造成孕婦流產,吃兔肉生出來的孩子會有兔唇等等……甚至你還會聽說,懷孕後期多吃鵝蛋可以預防新生兒黃疸關於「吃鵝蛋防黃疸」的謠言,早在我懷孕的時候就被傳得神乎其神,最近又聽到寶媽來詢問諸如此類的問題,難道區區一個鵝蛋就能防黃疸嗎?
  • 為了避免寶寶出現新生兒黃疸,孕媽要注意這些問題!
    而對於剛剛出生的寶寶,最有可能出現的就是新生兒黃疸了。說道新生兒黃疸,或許還有很多準媽媽不太清楚,今天喋喋媽咪就給大家普及一下:新生兒黃疸分為生理性的和病理性的,生理性的一般發生在新生兒出生2-3天左右,而且會慢慢自行消失,這個不需要進行特別的處理。另外,為了跟病理性黃疸區別,生理性黃疸發生部位一般是臉部和上身。而且不會出現其他不適應症狀。
  • 寶寶黃疸與孕媽飲食有關嗎?
    有的孕媽說:不敢吃橘子,因為橘子是黃色的,吃多了我們家孩子將來出生會有黃疸,今天要與大家說新生兒黃疸與孕媽飲食無關、與孕媽血液有關。一、孕媽O型血容易出現溶血性黃疸(俗稱:病理性黃疸)新生兒黃疸嚴重,臉上、手腳、眼白等處發黃,黃疸出現早,進展快,黃得明顯,甚至呈金黃色,持續不退伴吃奶不好、精神欠佳,應警惕可能是病理性黃疸,應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