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壽司生魚片等和食的印象,還停留在鮭魚拖羅之上嗎?
【大粵網.香港】日本料理到底好不好吃?這問題見仁見智,覺得不好吃,可能是因為你吃的不夠地道。如果到當地吃了一圈還是不滿意,也可能是因為沒吃到小野二郎親手捏的壽司。
當然,如果搬出了這位自2007起至今不斷獲得《米芝蓮指南》三星評價;且更是在《米芝蓮指南》中最高年齡的三星主廚之一的老師傅來比較,那只能直接把天聊死。但太過平民,除了味道不佳外,還有衛生上的顧慮──要知道醋和芥末並不能完全消滅寄生蟲。要選好吃的日本料理,檔次不能太低,才能嘗到師傅匠心下還原出的食材本真味道。要好吃,無須遠赴日本,這次就來看看剛獲得「來港必吃食店大獎2018-19」之中的「必吃日本菜」大獎的玄鮨。所展示的美味吧!
恭喜玄鮨獲得「來港必吃食店大獎2018-19」之中的「必吃日本菜」大獎。
玄鮨也連續五年獲米芝蓮推介,從中環舊店遷至銅鑼灣Cubus,水平不變。
什麼都不多說,先來一道前菜:用鹽巴料理過的蠶豆「空豆塩茹」、在醋裡面添加辣椒或蔥來醃漬公魚的公魚南蠻漬以及鰯油漬。
日式料理講求不添加過度的調味和裝飾,而是以「割主烹從」──刀功為主,烹煮為輔,用細緻選材和刀工去突出食材本身的美味。一把好刀,兩隻準確的手,就能決定了生魚片內的水分、口感和鮮味。不同品種的魚鮮,講求不同食法,或薄切或厚切;或嘗鮮或油香,並非常見大路的生魚片鮭魚肥美油滑可以概括。
季節刺身盛合刺身,從左上方開始分別是透明爽脆的針魚、肉質纖細幼嫩的粒貝、肥厚油滑的拖羅、魚肉爽口彈牙,但魚油不多的章紅魚、彈牙的墨魚以及肉質油而不膩的深海池魚。
魚苗刺身,入口爽滑,一吞下便直達喉嚨。
海蜇營養成分多,尤其是含有碘成分,作為刺身,它肉質厚實,口感爽脆帶絲絲韌性。
兩道下酒小菜。螢光魷魚因為觸手、外套膜和眼球上都具有細小的發光器,在幽暗環境中會發出一種如夢如幻的青白冷光而得名。體型較小,肉質纖薄,在當地的居酒屋常見以衝漬(用味醂、醬油和日本酒勾兌的而成的調汁醃漬)處理,醃漬依然能保持刺身般的美好口感,再經過發酵,風味升華。
螢光魷魚自帶清甜,配上酢味噌蘸料一同入口,口感滑溜又彈牙,簡直滿足感爆棚。
以螢光魷魚和公魚炸成嘎嘣脆的天婦羅,粉漿夠薄,不破壞食材本來的鮮味。
以筍、蕨菜等春天蔬菜共煮,口感非常清爽,同時化去之前菜式的膩滯。
鱆紅魚頭加上蘿蔔共煮,既有蘿蔔的甜味,亦有魚類的鮮香。
燒大蛤用鹽來烤,什麼調味品都無用,已經異常可口。
諸多美食下肚,是不是覺得還少了點米氣?既然是和食料理,當然不是一碗簡簡單單的白米飯啦!再來幾貫可口的壽司吧!壽司用上新潟米混合兩種醋,飯粒清新微酸鬆軟,入口鬆化得在舌頭上散落,伴隨魚料鮮美油香,大滿足!
先來的是象找蚌、池魚、海膽、金目鯛及醋青魚壽司,品嘗其鮮嫩細緻的味道。
接下來當然是油香細膩,入口速溶的拖羅!
最後以芽蔥、花茗荷以及菜之花三款野菜壽司的清爽收尾,洗去嘴巴內多餘的味道。
一頓精緻的晚餐,吃下來必須能在不同菜餚中感受各種味道在味蕾上不斷綻放。從幼嫩到爽脆、從彈牙到油香、從肥膩到清爽,種種滋味層出不窮。仿如一套電影的起承轉合在口中演出,才能令老饕覺得滿足。如果只應定了常吃的拖羅鮭魚的肥美而忽略其他食材的鮮味,就可能會因為自己無知而把日菜誤判成單調乏味囉!